我在古代当名师-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钟衍手抖哆嗦,宁为盛世犬不为乱世人,声音悲痛,“北方乱民成了气候,江王现在藏着,这是等乱民南下啊!”
只有乱民入京,才能以护驾之名挥兵入京。
周钰,“您是怕京城有人与江王里应外合,给乱民大开京城方便之门。”
钟衍赞许周钰的敏锐,声音沉痛,“乱了,乱了,彻底乱了。”
钟谨给爹顺气,“爹,您想的再多也没用,京城离我们太远。”
钟衍沉默了,儿子说得对,他们看透又如何,他们该说给谁听?现在这样的局势,江王已经势不可挡,京城又有谁能拦得住江王?
钟衍深吸一口气,“算了,北方乱起离我们还远着,这几年多做准备吧。”
目前南方还能安稳,日后再看吧。
。
第九十五章 决定
钟衍又想到周兄,神情更低落了,这世道好人不长命,“你爹要是听我的多好。”
周钰,“我爹有太多放不下的责任。”
钟衍做不到周兄的程度,所以他佩服周兄,“你们好好的,周兄泉下有知也能安息了。”
顿了下又道:“你爹葬在京城太孤单,我派人去京城将他接回来。”
周钰摇头,“路途遥远,等日后有机会,我会亲自接家父回祖籍。”
钟衍沉默片刻,“也好。”
钟衍又问了许多路上的见闻,才道:“你们就安心定居此地。”
周钰道:“瑞州离泉州近,等过年我们一家子去给您拜年。”
钟衍摸着胡子,“不用那么麻烦,我听说你要办学堂?”
周钰点头,“是,这世道不好,我希望孩子们多学些能明事理,好在乱世生存下去。”
人才不管盛世还是乱世都需要,尤其是乱世的时候,有本事的只要脑子好,乱世也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到时候,这些孩子会形成一张网,护住他们一家。
钟衍回祖籍,他不想培养家族子弟入朝堂,怕给家族招祸端,一个不好就是灭族,这些年谁上门他都不教,整日整理他的心得体会,已经写了十几万字。
现在知道周钰的打算,皱着眉头,“你的想法是好的。”
真战乱四起,只要有脑子的就会敬着育人的先生。
周钰笑着,“能得到您老认同,我的做法是对的。”
钟衍习惯思考时摸胡子,又摸了摸,“我闲着也是闲着,这样我在你学堂当个先生。”
周钰,“??”
杨兮也有些怀疑自己的耳朵,确认自己没听错,杨兮心想钟伯伯坐镇,学堂的门槛还不被踏平了?
钟衍严肃脸,“怎么,嫌弃你钟伯伯老了?”
周钰忙道:“我哪里敢嫌弃您,您老能来我求之不得。”
谁说他的运气没杨三好,这不运气来了!
钟衍严肃脸没了,脸上重新有了笑模样,“我这就写信回老家,让你伯母也过来,我们也来这边住。”
钟谨看向爹,他和爹说周钰办学堂,爹当时啥反应都没有,他清楚爹的话是临时决定的,目光看向周钰,全因周弟对局势的见解,爹才起了心思留下。
聊天的时间很快,钟衍稀罕子恒,摸了好几次子恒的秃头,还考校了子恒。
吃过午饭,钟衍没跟着儿子离开,住了下来。
钟衍对杨兮很和善,杨兮在京城没少见钟衍。
钟衍感慨颇多,“难为你这丫头了。”
还怀着孕呢,硬是坚强的挺下来,还将婆婆照顾的这么好,他自问自家遭难,儿媳妇可做不到杨兮这样。
朱氏也很好,很有长媳的稳重,可惜没有杨兮这丫头的坚韧。
杨兮眉眼带笑,“苦难都过去了,未来会更好。”
钟衍就喜欢杨兮对生活的态度,“好,好,这样才能过好日子。”
杨兮有些困了,就回去休息了。
钟衍住到了杨三和周小弟的院子,两个少年与周炳住到一起。
钟衍人老觉少,将宅子转了一圈,知道是杨兮设计的,摸着胡子,再次感慨周兄会教养孩子。
钟衍知道周炳要考童生试,又知道周钰正教导周小弟和杨三,人老成精的他,亲自考校一番后。
钟衍提出晚上他坐在一旁旁听。
钟衍见到杨兮带着子恒也来了,乐呵的坐在子恒身边问,“你爹说的你能听懂?”
子恒觉得不能给爹丢人,“子恒记得自己听懂的,钟爷爷可考考子恒。”
钟衍挑眉,“中午爷爷已经考校过了。”
子恒拿着笔,“爷爷可以考子恒背地图,子恒都记得。”
钟衍看向杨兮,“地图?”
杨兮也没瞒着,“全国地图,一路南下,我和相公画了不少地图。”
钟衍目光幽深,“你画出来给我看看。”
地图啊,他也画过,画的并不全,都在脑子里,他没敢画出来放着,地图这东西一个不好招祸。
杨兮拿着笔画了简易的地图,钟衍拿起与自己脑子里的对照,语气感叹,“可惜周钰了。”
这要是生在好世道,这小子能位极人臣,地图不是谁都能画出来的,这份能耐不得了。
杨兮笑着,“相公觉得现在挺好。”
钟衍感慨,“你们两个都是好孩子。”
他知道周兄将儿媳妇当闺女养大的,没少听周兄说儿媳妇聪慧,在京城时他也考校过,多年不见,这丫头更不得了,周兄的眼光好啊!
周钰已经讲课,周钰先给周炳出题,然后才给杨三和周小弟讲课,并没有因为钟伯伯在就藏着什么,他的心思时间久了藏不住。
周钰开口道:“今日我们讲人口。”
钟衍有些懵,转过头看向杨兮,见杨兮点头,才确认自己没听错。
钟衍皱着眉头,这是正常该讲的课?
周钰没管老爷子沉思,以南河为分割线,讲南北人口,南北的对比太直观了,哪怕没听课,杨三和周小弟也知道,南方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文人盛行等等。
许多灿烂都出自南方。
钟衍随意的态度认真了,他震惊周钰对人口的研究,心里想周兄也是这么教导周钰的?
钟衍又将目光看向周小弟和杨曦轩,周钰为何如此教导两个少年,今日讲人口也点出了一些局势!
杨兮吃着锅巴,没办法,她太容易饿了,时不时塞到儿子嘴里一块。
子恒就是这么被娘又给喂胖的,小家伙腮帮子一动一动的,像极了仓鼠。
周钰余光扫到,他想捏儿子的胖脸了,又想笑,这娘俩吃的真香!
钟衍听到吃锅巴的声音,没忍住也拿了一块,嗯,边吃边听课,这感觉真不赖。
结果没一会一盘子锅巴全没了,子恒胖手没捞到最后一块,抬起头盯着钟爷爷手里的锅巴。
钟衍有些尴尬了,他这么大岁数和小孩子抢,然后在子恒的目光中,钟衍将最后一块锅巴放到了嘴里。
杨兮,“。。。。。。”
这和她想的不同啊!
子恒,“!!”
原来钟爷爷是这样的爷爷!
。
第九十六章 拜访
钟衍清了清嗓子,“你已经吃了不少,吃太多胃会不舒服。”
子恒默默的转过头,他吃的最慢,吃的最少,才不会肚子不舒服!
钟衍眼底带笑,自家孙子辈不少,他有三个儿子两个闺女,长子是钟谨,次子和小儿子每家有三个孩子,可惜他在家中最大,所有孩子都怕他,还没一个孩子像子恒这么有趣的。
周钰就见钟伯伯欺负儿子,当爹的还不能吭声,对上儿子的目光,默默转过头。
子恒,“。。。。。。”
所以家中来了钟爷爷,爹不是最厉害的了!
次日温锅日,杨兮早早起来,昨日孙柳就将肉菜等改刀了,李氏和叶顺娘子张氏最先到的,赵家宅子离周家最远,孙氏带着两个儿媳妇慢了一刻钟。
今日来的人不少,杨兮怕一大家子都来,让李争多买了不少肉菜,青菜最便宜,在村子里十几个铜板就能买一筐。
杨兮挺着肚子还没进厨房,就被李氏拦住了,“这里乱糟糟的,你大着肚子就别进来了,厨房交给我们就好。”
杨兮一看厨房的确很忙碌,里面还有柳里正的几个儿媳妇,因为南北口味不同,今日做饭的主力是里正的儿媳妇。
杨兮道:“我不进去了,辛苦嫂子了。”
李氏一点都不觉得辛苦,难怪有钱的都喜欢往南边跑,南边就是好,定居下来她就没买过青菜吃,挖多了竹笋还卖了不少铜钱!
杨兮回到了主院,主院内,婆婆是长辈,婆婆正招待着里正娘子等上了年纪的女眷。
村子里除了提前来帮忙的年轻妇人,年轻妇人不会提前来,都是一家子一起过来。
前院已经摆放了桌子,杨兮定家具定了不少桌子,椅子是简易的椅子,不用的时候能收起来,存放方便用起来也方便。
桌子也是有机关的,能延伸小桌变大桌,方桌还能成为茶桌,多种支架可以选择。
桌子摆放好,柳里正和几个童生围着桌子研究,他们好奇的不行,其他的男客不好上前,在一旁看着。
钟衍昨日就看过了,知道是杨兮设计的,他早就惊讶过了。
杨兮来前院询问茶水可够,见都看向她,确认茶水足够,她点了点头示意,带着儿子回了主院。
钟衍摸着胡子,“兮儿这丫头要是男子,凭借机械的本事不得了。”
周钰,“女子一样不得了,伯伯男女都一样。”
钟衍自认思想很开明,依旧觉得女子需要依靠男子,女子天生弱势,目光落在心思精巧的桌子上,想到周钰拿给他看的弓箭,摸了摸胡子,“老了,老了。”
竒 書 蛧 W W ω 。 q í s ú W à N G 。 c c
周钰嘴角上翘,他媳妇的本事大着呢,媳妇会证明,女子厉害起来男子也要甘拜下风。
他自认读书天赋高,学东西快,可有的天赋,不是学习就能行的!
杨三清楚钟伯伯是谁后,特别喜欢跟在姐夫身边听钟伯伯说话,听到姐夫和钟伯伯交谈,目光看向桌子和椅子,定家具请的木匠看上了图纸,一直找他聊,他和姐姐说了,姐姐说交给他处理,他还没应下。
杨三心里感谢朝廷对技术的保护,只要在衙门登记过,没有经过主人允许,私自制作贩卖轻则抄了所得,重则会判刑。
刚立法的时候,还有人不信邪,最后付出血的代价都老实了。
可惜随着朝廷昏庸,一些人胆子又大了起来,什么地方都有黑暗的一面,不过,他们家不怕,钟大哥是县令啊!
小半个时辰后,钟谨一家子来了,柳里正跟着一起迎接,柳里正还想周家和县令关系,就听县令喊爹。
柳里正呆了呆,周钰喊伯伯的人,竟然是县令的爹,这是世交啊,难怪周家定居向县了,里正完全不知道相遇是意外。
钟衍笑着,“来了。”
钟谨见爹气色更好了,放心了,“我没来晚吧?”
钟衍,“没有。”
杨兮和朱氏聊天,二人往主院走,朱氏道:“本该更早来的,临时有些事处理来晚了。”
杨兮,“不急,时间还早呢!”
朱氏压低声音,“府城送来消息,堤坝竣工府城会派人来巡视。”
杨兮见朱氏神色不对,“来人很麻烦?”
朱氏摇头,“我不担心谁来巡视,今日随着消息来的还有帖子,府城推官过几日要来拜访相公。”
杨兮,“私下拜访?”
“嗯,这个推官是知府的心腹,也不知道为什么事而来。”
杨兮对知府的感官不好,从州报得出知府不是办实事的好官,安慰道:“嫂子放宽心,大哥心里有分寸。”
朱氏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了。
二人到了主院,叶氏见到朱氏笑道:“快过来坐,我刚才还想你们快到了。”
里正娘子疑惑朱氏的身份,她想到当家的说周家和县令相熟,想到这个可能,忙起身,“可是县令娘子?”
朱氏含笑点头,“你是柳里正的娘子吧。”
里正娘子激动了,县令娘子竟然知道的她,“是,我是。”
朱氏示意坐,“今日没有县令娘子,我只是客人,都别拘谨。”
里正娘子可不敢当真,屋子里的女眷更紧张了。
朱氏无奈了,杨兮也没办法,官与百姓,百姓惧怕官,只要和官家有关的,百姓就十分畏惧。
几个童生娘子刚才还有些端着,现在一声不吭,还不断赔着笑。
杨兮心想,屋子里是整个上河村数一数二的妇人,今日过后,上河村都不敢传周家的流言。
前院和主院的情况差不多,县令啊,得了,都不敢大声说话了。
还好很快开了席,其他的百姓陆续来了,钟谨是县令,周钰这一桌坐在厅内,其他的百姓只听县令来不见人,倒是没那么拘谨。
不过,也尽量约束了淘气的孩子们,以往农村席面打骂孩子的情况没了,吃饭也规矩了许多。
周家的菜色不错,十道菜,每一个桌子都有一只鸡,离河近,桌子上光鱼就有两道菜,肉菜是猪肉为主,还炖了一大锅的羊肉汤。
来做客一大家子一起来的,有吃大户的意思,周家放了十几桌才勉强坐下。
人太多,又借了里正家的碗筷桌子等。
南方虽比北方日子好过一些,家家户户依旧缺油水,今日菜里油水足,肚子都吃的圆圆的。
钟谨还有事要忙,吃过饭一家子先走了,钟衍觉得上河村挺好,没跟着回县城,钟谨将长子也留了下来。
十几桌的碗筷需要刷,柳里正的几个儿媳妇留下帮忙。
杨兮也没让白帮忙,她置办的肉和鱼足够,厨房帮忙的每人一斤肉一条鱼。
哪怕是里正家也不会顿顿鱼肉,一个月能吃上四五次肉不错了。
里正几个儿媳妇都很高兴,因为婆婆说了,得的肉和鱼可以自己安排,意思可以送回娘家补贴娘家。
杨兮亲耳听里正娘子说的,高看了里正娘子,难得的好婆婆了。
晚上,杨兮和周钰提了推州过几日私下拜访钟大哥的事,“你说为何私下拜访?”
。
第九十七章 后悔
两口子想了一会,他们初来瑞州,对瑞州知府了解不多,更不了解瑞州的关系网。
杨兮有些困了,“你就这么将儿子丢给钟伯伯了?”
周钰一点都不心虚,“在京城他就独门独院,南下是没办法,现在房间多,他该自己住了。”
哼,哼,臭儿子和他们睡习惯了,这可不行,而且媳妇快要生了,儿子该自己住了。
杨兮动了动耳朵,“你听,是不是又下雨了?”
周钰听的时候,雨已经下大,“南方的雨水真足。”
难怪水灾年年有。
杨兮皱着眉头,“这几天的雨水有些多。”
“别想了,时辰不早早点睡。”
杨兮轻轻嗯了一声,听着雨声没一会就睡着了,住在热乎的炕上,晚上睡觉踏实。
周钰并没有睡,他轻轻拍着媳妇后背,听着窗外的雨声,担忧堤坝的情况,也不知道河上游雨水大不大,心里想着,明日去县城一趟,请钟大哥派人去向县上游的河段看看。
周钰有了打算,雨声催眠,没一会也睡着了。
两口子睡着了,子恒噘着嘴一点睡意都没有,小家伙想和爹娘睡,在京城爷爷教导他,他很早就独立了,可孩子早熟也是孩子,与爹娘一起睡习惯了,他不想一个人睡。
钟衍觉少,听到雨声不放心正房另一头的子恒,拿着油灯进来,嘿,小家伙正睁着大眼睛看他,“下雨害怕了?”
子恒摇头,“没有害怕。”
他一路的胆子也练出来了,娘说鬼不可怕,只要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反而人才可怕,让他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