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我在古代当名师 >

第354章

我在古代当名师-第354章

小说: 我在古代当名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曦轩对功臣的赏赐很大方,嗯,也顺便清空户部积压的绸缎布匹。
  庆功宴一直到晚上才结束,酒量再好的武将也醉醺醺的,还好知道是皇宫都保持最后的清醒。
  杨兮和皇后露一面离开庆功宴,待酒宴结束杨兮才和周钰一同离开皇宫。
  杨兮嗅了嗅,“你没少喝。”
  周钰按着有些头疼的额头,“今日都是功臣,我不好拒绝敬酒。”
  杨兮伸出手扶着,微抬下巴示意,“你看前面。”
  周钰一看柳国公拦住韩辰辉,也不知道两人说了什么,韩辰辉笑容渐渐落下,柳国公朗声大笑后大步离开。
  杨兮压低声音,“这是挑衅?”
  周钰挑了挑眉头,“玩阴的柳家可玩不过韩辰辉。”
  周钰心想柳家小看了韩辰辉,真以为没了牙齿的老虎就不是老虎?这两家日后还有的热闹。
  随后的几日京城依旧为大军凯旋庆贺,为了庆祝朝廷打下草原,京城的商铺搞出各种活动,百姓连续买了几日,等荷包瘪了才冷静下来。
  对于朝堂而言,草原打下来仅仅只是忙碌的开始,首先胡勒赤那的余孽要继续清扫,清扫余孽的同时清剿匪患,其次统计草原各部残存的百姓。
  最重要的一点是重新绘制草原地图,这一次将会标记出所有水源和牧场地点。
  幸好春闱刚结束,加上一些谋官职的举人,朝廷不用为人手抓瞎。
  京城各部抽调人手,皇家书院的学生可以提前去各部实习。
  杨兮并不管这些,书院的两个副院长负责,一个副院长对接朝廷各部,一个副院长管理整个书院的所有杂事。
  子恒来书院时,杨兮正出题准备从学生中筛选几个助手出来,因为专注杨兮没主意子恒的到来。
  等杨兮出完题才发现儿子来了,“你来多久了?怎么不叫我一声?”
  子恒放下手里的报纸,起身给母亲倒水,“我不着急。”
  杨兮接过水杯,“你可是大忙人,无事不登三宝殿,说说找我什么事?”
  子恒,“瞧您说的,我还不能来看看忙碌的您?”
  杨兮听得嘴角上翘,“你不说我继续忙?”
  子恒凑到娘亲身边,“娘,我想借程锦叔几日。”
  杨兮一听,“你手里的案子很棘手?”
  “案子不棘手,我想请程锦叔指导刑部的衙役。”
  杨兮听明白了,她儿子嫌弃刑部衙役办事效率不行,“我记得你舅舅说会从士兵中选拔精英放到各衙门。”
  子恒摊开手,“现在还不是时机。”
  杨兮一想也对,现在东北和草原需要大量兵力,并不是士兵改革的好时机,杨兮同意借程锦,“不过,你可不能一直麻烦你程锦叔,我这边的事也离不开他。”
  子恒知道程锦叔正调查徐家,仔细一算有好些日子没问过调查情况,“娘,还不收网吗?”
  “再等等。”
  佘玲的娘家人来了京城,她在等两方人见面。
  因为周子耑留在族内,周子耑看着佘玲,佘玲没了往日的自由倒是安分不少。
  轰隆声响起,窗外下起了大雨,杨兮对儿子道:“一时半刻你是走不了了。”
  子恒盯着瓢泼大雨,“这场雨来得好。”
  长时间不下雨京城附近已经出现干旱,这场雨救了庄家。
  然这场大雨下的有些久,书院已经下学大雨还没停,子恒也不用回刑部直接从书院回家。
  杨兮示意子恒小夫妻回东院,她回主院洗漱后简单吃了面做晚饭,听着外面的雨声看了一会书,外面天黑的厉害,杨兮有些担心周钰。
  周钰这几日没在京城,他随着工部出境建造冶炼炉,京城附近要新建两座冶炼炉,今日瓢泼大雨也不知道周钰的情况如何。
  今年夏季京城炎热,这一场大雨好像要将缺少的雨水补回来,次日早上大雨也没停。
  杨兮换好衣服站在回廊内,抬头看着阴沉的天空,大雨没有停下的意思。
  早饭,子恒撑着雨伞过来,“娘,今日还去书院吗?”
  杨兮示意儿子坐,“我已经派人去书院通知休沐一日。”
  子恒松了口气,“那就好。”
  杨兮一看,“你媳妇身体不舒服?”
  子恒没忍住笑了,“昨晚有些不舒服,我叫了府内大夫,大夫说像是滑脉,只是月份太浅还需要等些时日确诊。”
  杨兮激动地站起身,“哎呦,这可是大喜事,我这就跟你过去看看。”
  “娘,您别着急。”
  杨兮已经叫丫头撑伞,她必须亲自看看才放心,边走边念叨着,“这头三个月一定要小心,你们年轻不知轻重,这孕期忌讳的事情太多,一会我将忌讳都写下来,你们好好收着。”
  子恒想伸手扶着娘慢慢走,“您慢些别摔着。”
  杨兮横了儿子一眼,“你当我七老八十?我这腿脚利索的很。”
  说完自己就郁闷了,她的确还年轻却要当奶奶了!
  (本章完)


第八百七十六章 冤魂
  当周钰回来已经是五日后,这五日断断续续的大雨就没彻底停过,京城外的护城河水漫上岸,一些田地被淹,万幸重建京城时重修沟渠,这才没造成更大的损失。
  周钰回来知道要当爷爷,他还愣了好一会,“确诊了?”
  “基本错不了,我又请太医过来诊脉,太医也说是滑脉。”
  周钰笑出声,“好,好事。”
  杨兮将手里的帕子递给周钰,“我寻思为振远提亲回来就收网,你的意思呢?”
  周钰擦干手拉着妻子坐下,他端着姜汤一口干了,姜汤辣的嗓子难受,暖了一会才开口,“就按你的意思办。”
  杨兮起身从梳妆台拿出展鹏的信和礼单,“展鹏为振远准备了聘礼,你也看看。”
  周钰展开礼单,礼单上金银加一起有六千六百两,算上字画古玩等,这份聘礼上万两,“大手笔啊!”
  杨兮也被弟弟的手笔镇住了,曦轩给展鹏的赏赐,展鹏拿出了七成出来。
  杨兮道:“他信上说振远有爵位在身,振远又是嫡长子日后的杨家族长,所以聘礼不能少。”
  周钰快速浏览展鹏的信,看过后问:“展鹏准备这么厚的聘礼,我们还用添聘礼吗?”
  杨兮将信件重新收起来,“我的意思不添了,我们给振远准备的银钱直接给振远。”
  “也好,对了,方秀是不是也准备了聘礼?”
  杨兮点头,“准备了,方秀准备的都是金银首饰,袁家的家底薄,方秀的意思多送些首饰给袁家姑娘。”
  周钰挑了挑眉头,“你可和方秀说展鹏也准备了聘礼?”
  “已经送信给方秀,如果方秀愿意,我的意思方秀准备的金银交给振远,首饰等添到展鹏出的聘礼中。”
  周钰,“这两个人都放下过去,我觉得合聘礼方秀会同意。”
  杨兮也这么想的,现在两人都有各自的新生活,早已经放下过去,身为父母都希望振远过的好。
  京城的雨又下了两日才停,京城的排水系统经受住考验,然京城附近还是遭了灾,今年的粮食产量受到影响。
  一些百姓房屋损毁,京城有安置百姓的住所,灾情在控制的范围内。
  周钰再次离京建设冶炼炉,等杨兮忙完手里的事,杨兮才知道最近京城发生不少热闹。
  这日杨兮难得在家休息,子律讨好娘,“娘,您就将血玉给儿子行不?”
  杨兮,“你倒是大方,竟然拿血玉送礼。”
  子律也有不少收藏,“娘,我拿暖玉和您换。”
  杨兮斜了小儿子一眼,“最近我太忙没时间管你,我看你皮子有些松。”
  子律不干了,“我是为叶家寻的血玉,又不是儿子自己用。”
  “叶家?”
  子律本想为叶家瞒着,为了不被娘收拾他将事情起因讲了,“叶伯伯气恼韦典,所以叶伯伯想和韦典断干净,当年韦典送了叶伯伯一块血玉,现在血玉已碎,叶家找的几快品质都不够,我记得您手里有几块,所以想为叶家换一块。”
  “这事你怎么不直接说?”
  子律摊开手,“叶伯伯不想麻烦你和爹。”
  “你叶伯伯也不会收你的血玉。”
  子律得意一笑,“所以我托吴风转交。”
  杨兮叫来女官取血玉,等女官将一盘血玉拿过来,“你选一块。”
  子律捂着心口,“娘,我知道你富有,今日才知道儿子低估了您。”
  整整一托盘的血玉,他羡慕嫉妒了。
  杨兮等儿子挑完玉,才询问韦典,“他还缠着你叶伯伯?”
  “韦典想去草原驻扎,所以想和叶伯伯修复关系,叶伯伯觉得韦典太急功近利。”
  子律猜想叶伯伯一定后悔当年提携韦典,“对了,韩国公府要为韩世子定亲。”
  杨兮,“韩国公府的确需要正经的女主人。”
  子律嘿嘿坏笑,“最近柳家的麻烦不断,柳家知道韩国公干的却找不到把柄。”
  杨兮上下打量小儿子,“你知道的这么清楚?”
  “你儿子的消息灵通着呢,我还知道韩国公想找书香门第的亲家,可惜放出话也没理会。”
  杨兮以为韩国公府的事和自家没关系,结果还真扯上了关系,韩国公请杨兮帮忙探探口风。
  杨兮,“谢家啊,国公可真会选。”
  韩国公也没办法,“还请公主帮忙问问,韩国公府会拿出足够的诚意结亲。”
  他为儿子寻亲事,这些日子受到不少阻挠,他早些年行事很多人不喜他,每次提儿子亲事都被人挡回来,只能从熟人中寻求帮助,仔细一扒拉才想起安国公主师承谢老爷子。
  杨兮一脸的为难,“谢家男子三十五无子方可纳妾,谢家对女婿要求也严格,国公可想好了?”
  韩国公一心为儿子打算,他自己的名声洗不白,希望儿子能有清白的名声,“我无二话。”
  杨兮继续道:“韩国公府后宅惹出不少热闹,谢家也有所耳闻。”
  韩辰辉有些不自然,后院都是他的女人,“只要长子成亲,我就给后院分家。”
  杨兮见到诚意,“那我就帮着探探口风,你也别抱多少希望。”
  韩国公府在谢家眼里是麻烦,柳家和韩国公府的关系已经摆在明面上,谁也不想掺和进去,这也是韩辰辉长子亲事没人回应的原因之一。
  杨兮不急着找师父探口风,因为方秀坐船来了京城。
  杨兮见到方秀询问,“怎么就你自己过来,小丫头怎么没带来?”
  “我嫌弃她闹腾,我这次来京城想跟着一起提亲。”
  杨兮,“你是想亲眼看看未来儿媳妇。”
  方秀笑着点头,“我不看看不放心。”
  杨兮说了展鹏也会到场,方秀不在意,“这些年过去,我早已放下。”
  “那就好,过几日我们就可启程。”
  杨兮在离京前向师父探口风,谢老爷子哼了一声,“韩辰辉造了不少杀孽,他身上不知背了多少冤魂,哪怕韩国公府再富裕,我们谢家也不沾,你就不该替他探口风。”
  杨兮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两家关系不错,他亲自上门我也不好推脱。”
  谢老爷子冷笑一声,“他还敢肖想谢家女,韩辰辉的长子再好我们谢家也不稀罕。”
  顿了下继续道:“韩辰辉想找书香世家难,书香世家要名声不会考虑韩国公府,韩国公府与其急着定亲,还不如培养韩世子成才。”
  杨兮当然就将消息告诉韩辰辉,韩辰辉谢过不再提谢家,两日后,杨兮夫妻离京去云州提亲。
  (本章完)


第八百七十七章 重学
  杨兮夫妻一直待在皇家书院,低调行事错开朝堂的纷争,这次低调离京去云州,并没有引起多少关注。
  夏日已经进入尾声,车队越往东北走越凉快,夜间车厢内不用放冰盆就很舒适。
  车队连续赶路两日,能看到百姓背着行囊赶路,一问才知道百姓被征集去修粮仓。
  乱世多年,各州的粮仓损毁严重,现在所有粮道上的粮仓都要重新修缮。
  杨兮算着没多久就要秋收,“征调这么多的壮劳力,会不会耽误秋收?”
  周钰,“朝廷不允许各州耽误秋收,我想等秋收时壮劳力就会归家。”
  杨兮一路观察过田地,经过几年种植,东北的田地养熟不少,今年百姓的收成应该不错。
  队伍到县城休整,杨兮两口子特意逛了县城修建的书院,书院的面积并不大,书院上学的学生不到五十人,这还是县令各村走访的结果。
  杨兮叹气,“北方读书人本就少,这越往东北走情况越糟糕。”
  这还临近京城的县城呢,还不知道其他东北各州的情况。
  周钰很乐观,“这要根据实际情况看,地理位置便利的县城接触的消息灵通,百姓接触外界消息的机会多,百姓愿意送孩子去读书,像是这个县城没有任何优势在,书院能有现在的人数已经不错了。”
  “你说得对,我太着急了。”
  周钰听着书院内郎朗读书声,他会心一笑,万事开头难再过几年情况自会改善,不过,北方没有南方的读书基础,东北又不如北方各州,北方籍贯的官员甚至想过分南北卷考试。
  这座县城并不大,恢复几年也没恢复多少生机,县城只有一条街,城中百姓也不多。
  杨兮感慨的很,“这父母官也不好当。”
  在资源不丰富的县城当父母官,想要获得政绩太难!
  次日,车队再次启程,这一次一路急行赶往云州,官道上时不时能看到来往的商队,惹人注意的是东北各部族打扮的商人,这些商人已经经过核查,为了加快东北各部族百姓融入华国,朝廷允许各部族商贾南下通商。
  只不过需要办理通行证,办理的条件十分的严苛,同时商队还会有朝廷的士兵跟随。
  虽然条件严苛,然各部族的商贾也心甘情愿,因为他们太需要各种商品生活,为此朝廷还免了不少物品的税收。
  临近云州,方秀明显感觉到不同,“云州更繁华,竟然还有洋人商贾。”
  杨兮骄傲的很,“子恒在云州建了不少作坊,云州因为作坊吸引往来的商贾,干果和一些山珍很受洋人的喜欢。”
  方秀,“您和国公教的好。”
  杨兮听着心里高兴,嘴上谦虚道:“都是孩子自己的想法。”
  云州的作坊发展好,逐年扩张下不仅为云州吸引人口,还促进云州经济发展,一年为朝廷交不少税收,东北其他州每年还需要朝廷拨款建设,云州已经实现财政自由。
  车队到达云州府城,府城外能看到一处围起的马场,马场内竟然圈了不少马匹。
  杨兮夫妻等进城时,还看到了东北有名的马帮,马帮运送货物不仅东北有,在西北也有很多的马帮,只是乱世马帮不是被清剿就是被冲了公,多年销声匿迹,现在又出现在人前。
  杨兮拉开马车帘子,她还能看到马背筐内装着孩子,小娃娃一看就长在马背上,不仅不怕马,圆溜溜的眼睛正好奇的四处打量。
  最后小娃娃被母亲发现,又重新缩回筐内待着。
  杨兮会心一笑,真好,现在东北各州处处透着生机,这说明朝廷给百姓带去了希望。
  杨兮这边的车队壮观,并没有搞特殊进城,依旧吸引了不少目光,等车队进城还能听到议论声。
  杨展鹏夫妻先到的云州,已经在云州买了一处两进的宅子,宅子并不大适合歇脚用。
  杨展鹏得到消息在院门口等待,姐弟见面寒暄一会,直到杨展鹏发现方秀,一时间气氛有些凝结。
  方秀能放下过去,不代表愿意住在杨展鹏的家,“公主,我去客栈住,您有事来客栈知会我。”
  杨兮示意车夫送方秀去客栈,“你住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