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我在古代当名师 >

第37章

我在古代当名师-第37章

小说: 我在古代当名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方不同,生活安逸,谁不想娶个听话柔情似水的女人过日子。
  杨兮笑着看吴二姑娘,“我看你主意挺大的,你想要什么样的姐夫?”
  吴二姑娘转着眼睛,她很喜欢杨三这样的姐夫,家里哥哥的嘴都太笨了,吴家需要个能说会道的,可惜她明白不可能,只能退而其次,“我觉得叶大哥哥就很好。”
  吴大姑娘的脸涨红着,“我撕了你这丫头的嘴。”
  吴二姑娘惊叫的躲开,“娘子问的,姐,你不能欺负我。”
  杨兮哈哈笑着,吴二姑娘太有意思了,不过,叶家长子和吴大姑娘的确合适,她不信叶家不知道有媒人去吴家,叶家没动静,显然没有结亲的意思。
  杨兮道:“好了,你姐姐说得对,除了我可不许和任何人说。”
  吴二姑娘捂着嘴,眨着眼睛,表示她明白。
  杨兮又和两个姑娘说了一会话,拿着黑板教两个姑娘识字,可能吴家的聪慧都长在了女儿身上,两个姑娘学的很快。
  学了一会,吴大姑娘怕杨娘子累了,“娘子,今日就到这里?”
  杨兮点头,“也好。”
  吴二姑娘,“不能叫娘子了,我们也叫先生?”
  小姑娘试探的问着,眼里满是期待。
  杨兮眉眼温柔,“好啊。”
  吴二姑娘激动极了,“我们也有先生了,哼,三哥四哥笨死了,他们就愿意舞刀弄棒,学堂开学都不来学习。”
  杨兮失笑,“你三哥四哥跟了曦轩,他们不来,曦轩也会教他们的。”
  吴二姑娘没反应过来,“曦轩是谁?”
  杨兮噗嗤笑了,“就是杨三。”
  这小子的真名没几个人记得,只记得杨三这个排行名。
  吴二姑娘低着头,嘟囔着,“名字真好听。”
  杨兮心里一动,这两个姑娘也有名字,大妮和二妮,并没有正式的名字,“我是你们的先生,我给你们取名可好?”
  两个姑娘激动了,异口同声,“好。”
  。


第一百零五章 互相伤害
  杨兮想了一会,“大妮叫吴芊宜,二妮叫吴芳晴。”
  她的眼里大妮宜家宜室,二妮活泼像太阳,希望她的两个女学生都能有美好的未来。
  两个姑娘重复一遍,又仔细学了自己的名字怎么写,直到写会了,高兴的离开周家。
  学堂放学,周钰回后院,媳妇高兴哼着歌,“今日这么高兴?”
  杨兮,“我给大妮二妮取了名字。”
  周钰失笑,“就为这个高兴?”
  杨兮摇头,“等我生完孩子,我会带着两个丫头去学堂听课,到时候让学堂的男孩看看,女孩也是厉害的。”
  周钰诧异,“你最近每日都会去学堂坐一会,我以为你过些日子就会教课!”
  杨兮将帕子递给周钰,“开始这么打算的,今日见到两个丫头聪慧,我改变了主意。”
  周钰擦干手,“我等着你教的女学生打击男同学。”
  杨兮斜了一眼,“我没开玩笑,大妮差一些,二妮是真聪明。”
  周钰乐了,“吴大哥家女娃厉害啊。”
  杨兮也笑了,“算上小丫的确是女孩子厉害。”
  两口子说了一会话去主院吃晚饭。
  子恒是两口子的孩子,打小启蒙早,哪怕不到年纪也跟着一起听课。
  子恒坐在娘亲身边,有些不高兴,杨兮问,“你爹又欺负你了?”
  子恒摇头,“不是爹,我听到两个师兄背后说娘就该待在后院,我去理论,他们道歉特别不真诚。”
  杨兮暖心儿子的维护,人不大敢争论,全因爱护她这个娘,“娘不在意,等娘打击他们,让他们见见娘多厉害,娘喜欢直接打脸,现在他们多不服气,日后就会多羞愧。”
  子恒眼睛亮晶晶的,“对,打他们的脸。”
  钟衍听了想笑,他写信让媳妇过来,不打算带孙子孙女,后来改变了主意,又送回去一封信,媳妇现在都没到,全因如搬家一样,家里要收拾的东西太多了。
  尤其是他的书和心得等,都要仔细的封存放好,不过,估算着日子该启程了。
  钟衍摸着胡子,“等我孙女来,我也送她们进学堂上课。”
  周钰想到媳妇的打算,讲了出来。
  钟衍一琢磨笑了,“甚好,到时候兮丫头要多教几个学生了。”
  杨兮应下,“好。”
  次日,李氏带着两个闺女来了周家,“谢谢娘子给她们取名字,名字很好听。”
  杨兮问,“怎么没带小丫来?”
  李氏道:“这孩子随她娘去镇子了。”
  吴芳晴接话道:“小丫也羡慕我们有名字,这丫头说等她成先生学生,请先生给她取一个。”
  侄女小人精一样,可有自己的主意了。
  杨兮笑着,“好。”
  李氏家里有很多的活计,坐了一会就回家了,杨兮先教导两个姑娘学习,并没有周小妹,因为识字小妹都会,小妹打小有她教,还有女先生,目前不需要跟着一起学,等她教导新课再过来。
  现在小妹沉浸在刺绣中。
  学完后,两个姑娘帮着杨兮做事情,二人力气大,打磨和雕刻很快就上手了。
  吴芳晴是个愿意说话的,“先生,昨日赵伯伯来我们家,提了我和姐姐学习的事。”
  这就是杨兮不喜欢赵家的一点,明明可以大方的来问她,“你娘怎么说的?”
  吴芳晴笑着,“我娘说,先生亲自提收我们两个学习,赵伯伯就不说话。”
  杨兮想,赵老汉送孙女来,她也会收合心的,可惜今日赵老汉并没有来,赵家的几个姑娘也没来。
  自从周家搬过来,赵家姑娘就没蹬过门,心思多的赵二姑娘也不找小妹了。
  吴芊宜开口,“我听我娘说,赵大姑娘在议亲。”
  杨兮,“的确到了年纪,可知议亲的是谁家?”
  吴芊宜还真知道,“村子里的大姓胡姓,胡大家有个孙子和赵姑娘年龄相仿。”
  杨兮一言难尽,胡家的确是大姓,族里还出了童生,不是胡大家这一房,她要是没记错,村子里几个裹脚的女孩,胡家有两个?
  吴芊宜问,“先生,胡家有什么不对吗?”
  杨兮讲了从杨三嘴里听到的消息,“胡家规矩特别重。”
  的确是殷实人家,在一些人眼里是好去处,不过,赵家算得上靠着周家,胡家提亲意在周家?
  说来,周家有孝,周小妹也是及笄的年龄,还真没人来周家打听过消息,所以将目光落在吴赵两家身上,吴家拒了,赵家也有自己的心思,赵大姑娘年纪又大了,所以就定了。
  杨兮没打算去询问,下午和杨三说了一声,杨三说去打听。
  杨兮问,“我听说你又收了两个十八岁的少年,正教他们练武?”
  杨三惊讶,“姐,你的消息也太灵通。”
  杨兮,“。。。。。村子就这么大。”
  杨三,“这两个少年,一个是村子里的孤儿,一个与我们一样南下定居的,两人偷偷看我教吴三吴四练武,我打听人品不错就收了。”
  杨兮盯着杨三,“今年你哪里也别想走,老实在家学习。”
  杨三心虚的不行,“我没想走。”
  杨兮呵呵一声,“你的小心思我还不知道,怎么,打听到海盗在哪里了?”
  杨三,“。。。。。。。”
  杨兮哼了哼,这小子去县里借卷宗,真以为她不知道,整个向县都让这小子转遍了!
  杨三清了清嗓子,“姐,告诉你个高兴的事。”
  “你说。”
  杨三,“果子找到了,后日就能到。”
  杨兮的确高兴,杨三继续道:“可惜只有树,我让人将果树苗带了回来。”
  杨兮,“。。。。。。”
  对哦,现在不是果子成熟的季节,真是一孕傻三年啊!
  姐弟二人互相伤害着,相对而坐谁也没吭声。
  杨兮先开了口,“你很好。”
  “弟弟是不是特别贴心?”
  杨兮木着脸,“嗯。”
  杨三眼底满是笑,“可惜姐姐不贴心。”
  杨兮拿起新做好的尺子,“你过来。”
  杨三一下子窜出了屋子,“姐,我还有事先走了,今晚不回来吃饭了。”
  杨兮遗憾,她特别想试试尺子打人疼不疼,儿子舍不得,两个女学生宝贵,杨三最适合了。
  次日,钟衍丢了个大雷,“我前些日子给白将军去了信,今日回了信。”
  。


第一百零六章 白朗
  周钰两口子等着钟伯伯继续说,钟衍从怀里拿出信件,语气轻快道:“回信时白将军已经带着儿子启程,后日就能到向县。”
  杨兮张了张嘴,的确是个大雷,仔细一想明白钟伯伯为何给白将军写信。
  白将军将儿子送到学堂读书,对周家还是钟家只有好处,顾知府步步谋划,瑞州重要的一环是兵权,白将军至关重要,师父如父,有了师生关系,白将军会护着周钟两家。
  乱起谁掌兵权谁有话语权,白将军只要不被算计,手握兵权,谁都要给白将军面子。
  周钰还想怎么和白将军有来往,钟伯伯已经行动了,现在的结果甚好,“辛苦伯父了。”
  钟衍哈哈笑着,孩子明白他的苦心,“不辛苦,都是为了我们以后。”
  至于周钰能不能压制住白公子,他十分的有信心,杨三满肚子心眼都怕周钰,更不用说一个十一岁的娃娃。
  转日白将军到了,白将军从来不懂什么为低调出行,他身为瑞州将军手握五万大军,又有六万军户,白将军十分重视自身安全。
  现在眼瞧着不太平,白将军对自身安危更是小心谨慎,五百人的护卫,每人都骑着马,马,军营中重要的财富。
  白将军还没进村子,百姓远远见到撒腿就跑,没有一个人留下看热闹,河边洗衣服的妇人连衣服都不要了。
  白将军不在意,他已经习惯了,说来挺冤枉的,他已经十分约束手下的兵,可惜百姓依旧惧怕他们,好像他是山匪头子,而不是将军。
  白朗骑在马上一眼看全村子,撇着嘴,“爹,你就送儿子来这破地方读书?”
  一副你老糊涂的表情,气的白将军想抽儿子,又舍不得老来子,只能自己生闷气。
  白朗见爹不吭声,嘴里继续念叨:“您瞧瞧这穷乡僻壤的地方,你舍得儿子在这里受苦?”
  白将军依旧不理儿子,臭小子不知福,钟老先生,当年多刚的一人,说辞官就辞官,这也是他佩服老先生的地方,他希望儿子生而为人有底线,儿子被他惯得不像话,希望老先生能约束儿子。
  这也是他接到老先生来信,立马动身的原因,深怕老先生反悔了!
  杨三在院子里听到百姓惊慌的声音,知道白将军到了,忙带着李争打开门出去,没走多远就见到了白将军一行。
  杨三上前一步抱拳,“小子见过将军。”
  白将军问,“钟先生让你来引路?”
  杨三笑着,“是,再有三百尺就到了,将军请。”
  白将军一行骑马进村走的并不快,村道被马匹占据,一个百姓都没有。
  周家的宅子很显眼,又是新建的,白将军不用问也知道是钟先生住的宅子。
  白将军下马,钟衍和周钰正好走到门口迎接,白将军忙上前,“许久不见,先生可好?”
  钟衍摸着胡子,“好,好,多年不见将军近来可好?”
  白将军哈哈笑着,“我好的很,近两年恭维老子的人越来越多,还发了不少财。”
  一行人进院子,其他的士兵,杨三和周小弟安排。
  现在课堂还上着课,钟衍见白将军停下脚步,笑着介绍周钰,“这是我侄子,我与他父亲是生死之交,这个学堂就是他开的,将军可想听听?”
  白将军亲自来,足见对儿子教育的重视,“白某就打扰了。”
  白将军没穿铠甲,一身的煞气依旧逼人,站在教室门口太有存在感了,屋子里的学生注意到,胆子小的飞快收回目光。
  子恒人不大,见识多,爷爷严肃起来可吓人了,一点都不比武将差,子恒虎头虎脑的没收回目光。
  白将军将孩子们的表现看在眼里,只剩下一个小家伙盯着他看,乐了,“这孩子胆子不小。”
  钟衍,“这是我侄孙,别看人小胆子大的很。”
  白将军心道,家世不同,孩子的见识胆识也不同,余光瞥见儿子要跑,他也没拉着,示意护卫跟上,他可就这么一个宝贝疙瘩。
  白朗见爹不管他,高兴了,转身就往外跑。
  周钰这几日不仅教识字,还教南北气候,今日讲南河以南的气候,由气候会引出许多的知识,他也没深教,目前希望孩子知道外面的世界。
  只有眼界开了,心才能开阔,而不是整日琢磨一亩三分地,心胸宽广之人,不惧怕逆境,会乘风破浪前行。
  白将军开始不以为意,他明白钟先生看重,此子定然学问好。
  学问好的先生,他见得太多了,他为了压儿子读书,没少陪儿子学习,请了许多的先生,虽然他也没开读书的窍,却有自己的见解。
  听着听着收起了轻视,不是死板教书,一遍遍之乎者也,也不是什么默写多遍记于心,而是引起孩子们兴趣,慢慢穿插各种知识,遇到一些地名或是建筑再引用书中文章与典故。
  钟衍觉得差不多了,才开口,“将军觉得我侄子讲课如何?”
  白将军都听进去了,自然是好的,“好。”
  钟衍请白将军去喝茶,二人坐下喝茶,钟衍才道:“轮起教书我比不过我这个侄子。”
  白将军抿了一口茶,“先生谦虚了。”
  钟衍哈哈笑着,“老夫可没谦虚,他爹也是响当当的人物,这小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老夫知道白将军最在意白公子,白公子交给我这侄子,一定让将军满意。”
  白将军挑眉,笑了笑问,“先生侄子没参加科举?”
  钟衍神色有些伤感,“这小子进士出身,北方太乱,我挚友去世后,侄子携家眷南下到瑞州定居,说来也多亏将军守护瑞州,侄子才定居此地。”
  白将军心思转动,他不知道钟先生的挚友是谁,他抓到重点,刚才的男子是进士出身,“可惜了。”
  钟衍哈哈笑着,“有舍才有得,谁能说得准未来如何。”
  白将军心思一动,“先生觉得北方局势如何?”
  这是亲自来的第二个目的,他需要人帮他分析分析局势。
  钟衍听到下课声,“不如让我侄子分析一番?”
  白将军也想考验考验,含笑点头,“可。”
  。


第一百零七章 遭难
  钟衍出去叫来周钰,周钰先是见礼,随后坐下,“将军问局势,小子就说一说北方局势。”
  白将军抬手示意请,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茶,他倒要看看眼前的男子能说出些什么。
  周钰没含糊,将手里的茶水倒了一些在桌子上,用手指沾水画出以南河为界限,“小子就来说一说南河以北的局势。”
  白将军继续喝着茶,眼睛却盯着桌上的水迹。
  周钰将从方推官嘴里知道的消息说了,又画了乱民占据的地方,将乱民与京城的距离讲出来,最后才提了江王与江千岁,重点提了全味楼的生意等。
  周钰点出平州直视着白将军,“京城一旦被乱民攻破,天下必然大乱。”
  白将军玩味了,这小子画出了平州,没有多说江王的信息,却也隐晦的点出江王的心思,对着钟衍道:“不错。”
  钟衍,“我老了不适合教导白公子,我侄子可以。”
  白将军脑子活的很,并不是莽撞的武将,“顾知府动作频繁,所在世家也看透了局势,这天下乱起,顾知府不会放弃瑞州,不过,有本将军在,向县不会乱。”
  这是给了保证,只要能教好他儿子,他就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