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我在古代当名师 >

第40章

我在古代当名师-第40章

小说: 我在古代当名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苗氏拦着,“别,你眼看着要生了,我扶着你婆婆就行。”
  周小妹忙扶着另一边,一点机会都不给杨兮。
  苗氏此次过来并没有丫头,只带了两个婆子,当年钟衍告老还乡,他们就遣散了下人; 表现良好的还了契书; 表现不好的发卖了,只留下两个婆子在身边。
  两个婆子无儿无女也不想归家,苗氏就给两个婆子养老。
  这次随行的还有钟伯伯的二儿子; 钟浩。
  钟衍十个孙辈的孩子都来了上河村; 次子和小儿子都是两个儿子一个闺女。
  次子钟浩,今年二十八岁; 长子十岁,次子六岁; 长女八岁。
  小儿子钟毅,今年二十四岁,长子和长女是龙凤胎,都是七岁,小儿子五岁。
  钟谨为长子,长子为十二岁的钟煦,次子十岁,长女七岁,小儿子六岁。
  孩子们依次给杨兮两口子见礼,杨兮将准备好的见面礼分了出去。
  钟衍摸着胡子,孙子辈繁茂,他是得意的,一个家族需要人丁,钟家人丁兴旺。
  钟浩也给子恒见面礼,周家小辈只有子恒,子恒多出不少哥哥姐姐,小家伙有些不适应。
  钟衍将二儿子和小儿子留在老家,二儿子钟浩明日就会启程回去,钟氏一族的根基在泉州; 本家需要人守着。
  大夫来得很快; 检查叶氏脚养几日就能好,留下药酒又教了如何按摩。
  叶氏没事,苗氏忍不住叮嘱,“你年纪不小了,日后可要多小心。”
  叶氏,“日后会小心,让嫂子担心了。”
  周家是真的热闹,尤其是晚上吃饭的时候,钟家孙辈年纪也不大,开始还拘束,慢慢熟悉放开了许多,子恒和钟家孩子聊了起来,年纪都不大聊的特别起劲。
  杨三吃饱后,主动带孩子们出去,一会让李争送些果子过来,一会送些糕点。
  钟煦年纪最大,他和白朗站在一起,钟煦木着一张脸,白朗无语,“杨三是不是太热情了?”
  钟煦总觉得杨曦轩不安好心,沉默片刻,“他是舅舅。”
  白朗翻着白眼,杨三这人心眼子特别多,哼,他才不叫杨三名字,就叫杨三!
  不过,白朗高兴钟家孩子来了,他在家里只有自己一人,现在孩子多了,他一点都不觉得烦,反而高兴不孤单了。
  说白了,白朗再熊,依旧是个孩子。
  晚上,杨兮是真累了,今晚儿子也搬回了东院,杨兮躺着不想动。
  周钰看儿子回来就见媳妇皱着脸揉腰,他伸手帮忙,“累了就回来歇着,你还一直陪到都休息。”
  杨兮抱着枕头,“也就今日陪着。”
  周钰帮着揉腰,又帮着按摩双腿,“我去端热水,一会泡泡脚。”
  杨兮点头,“嗯。”
  两口子泡了脚,杨兮就困得不行了,也没问周钰考校钟家孙辈的结果就睡了,怀孕夜里睡觉不舒服,翻身费劲,还时常起夜,她醒了周钰也跟着起来。
  后半夜,杨兮一时间睡不着,“再坚持坚持,我就能卸货了。”
  周钰,“生了孩子要坐月子。”
  杨兮,“。。。。。。”
  两口子再次打定主意两个孩子够了!
  次日,学堂多了钟衍其他的孙子,教室不够用,今日直接考试,明日分班。
  钟衍的孙子并不都是天资聪颖,钟衍三个儿子,只有长子当官,七个孙子,读书天分高的有两个,其他因启蒙早,才会看着比较聪慧。
  杨兮身边多了三个小姑娘,钟家没有买丫头,只有小厮和婆子,三个钟家小姑娘会自己照顾自己。
  钟谨的女儿七岁最小,冬日出生,名为钟颖。
  钟浩的女儿八岁是长孙女,钟玲,钟三房钟毅的女儿是龙凤胎七岁春日出生,钟巧。
  三个姑娘和吴家姐妹互相认识,钟家姑娘都是识字的,杨兮教导等于复习,不会跟不上进度。
  杨兮这边很和谐,前院就哀声一片了,考完试全都蔫头耷脑的。
  钟煦是孩子中学识最多的,考试结束一脸麻木,脑子里嗡嗡直叫,有些拿不准自己算数的结果对不对。
  白朗跟灵魂出窍一样,“我,我回家一定给我老子出一样的题。”
  呸,他才不信爹能学的懂!
  钟家其他的孩子抿着嘴不说话,昨日被考校他们还自信满满,现在懂了大哥关爱的眼神!
  杨三不参加考试,“你们知足吧,多简单,用心就能学会。”
  钟煦没吭声,爷爷晚上会带他一起旁听,他清楚杨三和他们学的不一样,本来他也想跟杨三一样只上晚课,可惜被周叔叔否了,说先打基础,也需要他去教室镇着!
  白朗早就反应过来自己被骗了,不想搭理杨三。
  他们这些有底子考的不好,更不用说村子里的孩子们。
  杨兮其实并没有出多难的题,只是根据孩子们学的课程变幻题型,题中有许多的陷阱罢了。
  下午,批卷子并不用周钰,杨兮批答案,钟衍没事也来帮忙。
  考题写在大黑板上,孩子们将答案写在自己的小黑板上,现在村里孩子还不会用毛笔写字。
  钟衍信心满满的坐下,他嘴上不说,对孙子们挺有信心的,然后被打脸了,考得最好是钟煦,这本就没有悬念,钟煦是钟家长孙,从小教育就不一样。
  第二名是叶顺的长子,叶启恒,这个名字叶顺请周钰取的。
  第三名是柳里正的二孙子,二房柳楠的长子,考题里的算数一道题都没错,最后一道题陷阱特别多,这孩子也做对了。
  杨兮对钟伯伯道:“当初里正送小儿子学算账,里正说他二儿子算数有天赋,现在看来这孩子遗传了他父亲,天生对数字敏感。”
  。


第一百一十三章 月钱
  钟衍拿过答题黑板,“如果没遇到你们,这孩子的天赋会被埋没。”
  杨兮整理着黑板,“全天下埋没的何止这个孩子,知识掌握在权贵手中,普通百姓有天赋都没机会学习,国家浪费了太多人才。”
  钟衍拿了除长孙其他孙子的答题板; 心想没有他这个爷爷,他的孙子天赋真不算高。
  钟衍看着杨兮批改试答案,“周兄将你教的好。”
  杨兮笑了笑,她的知识更多是现代学的,转移话题,“其实我挺高兴的; 村子里孩子入了学堂变化挺大的。”
  钟衍一点点看着学堂孩子变化; “知识是人的胆气。”
  杨兮很快批改完,让守着的李争拿到前院去; 钟衍站起身,“一起去看看?”
  杨兮摇头,“我休息一会。”
  钟衍跟着李争去了前院,孩子们都等着结果,钟衍一眼就看到蔫了的孙子们。
  根据成绩分班,上河村十几个学生,有六人入了快班,其中柳里正的孙子占了两人,有些出乎杨三的意料。
  钟家只有三个入了快班; 早上还像早起的小公鸡; 现在钟家几个孩子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钟煦目光看向叶启恒,抿着嘴,就差两分; 他就不是第一了。
  叶启恒也可惜着呢; 就差两分,他就是第一了。
  一场考试; 上河村挺关注的,孩子们下课回家一宣扬; 叶顺的两个儿子存在感更高了,尤其是叶启恒。
  次日,让杨兮意外,孙氏带着赵二姑娘登门了,杨兮让吴芊宜带着几个姑娘去另一个屋子读书。
  孙氏注意到女孩子们读书,她早就听孙子说了,只是周家已经与他们生疏,当然也没想过让孙女读书。
  杨兮看着害羞的赵二姑娘,脑子反应不慢,“你是为赵二姑娘而来?”
  称呼是态度的表现,孙氏听了,嘴边的话又在脑子里过了一遍,语气也更加虚了,“是,我家二丫头到了定亲的年纪,我寻思请您帮忙给叶家带个话。”
  杨兮嘴角的笑容更淡了,这是知道叶启恒出息; 深怕好孙女婿没了; 厚着脸皮求她带话。
  叶家帮周家做事,村子里都知道; 她帮赵家带话,对于上河村的百姓而言,就是周家同意这门亲事。
  杨兮目光没有什么变化,一直淡淡的,却给了孙氏很大的压力,她不想来的,二孙女时常在她耳边说好处,听得多了也就入了心,她也想修复和周家的关系,叶家的确是好亲事。
  杨兮一个眼神都没给赵二姑娘,她十分喜欢吴芊宜,她都没给叶家带话,赵家凭什么厚着脸登门?
  杨兮看的孙氏额头冒汗,才靠着靠垫淡淡的道:“一路南下是缘分,只是这缘分经不起消耗,你觉得还有多少情分?”
  一直不对等的关系,赵家十分清楚,一同住在上河村,赵家没给周家添麻烦,杨兮也从未将家长里短放心上,眼界不同,从未在意过,哪怕黄家与胡家算计,她和周钰也没多在意。
  只是这次登门,杨兮发现赵家不敢算计周家,却会将主意打到叶家身上。
  杨兮清楚周钰对叶启恒的看重,眼里更冷了几分,“说不出来吗?”
  孙氏心脏咚咚直跳,明明杨娘子说话柔柔的,她就是害怕的很,使劲的捏着掌心,“没,没了。”
  杨兮这才看向脸色苍白的赵二姑娘,她没有难为小姑娘的心思,“我累了。”
  孙氏慌忙的起身,“我们这就离开。”
  赵二姑娘低着头,孙氏死劲扯着孙女离开,这次登门她悔的肠子都青了,她的一句没了,彻底断了与周家的情分,还不知道怎么回家与当家的说,她怎么就信了二儿媳妇和二孙女的话!
  吴芊宜回来,见先生一点都没有生气,有些惊讶。
  杨兮轻笑,“你要记住日后不要为了不值得的人生气。”
  吴芊宜,“学生记下了。”
  杨兮让几个姑娘回来继续上课,好像孙氏没来过一样。
  前院周钰下课才知道,杨三不高兴,“姐姐怀孕呢,气坏了身子怎么办?我去和赵老汉聊一聊。”
  周钰了解媳妇,媳妇才不会生气,不过,的确该聊一聊,“你去吧,说一说黄家主。”
  杨三起身就出门了。
  孙氏没想到杨三会来,她挺怕这个少年的,别看少年一直带笑,她清楚少年不好惹。
  李争寻了地里的赵老汉回来,赵老汉还懵,听了来意后,赵老汉气的眼前发黑,他一次次警告全白费了。
  再一听胡家和黄家的关系,赵老汉沉默了,因为他也打听到了,只是没想到黄家主会去周家,还被周家给请了出去。
  赵老汉后悔,不该定下亲事,可惜后悔也晚了。
  杨三满意的离开,还去了吴家地里,吴山带着两个儿子翻土地,吴山,“你怎么来了?”
  杨三将赵家干的事说了。
  吴山,“。。。。。。”
  他也喜欢叶启恒,谁不想有个好女婿,可叶家没动静,他都不敢想,赵家还真敢想!
  杨三问,“大哥不准备多买些地?”
  吴山,“有打算,已经托里正帮忙找。”
  “找我啊。”
  附近没有他不熟的地方!
  吴山哈哈笑着,“知道你忙,反正我们也不急。”
  杨三说了吴三和吴四在县里挺好的,才离开回村子。
  吴老大挠着头,“爹,杨三想干什么?”
  吴山也不清楚,他只知道两个小儿子前些日子去县里了,每个月还有银钱可以拿,一个月一人五百文,比县里一些账房的月银都多。
  吴老二羡慕两个弟弟,“我都想跟着杨三了。”
  吴山敲了儿子的脑袋,“你太笨。”
  晚上,叶顺回来汇报账目,周钰提了叶启恒,叶顺知道赵家干的事生气了,叶顺对儿子期望很大,他都没拿准是否去吴家提亲,赵家先算计上了。
  这可把叶顺恶心坏了!
  杨兮因吴芳晴,她的消息挺灵通的,知道张氏与村子里交谈,说叶启恒批过命,不宜早婚。
  这一日,义州盐价波动严重影响了附近几州,瑞州盐价也涨了起来,还大有有银钱也买不到盐的势头。
  。


第一百一十四章 博弈
  杨三从县里带回来十斤盐,周家吃饭的人多,盐消耗巨大,十斤盐看似多,其实用不了多久。
  杨兮检查买回来的盐,盐里还掺了一些沙子,除去沙子能有八斤盐不错了。
  杨三今日跑了不少地方; 累得不行,“这已经是市面最好的盐。”
  杨兮拍了拍手里的盐,拿过帕子擦干净手,“你打听出什么消息?”
  杨三,“县里十分缺盐。”
  周钰进来就听到这话,“看来有人私下控制了盐。”
  粮食; 盐,重要的储备物资。
  杨三; “顾知府?”
  周钰摇头; “顾知府要动作也要等秋收,他不会现在与瑞州各势力撕破脸。”
  顾知府还没收服瑞州各势力,目前顾知府比谁都希望瑞州安稳。
  杨三想到江王的女婿和那个男扮女装的江公子,“江王搅动的?”
  杨兮摇头,“不一定是江王,这边离江王封地太远,我更倾向于各大世家。”
  杨三烦躁了,“心思都不少。”
  杨兮心道,好像你的心思少一样。
  杨三; “姐夫; 姐,你们放我出去?”
  周钰依旧一句话,“不到时候。”
  杨三也就试探问下; 杨兮道:“你与其惦记出去; 不如抓紧时间多学习,日后早晚有用得上的时候。”
  学的越多才越能唬人; 杨三的年纪太轻,这是硬伤。
  杨三知道姐姐和姐夫为了他好,“我是没办法弄到盐了,盐怎么办?”
  周钰两口子有办法弄到盐,海盐啊,他们离海又不远,只是他们没能力护住,也不想告诉白将军,二人看向杨三又收回目光。
  杨三被看的后背发毛,“为何看我?”
  周钰道:“盐的问题你别管了。”
  杨三不敢吭声了,总觉得姐夫在算计他。
  杨兮眉头锁着,“京城对各州的掌控力度越来越低了。”
  这才造成现在的局面,真应了一句天高皇帝远,都想当一州的土皇帝,现在报回京城,京城也无力管控了。
  周钰,“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杨兮抿着嘴,“苦了百姓。”
  世家可不会管百姓死活; 他们大肆存储物资; 只为自身利益着想。
  周钰想了想,“明日我去县里与大哥谈谈。”
  瑞州还是安稳的好; 不过,他不适合出面,钟大哥最适合。
  杨兮问,“要不要和钟伯伯谈谈?”
  周钰点头,“晚上聊。”
  现在钟伯伯正上课,钟伯伯越来越喜欢上课了。
  次日,周钰和钟伯伯一起去的县城,县城内卖盐的铺子,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越恐慌越囤积,情绪传染的很快,前些日子还一副平和的向县,今日只有人心惶惶。
  钟谨也头疼的很,钟衍直接问,“官盐没运过来?”
  钟谨摇头,“没有。”
  自从朝廷改革盐政后,朝廷允许一些商贾成为盐商,有利有弊,便利百姓买盐,弊端盐商为赚取利益,百姓更买不起盐了。
  这些年盐价有波动不会太大,这次盐商的盐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官盐也没运到。
  钟衍,“不用等官盐了。”
  不知道被谁截留了,至于盐商估计也焦头烂额。
  钟谨十分的疲惫,“爹,你们来也看到了,我辛苦维持的平静没了。”
  周钰指出,“不止咱们缺盐。”
  他想起王东家私自贩卖盐,可惜离的太远,也不知道王东家如何了。
  钟谨低咒着,“国家还没亡呢!”
  钟衍呵斥着,“禁声。”
  周钰点出,“最缺盐的是白将军。”
  本来军饷就不够,每日士兵训练需要盐,士兵缺什么都不能缺盐。
  钟谨头不疼了,“你的意思与白将军联系?”
  周钰点头,“我们与白将军亲近,想来白将军也正发愁。”
  正如钟大哥说的,国家还没亡呢,这个时候谁也不敢第一个冒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