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我在古代当名师 >

第6章

我在古代当名师-第6章

小说: 我在古代当名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兮感觉到婆婆的情绪,她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只能转移话道:“得了这么多细粮,等休息焖米饭。”
  周钰从怀里掏出个布袋子,“这是分的银钱,你数数。”
  一家子盯着布袋子,杨兮接过打开,惊讶了,“这么多?”
  里面有两个二两左右银子,几个碎银角子。
  周钰带回来三个袋子,从最后一个袋子底部拿出一串串的铜板,一共有八串,一串一百铜钱。
  周小弟乐开了,“这几家挺有钱的。”
  杨兮听到吴家欢呼声,吴家也再数银钱,算上杨三分到的,杨兮觉得八人死有余辜,果然干了不止一次买卖人口的勾当。
  周钰道:“时辰不早了,我们离开这里。”
  周小妹开口问,“大哥,他们会不会报官?”
  周钰,“不怕。”
  真报官他们早就跑远了,何况这些人不敢报官。
  再次启程,杨三的袋子放在吴家雪橇上,杨三并没有跟着吴家,反而跟着周家雪橇。
  杨三开口,“我们也算共患难了。”
  杨兮笑了,“所以想说真话了?”
  杨三尴尬的摸了摸冻红的鼻子,“嫂子,我的确排行第三,名字也有曦,我们重新认识下,我叫杨曦轩。”
  周小弟呵呵一声,他就知道杨三不老实。
  周钰,“识文断字?”
  杨三,“嗯。”
  周钰两口子没继续问,目前的信任还不至于交底,杨三反而松了口气。
  这一次两家没那么幸运了,他们并没有找到村子落脚,还好附近并没有大山比较安全。
  杨兮,“要捡够烧一晚的柴火。”
  周钰看着远处的树林,“我们人多一会就能捡够柴火。”
  杨兮点头带着周小妹和吴家的两个儿媳妇弄雪块,她们要弄出一个挡风的雪墙。
  李氏忙道:“弟妹怀着孕,交给我们就好。”
  杨兮也知道自己怀孕,“我不搬雪块,我帮着弄出雪块不累。”
  李氏的心里官眷都是金贵人,接触杨氏才知道,她还是见识少了,杨氏不仅会做饭,懂的也特别多。
  李氏这么想就说了出来,“弟妹,是不是所有官眷都如你一样?”
  杨兮笑着,“不一样的。”
  李氏道:“那嫂子更佩服你了。”
  杨兮指点搭建雪墙,雪墙很快就搭建好了,杨兮感谢第一场大雪,帮了他们太多!
  晚上吃了饭,杨兮和周钰坐在一起,杨兮道:“也不知道徐家反应过来没?”
  。


第二十五章 恶意
  徐家不仅反应过来,派出去的人也回了京城,并且盯上了难民安置地,准备明日去难民区搜查。
  冬日的野外很恐怖,哪怕附近没有大山,还是依稀听到群狼嚎叫的声音,两家除了年纪小的孩子,谁都没敢睡实。
  一大早上,杨兮用雪轻轻的擦脸,这两日赶路脸已经冻伤了,古代的冬天真冷,冷的连话都不想说。
  一早上,周小妹帮着杨兮做的早饭,鸡蛋冻的跟石头一样,费了好些时间才做成鸡蛋粥。
  杨曦轩与周家搭伙吃饭,接触了才知道,少年外面的稻草袄子是骗人的,里面穿着厚实的棉衣。
  周钰与吴山商量路线,“我们昨日伤了人,难免会暴露行踪。”
  吴山昨日得了银钱和粮食心情好,“你敢动手早就想好路线了吧。”
  周钰笑着,“是,他们找过来会顺着小路追,我们今日走官道,在河镇看看能不能买到驴子。”
  吴山摸了摸胸口的钱袋子,“驴子不便宜。”
  周钰道:“现在才入冬,日后赶路会更艰难,有驴子拉雪橇赶路方便,等不用了驴子也好卖。”
  吴山如果手里有烟斗一定狠狠的抽几口,“好,听你的。”
  昨日按人头分的银钱,他家出了三人,一共得了十几两银子,买驴的银钱足够了。
  顺着小路走半个时辰入了官道,官道就平坦了,行走也方便许多,官道来往的马车不少,时不时有车队经过。
  还有人稀奇的盯着雪橇,杨兮画的雪橇更省力,有人识货。
  中午遇到商队,领头的汉子牵马走在周钰身边,汉子一脸的胡子,声音爽朗,“兄弟,你这雪橇有些意思。”
  周钰耳朵动了动,这大汉说话声音洪亮,这么大的声音他耳朵有些不适,“瞎琢磨的。”
  汉子瞄着雪橇,“我在东北行商,见多了雪橇,你这兄弟不诚实,这可不是瞎琢磨能琢磨出来的。”
  杨兮挑眉,现在还能在东北行商,这人不简单!
  周钰挑眉,“东北现在很乱。”
  汉子哈哈笑着,“我们兄弟舔血过日子不怕。”
  随着汉子的笑声,商队的汉子都笑了。
  周小妹听得心里害怕,这个商队护送就有六七十人,还没算上车夫等人,显得周家和吴家格外的弱小。
  换了胆子小的,早就吓得腿软了。
  周钰从汉子身上感觉到了煞气,果然舔血过日子的,“你看上了我们的雪橇?”
  汉子目光幽深,很少有不怕他们的,前面拉雪橇的一家子脸都白了,这个兄弟还能与他正常交流,不错,“嗯,冬日雪多,大雪封路马车就废了,还是雪橇好使。”
  杨兮拍着儿子,耳朵却竖着,同时感慨,他们守不住雪橇,形势逼人!
  周钰停下脚步,“所以要买吗?”
  汉子愣了片刻,“对,要买。”
  如果他想抢早就动手了,还是觉得逃难的两家有些意思。
  周钰沉默,确认汉子没恶意问,“你觉得什么价格合适?”
  汉子摸了摸胡子,“我觉得你这兄弟有些意思,你们逃难为了活命,跟着我如何?”
  。


第二十六章 资格
  杨兮心里紧张,担心拒绝会惹怒对方,别以为对你哈哈笑就是好性子,对方只是觉得有趣罢了!
  周钰后背弯了弯,“我胆子小想去南方过安稳日子,我们相逢是缘,雪橇图纸送给你。”
  汉子眯着眼睛,他的直觉让他避开许多危险,直觉告诉他,面前的男子有些本事,对于有本事的人,他的心是宽容的。
  等看到图纸后,汉子收敛的面容又有了笑意,“哈哈,好,好,小兄弟不错。”
  说着将图纸揣入怀里翻身上马,对着车队喊道:“加速走,天黑前赶到驿站。”
  商队就这么走了,没一会就消失在官道上。
  吴山这才跑过来,不放心的问,“他们会不会在前面劫我们?”
  周钰,“不会,我们全部的家当还没有人家一匹马值银子。”
  他可看得清楚,商队都是好马,不知道是从军队买的,还是从草原买的。
  周小弟开口,“大哥,他们拿走了图纸,竟然一点表示都没有。”
  周钰,“图纸是我送给他的,你要记住没有平等身份没有资格谈条件。”
  吴山接话,“你年纪小,今日我们能平安已经是幸运,真抢了我们也没办法。”
  周小弟的认知,交易就要平等,今日又上了一课,他已经不是官家子弟,精神有些低落。
  两家没多停留,他们要在天黑前找到留宿的地方,明日要赶到河镇,身后有仇家,两家都很紧迫。
  下午的路程没有波折,顺利找到留宿的村子,这回没有意外,休息一日继续启程。
  京城的难民区域徐家查到了线索,确认了周家已经离开,周家越是能躲,徐家越如刺在喉,不仅派了人继续追查,还派了人先一步去周家祖籍等着。
  古人的认知里,人死一定要回祖籍安葬,周家终究会回祖籍。
  周家一行已经顺利到了河镇,河镇并不大,北方镇子两千多人口是大镇,南方发达人口多,镇子繁华人口能上万,北方比不了的。
  河镇人口不多,又不是道路枢纽,河镇并不繁荣,一条主街一眼望到头,零星的民生铺子,街上的行人并不多,周家和吴家想买三头驴是不易的。
  两家都没有好好的休息过,找了一间客栈留宿。
  杨兮洗了澡,又抹了买的冻伤药,脸上才舒服一些,洗了澡感觉重生一般,吃了简单的面条,长出一口气,“舒服。”
  周钰身上的担子不轻,洗了澡也感觉轻快,“这些日子难为你了。”
  杨兮,“我不辛苦,孩子也好好的。”
  周钰目光柔和的看着媳妇腹部,孩子不仅好好的,还知道父母艰难,一点都没闹腾过。
  杨兮笑着,“我有预感,她会是个听话的小棉袄。”
  周钰嘴角上翘,“嗯。”
  杨兮见儿子吃完面条,摸了摸儿子的肚子,确认没吃多道:“驴子不好买,我们不能在河镇停留。”
  他们要利用第二场大雪彻底掩藏踪迹。
  周钰,“嗯,明早去早市看看,实在不行买牛。”
  杨兮皱着眉头,“一头牛至少十几两。”
  他们目前的银钱十两多一些。
  周钰,“到时候再说。”
  杨兮希望他们运气能再好一些,可惜早市有两头驴子,并没有牛和马,只有羊等牲畜。
  。


第二十七章 户籍
  最后一家买了一头驴子,有些失望的回客栈,峰回路转,发现客栈院子里养着两头骡子,吴家花了比市场多一成的银钱买了一头。
  有了驴和骡子拉雪橇,人能坐在雪橇上,一日行进的路程是步行的三倍。
  京城是都城,附近村镇还算安稳,路上并没有山匪,出了京城范围,再也不能无顾忌的赶路。
  两家没两日就出了京城范围,找了一个大一些的村子留宿,次日一早没有急着赶路。
  杨兮做好了早饭,他们的白菜萝卜早就吃完了,昨日与村民换了些白菜和咸菜,早饭是小米粥,一碗蛋羹,一碟咸菜。
  这次留宿的屋子不错,屋子里烧着火炕暖烘烘的,子恒在热乎的被窝没醒。
  周钰进来叫醒儿子,亲自给小家伙穿衣服,小家伙害羞了,“爹,我自己穿衣服。”
  周钰难得有时间照顾儿子,“今日我们不赶路,爹帮你穿。”
  子恒抓着衣服的小手松开,“不赶路?”
  周钰手上有冻裂的裂痕,抹了药也难受的很,忍着痒给儿子穿好衣服,“嗯,今日休息。”
  子恒注意到爹的手,“爹,你的手抹药了没?”
  周钰,“抹了,走咱们吃饭去。”
  吃了早饭,周小妹收拾桌子,周小弟和杨三去山上捡柴火,今日还要留一天,捡来的柴火不够了。
  杨兮两口子去吴家的屋子,商量如何避开山匪。
  上辈子的古代,杨兮流产,周家接连出事,实在没办法只能留在京郊附近,一直到开春难民增多,他们随着难民离开京城。
  山匪只抢富裕的人家,对于难民并没有理会,哪怕遇到山匪,山匪也只是骑马而过,山匪求的是财,很少有杀人如麻的存在,周家才能回到祖籍。
  现在不同,他们要南下,出了京城范围山匪多,他们有驴子人又少一看就是好欺负的,哪怕没有驴子和骡,他们也不敢赌。
  吴山拧着眉头,“日后的路不好走。”
  周钰没少听父亲说山匪,对山匪的分布十分熟悉,“最难的是忻州,忻州山匪横行。”
  吴山对国家有多少个州都不知道,没有乱民,他去过最远的地方是祖籍州城,周钰不说,他都不知道前面是忻州,
  吴山道:“我听你的,你说怎么走,咱们就怎么走。”
  周钰拿出烧过的木棍,在炕桌上画着,“我们绕着忻州外围走,尽量避开山匪的活动范围。”
  山匪守的是官路,劫的是能宰的富户或是商队,外围会安全一些。
  吴山看不懂地图,惊讶的很,“你知道忻州地图?”
  他只是个老农也知道,地图不是谁都能画的。
  周钰,“我爹会将去过的地方绘制出来,我的记性好,记在了脑子里。”
  吴山听得心里唏嘘,周大人大才啊,可惜好人不长命,“那就听你的。”
  周钰站起身,“今日好好休息,未来几日我们要快速离开忻州地界,很难有时间休息。”
  吴山知道轻重,“嗯。”
  出了吴家屋子,杨兮看着时辰,“我们去县城。”
  他们停留一日不仅为了休息,还为了更换户籍,北方有乱民,有家底的难民都往南边走,这就造成越往南户籍管控越严格,没有户籍和路引,他们不仅进不去城门,还会受到处罚,严重会定罪。
  。


第二十八章 路引
  现在出了京城范围,他们要抓紧时间办好,重新办户籍徐家想查他们就更难了。
  杨兮两口子去县城,家里有吴家看着,他们也放心。
  二人租了村子里的驴车,半个时辰到的县城,入了县城并没有急着找牙行,二人先去当铺当了两块玉佩,死当的价格砍半,这两块玉佩是公爹寿辰收的,后来都给了周钰,原价每块至少百两,现在两块才当了九十两。
  当了玉佩躲过跟着他们的小厮,去成衣铺子买两身最便宜的成衣,换了成衣才去牙行。
  牙行当地的地头蛇,只要给够银钱,什么都能办。
  牙子听要办户籍和开路引,扫了杨兮二人一眼,也没多问都是世道逼得,他已经办了许多,“一口价,办户籍五十两,路引十两。”
  周钰低声道:“我要两份路引。”
  吴家有路引,徐家一定查到吴家,小心谨慎为上,更换吴家的路引最安全。
  牙子只认银子,多一笔生意赚一笔,行有行规,牙行轻易不会破坏规矩,像周钰的身价还不值得牙行坏规矩,“行,什么时候要?”
  周钰,“今日就要。”
  牙子伸出个巴掌,“再加五两。”
  杨兮听得心痛,五两银子就这么没了。
  牙子得了银子乐呵呵的道:“一个时辰后过来取。”
  说着写了个条子,到时候拿条子来取户籍。
  周钰将更改的名字写上,他直接写了周大,媳妇只有姓氏,弟弟周虎,因小名叫虎子,小妹就是周小妹,儿子叫周一,母亲只有姓氏,杨三和媳妇一个姓,将杨三也加入到了户籍中,户籍多个人想查就更难了。
  两口子没在牙行等,还剩下十四两多的银钱,二人逛起了县城,县城还算繁华,街上的铺子不少,他们先去了粮店,粮店的粮食价格又涨了。
  天灾人祸,百姓流离失所土地无人耕种,天灾粮食又减产,加上九成的田地在权贵手中,百姓的日子越来越难过。
  二人买了五百文的面,五百文的大米,二百文的各类豆子,不是他们不想多买,而是粮店不多卖。
  杨兮看到点心铺子,想到娘和儿子,“我们买些点心回去?”
  周钰,“多买一些,留着你饿了吃。”
  杨兮也馋啊,现代的她能处吃美食,回到古代就逃难,这些日子就没吃过好的,现代不喜欢吃甜食的她,现在能吃到都是幸福的。
  粮食价格贵,点心的价格也涨了许多,二百文买了七斤糕点,点心涨了至少一半的价格。
  随后二人买了一些盐等调料,最后去医馆买了冻伤的膏药,又抓了给娘补身子的药。
  等二人拿到户籍回村子,已经下午了。
  周钰没提新办户籍,给了吴山新办的路引,“有了新路引,我们日后更安全。”
  吴山知道路引不便宜,“家里没银钱,等到了地方我慢慢还你。”
  周钰摇头,“我换路引为了安全,大哥不用还,我先回去了。”
  说着,周钰留下一斤点心起身离开。
  吴山追到周家屋子,周钰没开门,吴山站了一会才回去。
  李氏等相公回来问,“周家哪里来的银子?”
  吴山,“周家人不少,当时乱藏块玉佩啥的容易,当了也当不了多少银钱,现在换路引估计花的差不多了。”
  李氏一想也是,藏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