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名师-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家伙听到娘亲的声音醒了,睁开眼睛也不吭声,呜呜的说着,好像生气一样。
周钰乐了,他对长子和小儿子的执念是不一样的,这个孩子没出生,他见都没见过,现在出生了,他稀罕这个小儿子,就忍不住想逗逗他。
周钰抱起小儿子,“你才多大就知道生气了?”
子律圆溜溜的眼睛瞪着,“呜呜。”
周钰,“你瞧瞧你话都不会说,还流口水,来叫一声爹。”
子律,“哇。”
周钰慌了手脚,紧忙将儿子递给媳妇,“快,他哭了。”
叶氏,“!!”
她的耳朵,好不容易不哭了!
杨兮也狠狠的瞪了一眼,什么记性啊,律说不改!
晚上睡觉,杨兮搂着小儿子,小家伙不住中间了,杨兮点着儿子的额头,“人不大,现在能懂表情了。”
周钰,“将儿子抱过来?”
杨兮觉得能独子抱儿子了,“睡觉。”
今晚她不想分享胖儿子,小家伙越来越好玩了!
周钰,“。。。。。。”
他不摸着儿子的胖手胖脚有些睡不着!
一刻钟,身边的娘俩都睡了,周钰坐起身小心的去抱儿子,然后挨揍了!
周钰摸着鼻子,“你没睡啊。”
杨兮搂紧儿子,“就知道你不会老实。”
周钰,“。。。。。。”
又过了两日,柳里正拿着旱烟来周家,特意选了下课的时辰,“周先生,昨日有人打听胡家。”
周钰问,“您老见到来人了吗?”
柳里正点头,“嗯,胡娇住在我家,来人特意来找的我。”
周钰从不小看柳里正,“您老不安?”
柳里正狠狠抽了一口旱烟,“来人面容普通,我觉得有些怪,他走的步子好像量过一样。”
昨天上午下了雨,开始他也没注意,还是胡娇被请出来回话,发现了院子里脚印的不同。
周钰,“您老告诉胡家去哪里了吗?”
柳里正点头,“说了。”
他可不会为了胡家隐瞒,最后牵连整个上河村。
周钰笑着,“说了就没事了,您老不用惦记了。”
到时候去找也是去找胡家。
柳里正担心,“真没事?”
当初他们抓的胡家人!
周钰点头,“没事。”
他想黄家一定收了不小的定金,他估计这几日顾知府有心就该联系了。
柳里正得了准话,放心了,“没事就好,我一点都没藏着。”
他能说的不能说的都说了。
杨兮等柳里正离开,“怎么没来打听黄芪?”
周钰勾着嘴角,“谁让咱家学堂特殊,白将军的独子在呢!”
这个护身符请的太好了,他们家院子里还住着将军府的两个护卫呢!
商队本就有问题,躲着驻军都来不及呢,疯了凑上前!
杨兮担心黄芪的娘,“姜氏也没事吧?”
周钰,“大哥派了衙役多注意,没事的。”
现在最怕暴露的反而是商队,不管是不是草原商队,贩卖私盐都是死罪!
的确如周钰猜测的,县衙送来消息,这支商队已经离开向县,至于去了哪里不知道,钟谨也不敢继续派人盯着。
转眼钟毅两兄弟终于到了向县,中间出现不小的波折,还好人到了瑞州,只是钟毅的伤口没好,一到向县就请了大夫。
周钰两口子陪着钟伯伯和伯母去县里,老两口十分担心儿子,钟伯伯失去了往日的镇定。
。
第一百六十二章 全贡献了
到县衙,钟谨请来的大夫没走,钟衍眼前顿时一黑,身子就要往后倒。
周钰紧忙扶住,“伯父。”
钟谨下了一跳,忙一起扶着爹坐下,“刘大夫快过来看看。”
刘大夫忙过来诊脉; 见老爷子醒了,“急火攻心,需要喝几服药调理。”
钟衍不关心自己,忙问大儿子,“你小弟的情况如何?”
钟谨怕老爷子急出个好歹,忙道:“小弟已经没事了,我留大夫是怕二弟有什么不舒服; 爹; 小弟的伤势已经控制住了。”
钟衍眼睛红了,“控制住就好,都怪我。”
钟谨心里不好受,“爹,这不怪您。”
周钰也劝着,“伯父,过去就过去了,您要往前看,日后一家子在一起什么难都没了。”
钟衍,“对,对,一家子在一起就好。”
苗氏见丈夫没事了,急忙去屋子里看小儿子,见小儿子头上裹着棉布; 这心疼的厉害,她真恨死家族了,怎么下得去狠的手。
苗氏坐在床边直抹泪,“你爹为了家族劳心劳力,他们一点都不知道感恩; 都是挨千刀的白眼狼。”
钟衍进来就听到媳妇的怨恨,心里更不是滋味了。
苗氏见到丈夫,才不继续说话,不过心里依旧有气,狠狠的瞪了一眼丈夫。
周钰见钟毅的气色还算不错,就退出了屋子。
杨兮已经从朱氏嘴里知道情况,钟毅两家离开泉州,两家偷偷走的,钟氏一族发现后追了上来,如果杨三派的人没去接,两家就要被带回钟家了。
朱氏生气的道,“当时两家都被看管住了,还不给他们两家吃喝,钟毅断了药才严重的,幸好曦轩派人去接,及时请了大夫。”
顿了下道:“二弟怕又有人追上,一直赶路没怎么休息; 小弟伤口托着一直没好,吓坏了我们两口子; 才急忙请了大夫。”
杨兮对钟氏一族服气了,这是打算将人带回族内要挟钟伯父啊。
周钰沉着脸,“钟浩哥可是举人,钟毅哥也是秀才功名,钟氏一族胆子太大了。”
钟谨沉着脸,“呵,族长是我亲大伯,他们的胆子何止大。”
杨兮叹气,古代家族能私下处理族人,有的甚至能决定族人生死,胆子何止大。
钟浩拍了桌子,“实在可气。”
他是举人功名,族人闯进家里对他还算可气,对小弟顾忌就小了,想想心里的火气就压不住。
周钰,“二哥消消气,你们已经来瑞州再生气不值得。”
钟浩心里的火气怎么都压不下去,“泉州的地可不能便宜族人,还有不少族人的田地挂在咱家名下免税收,不算明白我咽不下这口气。”
钟谨沉着声音,“我们不急,让他们先种着,等明年收获再回去清算。”
周钰两口子对视一眼,钟谨大哥动怒了。
钟浩皱着眉头,“大哥,族人不会白白让我们拉走粮食的。”
这半年,他见了太多族人的无耻!
钟谨看向周钰两口子,“到时候会有人跟着你回去。”
周钰两口子清楚,钟谨大哥说的是杨三,周钰问,“大哥,你们这一支有多少田地?”
钟谨看向钟浩,钟浩道:“算上挂在我和钟毅名下的地,有五百亩,其中水田三百亩。”
爹为了多照顾族人,他们家这些年一直没继续买过田地。
他是举人能免税二百亩地,小弟秀才可以忽略,大头在他大哥这里,本朝根据官职品级免税,大哥是七品,能免八百亩田地,他们两兄弟就能免一千亩地的税收。
钟氏一族还有其他的举人和秀才,钟氏一族的粮怎么存下的,就是这么存下来的。
杨兮心里也算着账目,当年钟伯伯免税的地更多,后来辞官免税的福利还了回去,免的税可是一笔不小的银钱。
钟浩哼了一声,“当年爹辞官回家,族人就老大的不满,家族不仅没了庇护,还因为他们的田地不能免税了,当年我爹名下全是族人的田地。”
周钰开口,“不知感恩。”
钟浩深吸一口气,“白眼狼,我爹顾忌家族,大哥当官后免税的田地一半给了族人,我中举又分出去一半。”
不能说了,越说心里的火气越大。
周钰终于明白,钟伯伯就算是清官也有免税田地,光挂靠田地就能收不少银钱,为啥伯伯当官没积攒多少银子了。
后来钟大哥当官,钟浩二哥中举也没多宽裕,原来全为家族做贡献了。
杨兮想着公爹,再想想钟伯伯,对比太强烈了,公爹可没惯着族人。
钟谨开口,“日后会还回来的。”
钟浩一言难尽,他真不知道大哥从哪里来的自信,要是能掰扯清,他爹早就掰扯了,何至于一家子赚的银钱除去花销存不了多少?
钟谨对上二弟的目光没多解释,目光扫向周钰两口子。
周钰两口子也没多说,他们说没用,还要钟浩二哥亲自看,等杨三从京城回来,钟浩二哥就知道底气从何而来了。
周钰两口子不能留在县衙,等钟毅醒了说了两句后,他们两口子就回上河村了。
钟伯伯几个儿子齐了,他们有话要谈。
杨兮好奇的问,“你说钟伯伯会不会提曦轩?”
周钰,“曦轩不在家,钟伯伯不会提曦轩,会更多的介绍学堂,等曦轩回来再说。”
杨兮一想也是,曦轩不在家,说再多也没用,只有亲眼看见才真实。
回到家,叶氏问了情况,知道钟毅没事后才放心,“幸亏曦轩派人去接了。”
杨兮笑着,“是啊,钟伯伯很感激曦轩。”
叶氏,“都是一家人。”
杨兮心道,杨三这小子可没当钟伯伯是家人,这小子还真需要钟伯伯的感激。
杨三的心里,钟伯伯是谋士,钟伯伯官场沉浮多年,有大局观还有谋算,这些都是杨三需要的。
两日后,钟伯伯老两口才回来,钟浩也跟着一起回来了。
学堂正上课,学堂少了钟伯伯和周炳,杨兮两口子更忙了,两口子没注意到钟伯伯回来了。
钟衍带着儿子在窗边听课,二人裹着披风,鼻子冻的发红也没挪步。
钟浩听了半节课,钟衍才示意儿子离开。
回到屋子,钟衍问,“如何?”
。
第一百六十三章 珍贵
钟浩双手烤着火,“您信里说的再多也不如亲耳听一听。”
钟衍搓着手,感觉手暖和一些才道:“我信上可没夸大,现在还怀疑信件吗?”
钟浩轻笑,“我的确对学堂保持一些怀疑,一直想着哪里有您说的那么好,现在我信了。”
钟衍胡子翘着; “所以来上课吗?”
钟浩无奈了,“我说不来上课有用吗?”
钟衍哈哈笑着,“没用。”
钟浩也笑了,老爷子早就打算好了,他们当儿子只能听了。
周钰两口子下课见到钟伯伯,周钰问; “钟毅哥恢复的如何?”
钟衍神色轻松,“再休息一些日子就能好了。”
钟浩对周钰两口子道:“日后多指教。”
钟浩对周钰是佩服的; 比他年纪小; 周钰已经是进士,又看向杨兮这个弟妹,他通过爹和闺女的信件了解的杨兮,才知道女子的确不比男子差。
周钰,“二哥能来太好了。”
杨兮笑着,“欢迎二哥加入学堂。”
钟衍道:“钟浩先来上课,等宅子建好了,钟毅两口子和水氏再来上河村。”
水氏是钟浩的妻子!
周钰道,“宅子的进度很快,再等十几日就能建好。”
钟衍因为几个儿子在身边了,笑容多了,“我们已经看到了,建的挺快的。”
等去去潮气,摆放好家具就能住进去了。
学堂多了钟浩; 算上小妹就是五位先生了; 终于不那么累了。
学堂多个举人先生很快在上河村传开; 本来学堂的学生帮着税收算账,赚了两次银钱,已经很大的刺激十里八乡的百姓了。
现在学堂先生不知周先生和钟老先生是否有功名,举人和秀才确是实打实的。
许多人坐不住了,不敢去周家打听,只能去里正家。
柳里正就来了周家,柳里正也直接,“周先生,我大孙子可否来学堂学习?”
他大孙子是童生,没考上秀才还需要继续读书,镇里开私塾的只是秀才,可没有举人。
而且柳里正发现,学堂学习的几个孙子,学的很多东西,大孙子都不懂,他早就发现大孙子动心了,正好借着这次机会问出来。
周钰见过几次里正大孙子,很有长孙的样子,几次接触不是自私的人,对弟弟们也很照顾; 周炳回来也提过; “他来要重新学,不过,他可以课间请教科举的问题。”
柳里正,“不能跟着我其他孙子一起吗?”
周钰摇头,“不能,学堂有很多新知识,需要一点点打基础。”
柳里正脑子转的也不慢,“我让几个孙子私下教导,期末跟着一起考试,成绩让先生满意,可否一起学习?”
周钰,“可。”
柳里正高兴了,他对大孙子有信心,大孙子没少问其他几个孙子,已经学了一些了。
柳里正说完自家事,才继续道:“先生,明年开学还继续收学生吗?”
周钰有打算,“收。”
柳里正高兴了,“收多少?”
周钰伸出一双手,“十人。”
柳里正,“!!”
这也太少了!
周钰也没办法,白朗写家书送回去消息,白将军快马送信回来,信上说会送十个十岁左右的孩子过来。
他也要为镖行留出五个名额,再空出五个预留的名额,这就三十人了。
他还不知道曦轩会带回来多少孩子呢!
柳里正问,“不能多一些名额吗?”
周钰摇头,“只能十个名额。”
柳里正失落又庆幸,幸好他的孙子都送到了学堂,“我大孙子算名额吗?”
周钰笑着,“不算。”
柳里正嘴角咧的更大了,这说明他们家和周先生关系好。
杨兮等柳里正离开,看着前院,“前院不够用了,要不要再买一块宅基地,将学堂分出去?”
周钰,“我想将咱家左侧买下来建学堂,日后在左侧开个门就能去学堂,你觉得怎么样?”
“左侧的宅基地会不会太小了?”
周钰道,“不小了,我不打算建太大的学堂。”
日后的名额越少,才会越珍贵。
周钰又笑着道:“学堂的发展比我预期的要快。”
杨兮也感慨,“这才一年。”
“是啊。”
两口子又告诉钟伯伯建学堂,钟衍是赞成的,他也觉得前院太小了。
钟衍建议,“住宿的屋子和厨房都要建。”
周钰点头,“都会建。”
日后住宿的学生不少。
钟衍问,“你们手里的银钱可够?我这里还有些银钱。”
杨兮道:“我们手里的以前足够了,您老忘了我们每个月还有分红的。”
现在分红越来越多,入了冬卖的更好了。
周钰又道:“明年开始给您和两个哥哥开月银,这回您可不许不要。”
钟伯伯住在他们家,因为他们两口子不要伙食费,钟伯伯也不要教书的月银,还将钟家孩子们的束脩银钱交了。
钟衍想到低束脩,“学堂的束脩要不要涨一涨?”
周钰摇头,“开始定下就不会变。”
不管日后谁来读书,束脩都不会变。
钟衍扯了扯嘴角,“那你准备给多少月钱?”
周钰笑着,“您老别怕给不起您的月钱,学堂有人补贴银钱。”
学堂一开始就不是为了赚银钱,为了培养人才,杨三会补贴的。
钟衍这回不担心了,“明年开始我就不客气了。”
杨兮眉眼弯弯,“等曦轩回来,我们再商量定多少月钱。”
钟衍摸着胡子,“也不知道这小子走到哪里了。”
家里少了杨三,好像少了十个人,他真不习惯。
杨兮,“他们骑马脚成快,也不知道过年能不能赶回来。”
周钰,“他到京城忙的事多,过年估计回不来了。”
杨兮有些失落,随后又笑了,“曦轩在京城可藏了不少银钱。”
钟衍还真不知道,“这小子还藏了银钱?”
杨兮笑眯眯的,“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