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名师-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兮这回手上的动作停了,“他大伯怎么出卖的?”
周小弟语气有些愤愤不平,“他大伯大义灭亲检举了他爹,诬陷他爹才是里应外合之人,最亲近的人检举,他爹有口难言又找到了通信的信件,罪名定了。”
杨兮终于明白杨三为什么不说身世了,“他说自己是杨三,家里不止他一个孩子吧?”
周小弟声音发沉,“他是家中老三,上面还有两个姐姐,一个姐姐被休回家接受不了当晚就上吊了,一个没嫁人与他逃跑时走散了。”
杨兮心里沉重,十几岁的小姑娘走散,她不忍心想结果,“他等在京城为了等他姐姐?”
周小弟闷闷的道:“他和他姐姐有预定,走散了在京城等一个月,他等了三个月没见到姐姐不抱希望了。”
杨兮,“他为何跟上咱们?”
周小弟压低声音,“他看上了大哥,他说他直觉告诉他,错过了一定会后悔。”
杨兮了然,她已经不止一次见杨三请教周钰问题,最喜欢跟在周钰身边,压下心里翻滚的心思,笑着道:“我做个白菜汤,一会就能吃饭了。”
周小弟舔了下嘴唇,“嫂子,再拌个白菜呗?”
“好。”
说着出去用铜钱向王家买了一串晒干的辣椒。
晚上,杨兮与周钰说了杨三的身世,“我觉得是真的。”
周钰也赞同,又道:“这孩子心里有恨。”
杨兮,“有恨挺好的。”
周钰靠坐着,袄子上的血迹洗干净了,“王猎户带小儿子护送我们一程。”
杨兮,“护送出忻州?”
周钰点头,“嗯,但是有条件。”
杨兮问,“什么条件?”
周钰笑着道:“让我路上教他们父子认字。”
杨兮挑眉,“很聪明。”
古代文盲遍地,读书识字太难,山中猎户识字更不容易,字学会了能传给下一代,王猎户有远见,同时也不甘子孙一辈子当猎户。
周钰挺喜欢王猎户的,在一些人眼里觉得王猎户斤斤计较,他却觉得挺好,一切亮出来说话,行就行不行就不行。
次日早上启程,王家昨日也买了头驴,一行离开,杨三坐到王家的雪橇上。
杨兮多看了杨三几眼,她发现杨三对王家的弓箭很感兴趣,这孩子很会人际交往,早就和王小二熟了。
王家对这一片熟悉,哪里有危险他们清楚,连续两日赶路都没遇到危险,晚上休息的也不错。
吴山偷偷的对周钰道:“这人请的太值了。”
周钰也这么想的,所以教导王家父子特别认真。
这日晚上休息,王猎户突然警惕起来,他们今日在山窝窝找了避风处休息,王猎户趴在地上听着。
周钰等王猎户起身询问,“怎么了?”
王猎户皱着眉头,“有马匹奔跑的声音,还不止一匹马。”
周钰动了动耳朵,沉默了,他什么都没听到,看向吴山,吴山也摇头。
杨兮等人也起来了,杨三学着趴在地上听,仔细听了一会,“的确有马蹄声。”
一行人紧张了,王猎户道:“我们进林子,一会跟着我走。”
哪怕是山窝窝,他也怕被人发现了。
一行人小心的收拾,很快进了山林,有王猎户带路,他们不怕迷了方向。
只是冬日入山林,一行人更遭罪了,鞋里有雪,一会就湿了脚底难受还冷。
很快,从他们在的位置看到飞奔过去并没有停留。
直到马蹄声越来越远,一行人才敢呼吸。
周钰皱着眉头,这一行人从他们赶路前方而来,这是去京城的,“不是官兵。”
王猎户沉声,“也不是山匪,山匪不会走这条路。”
原因很简单,吃力不讨好,山匪才不会来这边。
吴山道:“这是出忻州往南的路。”
王猎户有些烦躁了,“该死的世道越来越不太平了。”
周钰皱着眉头,“我们要快些离开忻州。”
。
第三十三章 没活路
周钰一行又等了一会,确认不会再有人才从山林出来,重新点燃火堆烤火,一行人的脚冻的要没知觉了。
杨兮自认已经够坚强,这时也忍不住眼里发红,实在太难受了,她的脚在被窝里缓了一会都没有热乎,还是周钰解开棉衣捂着她脚才暖和。
杨兮为了肚子里的孩子没拒绝,觉得不难受了开口,“我没事了。”
周钰也不好受,本就冷的要命,怀里还揣着媳妇冰凉的双脚,确认媳妇脚回温才给媳妇穿上干爽的棉鞋。
叶氏也将装温水的水袋递给闺女,周小妹冻的眼泪汪汪的。
男人都受不了何况是女人了,一行人晚上基本没休息过。
天没亮一行人就启程离开,等天亮了才看清马蹄的脚印。
王猎户特意停下来查看,“这是草原的好马。”
周钰惊讶,“您看的出来?”
王猎户,“嗯。”
周钰看王猎户的目光不同了,这位藏得够深,这个年月能懂马,可不是普通猎户该会的。
再次启程,杨兮看着天空,她惦记第二场大雪,她的记忆里第二场大雪很大,差点形成雪灾。
因有王猎户这个外挂在,后面没遇到危险。
可惜紧赶慢赶,第二场雪到来,他们还有一小半的路程出忻州。
一行人在山村停留,第二场大雪下了一天一夜,大雪封山也彻底掩盖了周家的痕迹。
周家屋子,周钰道:“现在雪停了,我出去看看咱们能不能赶路。”
杨兮看着周钰的棉鞋,心里叹气,“早些回来。”
“好。”
杨兮等周钰离开,对着周小弟道:“你去村子买些兔皮回来。”
周小弟接过铜板道:“要不要再买些辣椒?”
杨兮想了想,“如果有鸡蛋买些鸡蛋回来。”
山村并不大,一共才十几户人家,会打猎的不多,百姓日子过的十分艰苦,一年到头见不到多少银钱,还要交高额的税收,一家子没有一件棉衣,全是稻草填充的。
杨兮对能买鸡蛋并不抱希望。
周小弟很快回来,“我和吴大一起去的,他还买了一只母鸡。”
说着,周小弟不自觉咽了下口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周小弟正是最能吃的时候。
杨兮见有二十四个鸡蛋,惊讶了,“这么多鸡蛋?”
周小弟道:“嫂子,村民为了让鸡下蛋养在屋子里,就算这样鸡也不爱下蛋,我走遍了所有人家才买到这些。”
杨兮拿出六个鸡蛋,“中午炒个鸡蛋白菜,再蒸蛋羹。”
周小弟咧着嘴,“好。”
一共买到六张揉好的兔皮,杨兮准备做鞋用,就连叶氏都起身帮忙,可见上次冻脚有多可怕。
周钰和王猎户回来,脸色并不好,杨兮问,“怎么了?”
周钰回着,“我们走了很远查看,在山上见到一队人赶路。”
杨兮手上的动作停下,“大雪天赶路?还走小路?”
周钰,“我看着像王府护卫。”
杨兮确认,“你没看错?”
周钰,“我观察了好一会。”
杨兮皱着眉头,藩王不得无诏离开封地,离开封地是大罪,她的记忆里没有藩王进京的任何消息,一想也是,上一世古代他们在京郊自顾不暇,哪里会关注京城。
对于百姓而言关注的是能否吃饱,谁会打听京城的局势,也断了她的消息来源。
周钰点出,“走小路图谋不小啊,我们上次遇到的应该是先行队伍。”
杨兮也这么想的,“话说回来,出了忻州就是江王的封地。”
提到藩王,就要说说本朝皇家的子嗣后代了,藩王离不开封地又没有实权,只能吃喝玩乐,妻妾多孩子也就多,据说皇室的俸禄占了朝廷收入一半以上!
全国九成的土地在权贵手中,藩王占了这九成的五成,算上隐田等,可想而知百姓有多苦。
百姓没有土地,还要交不断增添的税收,百姓没了活路,朝廷逼得百姓不得不反。
周钰回忆着,“爹没提过江王。”
杨兮更不了解江王了,“我们还是尽快离开为好,明日能赶路吗?”
周钰道:“借了这队人马的光,明日能赶路。”
杨兮脸上多了笑意,“运气不错。”
中午吃完饭,借住的这户当家人过来,老汉很胆怯,周钰一行已经不能用难民来形容,有驴子有雪橇,男子又多,当时进村吓得百姓门都不敢开门。
周钰问,“老人家有事?”
老汉脖子又缩了缩,眼睛不敢到处看,“我二孙子今年十七,身体结实特别能干活,只要五两银子就能带走。”
杨兮,“。。。。。。”
这是来卖孙子的?
周钰也愣住了,随后皱着眉,“我们不需要小厮。”
老汉眼底黯然,他并没有去吴家,他能看出来吴家就是农户,他也不想卖孙子,可实在过不下去了。
杨兮等老汉走了才反应过来,“这家没有女孩。”
周小弟道:“嫂子,整个村子也没几个女孩。”
杨兮心里不舒服,不可能生的都是男孩,女孩不是出生就死了,就是已经被卖了。
周钰注意到杨三出去,没一会,屋子外传来打架的声音。
杨兮两口子对视一眼,二人起身出来,只见杨三正合一个少年打架,不能说是打架,杨三单方面虐人。
直到少年累的倒地不起,杨三从怀里拿出五个铜板递过去,“说好的。”
少年见到铜板眼睛亮了,伸出干裂的双手接过铜板,随后飞快的回了屋子。
周钰没问杨三的打算,一晚上休息好,早上准备启程。
杨兮坐在雪橇上,将儿子抱过来,她没见到杨三,“杨三哪里去了?”
周钰哼了一声,“这不过来了。”
杨兮一看,杨三身后跟着昨日的少年,她心里有猜测,这一刻证实了。
杨三咧着嘴,“嫂子,他的伙食我负责。”
杨兮看向拘谨的少年,少年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的,昨日杨三考验少年并没有留手,“嗯。”
吴山看到一边的情况,微微皱着眉头,随后又松开。
周钰目光幽深,看的杨三不自然的躲开,才开口道:“启程。”
。
第三十四章 家贼
因大雪封山行进的速度并不快,用了五天才出忻州。
这五天杨兮都佩服自己,五日没找到村子留宿,夜晚不是荒郊野岭就是山洞,她现在都不敢碰自己的脸,脸又疼又痒。
出了忻州,周家找了最近的镇子休息,这五日别说女人孩子,男子都受不住了。
在镇子租了客栈的小院子,周钰和吴家商量多住几日,两家的女人孩子经不起赶路了。
杨兮忍着脸上的难受与周小妹打扫,租的小院有六间房,两家各三间屋子。
周钰出去一趟,回来带了笔墨纸,都是最便宜的,他要默写三字经和千字文。
等杨兮收拾完屋子,周钰也没写完,“给王猎户的?”
周钰边写边回,“嗯,王猎户很尽责,这是他该得的。”
杨兮坐下休息一会,古代书籍很贵,启蒙书不是谁都能买得起,坐着看了一会忍不住想,幸亏她是古代转世现代,否则她来古代还要重新认字。
大概一刻钟,杨兮听到外面声响,猜测周小弟买柴火回来了,单独的小院就是方便,有小厨房可以用,可惜周家要吃素不能吃肉补身子。
中午杨兮做的面条,鸡蛋杂酱面,酱是从客栈买的,一坛子要三十文,仔细吃够吃两个月。
可惜豆腐卖没了,想吃要等到明日早上。
周家有三间屋子,杨兮两口子带着儿子一间,叶母带着周小妹一间,周小弟和杨三还有李争一间,李争原名李山子,杨三重新取了名。
吃了午饭,杨兮拍着儿子午睡,她还算精神,周钰继续默写,她拿着铜板和碎银子出来,“我去布铺。”
周钰不放心媳妇,雪天路滑容易滑倒,活动着手腕站起身,“我陪你一起去。”
杨兮的本意带着小妹一起,“你默写完了?”
周钰,“差不多了。”
杨兮才不会拒绝周钰陪着,“好,你陪我一起。”
让小妹看着子恒,两口子去了街里。
镇子的商铺不少,杨兮一路看出许多东西,“此地不是交通枢纽,商户却不少,说明平州治理的不错。”
周钰,“平州地方官不错,这里安全。”
这也是他急着离开忻州的原因,平州从不纵容山匪。
二人到了布铺,铺子里并没有人,这个年月富裕的人家不多,年末才是买卖高峰。
杨兮买了一些棉布,又买了一些青色和深色的布料,都是便宜的布料,他们并不是纯粹的难民,越往南走越要靠衣装,破破烂烂的连城门都进不去。
可惜找了一圈也没找到棉花,掌柜的道:“这几年棉花不多,半个月前就没存货了,娘子要不要看看皮毛?”
杨兮倒是想做个披风,太高调了,“太贵了,谢谢掌柜的。”
掌柜的已经算好银钱,“一共一百四十文。”
杨兮盯着布料,又看了看买的针线等,才掏出了铜钱,心里想着好贵。
出了铺子,二人也没多逛,又买了几块点心给家人,很快就回了客栈。
晚上,一家三口躺在热乎乎的炕上,子恒睡了午觉有些睡不着,小家伙一只手拉着爹,一只手抓着娘,习惯在爹娘中间睡,只有这样他才安心。
周钰更想抱媳妇,以前是没心思,现在没有紧迫感,他想抱着媳妇,回到古代还没好好的和媳妇相处过。
周钰等着儿子睡觉,结果小家伙动来动去的,“快睡。”
子恒闭上眼睛,没一会又睁开,小家伙开口了,“爹,我们安全了吗?”
杨兮听着心里发酸,“安全了。”
子恒高兴没一会又难过了,他想爷爷了,爷爷孤零零的在京城。
杨兮实在扛不住了,没一会就睡着了,儿子什么时候睡的都不知道。
次日,王猎户父子离开,周钰亲自送行。
王猎户见到默写的三字经,咧着嘴,“谢谢,日后有机会回来到家里坐坐。”
周钰心想回来挺难的,嘴上却道:“世道不太平,王大哥小心些。”
王猎户经过相处,清楚周钰有本事,“我记下了,行了,不用送了。”
周钰等王猎户的雪橇走远,他才起身回客栈。
回到院子没见到周小弟和杨三几个,周钰忍不住皱眉,“他们去哪里了?”
吴山正在院子里劈柴火,“杨三说出去转转。”
周钰走过去帮忙,吴山拿着斧头躲开,嘴上继续道:“不是我多嘴,杨三这小子不是安分的。”
周钰,“大哥也看出来了。”
吴山哼了一声,“这小子哪里是买小厮,我看他在培养李争,今早我见他教李争识字。”
周钰将劈好的柴火捡起来,“他心里有恨。”
吴山不知道杨三的身世,他听了也不好奇,什么身份操心什么事,他就是个普通的老农,“你看着点他。”
虽然杨三没惹过麻烦,这一路还出了很大的力气,他依旧不放心,觉得要给杨三系根绳子,周钰最合适了。
周钰问,“你家三小子和四小子呢?”
吴山劈柴的动作僵住了,“好啊,杨三还想忽悠我儿子。”
周钰哈哈笑了,吴家小子人高力气大,他早就发现杨三不止一次盯着吴家几兄弟。
杨兮和李氏做鞋子,李氏道:“你这手真巧。”
杨兮笑着,“熟能生巧。”
李氏就做不好鞋子,“周兄弟能娶到你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家变不离不弃,自己怀孕还能照顾好婆婆和孩子,她对杨氏很佩服。
杨兮嘴角上翘,周钰的确修了福气,“吴大哥娶到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