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名师-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钰静静的看了一会才出声; “子恒,你娘呢?”
子恒回头,“娘去俞家抓药去了。”
周钰抱住扑过来的小儿子,亲了小儿子一口,小孩子年纪小也有好处,短短一日就精神了。
周钰躺着没动,示意子律去找哥哥玩。
奇!书!网!w!w!w!。!q!i!s!u!w!a!n!g!。!c!c
子恒不想和弟弟完了,弟弟年纪小全凭喜好玩。
杨兮从俞家回来,见到宋举人婆媳,她们正敲自家的大门。
宋举人婆媳见到杨兮,宋举人娘子堵住门口,“杨娘子,我相公是被冤枉的,我们家没写过婚书,我女儿是举人家小姐,怎么会许给农子,一定有人陷害我相公。”
宋举人娘子想身手,被许南给拦住了,许南当初就是个混子; 别指望一个混子有好脾气,呵斥着,“站住,再往前一步表怪我不客气。”
宋举人娘子心里想骂人,周家太小心谨慎,杨娘子出来抓个要都带小厮!
杨兮,“当初宋举人选女婿闹得上河村乱糟糟的,你现在说不选农子,会不会有些太晚了?”
宋举人娘子哭着,“可我们没写婚书啊。”
杨兮心道,知道你们没写,只是画大饼钓鱼,“衙门讲究证据,现在证据确凿,你再多说也无用,让开我要回家。”
宋举人娘子急了,家中的银钱都没了,相公还被关押了,他们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杨兮看向林莉,这时的林莉没了初见时的秀丽,现在就是一个受气的小媳妇。
宋举人娘子哭嚎一声,“你不能走,你不能走。”
嗓门大的,震的杨兮耳朵疼。
杨兮,“。。。。。。。”
林莉伸出手去扶要摔倒的婆婆,“娘。”
宋举人回手就甩了一耳光,骂着林莉,“你个丧门星,自从你嫁过来就没有过好事。”
杨兮轻咳一声,“我的记忆一直不错,你上次还一副儿媳妇就是亲闺女的模样,再看看现在的你,嗯,违和感终于没了。”
宋举人娘子伸出手的打不下去了,两眼一番晕了过去。
杨兮看了两眼,冷笑一声,“下次装的真一些,别晕倒了眼珠子还乱动。”
随后两日,宋家人依旧来周家求情,宋家的长子没来过,据说请人帮忙去了。
陈顼的爹娘没再来过,听说陈顼的爷爷发话了,陈家还要在上河村待下去,而且陈顼犯下的错,不能因为陈顼不顾陈家一家子。
第三日,宋举人的长子回来了,吴山正好见到,吴山立刻来了周家。
吴山道:“宋举人的长子脸上有伤,五指印特别明显,看来没请来帮宋举人的人。”
周钰早上接到了白将军的回信,白将军说顾知府不承认指使了宋举人,意思宋举人被顾知府舍弃了。
周家因白朗受到危险,白将军透露了更多的消息,南河处聚集了大量南下的难民,现在南河被封锁了,已经没有运送的船只。
另一则重要消息,京城为乱军围住了,京城外的难民区,死了很多的人,活着的人有的逃难了,有的加入了乱军,京城附近已经血流成河。
周钰回神,对吴山道:“明日再次升堂会有结果。”
吴山为周家高兴,他们与周家是一体的,周家不好,吴家也不会好,周家这次发威,他在村里的地位都变了。
最近来了不少媒婆询问老三老四的亲事,可惜两个儿子现在翅膀硬了,不会听他们的安排。
吴山又说起了一些村子里的事,“对了,叶兄弟没在家,启恒与我家芊宜定亲,有人询问叶兄弟的小儿子亲事。”
周钰,“你多照看一些叶家,对了,你们父子现在去附近看看谁家还有没卖的木炭,如果有就买回来,还有今年的柴火也要多准备一些。”
杨三用安排了十个小厮回来,不仅有小厮,还有两个武艺不错的女子,日后一个跟着媳妇,一个跟着娘。
吴山道:“好,我们明日就去打听。”
吴山离开,杨三从钟家回来,周钰问,“你什么时候走?”
杨三摇头,“这次我不走,李争带人去接难民。”
周钰侧过头,“你打了什么主意?”
现在的李争可压不住岛上的人,李争的确成长快,年纪是改变不了的,这些人对杨三服气,却不会服气李争,谁都有上进的心,都想争一争心腹当当。
杨三玩味的道:“我给一些人机会。”
周钰了然,“这次你回岛上,有不少人起了不该有的心思?”
杨三点头,语气不在意,“人多了算计就多,这不是看我时常不在岛上,有些人野心膨胀了。”
周钰,“你收拢的人太杂了。”
杨三摊开手,“我也想有始终忠心我的手下,咱不是没那个家底吗?我培养的少年郎还要再磨炼几年才行!”
周钰开口道:“皇上下旨让各州带兵进京,南方的各州谁也没动,北方又有江王在,京城受不了多少时日了。”
杨三语气是兴奋的,“现在谁还听皇上的旨意,都等着皇上死呢!”
第二百一十九章 后悔
次日,县衙再次升堂,宋举人衣衫脏乱,神情萎靡不振,怀着最后的希望看向四周,见到长子摇头的动作,宋举人瞬间没了力气; 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衙役呵斥着,“站起来。”
宋举人腿软,脑子里只有两个字完了,他被舍弃了。
衙役扯着宋举人站起身,宋举人回神,脑子嗡嗡作响; 又想晕过去。
钟谨拍了惊堂木,宋举人吓了一跳; 瞬间精神了。
钟谨问,“宋举人,陈顼已经画押认罪,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宋举人蠕动着嘴唇,转过头看向长子,见长子摇头,还有祈求他的神色,宋举人闭上眼睛,他不能说出方推官,他还有儿女,“我,我认罪。”
这时赵老二出声,“大人,草民有话要说。”
周钰眼底讽刺; 上次升堂赵老二没来; 这次见宋举人翻不了身,赵老二才站出来。
钟谨,“进来说话。”
赵老二不敢去看周先生,低着头走进来; 跪着道:“大人,草民次子被陈顼毒害,宋举人为主使,还请大人为草民次子做主。”
钟谨,“宋举人已经认罪,自会还你次子公道。”
宋举人突然笑了,对着赵老二道:“我可是你长子的师父,他有我这么个师父,我很期待他的未来。”
赵老二悔的肠子都青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低着头默默的退到一边。
钟谨判了宋举人,剥夺宋举人功名,罚服徭役十年,陈顼为从犯,念其有伤在身等养好伤服徭役五年。
另外四个人,已经废弃武艺,随着宋举人一起服徭役。
陈顼的父母知道会在向县服徭役; 对县太爷千恩万谢。
钟谨这么判,不想宋举人等人在牢房里吃干饭; 不如废物利用建设向县; 这些人全年无休干活,多好的劳动力。
周钰和杨三走出县衙,陈顼父母急忙上前,对周钰感谢,“谢谢先生高抬贵手。”
陈顼父母知道,周先生想要惩罚儿子太容易,现在只判了五年,比他们预想的要好,而且在向县服徭役,他们也能时常看到儿子。
杨三眼底玩味,像陈顼有野心的人,日后见到其他学生美好的未来,活着是对陈顼最大的惩罚,姐夫才没有放过陈顼,而是怕陈顼死的太早,无法活在无尽的悔恨中。
陈顼父母千恩万谢的离开,他们还要请大夫给儿子看伤。
赵老二见陈顼父母没有被为难,壮着胆子走过来,“周先生,赵岳能被救回来,多亏了先生。”
周钰淡漠的越过赵老二,没有回赵老二一个字。
杨三倒是开了口,“有的人蠢非要自认聪明,呵呵。”
赵老二不敢吭声,他不该等宋举人无法翻身站出来,第一次升堂他就该来,闭了闭眼睛,他一错再错。
赵老二想到长子,长子彻底废了,还好,他还有聪明的小儿子。
周钰二人快要出城门,李大虎拦住马车,将一封信递过来,“杨公子,我家主子写给您的信。”
杨三接过,李大虎让开位置,目送马车出来、城。
李大虎长长的叹口气,他也想为死去的兄弟报仇,可他们没人手了,公子发展多年的势力,一遭全没了。
马车内,杨三看过信件,“他愿意分一半的战利品给我。”
这次不说借人了,而是合作的关系。
周钰问,“你的想法呢?”
杨三沉思,“我怕他唬我,我不信他。”
谁知道管邑会不会拿银钱钓他,最后他出力好处全被管邑拿了。
周钰笑了,“那就再等等,反正着急的不是我们。”
杨三哈哈笑着,“对,京城一旦被破,管邑想报仇就难了。”
现在着急的是管邑,他倒要看看管邑还能拿出什么筹码。
今日结案的结果传回上河村,宋举人家闭门不出,陈家也紧闭着大门,陈顼给陈家抹黑,影响了陈家的所有后辈。
杨兮对陈家的反应是意外的,她以为陈家会断绝和陈顼的关系,陈家不仅没断绝关系,还给陈顼找了大夫,给陈顼送去了干净的衣服和吃食。
陈家也没去宋家闹,不管村子里如何议论,陈家都紧闭大门过自己的日子。
叶氏听说后道:“陈顼的爷爷是聪明人。”
杨兮,“陈家有福气。”
叶氏道:“陈家老爷子不知道陈顼的私下举动,否则早就阻止了陈顼。”
杨兮笑了笑,幸好陈老爷子不知道,否则学堂会一直留着陈顼这个祸患。
叶氏关心的问,“学堂可有学生退学?”
杨兮点头,“有十人退学,他们觉得周钰太狠了。”
这些学生的父母认为,就算学生有错,周钰也不该下这么重的手。
叶氏,“周钰没事吧。”
杨兮笑着,“相公没事,反而很高兴。”
下学期教导的内容更深了,而且更实用,相公高兴剔除心思多的学生。
叶氏咳嗽一声,再次确认长子没有难过,叶氏才放心。
这次周钰发威对下学期招生还是有影响的,去年这个时候柳里正会来问招生的名额,这次柳里正没来过。
显然上河村的百姓被周钰给镇住了。
消息传播的时候会被夸大,上河村还能议论真相,出了上河村消息就变了味道,最后更是传出周钰喜欢打学生,已经打残了好几个学生,传言越传越离谱。
结案后的五日,杨三听到了这些传言,回来就将听到的所有传言重复一遍,杨三笑着问,“姐夫,你有什么感想?”
周钰,“。。。。。。挺好?”
杨三嘿嘿笑着,“咱们打个赌,我觉得下学期向县报名的学生不会超过十人。”
周钰哼了一声,“下学期,你只能送十个孩子来学堂。”
杨三,“!!”
他错了,他不该幸灾乐祸!
杨兮心里道一声该,开口道:“我今日见到赵陵了。”
周钰问,“在哪里见到他的?”
杨兮,“我去俞家拿补药,见到他在学堂门口转悠,他见到我飞快的跑了。”
杨三嗤笑一声,“日后,他后悔的时候会更多。”
一日不忠,终生不用,这是他的行事准则。
第二百二十章 忠义
晚上的时候,钟谨派人送回来消息,南州老将军带兵北上。
周钰等人想起了护送他们出南州的老七等人,杨三还送了他们鞋子。
杨三,“我们路过南州时,所见所闻都说明南州将军很有远见,这么有远见的人; 已经预料到乱世到来,这个时候为何出兵京城?”
周钰吐出两个字,“忠义。”
将忠于朝廷,不管朝廷如何昏庸,老将军出兵京城,证明老将军忠诚; 各方势力嘴上骂老将军蠢,心里却高看老将军; 谁不想要忠心的将领。
钟衍点出,“你们是不是忘了,南方各州将难民全都拦在了南州,以南河为界限,难民入不了江州。”
杨三反应过来,“先生的意思,南方各势力故意的。”
钟衍摸着胡子,“南州易守难攻,外部很难击破,那么内部呢?几十万的难民对南州而言是很大的负担和危险,而且这次出兵的是老将军,然而南州主事的一直是老将军的长子,张将军并没有离开南州。”
杨三询问,“先生如何看张家?”
钟衍对张家的了解全是听杨三说的; 并没有真正接触过,“现在我也不能下定论。”
周钰道:“张老将军出兵京城; 这步棋走得好。”
南州本就易守难攻,张家又表现出忠义,只要有脑子的都会想方设法拉拢张家,而且张家此举还安抚住了南州的难民。
南州多了几十万的难民,也会是张家日后的兵源。
周钰幽幽的道:“张家驻守南州,江王想南下不容易。”
钟衍笑了,看着杨三道:“你的运气的确好。”
杨三高兴的同时心里也沉重的很,张家能挡住江王,日后也能挡住他,啧,果然什么事都有利有弊。
钟衍心里有些凄凄,国家将亡,哎,他也曾为王氏王朝拼搏过,眼看着国家将亡,他心里不舒服。
钟衍站起身,双手背在身后,“我先回去休息了。”
没有什么继续讨论的了,京城局势也好,张将军也罢; 对于弱小的杨三而言,还太过遥远。
杨三没有国家将破的伤感; 有的是熊熊燃起的野心。
杨三拿过纸笔画出地图,这一手画地图的本事,还是姐姐和姐夫教的,盯着南州和江州,江州又有江河,南河与江河天然的防御屏障。
周钰扫了一眼,“你想到了什么?”
杨三握着毛笔,“日后造船的工匠稀缺啊。”
杨兮刚才一直静静的听着,听了这话抬起头,“所以?”
杨三笑了,“我买了百人工匠,我准备多培养会造船的工匠,到时候散出去。”
杨兮竖着大拇指,“脑子够活泛。”
周钰也赞许的点头,“我建议你想办法多造海船。”
现在就为日后做准备,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免得到时候抓瞎。
杨三心梗了,造船需要银子,他也憋屈的很,现在的势力交锋,他不能参与进去,苟着的时候不能有大动作,就怕引起注意被灭了。
杨三想到管邑,这一刻他心动了,他需要银钱啊,哎,他只能自己弄银钱,不像有实力的各势力,这些势力不缺银钱,因为有人上杆子送。
杨三想到白将军,白将军也有人送银子的!
随后的日子,陆陆续续从北方传回消息,各州对百姓的封锁也封锁不住了,总有有能力来南方的人,消息一旦传开就阻止不了了。
消息的传播很快,又过了五日,瑞州的百姓也知道京城被乱军攻打,京城要破的消息。
尤其是知道皇上被困在京城,一旦乱军攻破京城,乱世到来。
瑞州比较安稳的州,百姓都不安,向县出现疯狂采买的情况。
这个时候安抚没有作用,百姓心里恐慌。
上河村也弥漫着恐慌,周家没有参与采买,成了上河村最镇定的人家。
俞家也采买了许多物资,这个时候谁也不会嫌弃物资多,就怕买的不够。
因为恐慌,学堂休沐两日,这日柳里正来到周家,柳里正跟着莫陆走进院子,见到子恒练武,目光看向院子四周,见到五六个小厮守着,他不安的心安定了一些。
周钰请柳里正坐,柳里正,“打扰先生了。”
周钰示意齐婆子端茶,对着柳里正道:“你的来意我知道。”
柳里正问了县里的亲戚,亲戚知道的也不多,不过暗示他,可以去问问周先生,他想了一晚上就来了。
柳里正,“先生,乱世真的要来了吗?”
周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