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名师-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变不离不弃,自己怀孕还能照顾好婆婆和孩子,她对杨氏很佩服。
杨兮嘴角上翘,周钰的确修了福气,“吴大哥娶到嫂子,大哥的福气也让人羡慕。”
李氏听着心里舒服,“当时十里八乡不知多少媒人上门,我就独独看中他。”
杨兮,“嫂子慧眼选了大哥这样有担当的男人。”
李氏心想,读书识字就是不一样,瞧瞧杨氏说话多中听。
这时客栈伙计来院子,伙计一进来就道:“今日江王又派人来镇上发馒头了,拿户籍每人能领两个,你们想去就去福全酒楼领。”
伙计说完去通知其他的客人,现在世道艰难,没人会嫌弃两个馒头。
杨兮出来与周钰对视一眼,这世道可没有无缘无故的善心。
。
第三十五章 心思
杨兮两口子出于谨慎,二人不打算去领馒头。
吴山拿着户籍出来,见杨兮两口子手里空空的问,“你们不去?”
周钰,“大哥也知道我们的情况,我们就不去了。”
吴山一想捏着户籍有些迟疑,周钰笑着道:“大哥去吧。”
吴山舍不得馒头,他家人口多,一人两个馒头一天的饭量,“好,我去看看,如果有不对的我也不领了。”
周钰继续劈柴火,杨兮想帮忙,周钰可舍不得,“你坐着陪我就好。”
杨兮找了个木桩坐着,现在院子里只有两口子,杨兮笑着,“你的力气大了不少。”
周钰挺高兴的,“锻炼出来了。”
杨兮问:“你有时间要不要练练射箭?”
周钰劈柴的动作停下,侧头看向媳妇,“你能做弓箭?”
杨兮眨着眼睛,“本来不会,但我摸了不止一次弓箭。”
杨三和王猎户混熟了,杨三没少练习射箭,她借口观察了几次,脑子里就出了弓箭的图纸。
周钰心动,古代山林多,他们赶路时常留宿在野外,弓箭有的时候比刀剑好用,练好了还能打猎,“我去买制作弓箭的材料。”
杨兮悠悠的道,“我问了王猎户,他光准备材料就用了一年,特意托人在南方买的水牛角等。”
她觉得王猎户人不错,王猎户没有瞧不起女人,她准确说出用的木料,王猎户还对她竖起大拇指。
随后她问其他材料王猎户也没觉得烦,将一些能讲的都讲了,还说了制作弓的一些心得。
周钰感慨,“难怪王猎户那么宝贝他的弓,不过,他的弓的确好。”
他看着都眼馋,古代的弓箭都是一代代相传的手艺,想要一把好弓难。
杨兮眨着眼睛,“我一会写出要用的材料,你能买回来多少就买回来,制作不出好弓箭,勉强用的还是可以。”
周钰道,“好。”
杨兮起身回屋子,还好昨日买了纸笔,快速写了要买的木料等,对于木料她太熟悉了,在现代从小就接触。
周钰上街没一会,吴家就回来了,杨兮见吴山两口子两手空空问,“没领到?”
吴山扯了扯嘴角,“只给本州的百姓。”
杨兮,“店小二没说明白。”
李氏道:“害得我们白跑了一趟。”
吴山皱着眉头,“也不算白跑一趟,每家去领馒头都要登记户籍信息。”
杨兮一听问,“上次发馒头也登记了?”
吴山特意打听了消息,摇头道:“并没有,我打听说下次直接按登记的户籍发放。”
杨兮明白了,第一次发放登记户籍会有人抵触,第二次有信任就不同了,“我觉得主要登记的是壮劳力。”
吴山皱着眉头,“壮劳力?”
杨兮小声的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平州为江王封地,江王的举动不知揣了什么心思。”
吴山瞳孔微缩,心脏咚咚的直跳,他想到了谋反,有些不确信的道:“不会吧。”
藩王没有实权,不能插手州内一切政务,就连府兵都有严格规定!
杨兮却越想越又可能,可惜上一世古代回祖籍也没活多久,知道的消息并不多,听到最多的是乱民。
吴山反应了一会才问,“周兄弟呢?”
杨兮道:“出去买木料了。”
吴山心里疑惑也没多问,嘴上庆幸的道:“还好我们要离开北方了。”
杨兮也感慨,北方未来是绞肉的战场,这里的百姓也要往南逃,能逃走的又有多少?
吴山心情不大好,见到三儿和四儿回来也打不起精神教训了。
杨三手里拎着兔子,“嫂子,这是我们抓到的。”
杨兮看着兔子脑子里闪过一串的菜名,她怀孕本就嘴馋,心道腹中孩子来的时机不好,“我一会给你做了吃。”
杨三知道周家茹素,这些日子他也跟着吃素,想了想道:“不吃,我一会拿去换银钱。”
杨兮目光更柔和了,不管杨三有什么心思,跟着周家茹素,这份心是好的。
杨三将兔子卖给了客栈,换了二十几个铜钱回来。
周钰下午回来的,“我跑遍附近村子买到了鹿皮。”
杨兮笑着,“运气不错,等到南方有竹子,可以用竹制作弓。”
她知道这些都是王猎户讲的,她现代外公的确是木匠传人,可惜并不会制作弓。
周钰,“嗯。”
杨兮画出王猎户的弓,还在上面标记了尺寸,她的手就是手尺,目前没办法研究,等到了南方安定下来,她想亲手做一把好弓。
周钰拿着图纸,周小弟见到愣了,“嫂子画的?”
他认的嫂子的笔迹,上面标注的字是嫂子写的。
周钰点头,“你嫂子摸过王猎户的弓。”
周小弟没多想,本来嫂子的画就不错,赞了一句,“嫂子厉害。”
杨三瞄了眼图纸,又忍不住看向屋子,他有种感觉,雪橇不是周大哥想的,见到图纸这个认知更清晰了。
随后杨三的热情放在弓上,他早就眼馋王猎户的弓了。
吴山也一起帮忙,市面上可没有卖弓箭的,只能从老手艺人手里买,就算找到卖弓的人,也不允许多买,弓属于武器。
为了日后好进城,两家不会多做,当然材料也不允许多做。
随后的日子两家都在养身子,脸上的冻伤好了许多,女人和孩子脸上也多了些肉。
等弓箭制作好,他们就准备启程了,临走前采买了不少粮食和用品,还将雪橇的棚子重新搭建过。
制作出来的弓并不好,杨兮想上手没办法解释,只能看着制作,制作出来差强人意,材料很大的限制了成品,唯一安慰勉强能用。
出了镇子按照打听的路线走,平州没有山匪困扰,他们一路走官道,官道上时不时有商队,一路十分安全。
快要到府城的时候,一行人停下了。
吴山已经习惯商量事情杨氏也在,吴山道:“我们进府城吗?”
周钰皱着眉头,“一路上大哥也见到了,时不时会遇到巡查的士兵,我觉得不进府城绕过去继续走。”
杨兮眉头也紧锁着,他们一路被检查了好几次户籍,光给士兵喝茶的银钱就有五两了。
吴山,“士兵说巡逻为了防备乱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周钰看向府城的方向,“只是借口罢了。”
乱民还在东北聚集,离京城都有距离,更不用说平州,他更倾向于江王的心思不小。
杨兮想到了他们遇到的进京藩王,压低声音,“江王会不会知道什么?”
周钰叹气,“我们知道的信息太少了,为了安全尽快赶路为好。”
他有不好的预感,急切的想要离开江王封地。
。
第三十六章 兵源
一行人绕过府城往南走,刚抓紧赶路三日,还没出平州,周钰不好的预感应验了,他们被困在了县城出不去了。
这三日两家日子也不好过,吴家的一头驴被巡逻的士兵抢去了,周家也损失了三两银子和一些粮食。
虽然不要命勒索的次数多了也恼火,这一路同样待遇全是普通的百姓,商队等反而安全,不仅不会受到勒索,还会亲自护送一段。
杨兮窝了一肚子的火,有本事勒索商贾和世家啊,结果只欺负百姓,苛捐杂税下的百姓已经够苦了,还从百姓身上薅羊毛!
现在一行人出不了城,周钰与吴大哥商量,“一时间离不开,我们住客栈不划算,我想找牙子租个院子,大哥觉得呢?”
吴山闷声的道:“听你的。”
吴家的气氛不好,一头驴六两多银子呢,一家子心疼的厉害,又困在城里出不去后已经没了精神。
周钰带着杨三去找牙子,县城的宅子还是好租的,家家日子不好过,县城的百姓不会放过赚银子的机会。
很快在县城西边租了一个口子的院子,一个月两百文。
吴山惊讶院子不错,院子里还有家具等,“多少银钱租的?”
周钰看向杨三,“这小子付的银钱。”
吴山看向一群小子,几个小子不知道说什么一脸的兴奋,心梗了一下,“这小子没安好心。”
周钰道:“他既然付了银钱,大哥就不用担心了。”
他也要好好的消化消化,今日杨三向他透露了家底!
说着,周钰帮着媳妇收拾屋子,没一会就将家底归置好。
杨兮很有成就感的道:“一路不知不觉置办齐了家底。”
周钰也感慨,“一个雪橇已经不够用了。”
“那也不多买驴子了,吴家的是教训。”
周钰皱着眉,“本以为平州安全,结果江王心思不小。”
杨兮总结,“这世道哪里能真安全。”
周钰有些烦躁,“还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封县城。”
杨兮猜测,“估计和藩王入京有关,就是不知道江王在其中充当了什么角色。”
周钰语气松快一些,“还好徐家追查不到我们。”
徐家的确没追查到任何痕迹,发现不对再想查又遇到第二场大雪,查询路引和户籍也没有消息,徐大人发了好大的火气,只能派人守着周家祖籍。
院子里的屋子分配好,杨兮两口子一个屋子,晚上休息周钰才说了杨三,“杨三今日说了家底。”
杨兮瞬间不困了,“一定不少。”
周钰悠悠的道:“这小子当初逃跑带了不少金银和银票,因为不好带藏起来一部分,到了京城想办法得了临时进京的文书,他不放心银票,将银票能兑换的都兑换了,还得意的说黑吃黑摸了几家藏银的地方。”
杨兮,“黑吃黑?”
周钰嘴角带笑,“嗯,他拿自己钓鱼,仗着自己身手好在难民区黑吃黑了几家,发了不小的银钱。”
杨三的原话,这几家都不是好人,明抢其他人,还扒了不少死人的银钱。
杨兮佩服了,“这小子胆子真大。”
周钰轻笑一声,“他说算上珠宝能有五千多两银子,他将大部分藏了起来,只带了些贵重的首饰和一些金银。”
“这小子真信任你。”
她相信杨三没说谎。
周钰哼了一声,“这小子的动作不少,他很会拉拢人。”
杨兮弯着眼睛,“这是天生的天赋,吴家的老三和老四现在天天跟着他,吴大哥气的不行。”
“咱家小弟也杨哥长杨哥短的。”
杨兮更乐了,“我觉得小弟身手练得不错。”
杨三是用心教的,谁也不傻,你不付出真心得不到回报的。
两家出不去县城,只能打听消息为何平州封州,整个平州只进不出,没等两日,官兵开始挨家挨户的查户籍,外地人还要核对路引,还真查出来不少没路引的,全部被带走了。
现在的周家只是普通百姓,没有消息渠道,消息滞后的很。
等查了两次后,周钰花了银钱才从衙役的嘴里得到消息,景王偷偷入京,现在逃出京城不知去向。
杨兮听后,“景王进京,你说江王察觉到没?”
周钰倾向于,“察觉了,说不准就是江王告密的,现在平州大肆抓捕景王,江王第一想表忠心得到皇上信任,第二景王与江王封地相连,江王盯上了景王封地。”
吴山傻眼了,“这么点信息,兄弟你从哪里分析出来的?”
周钰,“江王免费送粮食给封地百姓,又派士兵巡视平州,已经说明了许多。”
吴山有些懵,“江王只有府兵,哪里能指挥平州守兵?”
周钰笑着,“平州的官员都是江王的人。”
他打听消息时,衙役句句不离江王的好,已经说明一切。
杨兮悠悠的道:“景王出事,何尝不是江王抛出去吸引朝廷的靶子。”
吴山不吭声了,果然他有远见也只是对生存,依旧无法改变眼界,看着周钰两口子心安了不少,跟着走果然是对的。
杨三一直安静的听着,杨嫂子给他不小的惊喜。
杨兮见眼睛亮晶晶的杨三,心里失笑,这小子成功挤进商讨的会议。
次日,又有消息,平州守军得皇上旨意围剿景王余孽,景王势力群龙无首,其实并没有发展起来,从乱民身上看到了机会,乱民才形成多久,景王的势力还在发展中。
平州出兵快,结束的也快,只是苦了景王封地的百姓。
等消息传回来,城门终于开了。
周钰一行脸上却没有喜色,他们要南下就要路过景王封地的亳州,亳州现在乱了,还将百姓困在亳州。
哪怕不是本州百姓也不许出,理由很充分景王和其子嗣在逃,不得放过一个百姓离开!
吴山,“我们怎么办?”
周钰,“我们一定要离开。”
现在不走日后更难离开,江王困住百姓目的是劳力,壮劳力是日后的兵源。
周钰看向杨三,“你有什么想法?”
杨兮知道周钰会考验杨三,目光看过去。
。
第三十七章 商队
屋子里的目光都落在杨三身上,杨三并不紧张,他用心思考着道:“我们不能穿山林,现在重兵把守的反而是山林附近。”
一旦被抓,他们一行人就惨了。
周钰赞同的点头,“继续。”
杨三清了清嗓子,“我们可以跟着商队正大光明的走出亳州。”
他见没人打断,越说越有底气,“周大哥说不允许百姓出去,但是商队呢?平州不可能断了商队往来,我们是外地户籍跟着商队更容易离开。”
杨兮指出关键,“我们并不认识商队,就算找到商队也不会带上我们。”
杨三,“商队会对雪橇感兴趣的,利用雪橇见管事。”
这几年冬日气温低,听说南方也时常下大雪,冬日商队赶路难。
周钰脸上笑容越发深了,“不错。”
杨三得到了夸奖,“还不够好。”
杨兮一看周钰,还有什么不明白,周钰这些日子早有准备,“找到商队了?”
周钰点头,“封城时有三家商队困在城内,这些日子我仔细观察过商队,钱家商队最稳妥。”
杨三沾沾自喜的喜悦没了,他想的办法,周大哥早就考虑过,还付出了行动。
城内的商队并没有离开,他们等待消息,三家互相观望着。
周钰不耽搁带着杨三去找商队,周小弟有些郁闷,边帮着收拾行李边道:“嫂子,大哥怎么不带我?”
他才是亲弟弟啊,大哥为何有意培养杨三?
杨兮没抬头,“你和杨三不同。”
她偏心家人也要承认,小弟与杨三差远了,这么说两人出去一年,杨三不仅能在乱世活的好,还能当大哥!
小弟则不行,这就是差距!
周小弟更郁闷了,他也有小心思,他开始想当杨三哥的,结果现在反过来了,闷闷的道:“杨三想法特别多。”
杨兮想揉小弟的头,可惜不能,这里是古代,笑着道:“好了,我给你银钱你去买些皂角豆回来,今晚都好好洗澡换上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