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府美食探案录-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来,这药园他还是头回来。
听说之前一直都是小侯爷和马姑娘信得过的人才能来……
这是不是意味着,自己已经触碰到那个核心的圈子,算半个自己人了?
高老六瞬间高兴起来。
看过小黄的信后,高老六一时没言语。
谢钰和马冰对视一眼。
该不会他也认不出来吧?
过了大约一炷香时间,高老六才斟酌着说:“小黄的意思应该是发现有辆可疑的车子经常往城外运送许多东西,但偏偏附近没有那么多人。”
谢钰和马冰都懵了。
两人对视一眼,齐齐抓过那张图纸,脑袋挨着脑袋看起来。
还别说,经高老六这么一讲,确实有那么个味儿了。
那小车塞得满满当当,可旁边只有两个柴火棍儿人……
保险起见,谢钰还是向高老六确认,“确定吗?”
高老六沉默片刻,诚实道:“老实讲,小人也不敢完全确定。”
谢钰:“……”
马冰:“……”
高老六看了他们一眼,小声说:“但以前小黄曾跟小人去码头看装卸粮食的,回来时就画过类似的小车。”
而且坐人的车和装货的车,一眼就能看出不同来。
谢钰揉了揉太阳穴,又强打精神看图纸,“城外东南方有什么可疑的地方么?”
这几天他都熬在禁军大牢里,已经两天没合眼了,有些头疼。
马冰忽然问:“不起眼?有多不起眼?”
如果真的是运送的货物和人员数量不符,或许反而是那些乍一看住不了多少人的小地方更可疑。
高老六仔细想了一回,“照这图纸,那边小黄已经看得差不多,再往外,就是汴河了,河岸上还有两处小庄子。”
谢钰揉太阳穴的手一顿,“汴河……”
是啊,那汴河直通上善水门和通津门两座水门,往来东南的货物皆从那里出入,因往来货船甚多,岸边也顺势聚集了不少田庄、村落。
船只进城前都要接受盘查,货物又多,少不得排队,几乎日日都有大船靠岸休整采买,因此也有许多农户近前买卖。
照这么看,若那附近的人们有什么需求,当地基本都可以满足,何苦巴巴儿从开封城内运?
除非……
除非当地所产并不能满足所需。
那么,开封城内的货物比城外的优越在哪里?
面对这个问题,几乎所有人都会给出同一个答案:
精致。
第137章 继续
年轻鲜活的美丽女体;精致考究的高档器用,这两者看似毫不相干,可放在一起;却毫无违和之处。
而且;总能让人在瞬间联想到某些声色犬马、花天酒地……
喜爱享乐是人的天性,便是宁德长公主府中也养了一班小戏子;另有一众舞女舞男,每年都排演新鲜曲目,并在京中十分出名。
每至逢年过节,多有权贵以能借到宁德长公主府中的戏班子、舞者而自得。
但谢钰想不明白的是,肃亲王到底想做什么。
若只图享受,完全可以将人放在王府里;何必巴巴儿送往城外?
不惜打通外城司的关节连夜往外送人,必然是见不得光的勾当。
可肃亲王图什么呢?
涉及皇室,谢钰头一个想到的就是造反。
但如今国泰民安,当今陛下膝下有数位健康的成年皇子,突然改换门庭;恐怕先帝留下的那些老臣头一个不同意;
通敌?
肃亲王已是铁帽子王,富贵至极,封无可封,通敌能有什么好处?不至于。
那就是拉拢朝臣和世家大族。
但还是上面的问题;图什么?
如果他既不想谋逆;也不通敌,又多年不担任职务,拉拢了做什么?
不对。
有用的。
肃亲王显然也知道自己这辈子不可能起复,但他还有儿子,还有孙子;照这些年他和当今的关系来看,鬼晓得自己哪天两眼一闭两腿一蹬,这铁帽子会不会就变成纸帽子。
若从为子孙后代铺路的方面考量,肃亲王拉拢人确实有必要。
谢钰单手撑着额头,食指轻轻点了点太阳穴,觉得自己有必要再进宫一趟。
若推测成真,那肃亲王一事就真的牵扯太深,已经不适合他继续参与了。
因为如果肃亲王真的在为子孙铺路,那么就不能仅仅着眼当下,而要往后看,看后面的十年,甚至二十年。
再说得直白一点,他想押宝!
想提前在几位皇子和部分朝臣身上下注,为儿孙博取更高的实际地位。
这是每一位当权者最忌讳的事。
那么接下来的重点就在于找到那些女孩子的下落。
只要找到她们,想必就能顺藤摸瓜挖出朝廷内外哪些人,甚至是哪几位皇子在暗中与肃亲王往来。
思及此处,谢钰用力闭了下眼睛缓解连日来的疲倦,再睁开时,已经看不见一丝倦意。
“你挑几个不起眼的人撒出去,从城门外开始,一直布到这图纸没打叉的位置,在郑老汉的茶棚附近也摆一个。”他对高老六道,“切记,不要被发现。”
今年开封府没来新衙役,如果对方也有眼线,他手下的熟脸们一出现,恐怕就会被发现。
高老六应了。
谢钰略一沉吟,“如果发现小黄,首先保证他的安全。”
那小子实在是个人才,若就此夭折,着实可惜。
高老六大着胆子抬头看了他一眼,有些意外。
谢钰明白他的意思,“我说过的话,算数。”
做得好了,自然要赏。
眼下还没《开封府美食探案录》;到需要用人命来填的地步。
高老六立刻低下头去,真心实意替小黄磕了个头,“谢小侯爷。那小人这就去了。”
待高老六一走,谢钰就缓缓吐了口气。
马冰这才开口,“累了吧?”
这人眨眼的次数都比以往多,时间也长,明显是在通过这种隐晦的方式缓解疲倦。
谢钰并不意外她能看出来。
他又极其缓慢地眨了下眼,没有嘴硬,“嗯。”
有一点。
一点而已。
他着实不想掺和到皇位之争中去。
没意思。
没意思透了。
他挑着开封府的担子,扛着皇帝的期望,代表皇室的脸面……
以前不是没人质疑过,质疑他不过是凭借祖宗荫庇和陛下的宠爱才年纪轻轻就担任要职。
但所有质疑都被他用实际行动压了过去。
如今,走在街面上,人人都要恭恭敬敬地称呼一句:小谢大人。
小谢大人很早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他不会累,也不能累。
但马冰一问,他却忽然觉得压抑已久的疲惫叫嚣着,将长长的防御冲出一道细小的裂缝。
大概确实有点累了。
仿佛过去小二十年的束缚和疲惫统统在这一刻席卷而来,让他忍不住想放松一下。
但谢钰几乎是立刻就开始谴责自己,甚至有些羞愧,继而自省。
或许并不是太过疲惫,而是他不知什么时候变得过分柔弱……这很不好。
正出神,就听旁边一阵细微的摩擦声,紧接着,他竟看见一桌之隔的马冰搬着椅子挪到他这边来。
在谢钰的注视下,马冰又蹭着椅子往他身边靠了靠,待到两把椅子的扶手紧紧贴在一处,再也不能更靠近一点时,她抬手拍了拍自己的肩膀,“要不要,靠一下?”
谢钰的眼睛都微微睁大了。
什么……意思?
马冰看着他,问:“这么多年来都完美无缺的小谢大人,很累吧?”
谢钰的瞳孔猛地颤了下。
有那么一瞬间,他的脑海中一片混沌,只剩下尖锐的噪音和黑的白的无意义的点。
从没有人这么问过自己。
哪怕是父亲和母亲,也只是说你生在这样的家里,享用了太多常人无法企及的权力,自然也要背负常人无法想象的负担。
累吗?
累就对了。
累一点总比没命强。
看着谢钰脸上出现的近乎茫然的陌生表情,马冰忍不住开始想,想他们两个为什么会走到一起。
大约,确实还是有些像的吧。
她忽然也觉得有些累了。
于是马冰下意识松弛了身体,斜靠在谢钰那一侧的椅背上。
谢钰迟疑了下,好似下了什么决心,也如她一般,轻轻靠在了内侧的椅背上。
两颗脑袋慢慢地,慢慢地向内向下靠过去,最终,贴在一处,呼吸交融。
那就,稍微靠一下。
一下下就好。
谁也没想到,只是靠了这么一下,谢钰竟然瞬间睡着了。
其实睡了也不过一刻钟,但这种靠在别人身边立刻入睡的感觉,还是令他惊奇不已。
短短一刻钟,却好像将他连日来的疲惫清扫一空,甚至就连马冰的精神也好了许多。
两人对视一眼,都低声笑起来。
有点不好意思,又有点快活,很安心的感觉。
谢钰精神抖擞进了宫,原原本本说了自己的推测,皇帝沉默良久。
谢钰也没再开口。
他垂眸盯着地上的石砖。
记得上次这里刚被砸碎了,但现在已经换好了新的石砖。
乍一看,似乎什么都没发生过,可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几块石砖的边缘要更清晰一点。
每一块铺地的石砖都是精心测量并打磨过的,接缝平直而清晰,正如……皇帝眼中的肃亲王。
过去这些年,他不敢说对肃亲王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了如指掌——毕竟不过败军之将,纵然有不甘也无济于事,若自己太过郑重地对待,反倒失了体面。
但皇帝确实知道肃亲王私下在联系几位皇子。
他没有制止。
哪个做皇子的没经过这一遭呢?
都是龙子龙孙,若说对龙椅一点儿念想都没有……鬼都不信。
皇长子已至而立之年,下头的几个皇子也是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早几年就到各衙门做事,也确实有了点还说得过去的政绩。
早生几年确实更方便博取更多的圣眷,也容易在朝臣们心中留下好印象,但如果一个皇帝太过健康长寿,落到前头的皇子们心里,渐渐地,恐怕就算不得什么好事了。
不怪他们着急。
但暗中勾连是一回事,被若被查出来有份掺和到这种猪狗不如的勾当里去,又是另一回事。
权力会无限放大人的缺陷,作为皇子时已经如此残暴,若有朝一日登基为帝,岂不要祸国殃民?!
皇帝喜欢有野心的皇子,却不能容忍他们残忍、暴虐,上负皇恩,下负百姓。
他转着手上的扳指,抬头看了谢钰一眼,“瘦了。”
也是难为这孩子了。
皇帝想了下,“你继续审,我信得过你,若有事扯到那几个兔崽子,只管告诉我,不必有后顾之忧。”
就相当于他做出承诺,如果事情真的牵扯到几位皇子,皇帝亲自来办,绝不会让他难做。
谢钰应了。
皇帝抬手拍了拍额头,就有点后悔生那么多。
其实,像妹妹一样只生一个也挺好。
但转念一想,不行,万一是个傻子,这千里江山岂不完蛋?
还是得多几个,好歹有的挑。
想到这里,皇帝重重捏了捏眉心,换了个话题,“都问出什么来了?”
谢钰道:“已有人招认,收了贿赂,夜间对那灰篷马车放行。但里面究竟装了什么,去了哪里,并不知情。”
招供的是两个中层官员。
守城这活儿累归累,但只要能混个一官半职的,油水很厚。
别的不说,单说货物进城要核查数目交税,就大有文章可做。
许多商人为了少交税,都会提前打点好守城官员,将货物数量少报一些。
更有甚者,还会想尽办法弄来某些减税、免税的文书,但凡守城官员仔细盘查都对不上。但只要打点好了,一切不是问题。
而这次招供和被供出来的几个人就没少做。
至于灰篷马车的事,他们最初只是听从上官吩咐,觉得不是什么大事儿。
就放一辆马车出去嘛,要么是官员私会外室,要么是偷偷运送点见不得光的玩意儿,以前也不是没有旧例,就心存侥幸,觉得应该不是什么要命的事。
可如今一听,竟可能涉及谋反,直接就慌了。
谢钰只熬了两天,那几个人就麻溜儿认了。
“那马车每次都走东面的朝阳门,”谢钰道,“但微臣觉得,后期转水路的可能性很大。”
小黄送回来的密信很说明问题:
汴河岸边的庄子已经被查得差不多,但依旧没发现蛛丝马迹,剩下的两处也未必能行。
相反,那河面上往来船只数不胜数,上到载重数千斤的巨型海船,下到几百斤的寻常货船,什么样的都有。
每到夜晚,在外面漂泊了数月甚至数年的水手们便会彻夜放纵,更有流莺入内揽活儿……
如此种种,想藏匿几个甚至数十个女孩儿的行迹简直太简单了。
第138章 大船
汴河入京口。
河水浩浩汤汤;不知此去几千里,翻滚的黑水之上停泊着大小船只无数。
自此继续西北上行,便会根据客货船运送的内容分开;分别由上善水门和通津门入开封。
入城盘查极严,货品种类、数量要先后核对数次;晚来的船只难免要等一等,许多有经验的船长便会自行靠岸休整。
南船北上是逆行;靠岸时若风不够大,少不得要临时雇用船夫在岸上拉动。
此时正值农闲时节;附近好些村落的百姓都会过来讨生活;男的拉船、卖货;女的洗衣裳、缝补,也是多一份进账。
又是一天清晨;钱老大揉着脸从船舱里出来,就见一个十来岁的小子推着辆江州车上来送货。
“钱大爷;您醒啦”来人笑容可掬;又忙停住车子;从怀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布包,带点讨好地递过来;“这是……”
“得了;你小子自己留着吃吧;瘦得猴儿似的。”
钱老大没要,瞥了眼他身上看不出原本颜色的布衫;又朝后努了努嘴儿,“去吧。”
顿了顿又道:“今儿换车了发达了”
“跟人借的,马上要还的。”那小子嘿嘿一笑,将刚打开的秋梨膏糖又塞了回去;麻溜儿推起车子卸货去了。
钱老大盯着他看了两眼,笑着摇摇头,下船去了。
前几日船要靠岸补给,一群人涌上来要做纤夫,钱老大一眼就看见了里面猴崽子似的少年。
竹竿似的,他拉船啊,还是船拉他
钱老大没要他,那小子也不失望,第二天,竟又不知从哪儿挑了两担子瓜菜来卖。
水手们在河上漂久了,鱼鳖虾蟹是不缺的,偶尔鸟儿也能打两只,唯独馋地上的新鲜瓜菜。
乍一看,简直比肉还勾人。
正巧排队入城无趣,钱老大觉得有意思,就招呼他近前说话。
那小子说他姓黄,家里艰难,自己出来混口饭吃,便四处贩了些瓜果菜蔬来卖。
“只是卖的不大好……”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钱老大瞅了眼他车上的瓜菜,心道自然不好卖,蔫嗒嗒的跟你这个人一样,谁要
但最后,钱老大还是要了。
付完钱就有点后悔,因为这小子仿佛盯上自己了,第二天又嘿嘿笑着挑着担子来。
钱老大挠头,想着要不干脆给人打发了
可那小子卖的非但不贵,反而比旁人更便宜些,扣掉本钱,约莫一天下来也剩不了几个大子儿。
而且说他像猴儿,也确实猴儿精似的,每次过来,都弄点小东西孝敬。
不值什么钱,有时是几块点心,有时是一个肉馒头……这不,昨日自己刚咳嗽几声,这小子今儿就弄了秋梨膏糖来。
这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