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快穿:白月光她是钓系美人 >

第23章

快穿:白月光她是钓系美人-第23章

小说: 快穿:白月光她是钓系美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莺时这次来就是要帮她完成这个执念莺时:我他妈都没上过学好吗?这个任务也太坑了点。
  看见莺时睁开双眼,坐在她旁边的那位姑娘问道:“诶,你叫什么名字呀!你长得可真好看。”
  虽然她语气中带着赞叹,莺时还感受到一丝丝的嫉妒,他看了那人一眼,在原主的记忆中知道她叫刘成文。
  一开始她便看出了原主家世应当不错,就和她打好关系,蹭吃蹭喝,表面装得她们是亲姐妹一样,分配到的活,她借口生病,有时候还原主自己一个人干。
  原主的爸妈送来东西时,她说帮忙她一起去搬,当中她也拿走了不少好东西。她还背地里抹黑原主的名声,说她好吃懒做,就是个千金小姐,整天只知道使唤她。
  因为这些坏名声,很多知青都不愿意跟她来往,原主也只能和刘成文一起。这种白眼狼,莺时可没兴趣搭理。
  “谢谢,我叫杜莺时。”莺时说了这些就没有多说。
  刘成文见她爱理不理,咬了咬牙,还维持着微笑,伸出了一只手,“我叫刘成文,很高兴认识你。”
  莺时的手也浅浅的跟她握了一下,空气中弥漫着尴尬。不过周围的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些。
  拖拉机在这颠簸的小路上行驶着,远远的望见了一处村庄,最后停了下来。
  “同志们,楚家县到了,大家快下车吧!”一个领头的人说道。
  村头站了三三两两的人,现在已经日落西山,劳动已经结束,有些爱看热闹的知道今天又有批知青会过来,在议论纷纷。
  “唉,快看那个闺女长得可真水灵。”
  “哎呦!这好几个细皮嫩肉的,一看就没受过苦。”
  “还有那个小伙子,长得也很俊呢。”
  村门口不仅站着爱凑热闹的人,还有来接待他们的老知青。
  莺时艰难的提着大包小包下了拖拉机,其他知青也是大包小包,面如菜色,毕竟颠簸一路,大家现在都不怎么好受。
  有些老知青看到他们下来,连忙过来帮忙拿行李。原主的父母给原主准备了很多东西,她的行李也格外醒目。
  这时,莺时前面站着一位温文尔雅,带着眼镜的知青,温声细语道:“同志,需要我帮你搬吗?”
  莺时抬头,就知道了他是谁,他是这个世界的男主,冯青松,他家现在不太平,家里人便将他送来了。
  原本他也帮原主搬了行李,就这样一来二去,两人越发熟悉,只能说郎有情妾有意,二人都没有表达心意,没有捅破这层纸。
  只是有一天出现了变化,他下河救了一位落水的小姑娘,也就是女主,那时候好多人都看到了,女主的家人便赖上了他,硬要他娶了女主。
  他们俩因为这件事的关系,一度闹得很僵。也不知道为什么,他最后会和女主睡到了一起,生米煮成了熟饭,这下他不娶人家是不行的。原主知道了以后果断和男主断绝了关系,正好那时候原主父母让她回城,她什么东西也没有留下,离开了这里。
  那个年代没有些书信地址,想找人本就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原主和他断绝了联系,男主在也不到她。从此杜莺时变成了他心中的一道白月光。
  况且那时候男主家中更乱了,这一切都让他身心俱疲,这时候女主一直默默的陪在他身边,陪他一起度过那难熬的时光。
  男主也被她这种默默守护打动了,既然木已成舟,他最后带着女主回到了已经安定的家里。只是男主的母亲看不上这个农村来的媳妇,对她百般刁难。
  女主运用她的聪明才智克服了这些困难,她也开始赚钱,赚的盆满钵满,改变了众人对她的看法。
  莺时可不想惹上这些麻烦,走原主的老路,再说了她想要的男人也不是这个。
  她拒绝了冯青松的提议,对方的脸上露出一脸失望。
  冯青松看到这个同志下来的时候,就感觉眼前一亮,刚刚被她拒绝了,他想这个同志是不是感觉自己太唐突了。


第52章 知青的白月光
  那边的刘成文也看到了莺时前面站着的人,她刚刚听到莺时拒绝了他的帮忙。以她多年的经验,自觉让她感觉这人不简单。
  她大方的上前介绍道:“这位同志,你好!我叫刘成文,是今天刚刚下乡的知青。”
  她这么热情,冯青松也不好意思不回答:“同志,你好!我叫冯青松,算是老知青了。”
  “那我以后还得多向你学习呢!”
  冯青松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没有,没有,大家都是同志,应该相互学习而已。”
  “冯同志,你可以过来帮我拿点东西吗?我一个人拿不过来。”
  刘成文这样说,他也不好拒绝,只能帮她拿行李,他还回头看了莺时好几眼,莺时直接无视了。
  莺时后面看着他们两人的背影渐渐远去。
  拒绝了男主的帮忙,但这些行李对于莺时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麻烦,但当他不知如何是好之际,原本拖拉机上又下来了二个人。
  莺时的目光被其他一个人吸引,那人穿了一身黑衣服,黑裤子,皮肤黑但是额头饱满,鼻梁挺翘,薄唇黑眸,面上带着带着淡淡的微笑和旁边的人聊着天,莺时嘴角浮现微笑,很高兴又见到你了。
  那两人也注意到了莺时,她一个人站在那边,带着大包小包的,旁边的人几乎都走的差不多了。
  楚文州可以说刚下车就看到了她,她穿了一件藏蓝色衣服,穿一条黑色工装裤,露出一小段脚裸,白白的,那条黑色的裤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她的脸颊也白,一看就没有干过什么活,长得十分秀气,秀美细弯的眉,小巧挺翘的鼻尖,还没他巴掌大的小脸,带着浅粉的樱桃小嘴,头发扎了两个麻花辫,垂在那鼓囊囊胸前,真是水灵啊!
  特别是刚刚莺时笑起来的时候,他感觉自己嘴里仿佛吃了一颗奶糖,甜甜的。说到奶糖,他想起来,摸了摸身上,果真有一奶颗,那是别人送的。
  楚定国走到莺时的前面说:“这位同志,您好,我叫楚定国,是楚家县的知青的管理人。看你这么多东西,是在等人吗?要不要我们帮你搬。”
  看了看他们两人,特别是在后面的人:“可以吗?我东西有点多。”
  楚之州:不光长得漂亮,连声音也这么好听。
  “当然可以咯,对了介绍一下,这是楚之州,可是我们整个公社唯一的的司机,就只有他一个人会开拖拉机呢!”楚定国介绍着。
  莺时伸出了手,“楚之州同志,你好呀!我叫杜莺时。”
  楚之州看着那双指若削葱根的小手,同她握了握,嘴角浮现出笑容,“很高兴认识你,杜莺时同志。”
  他伸过来的大掌看着有些粗糙但是指甲修剪得干干净净,结实而有力又温热。
  在一旁的楚定国:不是,你们二个同志怎么就握起手来了,为什么我感觉我是多余的那个……
  他们俩人帮忙把行李搬到了知青点。把东西放下后,楚定国走到了门外大喊道:“各位知青们,大家先把手头的事放一放,让我来介绍介绍这几个新来的知青。大家相互认识认识。”
  那些知青听到他的这些话,一个个都放下了自己手中的事,从房间里出来了。
  楚定国看到人都来齐了,站在台上发言着,“今天新来的几个知青,你们都站在中间一下。”
  莺时听话的跟着几个人站到了中间。
  “各位同志们好,首先非常欢迎你们来到楚家县,投身我们楚家村的建设之中,主席说过:我们是革命的新一代,上山下乡怀壮志,战天斗地绘新图……”楚定国讲着那些老知青耳熟能详的话。
  “来来来!你们这几个知青都介绍一下,让大家都认识认识。以后你们就是一家人了。”
  “大家好,我是刘成文,很高兴认识大家,希望以后能和大家好好相处,建设新天地。”刘成文自告奋勇第一个发言。
  ……
  那几个知青陆陆续续地介绍了自己,最后一个就轮到了莺时。可以说莺时是这些人里面,长得最出色的那一个。大家的目光经常有意无意的都往她那里瞟。
  她大大方方地介绍着,“大家好,我叫杜莺时,是新来的知青,很高兴认识大家。”
  大家都介绍完了,楚定国便让大家散了,毕竟好多新来的知青都还要收拾收拾。
  正当他打算带着楚之州离开时,却见他往杜知青那边走,好像给了她一个什么东西。
  他想要问清楚,对方却说没什么,就不好意思多问了。
  莺时看着手里的那一块糖,随后漏出了笑容,那是一块奶糖,她还能感受到楚之州留下的余温。
  莺时来到房间后,又看到了刘成文,这倒是她意料之中的结果,毕竟原主之前也和她住在一起,还有两个床位,却没见着人。
  她一个人收拾着原主父母给她带的东西,二罐麦乳精,一罐红糖,还有很多饼干和糖果,一大块肉干,这是生怕她在这里吃不饱。
  还有好几套漂亮的衣服,几套工装和一条布拉吉。
  在行李的最底下,有一个饼干盒子,在原主记忆中,这好像就是她放钱和票的地方。不过她现在不想打开,毕竟莺时能感受到,刘成文的视线一直往她这里看。
  外面传来吵闹声,进来了两个人。其中一个人看起来年纪较大,还有一个人小一点。到宿舍看到新来的俩人,那个年纪较大的介绍道:“两位新同志,我叫马丽,你们可以叫我马大姐,这位是崔倩,小崔同志。”
  莺时和刘成文也介绍着。马大姐夸奖她们二人,“哎呦呦!你们真的是长得一个比一个水灵,可真好看呐!”旁边的小崔同志也附和着。
  刘成文知道,她们夸奖长得水灵的那个人肯定不是她,毕竟她的容貌只能属于清秀,不像杜莺时那般美艳不可方物。看着杜莺时那肌肤柔滑嫩白,一看就是被家里宠大的,她虽然羡慕嫉妒,但那又怎样呢?她一看就不会干活,现在下了乡,到时候有她哭的。
  莺时只是假装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马大姐看着莺时这副模样,倒是越发的喜欢她了。


第53章 知青的白月光
  晚上的时候,新老知青都聚在一起吃饭,马大姐用知青大队的钱买了几斤肉。在欢迎新知青的时候,也顺便给大家打打牙祭,毕竟大部分知青已经很久没吃肉了,出去开小灶的小部分之间除外。
  一小盘子肉,一大盘的红薯,一碗窝窝头,每人一块大玉米面饼子就算是晚餐了。白天劳作了一天,加上今天晚上还有肉,大部分人都吃的特别满足。
  莺时晚上就努力的咽下了一个窝窝头,啃了一点红薯,夹了几块肉,她就饱了,没有在吃。
  吃完饭后,每个人都要轮流洗碗,今天轮到了小崔同志,大家都搬着凳子出来外面乘凉聊聊天。讨论着白天发生的趣事,聊到主席语录和思想。
  冯青松吃完饭后就进了宿舍,然后偷偷摸摸的拿了东西出来,他拿着凳子坐在莺时旁边,递给了莺时那东西,原来是几块糕点,虽然做工简单却香气十足。
  “我见你晚上都没有吃些什么,可能刚来还不习惯这里的伙食。没关系,我以前也是这样,这些你拿去吃一点,别饿着肚子。”
  莺时将那块糕点还了回去,礼貌的对他说,“不好意思,冯同志,我不需要。你把这东西拿回去吧!”
  冯青松没想到自己又被杜同志给拒绝了,杜同志人也太好了吧!都不接受这些,是不是怕他没有吃的了挨饿。
  “杜同志,你放心。我还有,这些你尽管拿去吃。”他又将那糕点递给了莺时。
  莺时还没说话,有人就过来,“哎!青松哥,你手上拿的是什么呀!”
  莺时看去,是一个穿着工装,面容姣好,绑着一根**花辫的女孩,这个人倒是让原主印象深刻。赵雅同志,她也喜欢冯青松,她下乡主要是为了男主。
  由于家中吩咐,男主对她也颇有照护,但也只是把她当做妹妹看待,她发现了男主对原主的不同,心生嫉妒,还经常搞事情来破坏他们之间的感情。
  连赵雅也没想到,最后她也没想到杜莺时没有和冯青松在一起,而是娶了一个农村丫头。
  这让赵雅更加不甘心,毕竟杜莺时还有美貌和才华,那个农村丫头有什么,什么也没有,她搞事情搞得更多了。
  回到城里后,她经常挑唆男主的母亲,在背后说女主的坏话。男主的母亲本就不喜欢这个农村来的媳妇,她更喜欢赵雅,想让赵雅做她儿媳妇,由此引发了不少矛盾。
  冯青松没想到被赵雅发现了,这让他很头痛,这丫头要是闹起来就麻烦了。
  “没什么。”冯青松说完就回到了宿舍。
  “喂!我告诉你,青松哥已经名花有主了,他是我的人。”赵雅插着腰。
  莺时抬头对她说:“我对你的青松哥,可没有兴趣。”
  夜晚睡觉时,莺时看着楚之州送的那颗奶糖,再加上今天真的累了,渐渐陷入了梦乡。
  另外一边,楚之州想到今天那个杜知青,啧!怎么办,她真好看,像奶糖一样甜,我好像中毒了,想把奶糖吃掉。
  由于新的知青,昨天舟车劳顿的,大队便让她们第二天休息,可以先不去干活。去观摩观摩别人是怎么做的就好了。
  虽然她们今天都不需要工作,但宿舍里另外两个人,都早早的起了,也把莺时吵醒了,她便也没有继续睡觉的心思了。
  不得不说这真是个艰苦的年代,早上吃的蒸红薯和一个糙米馒头,要是口渴了就去打水喝,怪不得原主父母会给原主准备那么多吃的,莺时感觉要是天天吃真的难以下咽。
  住在城里的时候,原主早上偶尔才吃红薯,一般都吃一碗稀饭,虽然里面没有太多的米粒,用面粉做的馒头和一盘咸菜。
  莺时虽然不注重口腹之欲,但她吃了一个糙米馒头后,感觉真的卡嗓子,或许是原主这副身体以前太养的太好了。
  这个早餐对比别人,莺时依旧没有吃些什么,二餐都没有吃什么,让莺时饥肠辘辘,但又真的吃不下这些东西。
  刘成文见这样的情况,内心不由得发笑,看你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那些老知青都早早的干活去了,莺时打开行李,找到了几块饼干,填了填饥饿的肚子,这才感觉好多了。吃完饼干后,莺时又拿出了一些饼干和糖果,打算等等给马大姐他们。
  这样的日子,无论是对莺时还是对原主都是折磨,这也是因为这段下乡的时光,也才更加坚定原主要考大学的这个执念。
  虽然这里日子艰难,但是这个村发展的也不错,离县城近,要是想吃,想买些什么,可以搭车去县里买。以前的原主,靠着家里给的钱票,经常去县城里开小灶,才熬过了这段时光。
  一大早的,虽然新来的知青都起来了,但没有人带领,他们也不好贸然地出去到处乱逛,一个个吃完饭后又回去宿舍里了。
  现在宿舍里就只有莺时和刘成文,莺时又躺在床上睡觉了。
  传来闹哄哄的声音,莺时起床时发现刘成文已经不见了,她推开门走出去,发现知青们都聚集在了一起。
  昨天那个称知青管理人的楚定国站在那边,莺时没想到的是,楚之州竟然也过来了。
  楚之州看见莺时这才放下了心,刚刚知青们的聚一起的时候,他这里面寻找,都没有看见那个令他朝思暮想的人。
  “同志们,今天是你们休息的时间,我先带你们去参观参观我们大队的劳动情况。大家都到齐了吧!”楚定国站在台子上说,随后他又点了点人头。
  他就带领着几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