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戏明 >

第150章

戏明-第150章

小说: 戏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哥儿还在那儿愤愤不平呢,说凭什么大家都是一遍就会,他读书却要读好多遍!
  李东阳笑眯眯地说道:“你现在要给太子殿下讲学,还能在年底前写出《饮食诗话》来吗?我怎么感觉很久没看到你的新文章了?”
  文哥儿:?????
  可恶,学生都已经受了伤,当老师的不安慰就算了,居然还突然催作业!
  文哥儿麻溜跑了。
  在写了,在写了!
  王六岁从不食言!
  除非真写不出来!
  当夜,朱厚照跟帝后二人一起用晚膳。
  朱厚照很认真地抱着个小馒头啃,没有嫌弃馒头没啥味道不好吃。
  朱祐樘看自家儿子啃馒头的模样,越看越觉得熟悉,怎么像是跟文哥儿学的?瞧着倒是也很下饭。他等朱厚照努力吃完整个馒头,才笑着问道:“你不是不爱吃馒头的吗?”
  “不浪费!”
  朱厚照答得很快。
  答完后他又努力回想了一下,给朱祐樘背了句诗:“粒粒,皆辛苦!”
  朱祐樘微讶,问道:“这是你小先生教你的吗?”
  朱厚照用力点头,见他父皇似乎被自己学的新知识震惊到了,顿时继续显摆起来:“饥荒!吃土!观音土!肚肚堵住!”
  经过朱厚照一番手舞足蹈的复述,朱祐樘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原来是有些地方闹饥荒,百姓饿得连土都吃!
  明明“观音土”吃多了也会死,大家却还是把它当做最后的救命稻草,觉得是观音菩萨显灵来救苦救难。
  朱厚照还煞有介事地总结陈词:“饥荒,不好,不喜欢!”
  朱祐樘听着儿子天真的话语,心中复杂无比。他说道:“对,不好,很不好。”没有人会喜欢饥荒这种东西,要是连百姓都活不下去了,要朝廷还有何用?
  本以为儿子玩了半天泥巴的朱祐樘,此时既觉得自己儿子聪明得很,又觉得小神童格外会教。
  等朱厚照被抱回去睡觉了,朱祐樘才转头对张皇后说道:“这下你放心了吧?”
  知道文哥儿带朱厚照去挖泥玩的时候张皇后还很有些担忧来着。
  张皇后总觉得给儿子讲这些还太早了些,可见朱祐樘这般高兴,她也只能说道:“陛下的决定自是为照儿好的。”
  朱祐樘拍着张皇后的手背说道:“照儿有着身为太子的责任,这些都是他当学的。当初宣宗便曾亲自微服出行体察民情,亲自写过《悯农诗》《悯旱诗》,我儿日后若是也能那般悯恤百姓,对我们大明来说是好事。”
  帝后二人的对话,文哥儿自然是不知晓的。翌日一早,他仍是和他爹一起进了宫,早早去寻朱厚照玩耍。
  朱厚照见到文哥儿眼睛一亮,跑过去给文哥儿讲自己昨天了解到的房屋构造。
  不问不知道,一问他才知道他住的地方有这么多来自各地的宝贝,每根木头每片瓦都是精挑细选送进宫来的!
  既然知晓了这么多新鲜事物,朱厚照自然是要一件一件给文哥儿讲过去。
  文哥儿跟在朱厚照后头听得啧啧称奇,算是借机深入了解了明代紫禁城的内部构造。
  他对朱厚照的功课完成情况予以高度赞扬,领着朱厚照对坐到书案前把“绵绵瓜瓞”后面一段写了出来。
  绵绵瓜瓞出自《诗经》中的《绵》,且还是这首诗的起兴句,明面上说的是瓜,实际上是在讲周部族的百姓生生不息、绵绵不绝。
  这诗的前三段正好和造房子有关。
  老周人有位先祖被称为“古公亶父”,后来被追谥为“周太王”,算是周王朝的奠基人。
  《绵》讲的就是古公亶父如何带着周人迁徙、定居、发展的“史诗”。
  文哥儿把《绵》的第一段写出来,给朱厚照念了一遍,才跟他讲起关于“绵绵瓜瓞”的故事来。
  周部族最初生活在贫苦落后的地方,连可以睡觉的房子都没有,他们该怎么办?
  朱厚照听了也思考起来,想了一会便答道:“建房子!”
  文哥儿道:“没错,建房子,但是他们没有我们这么好的木头这么好的瓦,所以他们最开始只能挖窑洞来住。”
  窑洞!
  在山里挖洞洞住!
  我们的祖先会打洞!
  朱厚照没见过窑洞,立刻问文哥儿那是什么样的。
  文哥儿道:“你看这句‘陶复陶穴’,讲的就是窑洞里的构造了,直穿的窑洞是‘穴’,旁穿的窑洞是‘复’。古公亶父作为周部族的首领,他的窑洞一定很大,说不准复杂得跟迷宫似的!”
  朱厚照不懂就问:“什么是迷宫?”
  文哥儿眨巴一下眼。
  什么,大明没迷宫的吗?他回忆了一下,目前还真没见过迷宫这种说法。
  文哥儿一点不慌,换了张白纸提笔就画,现场给朱厚照弄了个纸上迷宫。他说道:“殿下可以来试试看,瞧瞧能不能从这边的入口走到另一边的出口。”
  为了让朱厚照更有走出迷宫的紧迫感,他还让人在旁边点了根香来计时。
  朱厚照一看又新东西玩,立刻全心全意投入到走出迷宫这个伟大挑战上。
  文哥儿瞧见朱厚照蹙起小眉头努力找出路,悄然捧起旁边的饮子吨吨吨。
  好耶,带薪摸鱼时间到!
  作者有话说:
  文哥儿:摸鱼赛高!
  *
  可恶!千钧一发!
  *
  注:
  ①悯农诗:引自小学课本(?)
  ②《绵》的解释:诗无达诂,随便理解一下就完事,错了不关我事!要考试的记得好好听老师怎么讲(bushi


第204章 
  朱厚照沉迷半炷香的功夫便是走出迷宫了。
  主要是文哥儿画的迷宫不算太难他努努力也就找到了出口。
  对于从小喜欢玩积木的朱厚照来说,这个迷宫着实很对他胃口。
  朱厚照兴奋地拿着迷宫去文哥儿:“这样吗?对了吗?还有吗?”
  文哥儿才刚带薪摸鱼了一会儿,就听到朱厚照激动地给他来了个三连问。
  可恶,学生太聪明了怎么办?!
  真正有头脑的摸鱼人绝对不能接连用同一种方式摸鱼(不然会被发现的)!
  君不见都有资本家发明了计时厕所关爱员工健康从员工关上厕所门那一瞬起就开始精确计时生怕员工拉屎太久影响身心健康。瞅瞅多么体贴,多么人性化!
  爱你连上厕所都不放过!
  文哥儿笑道:“这小游戏是拿来放松头脑的殿下不可沉迷太久。若是真的喜欢,我每日给殿下画一张就是了。”
  朱厚照有点意犹未尽,可还是乖乖点了头。他现在对文哥儿十分信服觉得文哥儿特别厉害,什么都懂还很会玩!
  文哥儿非常满意。
  很不错,可持续摸鱼路线get√
  文哥儿道:“下次我们可以取些长板凳在外面的空地上做迷宫,样式每天都可以变化,殿下每日起来后可以到里头走两圈这样既能锻炼脑子又能锻炼身体以后殿下就是世上最聪明最康健的孩子了!”
  朱厚照闻言跃跃欲试:“好!”
  两小孩嘀嘀咕咕半天兴致勃勃地敲定了接下来的玩耍计划。
  文哥儿哄得朱厚照满心欢喜又带着他把《绵》的第一章 读了一遍。开始提问:这时候的古公亶父没有好房子,只能住洞洞周围土地也很贫瘠找不到什么好吃的更没有娶上老婆!现在他是继续住洞洞好还是去找更适合居住的地方好?
  朱厚照一听“找不到什么好吃的”,立刻回答:“去找!”
  文哥儿笑眯眯地道:“殿下真聪明,古公亶父也是这样想的。”他摸摸肚皮,感觉有点饿了,便对朱厚照说,“至于他搬去哪了,我们明儿再讲。殿下今天可以问问周围的人都来自哪儿或者去过哪儿,考虑一下如果殿下是古公亶父会想搬到什么样的地方去。”
  朱厚照昨天已经有过到处问人的经验了,听到这个任务后一点都不觉得难,脆生生应道:“好!”
  两个小豆丁又一起吃了顿饭。
  文哥儿愉快无比地吃饱喝足,挥别自家三岁的学生出宫去。
  因为有“问卷调查”功课要做,朱厚照在文哥儿离开后也没太失落,兴冲冲在自己宫中问了一轮,听到了许多陌生的地名。
  他很有探究精神,但凡底下的人说了什么不懂的词、没见过的东西他都特别喜欢追根究底。
  等把自己想知道的都问完了,朱厚照还精神十足地让通笔墨的近侍帮他把文哥儿那张迷宫描下来,他要拿去给父皇走走看!
  朱祐樘并不知道他儿子正准备和他分享新游戏。
  当看到朱厚照兴冲冲跑过来的时候,朱祐樘还心情颇好地把他抱起来问:“怎么这么高兴?”
  朱厚照咻地掏出张迷宫图:“父皇,你会走迷宫吗?”
  朱祐樘:“…………”
  朱祐樘看了眼那弯弯绕绕的迷宫图纸,再看了眼兴高采烈的儿子,不动声色地转开话题:“这是你小先生画给你玩的?”
  朱厚照可着劲点头,表示文哥儿真是太厉害了,随手一画就能画出很好玩的东西!他夸着夸着又想起自己今天的功课,不由问朱祐樘:“父皇去过哪儿?什么样的?”
  朱祐樘:“………………”
  这话就扎心了,他活到二十几岁,出宫的机会寥寥无几,登个城门看看花灯都是难得的放风时间了,时不时还得因为天灾人祸罢了灯会。
  不如我们还是来聊聊迷宫吧。
  朱祐樘不好对儿子撒谎,只能勉力给自己找补道:“天子出行容易烦扰百姓、劳民伤财,无事最好莫要出宫。”
  朱厚照没想到自己的父皇都没去过别的地方,很有些失望。毕竟在他心里,朱祐樘不仅是一国之尊,还是他敬爱且崇拜的父皇,没想到他父皇居然连宫门都不能随便出!
  那当皇帝有什么意思呢?
  朱祐樘见儿子紧皱着小眉头,不由问道:“怎么突然问这个?”
  朱厚照就给朱祐樘讲起古公亶父的事。
  古公亶父不愿意在贫瘠落后的地方生活下去了,要带领大家去寻找新的定居地!
  他现在就是古公亶父,要知道去哪好,万一挑错了地方就没有好吃的了!
  朱祐樘没想到还能这样教孩子。他笑着摸着儿子脑壳说道:“那你可以问问你母后的家乡是什么样的。”
  寿宁侯张峦不是京师人,不过他老家在河间兴济,算下来也没出北直隶。
  张皇后就是在那儿出生的,后来才随着考入国子监的张峦到京师来。
  朱厚照一听,他母后居然去过别的地方,顿时觉得他母后比他父皇还厉害。
  他马上挣扎着下了地,跑过去问张皇后她们老家是什么样的,土地肥不肥沃、种出来的东西好不好吃。
  张皇后对上儿子忽闪忽闪的眼睛,不由得认真回忆起过去的事来。
  从前张家算不得多显赫,就是寻寻常常的小门小户,唯独从祖父在地方上当教谕,算是家中颇有学问的人。
  父亲一直跟着从祖父念书,却始终没能考上功名,考了许多年才以贡生的身份被选入国子监读书。
  她们姐弟几人也是那时候才随着父亲入京的,在那之前她们都和母亲一起在老家兴济生活。
  那日子算不得多好过,不过姐弟三个亲厚得很。京师外的规矩不如京师森严,她偶尔也能跟着两个弟弟出去玩耍,看一看外头的风光。
  一朝入了宫,一切就不一样了。
  张皇后抱起朱厚照,与他讲起了记忆中的乡间趣事。
  不仅朱厚照听得仔细,朱祐樘也是头一回听张皇后说起这些有趣的往事,一家三口就着温煦的余晖聊得颇为尽兴。
  另一边,文哥儿出宫后也觉得迷宫整都整了,光为难太子一个着实太浪费。
  他回到翰林院后就开始憋坏,躲起来画了个超级复杂的新迷宫拿去给李东阳他们玩儿。
  李东阳:?????
  李东阳含笑把它递给了杨廷和,让杨廷和头疼去。
  杨廷和看了眼,说道:“可能得费点功夫,你们先试试看,我下衙后再带回家试试。”
  于是这个超级迷宫在翰林院转了大圈,最后跟着杨廷和回家去了。
  文哥儿乐滋滋地分享了一圈,很开心地看着大家一起头秃。
  傍晚他溜达去丘濬家玩,还信手给丘濬也画了张难度寻常的迷宫,看看丘濬能不能走出来。
  丘濬都不知道他哪来那么多古怪想法。
  “你便是拿这些玩意去教太子的?”丘濬拿起迷宫图纸皱着眉头追问。
  文哥儿矢口否认:“才不是,这只是中场休息玩的小游戏。”
  他得丘濬讲了讲开发大脑的重要性!这些基础的脑力训练就像是在大脑里面铺路搭桥一样,以后去做别的事就有现成的道路桥梁可以走啦!
  很多人平时懒得动脑子,学起东西来自然是难如登天!要外出的时候才想到修路修桥的人,怎么能怪路难走?
  所以我们要多多锻炼自己的脑子!
  文哥儿还顺嘴吹嘘了丘濬一通,说他老人家七十好几脑子还这么好使,就是因为每天坚持不懈地看书写书。
  可见咱的脑子常用常新,不用就会生锈!
  丘濬听得脑壳痛。
  “小心有人弹劾你教坏太子殿下。”
  丘濬无奈地说道。
  文哥儿辩驳道:“教三岁大的小孩儿,难道还能拿着书从早念到晚吗?便是我愿意念,太子殿下也不愿意听的。”
  丘濬想想也是,要不怎么寻常小孩都要六七岁才开蒙?就是因为小孩子年纪太小真的坐不住,连吃饭都要哄的小娃娃,你能指望他乖乖坐着读书习字吗?
  像文哥儿这样的,一百年都不知能不能碰上一个。
  得知文哥儿花了两天才把《绵》的第一段给讲完,丘濬可算知道知道文哥儿为什么说这个“绵绵瓜瓞”要讲一旬了。他说道:“慢慢讲也行,只要太子听得进去就好。”
  文哥儿认真点头,表示自己心里有数。
  一次备课,一旬不愁,才是愉快的教学生活!
  至于西域盆盆观音土之类的没用小知识,反正也不是什么要紧内容,讲章上不写也罢!
  要知道皇太子的千秋宴上,皇帝陛下可是亲口答应说他可以用“非常之法”来教的,不然他当时就直接辞了。
  文哥儿的“小先生”当得那叫一个有滋有味。
  第二日他又踱着步子进宫,去给朱厚照接着讲长得不得了的《绵》。
  既然布置了功课,自然是要先瞅瞅朱厚照都问到了什么地方。
  文哥儿摊开张白纸,先把古公亶父的起始位置画了出来,接着把朱厚照说的地名在纸上按照远近距离做好标注。
  朱厚照看着文哥儿徒手画出个简略舆图来,眼睛都睁大了。
  文哥儿把各个候选位置都和起始位置连好线,笑眯眯地让朱厚照挑选去哪儿好。
  朱厚照认真思索起来。
  按照张皇后她们的说法,这些可都是水源充裕、土壤肥沃的好地方。既然条件都差不多,肯定是挑近的,不用走很久!
  朱厚照认认真真在那简略舆图上看来看去,最后挑出一条最短的线说:“搬到这里来!”
  文哥儿自是猛夸朱厚照一通,夸得朱厚照心花怒放。
  只要学生够聪明,教起来其实还是蛮有成就感的!
  文哥儿便接着给朱厚照讲《绵》的第二第三段。
  古公亶父骑着马儿走走停停,来到了岐山脚下。
  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那儿不仅让他遇到了心爱的姑娘,还有着一大片望不到尽头的肥沃土地,连苦菜长在上面都是甜得像饴糖!
  诗里出现了好吃的,文哥儿自然要重点讲解一下。
  别的地方苦苦的堇菜和苦菜,怎么到岐山脚下就甜滋滋的?
  这里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