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戏明 >

第155章

戏明-第155章

小说: 戏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小娃娃踱着步子在左边考场看一圈,又在右边考场看一圈,对于大家的发挥都非常满意。
  朱厚照是觉得很不错,这个图他看得懂是什么那个图他也看得懂是什么。
  就是司徒那边的表格有点难懂不管是人名还是数字他都不太认得!
  文哥儿也觉得很不错因为他发现有人用上了《几何学》里头的图表绘制手法,可见他们的《几何学》至今还畅销甚至成功售入禁中!
  至于他们是不是连夜买的书文哥儿就不晓得了。
  反正有人买就得了!
  文哥儿转悠了一圈,就溜达到为考官准备的空桌前边喝着饮子边随手给朱厚照画新迷宫。
  朱厚照看过瘾了,跑回来一看有新迷宫可以走,顿时乐滋滋地挪到自己面前琢磨起来。
  文哥儿悠然自在地在旁边摸鱼。
  不错监考就是该老神在在地坐在讲台上喝茶看报!走下去巡逻什么的,多影响考生的发挥对不!
  可惜手上没报纸呐!
  文哥儿想到这一点,转头小声和埋头玩迷宫的朱厚照嘀咕:“殿下,要不要叫人每天去通政司那边讨份邸报过来看看。”
  朱厚照没听说过这玩意疑惑地问道:“邸报是什么?”
  文哥儿道:“就是能告诉我们外面每天正在发生什么事的东西。”
  “外面!”朱厚照眼睛一亮“要看!”
  文哥儿道:“得殿下派人去讨要才行。”他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殿下先问问陛下答不答应答应的话我们就能每天看邸报了。”
  朱厚照用力点头,表示他已经把这事儿记下来了。
  随着考试结束考生们都按时地交了卷并且自觉地把桌椅也搬走了。
  一看就是高素质考生!
  文哥儿把两叠考卷分开摆好问朱厚照要不要马上开始批卷子。
  朱厚照跃跃欲试。
  文哥儿便和他说喜欢就打个圈圈不喜欢就打个叉叉,来回打个两轮,说不准就评选出最棒的答卷来了!
  圈圈叉叉什么的他们玩井字棋的时候已经画得很熟练。
  当然,朱厚照现在还拿不好笔,谷大用他们又不适合自己批自己的卷子,所以全程都由文哥儿来代为批红。
  文哥儿便让朱厚照先批全是图纸的司空考生卷子。
  周部族时期的司空有点像工部尚书,主要是搞工程规划的。
  许是为了照顾才三岁大的主考官,这些图纸都画得非常简单明了。
  朱三岁自觉自己一看就懂,高兴得不得了。
  他看看这个,很是豪迈地说一声“圈圈”,文哥儿就给他打个圈圈;看看那个,很是干脆地来一声“叉叉”,文哥儿就给他打个叉叉!
  等到第一轮圈圈叉叉画完了,文哥儿就撤掉被打了叉的答卷,让朱三岁在剩下的两三幅里挑出最喜欢的多打个圈圈,挑选出本场最佳图纸!
  朱厚照轻松阅完全部“司空卷”,顿觉得意得不得了。他拿起那份打了两个圈的答卷,眉飞色舞地对文哥儿说:“不难!”
  文哥儿道:“殿下聪慧过人,自然是不难的。”
  何况还有这么多人认真陪玩。
  换成寻常人家,可没有朱厚照这样想要多少人就有多少人、想要多少“教具”就能准备多少“教具”的好条件。
  天底下出生没满一年就当上皇太子的人也就朱厚照一个。
  文哥儿看着满脸得意的朱三岁,只觉这只小猪仔目前还挺可爱的,也不知以后会长成什么样的皇帝。如果可以,当然还是跟着明君混比较舒服,对普通百姓来说绝对是桩好事。
  就是不知道有啥明君养成办法!
  唉,真希望《我在故宫养猪猪》会是一本成功教材!
  文哥儿把“司空卷”挪到一边,换成“司徒卷”。
  这些答卷对朱厚照来说就有点小难了。
  朱厚照看不太懂,于是看谁的字看上去比较顺眼就给个圈圈,不顺眼的就给个叉叉。
  文哥儿也不干扰他阅卷,只顺便教他认了上头名册的生字。
  朱厚照很快亲自选好了自己的司空和司徒,司空卷魁首是张永,司徒卷魁首是谷大用!
  文哥儿一看,乐了,没想到这谷大用还挺厉害的。
  朱厚照对这个结果也算是满意,因为这两个都是常在他跟前伺候的人。
  他催促文哥儿写好“黄榜”张贴出去给大伙瞧瞧。
  文哥儿便把两个魁首和另外几个拿到一个圈圈名单列了出来,正儿八经地张贴到放榜的地方去。
  谷大用他们这些群众演员也非常配合,早早就等在放榜位置了。
  文哥儿才刚把“黄榜”贴好,他们就齐齐涌上去看榜。
  朱厚照在旁边看得很起劲,见他们有人开心有人沮丧,谷大用和张永还齐齐跑过来谢恩,他觉得这个考试游戏真好玩。
  他果然是非常棒的主考官!
  朱厚照一本正经地勉励了张永两人几句,表示自己非常满意他们的表现,并给他们赏赐了几颗圆溜溜的银锞子。据说大家都很喜欢这东西!
  谷大用两人自然是千恩万谢地接了。
  等人都退了下去,朱厚照才积极地拉着文哥儿发问:“还考吗!”
  文哥儿道:“经常考就没意思了,下次有机会一定再考。”
  他笑眯眯地让朱厚照坐下,给这一旬的课收了个尾。经过这么多天的学习,《绵》基本已经算是讲完了。
  文哥儿没有让朱厚照复述“绵绵瓜瓞”是什么意思,只问道:“殿下觉得经营一个地方、让他变得繁荣昌盛容易吗?”
  朱厚照闻言思索了好久,摇了摇头说:“不容易!”
  像他们这段时间跟着那位古公亶父在岐山脚下安家就很不容易!
  好几次都差点失败了!
  他花了好多天功夫才选出了司空和司徒来!
  这还不确定他们是不是真的能把活儿干好!
  文哥儿把张永绘制的部落建设图纸,对朱厚照道:“其实我们这只是建了个村子而已,建个村子尚且这么难,陛下要治理好那么大的大明江山就更不容易了。殿下知道天底下有多少村子吗?”
  朱厚照想了想,答不上来,郁闷地说道:“不知道!”
  文哥儿道:“大明有两京十三路,各路又有府、州、县,像江西布政使司就辖十三府、七十八县,这还是只是一路的数目。要是细数有几个村子,那就更数不清了!”
  朱厚照听得咋舌。
  这是一路就有好多好多个周部族!
  朱厚照道:“父皇,辛苦!”
  文哥儿娓娓说道:“第一天的时候我们讲过,西域有两个能长宝贝的盆地,殿下还记得吗?”
  朱厚照用力点头。
  西域盆盆!
  他超喜欢!
  文哥儿道:“大明立国之初太祖他们也曾锐意拿回西域之地,可惜一直没能如愿。到如今很多人不赞同经营西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想把这地方经营好太难了。”
  他给朱厚照描述了一下西域的情况。
  虽然有超甜超好吃的瓜和葡萄,虽然阳光充足很适合种棉花,可惜那里有连片的沙漠和戈壁滩,有时候走进去连活着出来都不容易。
  哪怕真的有那么一点宝贝,又有几个人愿意去这样的地方扎根?
  “殿下愿意吗?”文哥儿问,“那地方可能白天有毒日头把你晒得老黑老黑,晚上把你冻个半死,找不到所有你习惯吃的东西,一年到头都见不到家里人,一张口还可能有风把沙子跑你嘴里。殿下愿意去那边长住吗?”
  朱厚照愣住了。
  他很难想象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他去后可能会变成黑黑的朱三岁,还见不到父皇和母后!
  “不愿意!”朱厚照马上说道。
  “这就对了,殿下不愿意,别人也不愿意。”文哥儿道,“没有人愿意离乡背井去那么远的地方,所以将士不愿意去那样的地方打仗,文臣也不愿意去治理那样的地方。所以所有人都觉得没必要把它打回来了,与其费心费力去收复和治理,还不如维持原样!”
  朱厚照听后有些郁闷。
  “盆盆,没有了吗!”朱厚照不甘心地问。
  “对,没有了。”文哥儿如实回答。
  “孤不高兴!”
  朱厚照生气地说。
  “等孤长大了,一定去打回来!”
  等他长大了,一定就舍得离开父皇和母后了!
  长大后肯定也不怕变得黑黑的!
  文哥儿道:“光是打回来是不够的,殿下得知道这地方打回来后有什么好处,到时候要怎么把它治理好、怎么让它真正成为大明的一部分。要不然殿下说服不了大家去打,也说服不了大家去治理。”
  朱厚照的小眉头拧成了结。
  “好难!”朱厚照问,“孤命他们跟孤去,不行吗?”
  他已经当了一年多的太子了,知道他可以命令别人做事。
  “明面上他们当然不会抗命。”文哥儿道,“但是殿下您要知道,想做好一件事很难,想破坏一件事却很容易——他们甚至什么都不需要做,只要拖延得足够久,事情自然就不了了之了。”
  听着文哥儿介绍官场上源远流长的“拖字诀”,朱厚照小眉头皱得更紧了,气鼓鼓地说道:“坏蛋!!”
  文哥儿道:“相反,要是所有人都觉得这事应该去做,每个人都恨不能马上把事情办成,一切便能水到渠成。可这很不容易,得聪明绝顶的殿下才有办法办到!”
  文哥儿说完还笑吟吟地伸手摸了把朱厚照光溜溜的小脑壳。
  很不错,这可是真·聪明绝顶。
  大明皇太子的幼年期,常年把头发剃光光!
  朱·聪明绝顶·三岁不知道文哥儿内心在编排他的光脑壳,他听了文哥儿的话认真地点着头说:“办到!孤办到!”
  作者有话说:
  文哥儿:殿下真是聪明绝顶!
  朱三岁:孤聪明绝顶!(骄傲脸
  *
  注:
  ①《绵》最后两段:
  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柞棫拔矣,行道兑矣。混夷駾矣,维其喙矣!
  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予曰有奔奏,予曰有御侮!
  看不太懂,就不讲解了(bushi
  我横看竖看,这大概是“我们把道路修得又大又宽,我们把敌人打得满地找牙,齐心协力建立了和平昌盛的大周!为啥我们现在这么牛逼?因为我们有这么多牛逼的文武大臣”的意思吧【开始胡说八道


第212章 
  文哥儿忽悠了朱厚照一通陪朱厚照吃过午膳,才和朱厚照说起明天不进宫的事。
  大家都有休假,他当然也是有假期的,总不能一个月三十天都上班!
  朱厚照一听有些不乐意。他正要说点什么就听文哥儿在那慢悠悠地说道:“殿下不会天天盼着我来吧?”
  朱厚照立刻反驳道:“孤没有盼!”
  文哥儿道:“那我们后天见。”他抬手要和朱厚照来个击掌为盟。
  朱厚照没和人击过掌不太懂怎么个击掌为盟法。
  听文哥儿解释清楚怎么玩儿,朱厚照顿时忘记了明天见不到文哥儿的沮丧抬起小爪子往文哥儿掌心拍去。
  啪!
  脆生生的声响在空中回荡。
  朱厚照兴奋地说道:“再来再来!”
  文哥儿便出了道适合朱三岁的数学题:“一般是三击掌,我们现在还要击掌几次?”
  朱厚照掰着手指头算了算,马上回答:“两次!”
  文哥儿笑眯眯地朝他伸出手。
  两只小爪子在空中连击两次。
  文哥儿起身告退。
  朱厚照玩了一上午的考官游戏有点意犹未尽。一想到明天文哥儿不进宫来了,他又有些难过蔫答答地坐到桌前走迷宫,用指头在纸上画来画去,只觉得今天就很漫长了,明天居然还有一整天!
  文哥儿却是一点都没惦记着朱三岁他优哉游哉地回了翰林院准备摸着鱼等待的假期到来。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黎明之前最黑暗!
  假期之前最难熬!
  必须多摸摸鱼才能勉强度日!
  文哥儿把回去摸鱼的算盘打得噼啪响结果才踏入翰林院就被李东阳逮了过去。李东阳说道:“今儿我有点事下午庶常馆这边的课上不了了,你去帮我凑合一节。”
  文哥儿:?????
  上不了的课可以不上反正课程又不紧急。
  李东阳道:“不用你讲什么你和他们讨论一下你下一旬要给太子殿下讲的课就好。这么多庶吉士给你出主意算下来是你赚到了!”
  文哥儿觉得自己又学到了。
  瞧瞧他老师多有说话技巧明明是抓你去顶班,偏偏能说成是让你捡了大便宜,谁听了不夸他一句“真会说话”!
  李东阳都这么说了,文哥儿能怎么办,只能哼哼唧唧地转道去庶常馆帮李东阳顶一下午的课。
  想摸摸鱼怎么这么难!
  文哥儿找到毛澄他们,与他们说起今天下午李东阳没空来上课的事,顺便转达了李东阳让他们帮忙参详下一轮课程的意思。
  这可是给太子上课,不少人都羡慕不已,只恨自己今年不是六岁,不然自己也能进宫去给太子讲课了。
  可惜了,他们最小都二十出头了,哪里能进宫里去给太子讲学?哪怕后宫之中只有皇后和两位太后,他们也还是要有些避讳的,要不然一不小心就成祸乱宫闱的罪人了。
  等将来太子殿下出阁读书,他们倒是还有机会去充当侍读官(主要负责给太子念念课本)之类的。
  李梦阳问:“师弟你准备给太子讲什么?”
  文哥儿就把自己的教学计划给李梦阳讲了讲,“绵绵瓜瓞”都给他讲了一旬,接下来肯定也是一个词儿混一旬啦!
  这次他选的成语是“封狼居胥”。
  毛澄奇道:“刘阁老他们居然同意了吗?”
  这词儿一听就知道讲的是什么,讲的是霍去病打匈奴。
  瞅瞅,又是外戚出身,又是武将打仗,双重敏感!
  哪个阁老听了不得断然拒绝?
  文哥儿早就提前把下一旬的讲章递上去了,甚至还拿到了批复意见。他点头道:“同意了!”
  这下连一直在旁边百无聊赖的王守仁都好奇起来:“你怎么说服他们的?”
  文哥儿道:“我把讲章递上去,他们就同意了!”
  他给王守仁他们讲了讲自己的思路,这周的教学计划来源于他记忆里扒拉出来的纪录片《河西走廊》,大致方向就是讲述一下从汉到唐的一代代人如何打通河西走廊、如何经营西域,这里头的故事哟,他可以讲个两旬!
  众人:“………………”
  怎么回事,听起来好像确实可以!!!
  文哥儿本来只是捋了个框架交上去,现在有这么多庶吉士在场,他二话不说就拉着他们一起还原河西走廊沿途的风土人情、历史故事,尤其还特意询问陕西来的李梦阳知不知道什么当地的见闻。
  李梦阳哪里知道这些,他才二十出头,大多数时间都在埋头读书,走的最远的路就是从陕西来到京师应试了。他摇着头说道:“我也不太清楚。”
  文哥儿觉得有点可惜。他说道:“等我长大以后一定亲自去河西走廊走一走!”
  “‘河西走廊’这个称呼倒是挺贴切。”李梦阳说道。
  文哥儿面不改色地说道:“我也是偶然听别人说起的。”
  古时虽然有河西四郡之说,“河西走廊”却是后人总结出来的。
  中原朝廷时常会失去对这条连通中原和西域的重要通道的掌控,从而丧失经营西域的天然条件。没有贸易往来,没有文化认同,朝廷注定没法让西域之地彻底归化。
  这条“走廊”得好好打理!
  提到军事,王守仁可就不困了。他说道:“你才六岁,去什么去?要去也是我先去!”他捋起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