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母一脸慈爱地招呼文哥儿多过来坐坐。
看这小孩儿吃饭,开胃!
吃饱喝足,文徵明带着文哥儿踏着夕阳回东庄。
雨已经停了,两人不必再披蓑衣。
路上碰见个坐在牛背上把玩着竹笛的牧童,文哥儿还好奇地跑过去跟人搭话,问他竹笛是不是自己做的。
他都不会吹笛子!
那牧童恰好是东庄的,一眼认出这是他们家翁的学生,爽快地道:“这个好做得很,吹起来也不难,你想学我能教你。不过大概得等明天了,现在我得先把牛赶回去,不然吃不上饭了!”
一听吃不上饭,文哥儿立刻感同身受起来,赶忙催促道:“那你快回去吧!”
文徵明就在旁边眼睁睁看着两小孩迅速约好明天一起去找竹子做竹笛并进行吹笛子教学。
这小子是不是走到哪都能交上朋友?!
作者有话说:
文哥儿:我是要当快乐咸鱼的人!
文哥儿:咦?这个挺好玩,我要学学看!
*
更新!早!
这个月的六千全勤,能不能撑过十号呢!
*
注:
①戴进第一的评价:参考《虞初新志》,一个短篇小说合集(?)
【明画手以戴进为第一……】
明后期似乎都是疯狂贬低浙派,然后推崇吴门的(?)
不是很了解,有不对的地方可以指出来,然后我偷偷改掉(bushi
…
②上章发现算错了沈母年纪,目前应该是八十几岁,因为按历史上来算她还能活十几年,改正了一下
我数学极好,一位数以内的加减绝不会算错!
第292章
文徵明是来跟吴宽学文的文哥儿觉得让他陪玩一天已经很耽误他学习了,至于他自己,既然岁考的事还没确定下来,他当然是先玩几天再说。
于是第二天文哥儿就开始出去快乐地交朋友先花了两天学会怎么用竹子做笛子又花了两天学会怎么正确地把笛子吹出响声来同时跟着牧童认识了不少东庄的小伙伴,每天跟着别人在西溪摸鱼捉虾。
没错东庄还有一湾活水名叫西溪,还曾被沈周特意画进画里去的。
文哥儿也不觉得溪水太凉,跟着小伙伴一起蹚水抓鱼儿以及抠泥洞里的小螃蟹全然没有了第一天那副小小君子的模样。
考虑到吴宽得吃斋守制,他大获丰收以后还提着桶跑沈周家分享极大地夸耀自己为了逮住这些小鱼小虾小螃蟹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沈周:“…………”
真是个活泼至极的小子。
沈周吩咐沈家厨子帮他全部做成香炸小鱼虾以及香炸小螃蟹了。
文哥儿自由玩耍了几日,张灵就找过来了,说是收到了他们的信后特意过来带他去找唐寅玩。
张灵和唐寅在吴县可是邻居来着。
只是唐寅正在守孝期间,不好出门玩耍所以张灵负责过来把文哥儿带去吴县玩耍。
至于文徵明就看他得不得空了。
文徵明当然是想一同去看看唐寅只是他正在跟着吴宽学习一天到晚想着往外跑着实不太适合。
吴宽见文徵明一脸纠结便笑道:“学古文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当真想写出好文章来心气舒畅也很重要你便休假一日与文哥儿他们一起进城玩去吧。”
文哥儿在东庄西庄来回撒野这么些天几乎把这一带给摸透了张灵一来心顿时就野了特别想出去外头瞧瞧。
一行人很快别过吴宽出庄去。
东庄这边水路发达,随便搭一艘便船就能直通沿河大小码头,文哥儿他们也是乘船去的吴县那边。
小船晃晃悠悠地在和缓的河流中穿行,迎面而来的微风把两岸的芦苇和柳枝也吹得晃晃悠悠,晃得文哥儿感觉格外轻松惬意。
如此好风好水好景,怎么能不来首吴中小曲!
文哥儿开开心心地掏出自己前些天新做的竹笛站在船头断断续续地吹。
已经被文哥儿摧残了好几天的文徵明:“…………”
第一次受到文哥儿摧残的张灵:“…………”
文哥儿跟快断气一样吹完一段小伙伴教给他的吴中小曲,兴致勃勃地对第一次听他吹奏的张灵炫耀道:“你看,我能吹响!”
张灵听他这般得意洋洋地自夸,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好。
这小子自豪的点也没错,确实能吹响!
很多人根本吹不出调子来,对初学者来说这已经很不错了。
张灵叫文哥儿把笛子给他,很是随意地拿袖口把笛管擦了擦,凑到嘴边试了下音,接着才倚坐在那儿慢悠悠地把文哥儿吹的那首吴中小曲给吹了出来。
别看他整日喝酒,中气居然还挺足的,一曲吹下来十分轻松自如,唇边更是始终噙着浅浅的笑意。看来他整日跑去寻欢作乐,也不算是一点本领都没学到!
文哥儿见张灵吹得这么好,一点都没觉得自己有哪里不如人,反而拉着张灵让人家教了他一路。
下船时张灵笑道:“我费了这么大功夫教你,下次我们没钱买酒喝了,你可得沿街卖艺给我们换酒钱!”
文徵明终于忍不住插话:“你别带坏了文哥儿。”
他给文哥儿说起上次这三个家伙去南京的路上馋酒了,于是一起在街头唱《莲花落》换酒钱!
哪有他们这样的读书人?!
张灵哼笑道:“我可不是读书人,我就是个无所事事的闲人。”
文徵明本来是要给文哥儿讲他们三个多不靠谱的,文哥儿却听得心向神往:“可惜我那会儿不认得你们,而且我也不会唱《莲花落》。”
张灵道:“那有什么难的,回头我教你。”他拍拍文徵明的肩膀调侃,“看到没有,你才是不合群的那个,从知道文哥儿在京师摆摊开始,我就晓得他和我们是一路人!”
文徵明无奈说道:“对对对,你们几个最合得来。”
张灵道:“不必太难过,我们也是打心里把你当好朋友的!”
文哥儿也在旁边应和:“好师兄!”
文徵明:“…………”
算了,随他们去吧,他又不是没劝过唐寅他们几个。
一行人说说笑笑地来到唐寅家,祝允明赶巧也在那儿,显见是特意过来陪伴唐寅的。
比起第一次见面时的意气风发,唐寅看起来消瘦了不少。
任谁家里人接二连三离世,状态都不会太好,何况唐寅几乎算是一年之内痛失数位至亲。
他甚至多了不少白发。
文哥儿一路上还挺开心的,看到唐寅这样的状态后马上不说笑了,跟张灵他们一起凑过去围着唐寅安慰。
祝允明已经开导唐寅很久了,他跟张灵现在几乎轮流住在唐寅家,就怕唐寅遭此挫折真的会一蹶不振。
唐寅看着围坐一圈的几个好友,心情确实好了不少。
他少年时仗着有家里人兜底,做什么都很随意,让娶亲便娶亲,该玩乐还是玩乐,如今骤然失去父母妻儿,他每天夜里都感觉心里空落落的。
唐寅喝了口淡而无味的茶水,抬眸对文哥儿几人说道:“我没事,你们不用为我担心。”
文哥儿道:“即便今年不能应试,你可不能松懈。”他开始大言不惭,“我跟你讲,我今年就回余姚去参加岁试,然后看看能不能应今年的乡试。要是我能去应试的话,可比你下场早了!”
分明是没确定的事,到了唐寅面前愣是被他说得仿佛已经板上钉钉似的。
唐寅听了着实有些诧异。
“你今年就要下场了?”
唐寅追问。
文哥儿信誓旦旦:“那当然!你看看你,要是懈怠了学业,说不得以后还要喊我一声前辈!”
文徵明不由多看了文哥儿一眼。
这小子在他们面前还犹犹豫豫的,到了唐寅面前却是说得这般笃定,当真是见什么人便说什么话。
巧舌如簧!
唐寅听后果然大受刺激。
他到底还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且向来自诩聪明过人、文才无双,哪里甘心输给一个小屁孩太多。
唐寅道:“那是我少年时没想着参加科举,只顾着玩去了,要不然我早就考上了!”
文哥儿道:“世上没有‘早知道’,你没考就没考!”
唐寅道:“你别得意,你以为你去考了就能过吗?你看看文徵明吧,他当初岁试就没过,人提学官嫌弃他字丑!”
文徵明:“…………”
这什么朋友啊?!
你们抬杠就抬杠,为什么要提我当初的黑历史?!
连脾气特别好的文徵明,此时此刻都有种气冲脑门的感觉。
张灵看热闹不嫌事大,笑着张罗道:“来,我们来打个赌,看看文哥儿能不能通过岁试。赌钱不是好事,我们可以各自写下一个自己想要实现的心愿,押错的人挑一个押对的人的心愿帮对方实现。都别写太难的,不然到时候没人挑可别怪别人赖账!”
张灵宣布完打赌内容,特别熟练地在纸上刷刷刷地写下自己的愿望。
请张灵喝一坛三白酒!
所谓的三白酒,乃是江南有名的佳酿,其中的三白指的无非是白米白面白水而已。
这酒极清极美,着实是张灵的心头好。
张灵书写速度之快,令人怀疑他早就想许下这么个愿了。
既然张灵起了头,旁人也没有扫兴,都拿过笔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心愿。
同样好酒的唐寅要的是一坛他们苏州出的福贞酒。
祝允明和文徵明两人一个年长、一个老成,明显要客气许多,一个要了砚台,一个要了笔,都没指明要哪里产的,显见是不想输的人为难。
张灵看完后当即对文徵明道:“我要是输了,我就把我写秃的笔送给你。”
文哥儿道:“等以后师兄办画展,必须把这笔也拿去展出,到时候就在旁边题字一幅,说是‘某年某月某日好友张梦晋赠我秃毛笔一支’!”
张灵奇道:“画展是怎么个说法?”
文哥儿愣了一下,囫囵着给他们解释了一下,就是弄个场地把自己的得意之作都挂出来,下帖子给同好过来赏玩。
画展要是办得好了,少不得让书画界都对你留下深刻印象!
当然,前提得是字画水平确实已经到家了,要不然别人可不会搭理你。
就算人勉强被你请过来了,也达不到让大家欣赏你才华的效果!
其实这样的聚会吴宽他们经常组织,但那到底只是小范围的同好相聚,并没有明确的画展主题,也从来不拘于赏谁的画而已。
算不得什么新鲜事物!
张灵几人听了都颇感兴趣,都是年轻人,哪有不喜欢热闹的道理?
张灵抚掌笑道:“这事儿有趣!等我日后攒下点得意之作,一定办个画展邀大家来看!”
说完他还倚着文徵明宣布到时候一定会给他送秃毛笔,等文徵明将来功成名就了,他也可以借着秃毛笔在文徵明的画展上露把脸!
文哥儿简直瞠目结舌。
这可真是人不要脸天下无敌啊!
瞧着文哥儿那震惊的表情,众人俱是大乐,连沉郁多时的唐寅也终于露出笑容。
既然唐寅四人都把愿望写完了,文哥儿也提笔写了个愿望,说是自己要去苏州最好吃的酒楼吃一顿。
具体到底是哪家,他也不晓得!
反正好吃就得了!
见大家都写完了,张灵便把心愿清单拿了回去,换上支朱笔说道:“来,下面认为文哥儿能通过岁试的在自己心愿后面画个圈,认为通不过的在自己心愿后面画个叉!”
作者有话说:
文哥儿:我跟你讲,我今年就考!
唐伯虎:真的吗?我不信!垂死病中惊坐起。jpg
*
足足二更!
今天的全勤也保住了!!
日常摆个碗碗。jpg
*
注:
①江南美酒介绍:参考《清稗类钞》
【論其品格,亦止如蘇州之福貞,惠泉之三白,宜興之紅友,揚州之木瓜,鎮江之苦露,邵寶之百花,苕溪之下若。而其甜膩,則又過之,此真醉鄉之魔道也。其中矯矯獨出者,則有松江之三白,色微黃,極清,香沁肌骨,惟稍烈耳。】
…
②东庄的方位和内部情况:参考沈周绘制的《东庄图册》
第293章
张灵宣布完了也没把朱笔给别人,而是转头对文哥儿说道:“我是很看好你的,算下来我们也认识两年多了,说是看着你长大也不为过。作为朋友我当然希望你能通过这次岁试!”张灵语毕干脆利落地提笔在心愿清单上打了个叉“但是为了喝到三白酒,我只能对不住你了!”
文哥儿是京师有名的小神童没错可文哥儿才八岁又是回到浙江参加岁试,别人哪里知道他是谁啊?
张灵觉得吧,这岁试过不了!
要不然别人还要十年二十年的寒窗苦读做什么?
文哥儿:“…………”
这到底是什么人哟!
直接打叉又不会有什么还要先煽情一通做什么?
张灵把叉叉给打上了,唐寅也跟着打了个叉他倒不是为了他的福贞酒,纯粹是看不惯文哥儿那副得意洋洋的模样。
文哥儿见唐寅表示不看好自己,哼哼两声,眼巴巴地转头看向祝允明和文徵明两人。
你们苏州人不能合伙欺负我这个余姚崽!
岁试通不通过不要紧要紧的是必须要有人支持我!
文徵明是最心软的想想文哥儿一个小孩儿过来苏州玩他们可不能真把小孩欺负哭。
他拿过朱笔在自己的心愿后头打了个圈。
祝允明本来就在劝唐寅振作起来准备科举这次也没有站在唐寅那边,而是打个圈表示自己觉得文哥儿可以通过。
张灵见状说道:“你们两个心软的家伙就赶早把酒准备好吧!”
文哥儿不甘示弱地给自己打了个圈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一定能通过。
俨然忘了自己一开始是准备去积累考试经验的。
有几个好友作陪唐寅精神好了不少提出让文徵明他们带文哥儿去虎丘逛逛。
本来他是不准备去的因为他还在孝期,出去许多东西不能吃也不能喝,甚至连玩都不能玩尽兴。但文哥儿力邀他一起去,说是早就听闻虎丘云岩寺的斋饭很好吃,他很想去吃吃看!
还可以去看看很有名的虎丘塔!
唐寅瞅了他一眼,说道:“没想到你连这个都打听清楚了。”
文哥儿道:“那当然,我早就跟先生问得明明白白!”
既然文哥儿都这么说了,一行人便又从阊门那边的码头出发,乘着小船晃晃悠悠地到了虎丘一带。
都说“先见虎丘塔,后见苏州城”,这话果然不假,文哥儿才登船就远远瞧见了那立在虎丘上的高塔。
从阊门到虎丘,有一段据传是由白居易修浚的山塘河,乘船在山塘街间穿行,只见两岸酒幌店帜迎风招展,瞧着繁华又热闹。由于沿岸的“白公堤”长达七里,故这段河道又有“七里山塘”之说。
文哥儿听着祝允明他们介绍起“白公堤”,乐滋滋地说道:“据传苏轼曾因为心慕乐天而取号‘东坡’,后来杭州竟也有了苏公堤。可见我们若是见贤思齐,将来也会有祝公堤、文公堤、唐公堤、张公堤、王公堤!”
张灵摇着头道:“别带我,我可不参加科举,你们自己修去。”
唐寅却是对自己很有自信的,根本没有否决文哥儿的想法,而是调侃道:“你这个王公堤听着就有点大逆不道了,不如还是叫神童堤吧!”
文哥儿道:“我可是至少要活到八十八的,世上哪有八十八岁的神童?!”
唐寅道:“一朝为神童,一辈子都是神童,你就认命吧。”
有友人在侧天南海北地闲扯,莫说七里水路,便是百里千里也不算什么,一行人很快抵达虎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