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戏明 >

第232章

戏明-第232章

小说: 戏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浩大的阅卷工程,一般得从本月的十六日持续到二十六日,二十六日起开始考生们的排名问题,花费几天功夫经过考官和礼部的重重推敲才在月底那几天正式发榜!
  考生们离开考场后至少得等上一旬才能知道自己考没考中。
  这对于急性子的人来说可真是煎熬。
  想出去玩吧,哪有心思玩?要是中了的话下个月还得参加殿试呢!
  想看看书备战殿试吧,哪里看得下去?整颗心都悬在会试结果上了!
  文哥儿考完后倒是一点都不紧张,就像大先生他们说的那样,他还小,考没考中都不打紧。
  何况他对自己还是有那么一点信心的,毕竟他在答题过程中没发现什么疑题或难题。甭管结果怎么样,至少他尽力了!
  既然大伙都没心思玩也没心思读书,文哥儿也没再去组织新社聚会,而是在家里磨颜料玩。
  如今市面上的颜料可不少,有现成的,也有需要自己磨的。
  文哥儿弄了些矿石颜料来,等结果这几天就拿着它们在家里磨来磨去,只觉这活儿非常适合打发时间而且特别解压。
  磨完还能作画。
  就是比较费钱。
  好在文哥儿还是初学者,矿石颜料纯粹是拿来玩的,没打算长久地栽在这个坑里!
  文哥儿花了好几天认认真真地把矿石磨成细末,又花了好几天很是珍惜地把自己磨出来的颜料全都霍霍完,一点都没浪费!
  这时候贡院内的阅卷工作也到了尾声,考生们的朱卷和墨卷都已经搬入内帘,等排好名次后便能拆开糊好的考生名字填榜了。
  所谓的朱卷指的是考场誊录生用朱笔誊录出来的卷子,而墨卷则是考生原卷。
  朱卷和墨卷上面都是有标号的,填榜时对号一拆就能知道是谁的卷子!
  同考官所在的十四间经房是分经而设的,所以每个经房都会选出一个“房首”,这些“房首”里头又要讨论出五个经魁来!
  像《诗经》有四间经房,那么《诗》魁就会在这四房“房首”里面选出来。到时候选谁来当《诗》魁,四位同考官得先打一场!
  像《礼记》和《春秋》这些只有两间经房的,选起来就方便多了——
  只需要两个同考官打一场就行!
  打出来的这五个经魁,可是有机会角逐会元的!
  这可是经魁乃至于今科会元的伯乐,换成你难道不想当?!
  这时候就体现同考官能打的重要性了。
  比如现在的贡院之内就在为前十四名的排名厮杀。
  前面四经已经打完了,剩下《春秋》魁!
  《春秋》两房的同考官在周经和王鏊两人面前推销自己的房首,你来我往地吹了半天,没吹出个胜负来,登时对看一眼,表示要交换考卷来看。
  既然在吹嘘方面没法战胜对方,那就开启找茬模式!
  这一交换,其中一个同考官的脸色就变了。
  刚才大家都在猛夸自己手里的卷子,只不过夸自己人这事儿嘛,懂的都懂,肯定是要使用一点点夸张手法的。
  结果他把这份卷子拿到手一看,刚才隔壁经房那家伙夸赞的点居然不是吹出来的!
  看完整份答卷,这位春秋房同考官顿时痛心疾首起来。
  这卷子要是落在他手上,早就吹得震天响了,结果对手却只是干巴巴地指出其中几个再寻常不过的优点。
  连点水分都不掺!!!!!
  这像样吗?!
  老天不公啊!
  怎么就把这卷子给了那个榆木疙瘩?!
  不会吹换我来啊!
  同考官心念电转,最后选择“打不过就加入”。
  他不仅当场表示这卷子应当是今科会试的《春秋》魁,还十分卖力地向两位主考官推荐这份卷子。
  凭着他这天花乱坠的一通夸,周经果然对两个《春秋》同考官一致认同的答卷生出了兴趣来,命人把答卷呈上来让他看看。
  周经入手一看,发现这是他在阅卷期间也觉得非常不错的卷子。
  三场都是!
  周经满意地颔首,把这卷子递给王鏊,让王鏊也传看一下。
  王鏊接过卷子看完,心中已有了猜测,不过他什么都没说,只笑着表示这确实是份三场俱佳的答卷。
  当然,能入选这前十四名,就没有不是三场俱佳的。
  至此,五经魁选齐了。
  该选会元了!
  这就不是同考官打架能决定的了,十四位同考官的目光齐齐落到周经和王鏊身上,等着周经两人从五经魁里头挑选出会元来,再把剩下的四经魁排个等次。
  只要主考官敲定了前五的名次,就可以正式揭名填榜!
  周经再次把五经魁的答卷拿起来逐一翻看过去,心中已有决定。
  他转头和王鏊讨论了几句,挑出其中一份答卷给众同考官传看。
  众人或多或少都交换着看过其他“房首”的卷子,对这批考生的水平有一定的了解,一读这答卷便知周经和王鏊属意谁为魁首了。
  靳贵一看这卷子也和王鏊那样心中了然,当即笑着向周经表态:“下官认为此卷当得会元。”
  有靳贵起了头,其他人不管心中愿不愿意,最终都都对这一决定表示赞同。
  既然这答卷获得了这么多同考官的一致认可,周经便初步把今科会元给敲定了。他给剩下的四经魁和后头的六到十四名排好等次,接着下来便是正式揭名填榜。
  会元的答卷当然是周经这位主考官亲自揭名。
  周经本就是个不苟言笑的人,这会儿更是神色无比认真地在众人注视下揭开了对应墨卷。
  作者有话说:
  《春秋》同考官甲:你会不会吹?你到底会不会吹?!
  《春秋》同考官乙:?
  *
  震惊!居然有人早上七点起来更新!
  秘诀是因为晚上八九点睡觉,早上四点多就能起床了……(所以现在晚上是没得更新的
  只要早睡,精神确实会变好!
  *
  注:
  ①会试考官分房:还是参考上章的论文,但是忘了是哪一篇!(理直气壮
  考官打架纯属个人想象,不要当真!
  明朝科举期间遇到熟人,确实不会太避讳,王华这个状元同乡就是谢迁当读卷官选出来的,还有后来谢丕这个探花儿子,也是谢迁当读卷官选出来的
  老谢啧啧啧!


第317章 
  名字揭开那一瞬间周经微微讶异。
  王守文!
  周经知道谢迁和李东阳的神童学生今科下场考试,却没想到自己层层筛选出来的正好就是这位小神童!
  相比于还待在翰林院的王鏊几人,他与文哥儿的接触并不多,可以说是没单独交流过。文哥儿的文章他倒是因为李东阳的缘故读过一些但那都是写谐趣之言和应试用的时文很不一样!
  比起上回在京师传遍了的神童解元乡试答卷这次的文章笔力明显要更精进一些,字里行间能读出些韩柳遗风来明明不险不奇读来却意蕴悠长。
  周经没揭名之前还暗自认为这位考生应当是三十出头的举子。
  这样的年纪中举刚刚好!
  没想到揭开名字一看竟是去年传得沸沸扬扬的八岁解元!
  周经神色有些异样,堂中一时便有些安静。
  这么多同考官都在场,周经很快收起了最初的惊异。
  刚才这卷子是糊名选出来的大家都认为它当为会元,既然选都选了也没必要再多作讨论了。
  周经把名字亮出来给众人看。
  众同考官先是一惊,接着却又生出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他们家虽没有今年入场应试的孩子,却也有几个小孩加入了新社,知晓文哥儿每旬都会主持新社内部的交流会。
  与其说是交流倒不如说大部分时间是文哥儿在讲学!
  搁平时要是你说有个八九岁的小娃娃给二三十岁的举子讲学这些举子还听得贼拉认真谁会相信?
  可这事儿就是发生了!
  甚至连他们家那些平时功课都写得不怎么样的小兔崽子回来后都开始卖力地读书写文章了说是其他人每次都有东西给大伙分享,就他们没有丢人!
  众考官最终都没对这个结果表示异议。
  于是忙碌的填榜工作正式开始了三百多位准进士的姓名籍贯等信息会依次写在黄榜纸上等到明儿一早把它张贴到贡院外。
  只要过了会试后面的殿试不会再黜落任何人,这三百多位考生不管殿试发挥得如何都会有个进士或者同进士出身!
  鱼跃龙门,说的就是这一刻。
  第二日天还没亮,贡院前已围满了来看榜的人。
  文哥儿本来也想挤进去看看的,结果到了贡院外头一看,顿时放弃了。
  他和文徵明等人在附近找了个茶楼准备边歇脚边等着人潮散去,免得自己这小身板儿被挤扁了。
  毕竟会试光是考生人数就比浙江乡试多多了,更何况还有那么多亲朋好友、街坊邻里来凑热闹!
  这么大一场考试,结果当然还要誊抄两份送去内阁和御前。
  这天早上待在内阁里的丘濬基本都在划水,没什么心思看公文,明显比谢迁他们两个正经老师更紧张。
  好在朝中上下都在忙春闱和接下来的殿试,也没什么要紧事要处理,即便丘濬心不在焉也没多大影响。
  等到贡院那边派人把今科贡士名册送了过来,丘濬立刻让对方先把名册拿给他瞧瞧。
  其他人见此情状倒没当面笑话丘濬,只是忍不住感慨这两人可真是不是爷孙胜似爷孙。
  丘濬也顾不得其他人打趣的眼神,取过名册翻开一看,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王守文”三个字。
  他绷着一张脸往下核对,籍贯没错,年龄也没错,确实就是文哥儿!
  丘濬有点不敢置信,默不作声地把名册合拢后再一次打开。
  映入眼帘的还是“王守文”!
  会元!!!
  丘濬脸上的神色一变再变,旁人都看不出他脸上到底是喜是悲,只能确定此时此刻他的心情十分激动。
  李东阳是好奇心最重的,忍不住连人带椅子地挪了过去,想看看文哥儿到底排在什么位置,竟让丘濬都能露出一脸难以置信的眼神!
  丘濬见李东阳直接凑了过来,意思意思地往后翻了几下,才把名册递给李东阳让他们传看去。
  很明显,他对后面都有谁并不关心!
  李东阳是有儿子下场考试的,拿到名册后也颇为期待。
  他把名册翻到第一页,立刻瞧见了上头最显眼的那个名字。
  李东阳登时明白了丘濬的心情。
  这小子可真是太争气了,看来三元及第诗可以赶早写起来了,他这个当老师的到时可得第一个赠诗!
  李东阳乐了一会,挪回去和谢迁分享了这一好消息。
  谢迁抬眸看了眼,说道:“看来他这次确实考得不错。”
  谢豆前些天担心文哥儿等会试结果等得难受,时常去王家找文哥儿玩耍,结果最近每天带了一身五颜六色的颜料回来,说是陪文哥儿作画去了。
  考完后没有蔫头耷脑,还有闲心搞东搞西,可见这次的题文哥儿都会做。
  只要没碰到不会做的题,以文哥儿的水平去应试是绝对没问题的。
  瞅见谢迁这副云淡风轻的模样,李东阳没能体会到足够的分享乐趣,立刻又转头给刘健他们看名册去。
  看到没有,我们学生,今科会元!
  刘健:“……”
  徐溥:“……”
  你们这一个两个的,真是够了!
  李东阳乐呵呵地分享了一圈,才开始在名册里找自己儿子的名字。
  李兆先上次下场没考过,这次倒是争气了,一口气考到了中上位置。
  李东阳脸上笑意更深。
  双喜临门!
  他又大略地往后看了看,很快注意到两个熟悉的名字:文璧和祝允明。
  似乎是吴宽和王鏊他们看好的吴门后辈,而且还是文哥儿那个新社的成员?
  王鏊这个考官倒是把他们都录取上来了,看来这一声恩师祝允明两人是喊定了啊!
  大明官场上老师倒是不愁多,只要你喊得出口,你就可以大方地拥有好些个恩师!
  这边李东阳正饶有兴致地琢磨着名册上的名字,另一边的朱厚照也正围着他父皇转来转去,一个劲地问朱祐樘什么时候可以看到名次。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自己下场考试了来着!
  朱祐樘被他儿子转得眼晕,无奈地说道:“应当一会就送来了,你先坐好!”
  朱厚照鼓了鼓脸颊,不甘不愿地坐到朱祐樘边上探着脑袋往门外看。
  他小先生的会试结果马上要出了,他当然要第一时间看到!
  名册很快送了过来。
  朱厚照根本不等人呈上前,直接蹦下地跑了过去,直接抢过名册找起了他小先生的名字。
  朱祐樘只能让人先退下去,转头问朱厚照:“怎么样?找着了吗?你小先生的名字你认识吗?”
  朱厚照觉得自己被小瞧了,气呼呼地说道:“我早就把字都认完了!”
  只是有时候那些字排在一起他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而已!
  朱厚照埋怨完他父皇,摊开名册定睛一看,脸上立刻露出惊喜的神色来。
  他兴冲冲地跑到朱祐樘身边,龙脑壳直接拱到了朱祐樘眼前,迫不及待地追问道:“父皇看,是第一!小先生在第一位!第一位是会元对不对!”
  为了充分了解他小先生的考状元进度,朱厚照可是认真了解过整个科举流程的,知道乡试第一是解元,会试第一是会元,殿试第一是状元!
  现在!
  他小先生已经是解元了!
  如果这名册排第一是会元的话,他小先生只差一个状元就是特别厉害的三元及第!
  他小先生,特别厉害!
  朱祐樘微微讶异,接过名册一看,果然在最前面看见了文哥儿的名字。
  真的是会元!
  别看他是一国之君,实际上很多事都是底下的人拟好来找他商量。
  如果他越过这些流程直接指定谁当什么官、指定要谁金榜题名,文武百官绝对会齐齐跪到宫门外大呼这么干大明要完。
  像他父皇宪宗皇帝爱用传奉官,这么多年来一直被百官追着骂个没完。
  传奉官指的就是皇帝不走正经选拔流程直接授予某人的官职。
  所以殿试时如果相应的名单呈到了他面前来,朱祐樘有权利从其中圈选出心仪的状元来。
  可要是他属意的人选根本不在名单之内,他就不能越过一众读卷官去直接指定了。
  更别提去干扰乡试和会试的结果。
  所以这个结果对朱祐樘来说也是有些意外的。
  见儿子正一脸期待地看着自己,朱祐樘不知怎地也有些开心。他笑了起来,说道:“是会元没错。”
  朱厚照听完后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本想来一句“我小先生马上三元及第”,又想到他父皇说过不能提前嚷嚷他小先生是状元,只能用两只爪子捂住嘴认认真真把话憋回去。
  那模样怪有趣的。
  朱祐樘笑道:“接下来你小先生还要准备殿试,你不要扰着他,得等殿试之后再召他入宫。”
  朱厚照有点不开心,不过想到他小先生是要考状元了,也就不急于让朱祐樘宣文哥儿进宫陪他玩了。
  他蹦蹦跶跶地跑了回去,跟张皇后她们分享文哥儿中了会元的消息。
  张皇后等人:“…………”
  以后这位小先生真就是她们听到最多的外臣了!
  想到这位小神童,张皇后又想起刚过去的冬天。
  因着前些年文哥儿曾提及煤炭中毒的问题,朝廷每年都要以朱祐樘的名义下达宣谕命地方官向百姓宣讲。
  去年冬天二皇子病了一场,太医院那边派来的刘院判说是火气重,要怎么怎么治。
  结果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