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戏明 >

第240章

戏明-第240章

小说: 戏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小孩子发起脾气来可不会讲道理。
  等到最后被一大群人服侍着换上特别繁琐的冕服,朱厚照从东序出来时那颗小脑袋都有点蔫蔫的,不过他半路上偷偷转头看了眼文哥儿,立刻又变得生龙活虎起来。
  他把小背脊挺得直直的,气势十足地迈开小短腿去加戴最后的衮冕!
  文哥儿:?????
  不是很懂这只猪猪的回血机制。
  等到赞者为皇太子带上冕旒,太子的三加冠算是结束了。
  既然都已经穿上了这种非重大祭祀活动不穿的繁琐冕服,自然得好好走动一圈供文武百官瞧瞧皇太子的卓越风姿。
  随着奏乐声再次响起,朱厚照由礼部官员指引着自东阶走下,从正前方绕至西阶往上走,前往设在冠席对面的酌醴前坐下。
  由于冕服实在太繁琐,朱厚照的小身板儿又着实太小,步子根本迈不大,是以他这位小太子全程都走得十分缓慢,足以叫大伙全方位观赏朱厚照身着冕服的风采。
  文哥儿看得在心里直点头。
  不错,不错,这个流程安排得很妥当。
  换装以后还给展示上身效果,多么人性化!
  朱厚照路过翰林院班子时下意识抬头一看,立刻对上了文哥儿含着笑意的目光。
  文哥儿眼底兴致盎然,仿佛对他来说连着枯燥乏味的加冠仪式都很有意思。
  朱厚照虽然不知道哪里有意思,但还是再次把小背脊挺了挺,乖乖把后续流程全给走完了!
  皇太子冠礼正式收尾以后,朱祐樘没让百官散场,而是让人当场宣布他和内阁正式圈选出来的左右春坊官员名单。
  文哥儿丝毫不知道危险将近,听人宣旨时还津津有味地在心里点评——
  本届东宫班子领头的张昇,不太认识,是个状元!
  二把手王鏊,他们会试座师兼老熟人,是个探花!
  稍次一点的二把手王华,他亲爹,状元!
  三把手杨廷和,他二先生,十二岁的举人,十九岁的进士!
  稍次一点的三把手张天瑞,与他爹可以称同年的探花,四舍五入也很熟!
  四把手费宏,二十岁考的状元,比他大先生高中的年龄小六岁!!
  在他王小文这个九岁状元横空出世之前,费宏称得上是大明最年轻的状元郎了!
  东宫班底,恐怖如斯!
  文哥儿正感慨这些人又熟悉又牛逼的时候,忽然听到这么一句任命:“——翰林修撰王守文出任右春坊右赞善!”
  文哥儿:!!!!!
  怎么回事?!
  这份名单里为什么会混入一个新科进士?!
  他这翰林修撰都没正式上岗,右春坊右赞善又是什么鬼?!
  他爹是右谕德,他是右赞善,他们父子俩一个赞善一个谕德,听起来真是充满真善美的一家人!
  可是!
  为什么!
  要把他一个新科进士塞进东宫!!!
  难道他王九岁!当真有王佐之才吗!
  众人听到这个任命都颇为惊异,齐齐看向同样一脸震惊的文哥儿。
  见文哥儿自己也是满脸不敢置信,大伙便知道他此前并不知晓自己被塞进左右春坊去了。
  想想文哥儿曾经给太子讲过将近两年的《成语故事》,不少人又觉得这任命其实不怎么离谱了。
  人王小状元可是太子认定的小先生,旁人眼热也没用!
  你想自家儿孙有这样的入仕路线,先让他们九岁时来个三元及第?
  既然是别人学不来的事儿,大伙在最初的惊诧过后也就接受了。
  等到宣旨结束,众人可以各归各位了,便有不少人围着文哥儿他们道喜。
  看这名单上的人都是什么出身就知道了,他们这些人前途无量啊!
  当初朱祐樘还在东宫时的班底,如今已经有三个被他选入内阁了,至今朱祐樘私底下还会喊刘健他们一声“先生”!
  这是何等的荣耀!
  文哥儿跟着他爹等人一起去他们马上要入职的新衙署认门。
  左右春坊乃是詹事府的附属机构,本来衙署设在文华殿左右两侧,后来宪宗皇帝认为这地方是宫中重地,不能让太子的班底在这儿随意走动,就把左右春坊的衙署并入了他们的直属机构詹事府。
  詹事府位于紫禁城内的东玉河岸,离东华门很近,离太子读书的文华殿以及太子居住的慈庆宫也都很近,方便詹事府的官员们可以就近辅导太子。
  平时闲着没事,大伙可以在这里聚聚餐赋赋诗,日子过得十分悠闲。
  当然,由于詹事府官员大多由其他官兼任。
  所以要是你在詹事府无所事事的话可以去干本职工作,要是你本职工作没啥事的话又可以来干詹事府的活!
  总之,充满热情地迎接你的新工作吧!!!
  双重职位,双份工作,让你期盼干活的心永不落空!
  詹事府官员甚至还要轮流值夜,保证太子半夜有疑问想找人请教也能找到人!
  深夜跟小老板畅谈人生哲理的大好机会,你值得拥有!
  有这样的情分在,你还担心小老板继位后不看重你吗?
  文哥儿:?????
  震惊!
  不会有人才刚满九岁就要开始值夜班吧?
  他不信这个冷酷的世界能残忍至此!!!
  作者有话说:
  文哥儿:次一点的二把手,王华
  文哥儿:次一点的三把手,张天瑞
  文哥儿:次一点的四把手……?????王守文?????
  文哥儿:王九岁啊王九岁,你怎会沦落至此!!!!!
  小猪狂喜:住宫里,住宫里!!
  *
  更新!
  今天也在努力更新!
  *
  注:
  ①詹事府方位:参考论文《明代詹事府的构成及其职能初探》
  ②明朝冠礼:参考《大明会典》《明孝宗实录》
  三加冠是真的
  至于奇迹猪猪什么的,纯属胡扯,不要当真!


第328章 
  文哥儿恍惚地跟着他爹逛了一圈翰林院听着靳贵他们这些未来同僚们介绍左右春坊的工作日常,顿时就更恍惚了。
  他满脑子想的都是!
  我王九岁!怎么会沦落到这种地步!
  不仅要打工养家,还要一个人打双份工!
  猪猪啊猪猪,你害人不浅啊猪猪!
  你说你才六岁行什么冠礼出什么阁?
  还有你出阁读书就出阁读书拉上我干嘛?
  偏这时候王鏊还朝着文哥儿笑了笑拍着他的肩膀说道:“我们以后都得经常往返于庶常馆和詹事府之间,庶常馆那边的事你都熟悉得很往后若是我和张学士没什么空闲很多事须得你牵头张罗张罗。”
  今年的庶吉士课程正好归张昇和王鏊来负责。
  张昇,他目前的上司。
  王鏊,他的会试座师。
  上司和座师说有事要交给你办你是乖乖办呢还是乖乖办呢?
  文哥儿:?????
  对哦,他们一甲三人虽然已经授了官平时也是要到庶常馆上庶吉士课程的,这是翰林院针对性的岗前培训,不上个两三年一般没法结束。
  课是必须要上的,顶多他们散馆时哪怕没通过考核都能留在翰林院混日子罢了!
  他早该知道的啊大人的嘴骗人的鬼!
  说什么考上进士就轻松了现在是怎么回事!
  又要上班又要上课还要凭借丰富的混庶常馆经验给王鏊他们当助教!!!
  有没有人想过,他还是个九岁的孩子!
  文哥儿整个人蔫了吧唧的仿佛霜打了的茄子。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杨廷和见文哥儿这副模样抬手摸摸他脑壳说道:“别被他们吓唬住了翰林院和詹事府这边平时都挺清闲的尤其太子还这么小,东宫的事务肯定不会特别多。”
  文哥儿本来觉得杨廷和的话挺有道理的,等听到“太子还小”后他又觉得大事不妙,想到自己忽悠朱厚照的那些话。
  由于忽悠次数太多,他都不记得自己都给朱厚照编过多少“等你出阁读书就可以做”的事了。
  早知会有今日,悔不该随手挖坑!
  虽然换了个新衙署,可同僚大半都是熟人,相处起来一点都不严肃,大家一起说说笑笑地把詹事府逛了一圈,连不太熟的人都熟悉起来了。
  费宏是左赞善,文哥儿这个右赞善麻溜地跟人聊了起来,说往后大家都是赞善,职务范围完全重叠,有什么活可得商量着干!
  费宏是成化二十三年的状元,算下来在翰林修撰的位置上已经干了九年,今年任满才正式改任左赞善,单论资历他可比文哥儿多了足足九年。
  作为前任大明最小状元郎,费宏的性情要比文哥儿沉稳许多。
  更重要的是,他还特别卷!
  费宏曾经公开发表过自己的读书心得:“观书当如酷吏断狱,用意深刻;记书当如勇将决胜,焚舟沉爨!”
  看书的时候你要像个酷吏一样,把整本书能给你启发的内容都搜刮得干干净净。
  背书的时候你要像个勇将一样,下定决心不背完不罢休!
  根据费宏的说法,只要你能做到这两样,于读书一事上就可以达到“日知其所无”和“月无忘其所能”的程度!
  读个书还得做酷吏当猛将,可见他对自己有多狠了!
  显而易见,这是个“只要学不死,就往死了学”的卷王!
  文哥儿小时候曾被亲爹拿费宏来激励过自己,如今要跟费宏搭伙干活,他心里有点毛毛的。
  总觉得自己踏入仕途后一脚就是一个坑、一脚就是一个坑。
  相比于文哥儿的纠结,费宏听到文哥儿说事情要商量着办后欣然应允,并表示自己要回去写个工作计划,积极规划他们这左右赞善接下来要干点什么好。
  真正的年轻人,要懂得积极给自己找活,不能干等着上峰摊派工作。
  想来你能在九岁来个三元及第,必然也是我辈中人吧?
  我们的目标是,卷死全大明!
  费宏一谈到未来工作规划就两眼放光,把自己的奋斗逼属性暴露无遗。
  文哥儿:?????
  文哥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深深怀疑费宏是因为自己的“大明最小状元”名头被抢而对他怀恨在心,要拉他一起同坠加班地狱。
  我想和你当大明好同僚,你却要这样害我!
  你的良心呢!
  费子允,我看错你了!!!
  王华几人侧耳听着一大一小两赞善的交流,差点没忍住笑了出来。
  尤其是文哥儿那副生无可恋的模样,更是逗得大伙乐不可支。
  这小子小小年纪就满嘴养生之学,一天到晚优哉游哉的,遇上个能拉他一起奋进的搭档也不错。
  文哥儿一行人才刚了解完未来共事的地方,就见朱厚照身边的内侍谷大用过来传达东宫旨意,说是朱厚照备好了茶水点心请他们这些新上任的左右春坊辅臣到东宫小叙,两边也好认识认识。
  太子赐茶点是好事,众人自然是欣然应下,随着谷大用一起跨过东玉河前往东宫。
  朱厚照行完冠礼后便换回常服,脑壳上戴着很贴他脑袋的翼善冠。
  这玩意其实跟官员的乌纱帽差不多,只是它的两翅是金灿灿的,而且被折在冠后,所以有时候也被称为“折上巾”。
  可能是因为朱厚照人还太小,所以这本应颇有皇家威仪的打扮看起来都怪可爱。
  尤其是那冠上朝上指的两翅,远远看去就跟这小子长了两只圆耳朵似的!
  文哥儿很是大逆不道地在心里点评了一番,面上却是正儿八经地混在同僚堆里向朱厚照行了礼。
  朱厚照让他们都坐下说话,还特意点名让文哥儿坐到近前来,让文哥儿给他介绍一下在座王鏊等人。
  文哥儿无奈地看了朱厚照一眼,还是依他的意思坐了过去,给朱厚照夸了王鏊他们一通。
  听到没有,这些人都超厉害的,你赶紧去霍霍他们,可别逮着我一个人迫害了!
  他才九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可得好吃好喝好睡,绝对不能太操劳。
  人呐,不能因为自己年纪小就不重视养生。说不准你八十岁时的老寒腿,就是因为你八岁时少穿了一条裤子!
  文哥儿别有用心地把同僚们天花乱坠一通吹,轮到自己亲爹时有些卡壳。
  虽说古时便有“内举不避亲”这种说法,可是吹嘘自己亲爹不免有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嫌疑。
  作为一个很讲原则的小孩,这件事着实有点为难他王小文了!
  正等着听儿子怎么吹捧自己的王华:“…………”
  你小子什么意思?
  介绍到我就不介绍了是什么意思?
  难道你亲爹不值得你几句夸吗?夸夸我的状元之才不行吗?夸夸我的为人不行吗?再不济还可以夸夸我小时候拾金不昧的光辉事迹!
  说几句大实话有那么难吗?!
  王华正在心里谴责着文哥儿,就听太子朱厚照抢先开了口:“孤知道,这是你爹!就是他不给你置办衣裳!”
  众人都没忍住笑了起来。
  本来他们都想给太子留个好印象,所以一个两个正襟危坐、不苟言笑,争取表现出自己最成熟稳重的一面,让太子打心里觉得他们是可信可靠之人。
  可是这事儿他们真的没办法忍住不笑!
  王华见同僚们这般反应,一口老血都快喷出来了。
  文哥儿都没想到朱厚照突然旧事重提。见他爹的眼神都要杀人了,文哥儿赶紧给朱厚照解释了一下,说当时是他们父子俩在说笑,他爹没有真向他放贷。
  朱厚照明显已经拥有自己的消息渠道,把事情了解得非常清楚:“不是你嫌弃要给利息,去跟你好友借了吗?”
  提到“好友”的时候,朱厚照语气还酸溜溜的,怎地他小先生跟别人借不跟他借!
  他也不收利息的!
  文哥儿只能给他爹一个“我已经尽力了”的眼神,意思意思地吹嘘了他爹几句,给朱厚照介绍起他爹年轻时的高洁事迹。
  他爹当年贼拉洁身自好,别人都好妓饮,唯独他始终坚决拒绝。
  当初他在受聘去当别人塾师,期满时学生们想戏弄他,邀他到湖心说要为他践行,结果偷偷藏了两位美妓在上头,傍晚宴散后所有人先撑船走了,只留下他和两位美妓在湖心哪都去不了。
  更重要的是,那两位美妓还被授意要对他爹施展美人计!
  他爹见势不妙,当场把门卸了当木筏划回岸上!
  夺门而逃,说的就是他爹了!
  厉害不厉害?!
  这可是文哥儿回余姚后打听来的珍贵往事,一般人他都不跟对方分享的!
  朱厚照听得一知半解,比如妓饮什么的他就听不懂。不过美人计他还是听过的,连蒙带猜也理解了是怎么一回事。
  等文哥儿描述他爹如何夺门而逃的时候,朱厚照看向王华的眼神顿时肃然起敬。
  不愧是他小先生的爹,果然特别厉害!
  学到了,原来人到了关键时刻真的可以拆下门跑路!
  王华:“…………”
  众人:“…………”
  等会,以前文哥儿也是这么跟太子讲成语故事的吗?
  夺门可不是这个意思!
  夺门的意思是“奋力冲开门”,而不是像王华这样直接带着门跑路!
  你们父子俩怎么回事,一个干的事一般人干不出来,一个瞎扯起来一套一套的。
  小心这事儿传到御史耳朵里去,回头把你们父子俩一起弹劾了!
  父子两状元,父子一起挨喷!
  此时此刻,王华已经什么都不想说了。
  如果将来哪天他毅然上书乞骸骨回老家种地去,必定是因为自己的名誉被这混账小子败坏得一干二净。
  为什么好好的事情,经他那张嘴一介绍就变了样?!
  作者有话说:
  文哥儿:爹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