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第2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孔子:疯狂辱骂
③王鏊的文集,参考《震泽纪闻》,前面好像也引用过
…
著名的太监当众念阁老小黄书那段就是他写的:【宪宗晏驾,内竖于宫中得疏一小箧,皆房中术也,悉署曰:「臣安进。」太监怀恩袖至阁下,示安曰:「是大臣所为乎?」安惭汗不能出一语。】
万安眉目如画也是他原话:【万安,蜀之眉山人,长身魁颜,眉目如画。外宽然长者,而内深刺骨。】
洗x御史也被他记在小本本上:【有倪进贤者,少无行,而安独取为庶吉士,擢为御史,日与讲房中之术。】
…
王鏊,十分八卦!
第338章
朱六岁很容易生气但很好哄既然要派文哥儿作为东宫代表去把《本草》修好,便开始计划着要邀谁来东宫玩耍。
有这样好的机会,文哥儿自然卖力地推销起各家小伙伴,争取让朱厚照多去霍霍别人不要逮着他一个人可着劲祸害。
毕竟这小子的嘴巴有点邪乎当初一个劲嚷嚷什么“八岁解元九岁状元”,还真给他嚷嚷成真了!
要是将来这家伙继位当了皇帝真叫他把文渊阁的书统统重修一遍他跟谁说理去?
他,王九岁,岂是会待在京师修一辈子书的人!
他以后还要去云南撵猪上山挖菌子的!
真正的吃货不管红伞伞白杆杆还是黑伞伞黄杆杆,都要勇敢地去尝试!【温馨警告:危险行为切勿模仿】
文哥儿在朱厚照面前可着劲吹嘘了杨慎他们一番,才溜溜达达地去找老丘他们一起出宫归家去。
东宫这边,文哥儿一走,朱厚照便屁颠屁颠抱着新得的夸夸集去找朱祐樘分享。看到没有这么多人都变着花样夸他隔壁父皇羡慕哭!
朱祐樘:“…………”
这类诗文他逢年过节也能经常收到倒不是特别羡慕。
朱厚照到底还小根本不知道有些人夸你就是为了约束你的道理。
朱祐樘也没和他细讲。
小孩子做得对就该多夸夸。
且让这小子多高兴几年吧。
朱厚照开开心心地分享完自己是怎么挨夸的又与朱祐樘提起想召杨慎他们进宫玩耍的事。
朱祐樘自无不允。
接下来文哥儿忙着修《本草》,朱厚照也时不时召杨慎他们到东宫玩耍了几回逐渐跟早前只见过一两回的杨慎他们熟稔起来并从杨慎他们嘴里听说许多关于文哥儿的童年往事。
神童传说常听常新!
朱厚照还照着杨慎的建议扮演“小神童”在东宫摆摊让宫女太监统统学着那些个街坊邻里来找他写家书,极大程度上了却自己不能出宫摆摊的遗憾。
只要稍微扒拉一下流传在外的神童故事,可以学过来玩的事可太多了!
文哥儿哪里知道东宫经常召开“文吹大会”(聚众吹嘘他王小文),还以为自己的牵线搭桥非常成功。
等他联合太医院把《本草》已经修出来的部分整理好后再去东宫一看,才发现朱厚照已经是个相当成熟的摊主了。
文哥儿:?????
这个主意倒也不错。
能让太子为她们亲自写一封家书,宫中那些宫女和内侍说不准会非常高兴。
文哥儿自然是又可着劲夸了朱厚照一通,夸得朱厚照尾巴都快翘上天了。
转眼到了五月,又是一年临近端午,王谢两家终于正式把婚事敲定下来,谢迁荣升为文哥儿的准岳父。
对文哥儿来说,一切感觉没什么变化。
谢迁现在还是会给他划拉出一些必读书目,和过去一样有事没事就喊他过去考校功课。
既然已经结束举业,谢迁现在给他安排的主要是治国理政方面的内容。
比起以前稍微有意思一点,但也属于没老师要求绝对不会主动去看的玩意就是了。
闲着没事看这些经邦济世的书,是游记不够香还是话本没意思?
更过分的是,谢迁居然还让他每天阅读邸报,第一时间列好摘要、分好主次当作业交上去。
这合理吗?
这不合理!
可他能不交作业吗?
根本不能!
所以说,哪怕是一个有正经工作的人了,文哥儿还是得一边干本职工作一边肝功课。王九岁的生活就是这么忙碌!
反正不管两家定没定亲,他都得生活在他大先生的阴影之下,宛如永远逃不出五指山的可怜猴子。
哪怕偶尔会在谢家和自家小未婚妻昔娘见面,也和从前那样有诸多谢家长辈在场,文哥儿心大得很,压根没觉出什么不一样来。
唯一跟以前不同的可能是每次文哥儿在外头瞧见什么新鲜玩意,便堂而皇之地让谢豆帮忙给昔娘捎一份。
多一个家人,多一个分享对象,多简单的事啊!
对于文哥儿这种有事没事就爱跟人分享好东西的性格,大家也都熟悉得很,一切都相当地顺理成章。
京中不少人早都得了消息,听到两家正式定亲后都不怎么惊讶。
倒是朱厚照听说了这事儿很是震惊,没想到文哥儿都有媳妇了。
他兴冲冲地问文哥儿什么时候成亲,成亲的时候他一定要再去王家玩儿,他还没参加过别人的婚礼来着(顺便还能看看王家有没有新玩具)。
文哥儿:“…………”
朱六岁你心里的算盘打得连长在云南深山里头的猪拱菌都听到啦!!
得知文哥儿至少得七八年才能成亲的时候,朱厚照很是失望。他哼哼唧唧地说道:“说不准孤成亲比你早!”
文哥儿不觉得这有什么好比的,当场给朱厚照回了个“啊对对对”。
朱厚照:“…………”
好气哦!
趁着端午将至,文哥儿听闻今年的第一批土豆可以开挖了,便约上亲朋好友前往皇庄体验生活,甚至还热情邀请了朱厚照父子。
没办法,土豆现在种在皇庄,可不就得先让朱祐樘点头才能去玩耍。
出行的理由也是现成的,该去阶段性验收一下河西走廊经略计划的重要战略物资——土豆了!
这两年皇庄那边换着季节、换着土质轮流种了许多茬土豆,陆续摸索出它的种种特性来。
元思永如今已经不打算参加科举了,每天跟着赵渊沉迷种地,张口闭口就是农学问题。
他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记着的全是《马铃薯选种育种注意事项》《马铃薯对不同土质的适应性研究》《试论马铃薯与多种作物的轮作效果》,俨然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农学狗。
弄得每次文哥儿去通政司领邸报,元守直这个当爹的都要幽幽地看他几眼。
看得文哥儿心里毛毛的。
据不愿透露姓名的某阁老透露,殿试读卷的时候他的卷子还是元守直给念的,算下来竟是他恩将仇报了!
不应当!
文哥儿深刻反省了自己的行为,计划这次端午出游时便找机会私下邀元守直一起去皇庄玩耍。
一来是想让元守直去看看元思永如今正在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
二来也顺嘴劝元守直想开点!
元思永既然已经找到了想要奉献终生的行当,他这个当爹的就不要纠结了,想开点对谁都好,大不了趁年轻再生一个……
看看他爹就是四十多岁的时候生的他,现在他都已经这么大啦!
向来不太爱和同僚交流的元守直被文哥儿堵了个正着,还被迫听文哥儿劝他再生个娃,脸皮一抽一抽的,想骂人,但又忍住了。
养大一个儿子已经很不容易了,要是再养一个像文哥儿这么活泼的……
光是想想那个可能性,元守直觉得自己没几年就该英年早逝了。
何况再养一个,也不能保证他就真的有心科举。
万一好不容易娃抚养成人后,那娃儿又被文哥儿忽悠去干别的,那他岂不是真的得被气死?
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他还是别为了儿女前程折腾自己了。
若是儿子真的在这方面有那么一点天赋,以后说不准当真能写本农书名留青史。
元守直想到很久没回过家的儿子,最终还是应下了文哥儿的邀约。
文哥儿邀请了一大圈人,大多数人都欣然答应前往。
邀请到毛澄和靳贵他们的时候,文哥儿想到前些年聚众下地挖土豆的日子,心里不免有些感慨。
他提笔给钱福写了封信,说当年说好往后年年一起挖,现在有的人辞职跑回老家逍遥自在去啦,失约的人必须自觉禁酒半个月!
甭管有没有用,反正文哥儿每次想起来就写信唠叨几句,积极劝说钱福远离酒色健康生活。
可以说是非常有恒心了!
端午当天,皇庄前便陆陆续续停了不少车马。
朱祐樘父子俩虽是微服出行,前前后后跟着的人也不算少。
李东阳等人提前得了消息,自然是随驾而至。
到了皇庄里,年轻的和年长的自然就分开走。
文哥儿挑了处阴凉的田地带朱厚照挖土豆去。
朱厚照在宫中有过种土豆和草莓的经验,自觉是个经验老道的种地老手了,开开心心地拿着小铲子在地里跑来跑去,和文哥儿比谁挖出来的土豆最多且最大。
最后身上和脸上都弄得脏兮兮的。
朱厚照一点都不在意这点小事,玩够了以后还捧着颗自己挖出来的超级大的土豆说要给朱祐樘吃。
李东阳等人便夸太子孝心十足。
既然是要给朱祐樘吃的,那自然不能把淡而无味的土豆直接煨熟送上来,文哥儿便又带朱厚照去把洗净的土豆捣成泥烤饼吃!
中午众人一边吃着烤得香喷喷的土豆饼,一边讨论明年怎么把这东西安排下去。
目前皇庄这边已经初步掌握了土豆的选育和种植方法,明年便能去陕西行都司一带的军屯试种。
河西走廊一带能种的东西实在太少了,主要还是靠开中法凑足军粮,多一种适合在那边种植的口粮也能让陕西行都司更安稳一些。
只是按元思永他们的分析,西北那边应该只有夏秋两季的气候是适合土豆生长的,所以今年过去种已经来不及了,怎么说都得明年才能带上整个育种团队过去试种。
明年!去西北!种土豆!
文哥儿跃跃欲试,琢磨着自己能不能在那之前成功给《本草》收好尾,争取跟着元思永他们一起去出次差。
只是离出发的日子还有挺久,文哥儿怕说出来变数太多,所以准备明年朝廷选人去的时候再想办法运作运作。
胜利永远属于能藏住话的人!
这次端午出游非常圆满,至少朱厚照玩得非常开心,压根不知道他小先生正暗搓搓谋划着自己踏入仕途后的第一次出差。
端午节过后大伙又各自忙碌起来,文哥儿对手头拿到的初稿——尤其是画稿不甚满意,每天不是跟御医们反复推敲各个纲目的去留,就是盼着张灵他们早些抵京。
哪怕张灵不来,文徵明也是可以抓来当壮丁的!
文徵明跟沈周学过作画的,画技那也是一绝啊!
可惜文哥儿再怎么着急也没用,这时代出行着实不甚方便,光是路上的一来一回就得耗费好些日子。
文哥儿也只能先耐心等着了。
只恨自己在绘图方面还没有学有所成!
过了五月中旬,天气越发炎热起来,京师百姓在这暑气的蒸腾之下本应懒洋洋的,近来却突然热闹起来,经常有不少人围在一起喝彩叫好。
李东阳听说有这种热闹,休沐日特意过去一探究竟,才知道京师最近冒出个特别厉害的棋手!
这棋手年纪不大,棋技却十分了得,与人对局无往不胜,一时间竟是打遍京师无敌手!
李东阳顿时来了兴致,等对方下完一局后也过去撩袍坐下,表示要挑战对方。
结果他很快败下阵来。
李东阳虽不是特别擅长下棋,却也是能跟翰林院同僚们下个有来有回的。
他认输起身后没立刻离开,待在旁边一边看那棋手和别人对局一边琢磨自己怎么三两下就输了。
李东阳暗自琢磨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当即派人去丘濬家找文哥儿。
当先生的下输了,让学生来找回场子不是很正常吗?
文哥儿听说李东阳喊自己出门还很有些纳闷,不知道李东阳找自己有什么事儿。
直至一路上听奉命来找他的随从说清楚原由,文哥儿才晓得李东阳这厮跑去凑热闹结果输得老惨,要他也去试试。
文哥儿:“…………”
托这两年下场参加科举的福,他的围棋兴趣班已经挺久没上了好吗!
您如今都是当朝宰辅了,怎地还跑去凑这种热闹?!
作者有话说:
李东阳:哪里有热闹哪里就有我
文哥儿:别人都是打了小的喊来老的,您是打了老的喊来小的
文哥儿:您的脸呢!!
*
更新!(躺平
看的过程中如果没发现影响阅读的错别字,也不用特意去抓虫啦,愉快看文最重要!
接下来估摸着又得等攒多了再统一打开后台转成花花!(晋江的网页后台评论页面实在不容易刷开
*
注:
弘治年间的围棋高手:参考《浙江通志》
【嘉靖宁波府志鄞人为郡学诸生以棋游京师尽一时棋士对局皆屈焉孝宗御燕殿召九成试之果压流辈所行算多出古棋谱外上曰眞国手也命官鸿胪序班供御】
…
网传(cctv官网古早文章《'博弈篇'围棋的起源与发展》)李东阳他们爱下棋:【弘治、正德年间以李东阳、杨一清为代表的士大夫围棋之风盛起,不但掀起了仕宦阶层的围棋热潮,而且也开动了明代后期名公巨卿纷纷游扬弈道的全新格局。他们还直接促成了明中叶围棋流派的形成。】
…
由此可见,老李和这个牛逼棋手碰头并且下棋下输了的可能性很大!(bushi
这人具体啥弘治年间啥时候出现的我也不晓得,文里就按文里的时间线走!
第339章
李东阳他们下棋的地方在真觉寺乃是永乐年间营造的,这佛寺香火鼎盛,风景宜人,颇受文人墨客喜爱时常结伴过去游玩吟咏。
就是离长安街有点远。
文哥儿还得骑上他的小红马才不至于让李东阳等太久。
棋局摆在真觉寺宝塔旁的银杏树下那树可是好几十年前在塔建成之日一并栽下的如今已长得枝繁叶茂,炎炎夏日里头可以为香客们提供一丝丝清凉。
银杏树下已经围了里三重外三重的人比之李东阳早上过来时还要热闹。
李东阳这会儿已经退到人群之外与三两相熟的友人坐在另一株银杏树下聊天见文哥儿过来后立刻起身朝他招手,要他快过来替他们一雪前耻。
敢情这是不止喊了他一个,还一键群发喊来别的朋友啊!
估摸着喊的还不仅仅是他们这几个只是有的人可能没空过来罢了。
文哥儿已经知晓这位牛逼棋手连下好多天都没输过,越发觉得李东阳在坑他了他一个只上过兴趣班(由杨廷和主办)、平时也就能和自己祖父杀个有来有回的业余爱好者,哪里下得过人在京师杀得所向披靡的专业棋手?
文哥儿略一思忖,明白了,必然是李东阳觉得他一个人输了太没面子要找几个人陪他一起输!
察觉了李东阳的险恶用心文哥儿见到李东阳后不免用埋怨的眼神看过去。
李东阳笑呵呵地说道:“你小小年纪的一天到晚泡在书堆里有什么意思难道在翰林院和詹事府还不够你看的?”
他就不明白了文哥儿怎么会跟丘濬处得那么好,每次休沐日要找他一准可以先去丘濬家找。
丘濬那人大伙也都知道的家里除了书还是书平日里不是在看书就是在写书哪里像是能带小孩玩的?
李东阳觉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