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戏明 >

第251章

戏明-第251章

小说: 戏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比如周遭哪个藩国要册封新国王咱这些翰林官便有资格过去宣旨。
  看吧连出关都不成问题!
  所以吧,机会总是会有的只要他脚踏实地干个几年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以及个头稍微再长一长),便能积极请缨出去办事了!
  文哥儿左听右听,只听出一个感觉:你看看这个饼又大又圆!
  明知道他们一个两个很可能都是在忽悠自己,文哥儿也没什么办法。
  反正不管他多想去外面玩就他这个年纪也是痴心妄想,目前只能先把手头的事做好再说。
  人在东宫的朱厚照听闻此事后也积极地安慰文哥儿:御史有什么好当的,听起来就特别烦人,以后他们一起当大将军去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打哪儿就打哪儿!
  文哥儿:?????
  你小子展开说说你什么时候多了个当大将军的想法?
  朱厚照便带文哥儿去看他最近发现的东宫新基地据说这是宣宗皇帝当年玩乐的地方。
  他们老朱家这位祖宗不仅能出宫玩耍,在宫里也特别会玩!
  东宫附近这处宫苑就是宣宗皇帝的玩乐之所平时自己下场玩玩投壶、击鞠每逢节庆还会邀翰林诸官过来同乐喝喝小酒看看球之类的。
  这么大一片可适合玩耍了!朱厚照表示自己已经向朱祐樘提过了,以后这东苑也归他们东宫,他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最近朱厚照得了匹小马,每日骑在马背上叫人牵着在这处全新的玩耍基地里遛弯,可不就让这小子莫名生出种“孤又打下一大片江山”的骄傲来。
  难怪这小子开始嚷嚷着要当大将军。
  文哥儿跟着朱厚照在玩乐基地逛了一圈,最后因为大夏天阳光太猛烈而溜达回东宫咸鱼瘫,约好等入秋天气凉了再喊上杨慎他们一起去遛马击球。
  又顺利度过带薪摸鱼的一天!
  接下来文哥儿邀请的各方人才也陆续抵达京师。
  最先到的还是汪机,他出身医学世家,家中世世代代都学医,自己又遍读医籍,受到文哥儿的热情相邀后便收拾行囊北上。
  当初汪机跟着他祖父来他们家帮忙诊脉,还只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如今也蓄上须了,大抵是想着俗话里常说的“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才着意养出把好胡子来充门面!
  文哥儿听闻汪机到了,自是热情邀他到家里作客,说是祖父祖母年纪大了,托他登门给诊个脉。
  两家也算是有点儿交情的故人了,汪机自然不会拒绝,背着药箱登门给王家上上下下都诊了一轮脉,望闻问切一通流程走下来,给了个“一切都好”的结论。
  文哥儿高兴不已,极力留汪机吃了顿便饭,第二天就领着他去太医院跟大伙一起讨论《本草》哪些条目该删、哪些条目该留。
  汪机才刚安顿下来没多久,张灵他们也到了。
  路上周臣已经知晓自己的《乞儿图》得以上达天听,并且经由翰林院与内阁轮番歌咏。
  虽说大伙主要还是夸太子朱厚照,可整件事的起因可是他的《乞儿图》,这让他不免心情激荡。
  对于他这样的小老百姓来说,能得到天子、太子以及一众达官贵人的认可还是很不容易的。
  一行人抵达京师时,文哥儿还在兢兢业业地上衙,没法到码头接他们。他们径直到老地方(大兴隆寺)安顿下来,第二天便被文哥儿直接逮去干活。
  连文徵明都没被放过,趁着庶吉士还没开课疯狂画图,争取每种药草都能做到根茎叶花果实一应俱全。
  基本都是太医和学徒们画个大致特征,他们根据草图和描述尽量细化,最后经由至少五位太医打了圈才算正式定稿。
  前头已经画出来的配图若是不能达到这个标准,还得推翻重画!
  文哥儿把配图以及修图的事一股脑儿全交给文徵明负责,文徵明这人性子慢,做事十分细致,一准能把控好每一个细节。
  文徵明他们还没回过味来,已经被文哥儿安排得明明白白。
  张灵和周臣还没来得及把宫中颁下来的任命诰书捂热、好好体会体会头一回吃皇粮的快乐,眼前已经堆满了干不完的活,每天连梦里都是那些枝枝叶叶。
  那些个白胡子白眉毛的太医平时瞧着不声不响的,现在不知怎地变得事儿特别多,一个叶子的形状大小没画对都要跟你掰扯半天,你不好好听他就痛心疾首地说“药弄错了可是会耽误人命的”。
  弄得他们都莫名紧张起来,每天一睁眼就是满脑子药草特征,偶尔碰上没见过的花花草草还忍不住凑上前去观察它们的根茎叶花果实……
  其实太医们一开始也没有这个劲头,毕竟翰林院都快把他们踢开自己干了,他们哪会上赶着凑上去?
  这不是文哥儿天天往太医院跑,每个条目都正儿八经地征求他们的意见,还一个劲地说什么“我记得您上次那个医案里用过这味药,不如您来说说效果如何”“您上次就是用这个方子救人一命,太妙了哇”。
  人王小神童一个外行都做到这种程度了,他们能拒绝吗?
  当然只能认真起来!
  至于文哥儿这家伙,见太医院这边干得热火朝天,立刻拿他们作为范例,试图去压榨《本草》项目组内其他劳动力(翰林院参与修书的一干成员)。
  先压榨几个亲近的朋友树立典型,再用典型去压榨——哦不,去影响其他人,多好的计划对不对!
  绝对没有以晚辈身份催促前辈努力干活的意思!
  翰林院里都是什么人啊?谁都能看出文哥儿是什么个想法。
  只是他们看到文哥儿整理出来的那部分成稿后也不由精神一振:啥?这是咱们修的《本草》?翻翻内容好像有点熟悉没错,可是这版面、这内容、这插图,嘶,印出来得多好看……
  哪怕自己不是学医的,都想收藏一本!
  而且大家这一整个夏天不是吃文哥儿送的瓜果就是喝文哥儿送的饮子,太医院那边都干得热火朝天了,他们自然也没好意思继续磨洋工。
  修书他们才是专业的,绝不能丢了翰林院的脸!
  丘濬也算是这次修《本草》的总负责人,文哥儿见进度很是喜人,便拿着修好的那部分成稿去给他看。
  丘濬接过稿子翻了翻,眉头慢慢舒展开来。
  这《本草》修了将近三年了,一直没什么大动静,翰林院那边每次交上来的都是照着前头往下修的概要。
  既然都是比照着前面的格式来修的,丘濬也就没多去翰林院那边走动,只让更年富力强的谢迁去跟进。
  眼下看到这让人眼前一亮的成稿,丘濬心里喜欢得很,嘴上却免不了要说上文哥儿两句:“这些虚头巴脑的玩意都是你给整出来的吧?”
  文哥儿道:“既然是朝廷要印书,那肯定得一次印到最好!朝廷可是汇聚了天下人力物力来办这件事的,要是办砸了岂不是很没面子?”
  他还跟丘濬介绍自己到时候准备来个套印,把最关键的药性介绍和关键特征插图都刷成鲜艳的红色,这样大家看的时候就更能关注重点了。拿出去也贼好看!
  既然是全手工时代,套印也就是肯不肯下功夫去做的事。
  只印两种颜色还是很省事的,元代就有流传下来的朱墨二色《金刚经注》,经文印成红色,注释印成黑色,甚至还配有朱红色的插图!
  短命的元朝都做得,我们大明难道做不得?
  泱泱大明,就要炫技!
  就要让本来不想买书的人也买书收藏!
  乐意掏钱买书的人多了,朝廷不就能回本了吗?兴许还有余钱多印几本向各州县记录在案的医者派发,完美达成最初修书的目的!
  按照他在江南玩耍时的见闻,只印朱墨二色已经很落后了。
  江南那边甚至有人在研究饾版,也就是按照画稿雕出一小块一小块的木板,再给每块木板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依次套印。
  不管花鸟虫鱼还是美人山水,都能印得与原作无异!
  别说两色了,五颜六色都能给你印出来!
  当然,这种技法需要专业人士把控,一般只用于印刷名家画集。
  双色套印就相对简单且成熟了,只要肯费些功夫去跟进,印出来的效果绝对不会差。
  反正,就要花里胡哨,就要虚头巴脑!
  论内容,我们来自五湖四海的太医再加上来自五湖四海的翰林官合力修出来的《本草》难道还不够好吗?绝对不能让它输在装帧上!
  我们千辛万苦修出来的《本草》,难道是为了让它在圣上面前露个脸就销声匿迹吗?
  一定要想办法让它大卖,卖遍京师,卖遍江南,卖遍大江南北!
  只要这次印书回本了,下次想再印别的一点都不难!
  丘濬:“…………”
  不好,狠狠地心动了。
  见丘濬这边轻轻松松点了头,文哥儿又回去翰林院、太医院那边转达了丘濬的意思:朝廷可是全力支持我们修《本草》,最好的工匠,最好的雕版技术,到时候都会给我们安排上!
  大明最牛逼的一本医书,马上就要被我们修出来了,冲鸭!
  争取今年八月收尾,九月下印,尽可能赶在年底上架发售!
  众人:“…………”
  虽然挺怀疑这小子话里的真实性,却还是忍不住加快了干活的速度。
  作者有话说:
  文崽:卖得好了,再印不难!可以印多多的好书!
  老丘:被拿捏。jpg
  *
  注:
  ①饾版:
  【中国传统木版水印的一种刻印方法。创造于明代天启、崇祯年间(1621—1644)。其特点是根据画面不同的颜色和深浅,分别雕刻成大小不同的印版,然后依次套印。明代刊印的《十竹斋画谱》与《十竹斋笺谱》即为这种多色套印术的代表。】
  没文化的我,乍一看还以为是短板!
  …
  ②猪崽的全新玩乐场地:参考《明宣宗宫中行乐图》
  ③翰林官可以出使他国:
  王守仁的小伙伴湛若水,正德年间就曾以翰林编修的身份出使安南去册封安南国王。
  湛若水是陈白沙的衣钵传人,老师陈白沙死后他守孝三年的那种亲传弟子。两人关系很好,后来的人提起来都说什么当时“天下言学者,不归王守仁,则归湛若水”,大意就是当时搞学问的,基本都跟着王湛两人走!(嘉靖帝记在小本本上:王学?伪学!学术不端!聚众惑乱!收回爵位!)
  王守仁的墓志铭是湛若水写的。
  湛若水可就能活了,活到足足九十五岁!


第343章 
  文哥儿多方一鼓动官修《本草》的进度那是咻咻咻地长。
  缺点就是他的小伙伴们都在加班,他也不好意思光明正大偷懒,只好捋起袖子跟着一起干。
  得亏他天天吃得好睡得好还坚持锻炼,要不然他那小身板儿还真吃不消。
  过了七月天气就开始转凉了文哥儿考虑到自己为了《本草》推了东宫那边的宣召太多次不太对得起右春坊右赞善的身份,便趁着自己在詹事府当值的日子陪朱厚照去东苑玩耍。
  约好的当然还有杨慎他们都是长安街一起长大的哪怕有一两个生面孔,一提亲爹是谁马上就对上号了。
  来的甚至还有勋贵那边的熟人,比如张仑。
  最近文哥儿忙得脚不沾地都没去英国公府借校场溜过马了,见到张仑后不免过去询问几句他那窝小猫的近况两人凑一块瞧着就十分熟稔。
  朱厚照正坐在马背上遛弯,远远看见文哥儿从詹事府那边过来了,立刻让人把他牵过去听他们叙旧,时而看看文哥儿时而又看看张仑脸上有点不大高兴。
  可恶为什么他小先生看起来和谁都这么要好!
  难道这世上就没有他小先生不认识的人吗?!
  他以后也要交很多很多朋友比他小先生还要多的那种!
  张仑是进宫来教他们玩球的。
  朱厚照年纪还小只能被人牵着马溜达几圈,文哥儿他们却是可以玩些花样了比如击鞠也就是打马球。
  文哥儿他们平时都在读书没尝试过这些玩法思来想去还是张仑比较懂,便请了张仑来教他们该怎么玩。
  杨慎他们对此也颇感兴趣,一群半大少年开始在场中学习怎么玩儿。
  球类的玩法自古以来都差不多,无非是分组对抗,争取把球抢到自己这边拿分。
  由于大伙身量都还不高,马术也不怎么娴熟,都只是在场中你来我往地传球,并没有像真正的比赛那样激烈争抢。
  朱厚照年纪最小,只能跟几个同样年纪不大的小娃娃坐在边上看,表情很是郁闷。
  还是到后头张仑带大伙玩捶丸了,他才能抱着球棒上去凑个热闹。
  毕竟捶丸类似于后世的高尔夫球,球是摆在地上的,他这身量也能试着把球打进洞里去!
  是一项非常适合达官贵人的运动(或娱乐活动)没错了。
  这玩意打完后可能连头发丝都不乱一下,可不就让他们这些需要时刻注重仪态的人也能下场耍一耍吗?
  朱厚照是最喜欢热闹的,有这么多小伙伴陪着一起玩,他开心地在捶丸球场上跑来跑去,可着劲要把球打进窝里去。
  一群小孩儿趁着秋高气爽玩了个尽兴,最后还在东宫蹭了顿饭。
  值得一提的是尚膳监良心未泯,给东宫做的饭菜味道还算不错,至少没有用口味过重的浓油赤酱来糊弄人。
  吃饱喝足,张仑他们便陆续起身告退,他们还得赶在宵禁前归家。
  文哥儿倒是不用回家,只不过他也要回詹事府继续当值去了。
  朱厚照积极地跟着他一起往詹事府那边溜达。
  文哥儿都习惯每次值夜这小子都跑来要听睡前故事了,见状还是要意思意思地多劝几句:“今儿殿下玩了一下午,晚上该早些歇下才是,还是别跟着我去詹事府那边了吧?”
  朱厚照相当叛逆,哼哼唧唧地说道:“就去,就去!”
  文哥儿:“…………”
  算了,这么爱跑来跑去就让他跑吧,每天多活动活动有利于强身健体,说不准能多活几年!
  等到八月底,《本草》就按照计划正式收尾了。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古今本草加起来拢共有一千八百多种药材,哪怕已经剔除掉不少明显有谬误的内容,整本《本草》的体量依然相当可观。
  这次重修《本草》本来主要是针对丘濬最初担忧的图文错误,现在不仅错误改了,连整体排版都焕然一新,甚至连目录都换成了检索门槛比较低的笔画索引。
  主要是历代《本草》的分类方法实在太多了,有通过药材来源分为草木虫兽玉石的,有通过药性分成寒热温平的,有通过具体对症部位分成心肝脾肺肾等部的,甚至还有根本不分类直接一股脑儿全介绍给你的。
  反正是各有各的便利,也各有各的不足。
  文哥儿对着已有的多种分类目录琢磨了半天,最终决定大方向上沿用大伙用得最习惯的草、木、虫、禽、兽、金石、果菜米谷等分类,每一类下面则按照笔画排序,尽可能地让外行内行都能非常方便地进行检索。
  想要商品(新书)卖得好,必须从细节上照顾每一位潜在客户!
  左右成稿是文哥儿在整理,大伙对这点小改动没什么意见,都由着文哥儿去琢磨。
  最后整本书修出来,大家都挺满意。
  这东西不像是《宪宗实录》,什么都得按照流程走,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还是很大的。大伙轮流传看着最终校对出来的成品,对这次的修书成果非常满意。
  等印出来后自己肯定要收藏一本!
  众人都轻松了,文哥儿却还不能闲下来,他还得拉着文徵明一起和印书那边对接,争取能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