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戏明 >

第305章

戏明-第305章

小说: 戏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哥儿眨巴一下眼,问道:“哥你这是准备去做啥?”
  王守仁很讲义气地说道:“上次我被罚去运砖,你不是陪着我去吗?这次你挨罚,我也跟你一起去,咱早点把你那份活儿干完早点回来。”
  文哥儿顿时警惕起来:“你不会也喊了梦晋兄吧?”
  王守仁抬手可着劲揉搓文哥儿的脑袋,说道:“我是那样的人吗?”
  文哥儿眼睛里明明白白写着“你是”两个大字。
  王守仁气道:“我有必要换上这衣裳跟你一起去?到时还不是咱兄弟俩一起入画?你当我喜欢跟你去吃苦吗?”
  两人正说着,王守俭也出来了,身上也是一身粗布麻衣,三兄弟这么站一起倒很有点农家少年的感觉。
  王守俭不是多话的人,只对文哥儿说道:“我也陪你去。”
  王守仁见休沐日鲜少出门的二弟也这么讲手足情谊,马上公平公正地抬手撸了把二弟的脑袋,乐道:“咱兄弟几个这就去把活给干了!”
  三兄弟便趁着两个弟弟妹妹还没发现,风风火火地一起出门去。
  作者有话说:
  文崽:挨罚?不存在的!
  文崽:咱兄弟几个组团秋游去!
  *
  更新啦!今天虽然有点晚!但是感觉还有点精神!
  要不来个加更!
  先在这里摆个碗!
  看看十二点会不会见面!(特殊时期不要熬夜,咱可以明早见
  *
  注:
  ①张养浩的《山坡羊》:他写的《山坡羊》有骊山怀古、沔池怀古、北邙山怀古、洛阳怀古、潼关怀古、未央怀古、咸阳怀古,可见他也是个很有创作欲的人!他年轻时忧国忧民,后来觉得元朝廷整天乱来已经没救了,辞职回家被征召六七次都不肯出山,整了个散曲合集叫做《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一看就度过了愉快的退休生活(八年后好像看不过眼又回去干活结果劳累过度病死任上
  …
  ②文崽瞎哼哼的《沽美酒》是这首:
  【在官时只说闲,得闲也又思官,直到教人做样看。从前的试观,哪一个不遇灾难?楚大夫行吟泽畔,伍将军血污衣冠,乌江岸消磨了好汉,咸阳市干休了丞相。这几个百般,要安,不安,怎如俺五柳庄逍遥散诞?】


第415章 
  刚出家门文哥儿兄弟三个就跟谢豆、李兆先他们狭路相逢。
  谢豆也穿着不知从哪弄来的粗布麻衣,跑上来对文哥儿说道:“你还小,有什么活我们帮你干。”
  文哥儿道:“别瞧不起人了,我干活可比你熟练!”他不免又吹嘘起自己在西北夯土筑墙的经历来说军户们可都把他们夯出来的土墙叫进士墙。
  李兆先调侃道:“你才十来岁怎么就开始想当年了?”
  文哥儿觉得也有道理人不能总是吹嘘以前的丰功伟绩。他麻溜说道:“一会我就让你们看看我运起灰来有多厉害!”
  众人都哈哈大笑。
  有这么多人陪着,文哥儿自然是高兴的也没拒绝他们同行而是边跟他们往城门方向走边给他们唱起自己昨晚现学的《沽美酒》。
  这散曲写得就很有意思,说的是人做官的时候想悠闲度日,可以悠闲度日的时候又想做官那叫一个纠结。只能告诉自己,你看看多少人当官后遭遇坎坷、灾难连连?咱还是学陶渊明归园田居吧!
  文哥儿正跟亲朋好友分享着自己十分喜爱的散曲就听到个熟悉的声音从边上响起:“你这唱得不太对吧?”
  文哥儿闻言转头一看,不是王九思他们又是谁?
  他觉得王九思的音乐造诣比自己高多了,王九思说唱得不对,那肯定是不对。
  文哥儿见他们打扮和王守仁几人差不多便知晓他们也要跟自己出城运灰去。他没说太多客气话直接跟王九思讨教起《沽美酒》该怎么唱才对顺便嘀咕几句佀钟实在太小气了居然连首曲儿都不肯教他唱!
  众人:“…………”
  是你太奇怪了吧!
  哪有才刚在上朝时起了冲突过后还跑去找人讨教怎么练嗓儿的?!
  人家难道还会把法子教给你,让你练出一把好嗓门继续舌战群雄吗?
  戴铣和顾潜也来了他们已经进了都察院不过他们作为御史资历尚浅还没资格在上朝时喷人只能写写奏本弹劾一下朝臣。
  文哥儿被都察院前辈参了一本才挨的罚,他们两个御史本不该来的。可今儿是休沐日,他们不是作为御史来的,是作为朋友来的。
  如果文哥儿当真有什么行差踏错的地方,他们肯定也会捋起袖子狠狠喷文哥儿一把。
  但文哥儿在东宫摸会鱼对他们来说不是什么大事。
  因为他们很清楚文哥儿没耽搁手头的工作。
  谁平时没个停下来喘口气的空档?就算文哥儿能一天到晚全神贯注去干活,太子也不可能永远乖乖坐在那儿跟着干。
  一行人越往城门走,声势越浩大,弄得有些认出了文哥儿的百姓都忍不住追问:“小先生你上哪去呢?”
  文哥儿没好意思说自己挨了罚,只说他们出城有点事。
  只不过邻里间也有消息灵通的,没过多久便有不少人知道文哥儿被弹劾的事,马上打发自家的小辈跟着出城去帮忙。
  左右这些混账小子休沐在家也是无所事事,还不如让他们跟着去沾点神童气。
  等到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穿过街巷、路过佀钟佀御史家门口的时候,光是说话声就跟雷鸣似的嗡嗡响。
  有从人见了,进去跟佀钟说了一嘴,说那阵势哟,可吓人了,人从街头连到街尾,根本望不到头的!
  佀钟:“…………”
  这家伙到底是谁家仆从?!
  为什么把外头的情形讲得这么活灵活现?
  想到文哥儿在京师有多得人心,佀钟皱起了眉。这样被捧着长大的小孩儿,以后当真能做个好官吗?
  这么一想,他又觉得自己弹劾得没错。
  哪怕只是犯了小错,他作为御史也不该视而不见。
  须知千里之堤往往毁于蚁穴!
  外头的动静过了好一会才止歇,等外面彻底安静下来,佀钟把伺候的人都打发出去,一个人坐在案前凝神思索有什么建议是可以提的。
  他官路坎坷得很,去过的地方多不胜数,了解过的民生民情也不少,心里分明有着千言万语,能说出来的却寥寥无几。不是他不想说或不敢说,而是就这么说出来皇帝和内阁也不会听。
  只能先把这些东西写下来。
  另一边,文哥儿跟王九思讨教完《沽美酒》的唱法,才发现身后多了许多或熟悉或陌生的家伙。
  这些人什么时候跟出城来的?!
  文哥儿很是吃惊地跑过去挨个问他们怎么回事,他们有的说是朋友就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的说自己不来要挨打,反正态度都是我来都来了肯定不可能就这么回去!
  文哥儿开始犯愁:“我们这样很像是去砸场子的。”
  众人笑道:“都走到这儿了,总不能让我们白跑一趟吧?”
  瞧他们说得,今天似乎真的要把灰石场那边的灰石全挖出来运走才算有收获!
  来都来了,也没必要赶人走。
  文哥儿大手一挥,雄赳赳气昂昂地说道:“那我们走,今儿就把朝廷的灰石场搬空!”
  众人欣然响应。
  王守俭觉得自己来得有点多余,等会怕是连块灰石都分不到。
  他这个弟弟啊,从小就这么讨人喜欢,长大后也没变!
  王守仁倒是很喜欢这种热闹,跟大伙有说有笑地前往灰石场,甚至还凑热闹跟着文哥儿学了几句《沽美酒》。
  一群人参差不齐地瞎哼哼了一路,恰好赶在朝阳初升的时候抵达灰石场。
  那边的看守果然被这浩浩荡荡的一大队人马给吓住了。
  等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看守忙苦笑道:“便是诸位老爷不来,我们也不可能让小神童累着的!”
  文哥儿道:“该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不用特别照顾我。”
  看守暗道,有这么多人跑来帮忙,就算活全给你干也累不着你们啊!
  他笑呵呵地把人都给领进去,单独给他们划了片区域,说是他们只要干完这些活就绰绰有余了,可不能抢光囚犯们的活儿。
  要不然岂不是让这些囚犯享福了?
  不应当!
  众人觉得也是,便没有非要把活全抢光。他们直奔看守给他们划出来的那片区域,纷纷捋起袖子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看得看守们啧啧称奇。
  文哥儿自己是挨罚的那个,自然没有因为人多就躲懒。
  他哼哧哼哧地跟着大伙搬运灰石,力气瞧着一点都不比王守仁他们这些成年人小。
  灰石场内正热闹着,有辆马车悄然停在了外头。
  没一会,有人悄然给看守亮了块令牌,轻轻松松护送一个半大小孩溜进了灰石场。
  随行侍卫则严阵以待地立到囚犯与文哥儿他们之间肃容站岗。
  吓得那些正在服苦役的囚犯根本不敢偷懒,干活的速度竟比以往要快得多。
  他们只是犯了点小罪才被送来干苦力活的,不至于让这些军爷出马吧?
  那半大小孩已经直奔文哥儿所在的方向。
  文哥儿正忙着扛灰石,一抬眼就瞧见身穿便服的朱厚照朝他跑了过来。
  文哥儿:?????
  见文哥儿明显大吃一惊,朱厚照相当得意。他兴致勃勃地说道:“孤跟父皇说了,孤也被弹劾了,也该一起来挨罚,父皇说不过孤就让孤来了!”
  朱厚照兴高采烈地讲完,赫然发现文哥儿几乎所有朋友(年轻一辈的)都来了。
  这下轮到他自己不敢置信了。
  他不记得有这么多人挨罚啊!
  等朱厚照琢磨明白了,顿时一脸控诉地看向文哥儿:“你叫了这么多人,居然不叫上孤!”
  他就知道,他小先生肯定是没把他当朋友!
  要不然怎么所有朋友都喊了,就是不喊他!
  朱厚照气鼓鼓!
  文哥儿没想到这小子都这么大的人了,居然还是这脾气。他解释道:“不是我喊他们来的,都是他们自己说来帮我的。像殿下没跟我说过要来,现在不也来了吗?”
  真朋友,不用喊!
  朱厚照听后觉得很有道理。
  没错,真朋友是不用文哥儿自己开口的,他们自己就来啦!
  朱厚照道:“孤也要搬灰石!”
  文哥儿也没顾忌他太子的身份,直接带朱厚照过去挑他适合搬运的灰石。
  朱厚照身上穿着的也是谷大用他们给他备好的衣裳,不用担心弄破或弄脏。他还是头一次参与这种新奇的集体活动,屁颠屁颠地跟着文哥儿他们一起把灰石扛往目的地。
  灰石场外不远处,唐寅领着张灵他们爬到一块大石头上眺望文哥儿他们那边的情景。
  唐寅得意洋洋地说道:“看吧,我就说了,这小子朋友那么多,肯定不需要我们去凑热闹。我们也有我们的重要使命,先在这里画幅远景,一会再过去画局部图,咱合力完成这幅宏大的《王小状元运灰图》!”
  文徵明道:“我们这样是不是不太好?”
  别人都在干活,他们却在这里画画,着实让老实孩子文徵明心里过意不去。
  唐寅道:“有什么不好的,你看他们这么多人在干活,你过去也是添乱,还不如来画画。”他眺望了一会,很快发现不对,乐滋滋地跟文徵明他们分享自己的新发现,“看来我们的画可以改名叫《太子运灰图》了!”
  文徵明几人:“…………”
  他们正沉默着,已经有东宫禁卫过来排查他们的身份。知晓他们是文哥儿的朋友,过来盘问的禁卫也没为难他们,由着他们待在那儿作画。
  几人便站在大石头上对着灰石场内的情景商量好整体构图,偷偷摸摸地挪到近处开始近距离观察文哥儿他们干活时的神态与动作,争取能做到全面展现他们运灰的英姿。
  最好连额头冒出来的汗珠子都不放过!
  他们绝对不是来笑话文哥儿的,只是想用画笔记录眼前的珍贵画面罢了!
  作者有话说:
  文崽:我哥科举,珍贵画面,必须记录!
  文崽:我哥运砖,珍贵画面,必须记录!
  张灵:学会了学会了
  唐大虎:学会了学会了
  文崽的朋友,多种多样!


第416章 
  由于来的人着实不少文哥儿他们蹭完一顿“牢饭”,中午又忙活了小半个时辰,手头的活就全给干完了。
  看守们一看成果就知道他们是真的来干活,而不是来走个过场。
  他们恭恭敬敬地送走文哥儿一行人。
  有囚犯胆儿大凑上前跟看守们打听刚才那些人是什么来头才晓得自己居然和王小状元以及太子殿下一起运过灰石!
  这经历他们服完苦役后可以回家去吹嘘个十年八年!
  另一边,文哥儿和朱厚照他们一出灰石场就撞上刚野餐完继续悉心创作《太子运灰图》的唐寅几人。
  唐寅一点都不慌见文哥儿他们从灰石场出来后还乐呵呵地打招呼,让他们在边上等会儿,他们收收尾就搞定了。
  不过要是想要更精细的画作估摸着得等他们回去后酝酿几天,慢工才能出细活嘛!
  文哥儿不敢置信地睁圆了眼没想到他哥没有喊人过来,唐寅倒是喊上张灵他们一起过来偷偷画画!更过分的是,他们连文徵明都给带坏了!
  文哥儿不由向文徵明投以控诉的目光。
  文小明啊文小明,你变了你不再是以前那个大好人了!
  文徵明道:“这么有意思的事是该画下来。”
  文哥儿哼道:“我都记下了等我以后画技大成一定也把你们画下来!”
  唐寅乐道:“行啊我们等你画技大成。”
  文哥儿想想他们几个都是传世画家一时有点郁闷。
  也不知自己苦练十年八年能不能有他们现在的水平。
  朱厚照倒是很高兴跑过去让唐寅他们先别把画收起来,让他瞅瞅他们被画成啥样。
  唐寅大方地领他去看画。
  朱厚照兴致勃勃地欣赏了好一会只觉唐寅他们画得惟妙惟肖当场表示他们定稿以后送给他他要挂到东宫经常回忆一下这次大家一起来运灰的事。
  他绝对不是觉得好玩只是想铭记自己犯下的错误罢了!
  本来朱厚照还觉得这些个整天没事找事的御史真讨人厌,现在看在他们开骂以后能让他出宫玩的份上,他就不跟他们计较了!
  文哥儿越瞧朱厚照那得意洋洋的模样就越觉得眼熟。
  仔细一琢磨,这不就是他小时候常说的“御史弹劾我正好把我贬去外地”吗?!
  简直一模一样。
  文哥儿突然有点理解他爹为什么老想揍他了。
  唉,可惜太子不能揍!
  天色还早,不用急着回城,文哥儿一行人便在城外找地方聚个餐。
  朱厚照兴奋地跟着文哥儿跑来跑去,只觉宫外什么都新鲜,城外更是什么都很有趣。
  文哥儿领着他们跑到江边准备吃顿河鲜,还趁着没上菜蹲到江边和人钓虾,
  朱厚照积极学着挖蚯蚓,一点都不嫌弃那滑溜溜的玩意长得丑,徒手去抓都丝毫不慌。
  文哥儿算是再一次见识到这小子活力有多充沛、好奇心有多旺盛了。
  真是个闲不住的家伙。
  沿岸秋光正好,远处延绵的矮山秋叶或红或黄,宛如漫山遍野都烧了起来。
  文哥儿坐到船夫家小孩亲自指点过的幸运垂钓位带着朱厚照和谢豆豆他们钓虾,王守仁和其他没借到鱼竿的人便在周围赏玩京郊秋色。
  许是因为干了老半天的体力活,中午那顿又着实难吃,饭菜上桌后大伙都吃得很香,朱厚照更是直接和文哥儿感慨说牢饭真难吃!
  文哥儿表示他恐怕是史上第一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