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第3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哥儿:?????
张灵笑道:“对,既然文哥儿你已经有了,新烧的就没你份了。”
文哥儿哼道:“推陈出新哪有那么容易?你让人家帮你们烧,人家也不一定会答应!”
唐寅悠悠道:“反正没你份。”
文哥儿:“…………”
生气!
文哥儿看了眼坐在上首看戏的吴宽,眼珠子忽地转了转,笑眯眯地对吴宽道:“老师,伯虎兄开春就是您的孙女婿了,他是不是该喊我一声师叔?”
这下轮到唐寅噎住。
吴宽哈哈一笑,说道:“你们小辈之间自己决定吧。”
文哥儿便追着唐寅让他叫声师叔来听听。
这可是唐大才子的师叔,他必须得当个过瘾!
唐寅无奈地看着他说道:“行行行,小师叔,小师叔,行了吧?你满意了吧?以后你这小师叔可得多多看顾师侄啊。”
文哥儿瞠目结舌。
他怎么就忘了这些家伙为了换酒钱是可以去街头唱《莲花落》的呢?
脸对他们来说,那是一点都不重要的!
众人喝着茶聊着天,又赏了一轮吴宽独家珍藏的沈周新作。
正说着话,忽听人说苏州知府来求见。
年底没甚大事,这么冷的天连元思永都没法待在皇庄那边琢磨怎么种地了,老老实实回家孝敬父亲、陪伴妻儿。
地方官倒是陆续来京述职,这位苏州知府也是这时候来京的。
结果昨天吏部官员看了眼他的任地,便询问他沈周近况如何。
那知府被问得一愣,只能含含糊糊地应了一声“无恙”。
等到入了内阁,李东阳又问他:“沈先生有给我写信吗?”
苏州知府不知李东阳他们为何这么问,昨晚回到落脚处越琢磨越觉得不对,今天思来想去还是给吴宽递了个帖子,想找吴宽这个苏州前辈问问是怎么回事。
为啥李东阳他们都问他沈周的事?
吴宽挑了挑眉,心里虽是门儿清,却也没直接点破。
他随意搁下手中的茶,耐心地给苏州知府讲了讲沈周何方人士、长什么样、年岁几何。
随行仆从仿佛想起了什么,腿肚子忽然有些打颤。
苏州知府发现不太对,转头问左右是不是见过沈周。
这一问才知道自己家修宅子征集画工搞壁绘,乡里有负责这件事的人看不惯沈周逍遥自在,把一把年纪的沈周填了进去。
沈周倒是没说什么,笑了笑就过去帮知府家把墙给绘好了,没跟认识的达官贵人提过半句。不过苏州认得沈周的人不少,见他出入知府家不免去打听几句,暗中写信给吴宽他们报了个信。
沈周的消息在吴宽他们这里可是很重要的,他们也可以顺便和吴宽他们攀个交情!
这事儿都过去一两个月了,估计李东阳他们这些该知道的人全都知道了。
那苏州知府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后,背脊的冷汗刷刷直冒。
好家伙,哪个不长眼的小吏害他?!
怪不得李东阳他们都问沈周的消息,原来早前有人悄无声息地把沈周塞来他家绘制彩壁!
这都什么蠢货?!
苏州知府得了吴宽解惑,感激不已地留下厚礼走了,恨不得立刻忙完手头的事赶回苏州去亲自拜会沈周致歉。
沈周虽是一介白身,可抵不过连李西涯这位大学士都记得他啊!
吴宽看都没看那些礼物一眼就让人收入库房,显见是对这些俗物兴趣不大。
不过有人送上门他也不会拒收就是了。
这都是最基本的人情往来,你若是次次都坚决拒绝反而可能平白惹出事端。
又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元守直那样一下衙就紧闭家门不参与任何社交活动的。
既然壶和画都赏过了,茶也喝过了,文哥儿几人便没再多留,出了吴府各自归家。
文哥儿回去的路上下起了雪。
文哥儿看到簌簌飘落的洁白雪花儿,忍不住随口跟金生感慨起来:“这白花花的雪片在天上待得好好的,做什么要落到地上被人踩来踩去?”
再莹洁无瑕的雪,被行人多踩几脚都会变得又脏又臭,最后只能脏兮兮地流进臭水沟里去。
金生静了一会,才说道:“你以前不是说过雪花是天上的水凝结而成的吗?它本身也决定不了什么,天气冷了自然会落下来。”
文哥儿没想到金生还记得这些他小时候随口讲过的自然现象形成原理。他笑眯眯地说道:“对,就是这样的。我们走快点吧,不然一会得冻着了。”
金生点点头,飞快跟上大步往前迈的文哥儿。
作者有话说:
文崽:喊小师叔!
唐大虎:小师叔,小师叔,小师叔!
文崽:可恶,论不要脸是我输了啊!!!
*
更新!
今天有一点点发热和头晕,目前问题还不大,只是写几百字就要歇一歇(?)
今晚睡一觉看能不能不药而愈!
*
注:
①沈周的经历:改编自《明史》的《沈周传》,前面好像已经引用过(开始糊涂
【有郡守征画工绘屋壁。里人疾周者,入其姓名,遂被摄。或劝周谒贵游以免,周曰:“往役,义也,谒贵游,不更辱乎!”卒供役而还。已而守入觐,铨曹问曰:“沈先生无恙乎?”守不知所对,漫应曰:“无恙。”见内阁,李东阳曰:“沈先生有牍乎?”守益愕,复漫应曰:“有而未至。”守出,仓皇谒侍郎吴宽,问“沈先生何人?”宽备言其状。询左右,乃画壁生也。比还,谒周舍,再拜引咎,索饭,饭之而去。周以母故,终身不远游。】
第424章
入了腊月别人都忙,文哥儿倒是难得地轻松。到了腊八,他一如既往地在家里等猫来,大伙都习惯了他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没人觉得有什么稀罕的。
晚上猫猫又给他送了年礼这次不是吃的而是一麻袋烟花。
根据猫猫的描述,这是烟花禁燃地区即将拿去销毁的烟花正好可以捎给他玩!
烟花不烟花的不要紧要紧的是他的福袋大大地扩容了,平时可以把更多种子保存在里头。
大大提高抗风险能力!
临到过年,文哥儿便挑拣着适合给小孩子玩的烟花拿出来给弟弟妹妹们玩。
大过年的就是要热热闹闹!
朱厚照年纪渐长出入也自由了许多,休沐日没事就爱跑出宫找文哥儿玩耍经常冷不丁地冒出来,弄得文哥儿防不胜防。
只能带上他一起玩。
等过了年,文哥儿又长了一岁,这天一早他就发现自己的声音开始变了变得有点儿鸭公嗓。他震惊地讲了几句话很快开始自闭了。不是十四五岁才会开始变声吗?怎会如此!
自闭归自闭文哥儿也不能不说话于是大过年的他出门拜年时收获了许多嘲笑。他如今瞧着是个清俊好看的少年郎,和那嗓儿一点都不配!
更过分的是李东阳这家伙竟还写诗纪念了一番表示文哥儿马上就该长大成人了。
文哥儿从未见过如此蔫儿坏的老师!
连朱厚照这个大孝徒也见天儿围着他让他多讲几句话来听听。
文哥儿本来还挺郁闷的被他们折腾多了也就不在意了破罐子破摔每天正儿八经地讲话。
时间久了,他本人和其他人都习惯了。
转眼来到二月底,唐寅的婚期终于近了。文哥儿这个当小师叔的没有食言,麻溜喊上文徵明他们一起为难唐寅这个准新郎。
唐寅这个大才子又是现场写诗,又是现场作画,时不时还要来几次奇奇怪怪的解谜,只觉整个人都被文哥儿他们给整麻了。
在终于成功接上新娘后,唐寅恶狠狠地对文哥儿说道:“等你成亲时有你好看的!”
文哥儿有恃无恐地说道:“还早,还早。”他还是个孩子来着,哪有那么快成亲!
朱厚照没能参与这样的热闹,听人回来禀报说文哥儿在唐寅迎亲过程中出了多少损招,顿时把它们全记在小本本上。
等文哥儿成亲的时候,他们也这么办!
现在就可以开始准备超级难题了!
朱小二和朱秀荣围在朱厚照身边看他写写画画,不由积极地追问起这是什么那又是什么。
朱厚照便对他们谆谆教诲:“你们平日里也要多留意一下,看有什么难题可以在小先生成婚时难倒他!”
不用谢,这是他们这些当学生的应该做的。
两个小不点听得兴致勃勃,等小先生成婚的时候他们肯定也好大了,可以跟皇兄一起去玩耍。
必须从现在开始攒难题!
文哥儿一开始不晓得朱厚照他们在琢磨什么,直至有次听朱小二说漏嘴了,才知道朱厚照居然怂恿他弟弟妹妹从现在开始找题!
文哥儿对朱厚照这种恶劣想法予以强烈谴责。
朱厚照张口就来:“小先生你不是说过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孤这么说也是想让他们自己愿意主动去钻研问题而已。”
文哥儿瞧着朱厚照那模样,越看越觉得眼熟至极。
可恶,自己教出来的学生只能自己承受了!
好在距离自己成婚还早得很,文哥儿也没太放在心上。
今年过年文哥儿分外低调,没闹腾出什么动静来,以至于大伙都有点不太习惯。
文哥儿倒是挺享受这难得的清闲,期间还给元思永送了个行,让他带着玉米种子去西北试种。
元思永一走,元守直这个当爹的又看文哥儿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文哥儿每次去通政司都感觉心里毛毛的,只能安安分分地夹起尾巴做人。
经过两年多的推广,西北已经能做到每家军户家中都有土豆辣椒。去年受邀过去发展的商户也已经拥有了第一年的收成,辣椒这东西更是已经让不少酒楼饭馆研发出各种新鲜辣菜。
既然胡椒被人炒成了高价,拿辣椒来替换一下也不错啊!
别小瞧这小小的调料,别人手头有你手头没有,客人就不爱来你们家吃饭。还有京师这些达官贵人家中的需求,更是他们得积极去满足的。
所以首先红火起来的居然是辣椒生意。
商贾都精明,不是文哥儿说什么他们都会信。在亲自尝过辣椒的口味且观察过采购回来的种子,他们才对文哥儿的说法心服口服,对西北这门育种生意颇感兴趣。
至此,河西走廊的商屯又一次活跃起来。
文哥儿听着西北那边传来的一个个好消息,心情很不错,恨不能自己亲自再去看一看,顺便把自己没能去成功的敦煌给逛一逛。
可惜每次他透露出这样的想法,都被他大先生直接否决。
弄得文哥儿郁闷不已,给早早辞官回家的钱福写信说什么“久在樊笼中,不得返自然”。
钱福收到信后乐得哈哈大笑,喝光了一大坛子酒以示幸灾乐祸。
甚至还给李东阳写信表示你们别太拘着这小子,省得他撂担子不干。
李东阳这才知道文哥儿跟人埋怨自己不得自由呢,笑呵呵地把人拎到跟前说道:“看来你觉得自己清闲得很,不然不会这么给与谦写信。”
文哥儿这才知道钱福不仅无情地嘲笑他,甚至还给李东阳通风报信!
文哥儿道:“您也知道我是坐不住的性子,一直待在京师难免会浑身难受。”
李东阳慢悠悠地说道:“我记得最近海船造好了,若是你接下来表现得足够好,倒也不是不能让你去看看。”
他们这几年经过好几轮的讨论,觉得海路还是可以重开的,至少运河遇上枯水期的时候可以用海运作为补充。早些年削减海船不过是因为举国上下已经没多少适合的木材,如今经过那么多年的海禁木材总算是长好了一批,他们大可以拓展海运作为漕运的补充。
文哥儿一听还有这样的好事,接下来每天都绕着李东阳打转,那积极讨好的模样看得不少人都惊奇不已:难道小神童在他老师入阁好几年后终于想起拍马屁了?!
刘健和谢迁见文哥儿每天在李东阳面前晃悠,也觉得有些稀奇。
等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后,谢迁无奈地说道:“不是早就定好让他去看试航的吗?”
海运试航这样要紧的大事很值得在《新报》上报道一番,所以他们本来便准备让詹事府派几个小年轻去看看。考虑到文哥儿那性子,他们本就打算把文哥儿列入出行名单之中!
毕竟这件事算是东宫大力支持的,理当由他们这些东宫班底去看看情况。
李东阳哈哈笑道:“他又不知道早早定了他。”
这小子吧,让他为了升官讨好老师是不可能的,只能用出行机会拿捏他一下了。
刘健性情向来稳重,就没见过李东阳这样爱逗弄学生的家伙。他无奈地说道:“哪有你这样当老师的?”
李东阳泰然自若,一点都不觉得自己很过分。
没过多久出行名单果然出来了,一起去的全是文哥儿的熟人,比如靳贵和费宏。张灵他们也被安排同行,要去把试航的大场面给画下来作为纪念!
做出了成绩就是要卖力宣扬!
文哥儿一想到自己马上能去看大海船,整个人都精神奕奕。倒是谢迁不免又叮嘱了他一通,让他去看看就得了,不要跟着登船。哪怕是沿海航行,风险也是不小的,他须得为家里这么多关心他的人考虑才是。
文哥儿听了谢迁的告诫,认真地点头。他现在有那么多关心他的亲朋好友,自然不会胡来。
要不然他去西北的时候也不会忍着没出关去看敦煌了。
这次出行的准备工作一切都挺顺利,唯一不顺利的是朱厚照听说文哥儿要去海边看大船,顿时找朱祐樘撒泼打滚想一起去。
朱祐樘被自家皇儿吵得头疼,这次却坚决不能答应他。
“不行,你还太小了,经不起来回奔波。”朱祐樘揉着额头否决了他的要求。
“小先生就能去!”朱厚照不服气。他觉得自己也是不怕奔波的,凭什么小先生能去他不能去?
朱祐樘道:“你小先生年纪比你要大一些。”
朱厚照道:“小先生跟我这么大的时候就去过河西走廊了!”
朱祐樘严肃地说道:“你是太子,如何能一样?你一路上若是有什么闪失,你小先生说不准就是千古罪人了,你忍心让他承担这样的骂名吗?”
朱厚照一脸的不高兴。
当太子一点都不好玩!
第二天文哥儿应召去东宫,看到的就是气鼓鼓的朱厚照。自从朱厚照年纪稍长,就挺少露出这副模样了,倒是叫文哥儿挺怀念的。
文哥儿问道:“殿下怎么了?”
朱厚照哼哼唧唧地说道:“等孤长大了就带着人到处去玩,不带你!”
他要让他小先生留在京师干活,他自己出去尽情玩耍!
文哥儿:“…………”
什么仇什么怨?
你小子这是欺师灭祖!
不过文哥儿也听明白了,这小子是在为自己不能出去玩生气。
文哥儿唉声叹气地说道:“我还盼着将来哪天能和殿下一起出去玩耍的,没想到连以后也没有这样的机会。”
朱厚照听他这么一说,顿时真情实意地纠结起来。
对哦,他们都没机会一起出去过。
朱厚照小眉头皱得死死的,犹豫着要不要改个口。
文哥儿瞧见朱厚照那模样,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朱厚照:“…………”
可恶!
他小先生又是装的!
亏他还正儿八经地考虑要不要带上他!
以后合该把所有活统统留给小先生干,他负责每天写信回来吹嘘一下在外面都吃了什么好吃的!
作者有话说:
文崽:老师欺负学生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李东阳:没错
第425章
说是造大船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