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第3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也有许多人心里门儿清,纯粹是抵不过诱惑而已。毕竟人家都已经把“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这种话挂在嘴边了,你去苦口婆心地劝说别人只会嫌你多事。
碰上朱厚照这种暂时没被乱花迷了眼的小孩儿还是可以稍微努力一下的。
见朱厚照一脸看见洪水猛兽般的表情,文哥儿笑着说道:“只要殿下洁身自好,必然不会碰上这些腌臜事。像殿下这个年纪开始对这方面有好奇心是很正常的,只要别太放纵伤了根本就好。”
为了不让堂堂太子从今以后直接萎了,文哥儿只能顺便给朱厚照科普了一点青春期少年应该懂的生理知识,让这小猪崽子将来能积极阳光地面对以后的夫妻生活。要不然他以后可能会被史书大书特书,说都是因为他的一堂性健康教育课,导致一国之君从此不能人道……
这个锅他可不能背!
朱厚照:“…………”
在此之前,他应该会很快乐地和他小先生交流这方面的小知识。可惜现在他满脑子都是他小先生画的那些图!
清晰,直观,极具视觉冲击力,令人久久无法忘怀(释怀)!
以至于白天出去游玩远远见到那些秦楼楚馆他都浑身难受。
傍晚回到落脚处,朱厚照觉得这种苦难不能由自己一个人承受,于是提笔开始写信给他父皇,讲述今天听到的这么一堂震撼他心灵的性健康教育课。同时他还让谷大用他们齐心合力把文哥儿画的花柳病图鉴多临摹几份,准备给自家两个舅舅分别送一份!
要是他们得了这种病,母后可是会伤心的!
关心舅舅的身心健康,是他这个外甥应该做的!
朱厚照写完信后琢磨了一会,觉得这还不太够。文哥儿说了,这些风月之地还爱吸引涉世未深的读书人当恩客,好好的读书人苗子就这样被带着走上歪路,实在让人痛心!
他要把文哥儿讲的内容整理整理,让人送到《新报》编辑部去,让编辑部那边直接在《新报》上刊出!
署名就写他和小先生的大名,编辑部那边肯定不敢不选!
实在不行,他还能让父皇去说一声,命令他们一定要印出来!
朱厚照说干就干,开始洋洋洒洒地写起了课堂总结,力求真实还原文哥儿讲授的性健康知识。
负责临摹花柳病图鉴的谷大用等人面色发苦。
造孽哟,他们本来就当不了真男人了,为什么还要他们临摹这种东西!
只是太子有命,他们也不敢不从,只能兢兢业业地发挥从小练就的临摹誊写技能把文哥儿那些“画作”挨个画了许多个备份。
朱厚照忙活完了,直接命人快马加鞭把稿子和信件送往京师。
整个人都舒服了。
这一招伤害大转移术是他从文哥儿身上学来的,一时转移一时爽,一直转移一直爽!
第二天文哥儿就见到了活力充沛的小猪崽子。
文哥儿奇道:“殿下似乎心情颇好?”
朱厚照立刻把自己昨晚干的大事给文哥儿讲了。
要不了多久,大江南北的读书人都能读到咱这堂极具意义的性健康教育课啦!
文哥儿:?????
狠还是你狠啊朱小照!
你不仅搬出东宫要求人家给你发稿子,还试图跟你的皇帝爹打招呼,小小年纪想法就这么多,以后还得了?!
想来以后文人墨客逛窑子的时候都会想起你朱厚照的大名!
等会!
文哥儿转头看向朱厚照:“殿下把我的名字也署上去了?”
朱厚照理所当然地说道:“当然,这可都是你讲的,怎么能不署你的名!”
文哥儿:“…………”
真不错,兴许咱师徒俩以后能在性病宣传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事已至此,文哥儿也没法让人去把稿子追回来,只能让《新报》编辑部的人头疼去。
不知他们敢不敢印出来。
更不知他们敢不敢不印出来。
想想可真够愁人的!
幸好他们人在江南,不需要面对这种左右为难的选择!
文哥儿愉快地把这事儿抛诸脑后,跟朱厚照去尝尝扬州的船宴。
江南水乡连改造成书肆的书船都有了,在船上设宴供人边赏景边吃饭当然也不在话下,扬州的船宴不仅可以提前丰富的席面,还有各种设有炉灶的小船穿梭其中,食客可以招手让它们驶近挑选想要的菜品。
文哥儿就很喜欢这种自己挑挑拣拣的感觉,碰到啥船经过都要看看人家有啥吃的,遇上能说会唱的还要跟别人学上两句。
一行人还尝试了扬州的鸭子新吃法,套鸭!
顾名思义就是老鸭肚子塞只嫩鸭,两只鸭品种不一样,成长度不一样,肉质自然也不一样,可以让你一次性尝到两种不同滋味的鸭鸭!
本来朱厚照在南京吃鸭子已经吃到有点腻味了,看到这大鸭套小鸭的奇思还是忍不住扒拉开来研究了好一会。
文哥儿听船家说这鸭子是高邮那边养出来的,一下子想起那篇描述高邮咸鸭蛋的经典课文。
他顿时来了兴致,转头和朱厚照商量了几句,吃饱饭后便喊了艘小船直接晃晃悠悠地沿水路去高邮选购传说中质细而油多的高邮咸鸭蛋去!
朱厚照目前对扬州有小小的心理阴影,这两天都玩得心不在焉,现在文哥儿临时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新旅行,他马上又活过来了!只不过他乘上去高邮的小船时还是有点纳闷:“腌蛋有什么好吃的?”
文哥儿信誓旦旦地道:“高邮养的鸭子都这么好吃,鸭蛋肯定也是顶好顶好的。倘若找到真正好吃的腌蛋,咱也可以给老师他们捎一点回去!”比起别的特产,咸鸭蛋还是挺好运输的,即便路上耽搁了也不容易坏。
至于这东西不值钱……谢迁他们要什么值钱的东西没有?咱送东西最要紧的是心意!
朱厚照听后觉得很有道理,点着头说道:“孤也亲自挑一些送给父皇他们尝尝!”
反正他们一路走来已经送了各式各样的土产回京师,也不差这几个咸鸭蛋了。
师徒俩没带几个从人,轻装简行地抵达了高邮。文哥儿在城里到处溜达,碰上谁都要跟人家聊上几句,主要打探一下哪里能买到最地道的高邮咸鸭蛋。
得知两人来意的高邮本地人都有些无言,你俩远道而来就为了买咱高邮最不值钱的腌蛋?
有人甚至直接拉着他们到自己家走,说是自己家做了不少,个个都有红艳艳的咸蛋黄,保证一戳就流油!
文哥儿也不拒绝,还真跟去别人家里挑咸鸭蛋,甚至还约了几家人兴致勃勃地比对谁家的咸鸭蛋油最多!
那几家出咸鸭蛋的人也来劲了,当场捋起袖子要来一场说比就比的“咸鸭蛋大赛”。
一群人正热热闹闹地讨论着,忽听不远处一处宅院里传来吹弹声。
文哥儿耳力极佳,一下子捕捉到那边吹弹的曲目乃是《朝天子》,只是还不知道填的是什么唱词。他示意大伙把临时组织的“咸鸭蛋大赛”暂停一下,侧耳聆听起那边到底在唱什么。
不一会,他眉头就动了动。
这唱词可了不得,刚听了个开头就让文哥儿精神一振!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文哥儿跟着王九思他们了解了不少曲谱和唱词,是以他知晓这首后世赫赫有名的讽刺小令眼下还没有流行开。难道这首《朝天子》的作者居然是高邮人?!
文哥儿立刻跟周围人打听起不远处那栋高楼住着什么人。
作者有话说:
文崽:来都来了,必须去尝尝高邮鸭蛋!
*
已经是个废废春!
*
注:
①两只玉腕千人枕,一点朱唇万客尝:出自《金瓶梅》之类的书(?)
…
②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出自《朝天子·咏喇叭》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很久以前有人在评论区提到过这个大佬(?)当时没机会写,现在来都来了,必须得让文崽偶遇一下!
这首散曲据说是正德年间写的,讽刺正德年间朝政混乱、官员腐败。现在稍微提前出现一下,毕竟是给猪崽写的,可以让猪崽听个现场!
猪崽:?
第440章
提到在家听曲儿那一位众人可就打开话匣子了,话里话外还很有些恨铁不成钢,说是那位叫王磐。
就那个磐石的磐。
这家伙脾气也跟石头似的又臭又硬,少年时随便一考就考成了生员偏偏入官学后又嫌弃学堂生活太拘束没念几天书就回家了。
他家有钱得很竟也由着他造作,这些年他在城西这边起了栋高楼自个儿养了个乐师班子有雅客登门就让人吹弹新曲,没有客人他便自个儿读书听曲,日子过得好不悠哉。
太可惜了!
这么好一读书苗子至今连贡院门槛都没踏进去过。
文哥儿自从结识了钱福,便不觉得这种视功名利禄于无物的家伙稀奇了。钱福好不容易考上了状元都能说致仕就致仕人王磐不喜拘束压根不想参加科举也很正常。
得知王磐家中藏书也很多,文哥儿便生出了想去登门拜访的心思。
只是不知人家会不会欢迎他们这些俗人。
文哥儿这段时间到处拜访藏书家,也不是没有被拒之门外过的。别人不喜欢和你这种入朝为官的人打交道,你名气再大都没用。
好在文哥儿是从来不怕闭门羹这种事的人不让他进门他就记下来回头让杨慎去拜访。看看咱这个杨小慎没有入仕对吧?才华也够出众对吧?你们有什么理由再把他拒之门外!
反正应天府一带的藏书家都被他们师兄弟轮流骚扰过一遍。
到现在还会被康海他们这些庶吉士骚扰。
想借书看脸皮就得厚!
文哥儿也没急着去登门而是在王磐那边唱起第二遍《朝天子》的时候招呼朱厚照仔细听。瞧这唱词,当真是朗朗上口又意味深长写出它来的人绝对称得上是才华横溢!
朱厚照刚才也听了一耳朵只是没听全整首曲子如今听那高楼里又唱了第二轮才慢慢品咂起来。
这一细品就感觉有哪儿不对。
什么叫“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什么叫“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总感觉这唱词唱的没一句好话!
周围人听得脸色也有些不对,怕这首《朝天子》会带来祸事。尤其眼前这两少年郎身后跟着些护卫的人,一看就知道来头很不一般,听了这曲子会不会传扬到别处去?
众人都没了比拼谁家腌蛋更好的心思,都想马上带着自家腌蛋回家去,省得被卷进什么不好的事里头。
文哥儿见状从各家买了些咸鸭蛋,交给随行的人准备拿回落脚处再好好尝尝。等周围人散去后,他才转头看向脸色臭臭的朱厚照,挑眉问道:“你不喜欢这曲子吗?”
朱厚照不懂就问:“这唱的是什么?”
文哥儿便给他解释了一下,说是官船下乡时经常吹号头征集人手,军户和民户都会被摊派不少苦役,所以百姓们听到那喇叭唢呐都担忧害怕,不知道这次落到自己头上的会是什么苦差事。
更要命的是地方官能摊派,上面下来的官也能摊派,这一层叠一层的苦役堆下来,可不就是“水尽鹅飞”(家破人亡)了吗?这种情况下,不少百姓都选择把自己的土地投献给乡绅富户,以逃避无穷无尽的苦役。
事实上选择咬牙投献土地的百姓也只是饮鸩止渴而已,官府不仁慈,乡绅富户也不一定会仁慈,无非是把从已经无法忍受的痛苦生活变成稍微能忍受的痛苦生活。
他们献出田产想喘上一口气的代价是那些不愿投献土地的百姓要承担更多的徭役。
等将来哪天所有人都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真正水尽鹅飞的日子就不远了。
朱厚照一下子想到自己眼睁睁看着岐山县一次次破败下去的残酷体验。
那时候他的“岐山县”里也有这样的“恶绅”“恶商”“恶民”,当然,偶尔还会有文哥儿倾情演出的“恶官”——反正无论文哥儿选择什么角色,都能轻松扰乱整个岐山县。
想要一个县城变好都那么难,何况是想让整个大明变好?
这一刻,朱厚照感觉自己又变成了当初那个对着岐山县舆图手足无措、又气又急的小孩儿。
“那怎么办?”朱厚照忍不住抬起头看向文哥儿,和小时候一样寻求文哥儿的帮助。
文哥儿微微地弯起了唇,噙着笑回道:“你可以不看不听不问,这样自然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永远不必为这些事烦恼,待在京师舒舒服服地当你的储君,日后登基顺顺当当地当个太平天子。”
文哥儿慢条斯理地讲完了,仿佛还觉得不太够,又贴心地给朱厚照补充了别的建议——
“要是遇到说话不中听的家伙你就让人把他们拖出去统统打死,久而久之肯定是你想喜欢听什么底下的人就给你讲什么,大明上下无一处不安宁。”
朱厚照:“…………”
好气!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小先生说起话来还是这么气人!
他真要是成了那样的皇帝,肯定第一个就让人把他小先生拖下去活活打死!
朱厚照哼道:“我们去拜访那什么王磐去!”
话不好听他也要听!
他倒要当面问问看,这人为什么让人唱这样的曲子,事情是不是真的像文哥儿说的那样!
文哥儿道:“那你可得先做好吃闭门羹的准备,毕竟不是谁都愿意放我们进门的。”
朱厚照哼哼唧唧地迈步往王磐家那栋高楼走。
他又不是没吃过闭门羹!以前他宣文哥儿入宫,文哥儿次次都不情不愿的;他想去文哥儿家里玩,文哥儿也不乐意让他去。
他当然知道不是所有人都会捧着他这个太子,更知道不是人人都会把功名利禄放在心上。
师徒俩相携来到王家大门前,文哥儿亲自上前叩门。
王磐这个主家最喜欢结交文人雅士,底下的仆从迎送时也会先估量对方的身份。见门外来了两个少年郎,一看便是读书人打扮,门房当即笑脸相迎:“两位小官人有什么事吗?”
这时高楼上唱起了另一首曲儿,唱得洒脱又自在,起首一句唱的便是“不登冰雪堂,不会风云路;不干丞相府,不谒帝王都”。
隐逸心迹尽在曲终。
这显然是位不想当官的闲云野鹤。
文哥儿侧耳认真聆听完全曲,才笑着对门房说道:“我乃浙江余姚王慎辞,今儿与友人行经此地,偶然听了西楼先生两首好曲,冒昧登门想当面拜谢西楼先生。也不知你们主家今日是否愿意见客,还请门公替我们通传一声。”
那门房见两人年纪虽不大,衣着谈吐却都不一般,当即也不耽搁,二话不说入内与王磐说起门外有这么两位来客。
王磐筑起的这座西楼平日里也算“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即便他从来没参加过科举,一听“浙江余姚王慎辞”也知晓来人是谁。
这位赫赫有名的王小状元可是不少达官贵人把他当座上宾的,没想到居然会寻到他这偏僻的西楼来。根据王小状元的说法,还听了他今儿叫人学唱的两首新曲?
王磐想到太子抵达南直隶大半个月也不曾传出什么扰民的事迹,这位王小状元也只是拜访各方藏书家(其中几人还写信跟他夸赞过这位状元郎),心中便没生出多少排斥。他既然敢教人唱,自是不怕被旁人听见!
王磐命人去把文哥儿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