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戏明 >

第44章

戏明-第44章

小说: 戏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丘濬脸虽然还是拉得老长,语气却是和平时没什么区别:“你跑过来做什么?”
  文哥儿见丘濬脸色臭臭的,但没立刻撵他走,顿时觉得自己的图书馆还有救。
  他把揣过来的文章递给丘濬,嘴里说道:“您看!我就是想让李学士给我指点指点,结果他居然抄了一份给别人看!我真不是故意的!”
  丘濬:“…………”
  丘濬看了眼文哥儿,又看了眼文哥儿递来的文章。
  这是罪魁祸首主动送上门?!
  本来丘濬还以为是李东阳写了什么新作,结果居然是这小子给写的!
  文哥儿见丘濬脸色更臭了,立刻开始推锅,一个劲说什么“不是我的错”啦、“都是李小先骗我的”啦、“您不要生我气”啦、“你看这真的是李学士背着我抄的”啦。
  听得丘濬脑仁都开始发疼。
  丘濬道:“行了,你别再嚷嚷,我都知道了。”他接过文哥儿递来的两份文稿一看,字迹确实都是别人的,其中一份与另一份的批语也确实出自同一人之手。
  作为《宪宗实录》的副总裁,每天都要坚持审稿,丘濬对李东阳他们的字迹了如指掌,一看就知道文哥儿没说谎。
  丘濬对于这份自己送上门的罪证还蛮好奇的,在文哥儿忐忑的目光中细读起来。
  这是以文哥儿的角度在写那天做饼前后的对谈,读来非常轻松愉快,丘濬也是通过这文章的角度才发现自己居然对这小孩儿挺有耐心。
  李东阳给的建议也很中肯。
  要是换成丘濬自己来,可能做不到像李东阳这样边鼓励边提建议。
  丘濬在心里想了一下,要他给意见的话就是“这里不行”“那里也不行”。
  算了,想想前些年他在国子监当祭酒,监生们一个两个都怕他怕到不行,这小子还是让李东阳指点去吧。
  丘濬道:“下次长个心眼,别什么都往外写。”
  文哥儿嘟囔:“我怎么知道李学士这么爱给别人看文章。”
  见丘濬没有生他气,文哥儿又和丘濬叭叭起来,说谢迁又拉了李东阳给他当老师,这么多老师他得做多少功课啊!
  丘濬道:“有人愿意教你,你还不乐意了不成?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圣人尚且如此,何况是你?只要能教你新学问的,你就该诚恳受教才是。天底下不知多少读书人想要求一名师都求不来,你倒是嫌弃起来了!人李西涯还不配教你不成?”
  文哥儿辩驳道:“可是我才三岁,不该好好玩吗!”
  丘濬道:“人生不过短短数十载,岂可耽于玩乐?”
  文哥儿才不听这种大道理。
  小孩儿就该开开心心地玩!
  丘濬也知道文哥儿肯定听不进去,也没有多说什么。
  他只给文哥儿讲了讲李东阳的光辉历史。
  李东阳爱瞎吹是有师门渊源的。
  当年他老师黎淳是个风流倜傥的状元郎,刚入京赴考时同窗们请了一群妓女在楼上齐齐喊黎淳的名字,想瞅瞅黎淳窘迫的模样。
  结果黎淳一听,笑了笑作诗一首,大意是“我黎淳天生就是状元的命,这不,天上仙女都齐齐下凡提前报喜”。
  关键是黎淳那年还真考了状元!
  这一段促狭趣事也就成了佳话。
  这就是吹牛与实力并在的重要性。
  到了李东阳这儿,那可是把他老师从容自信的优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不仅吹自己从不含糊,还爱帮别人把牛逼也吹了。
  比如吴宽还没进考场,李东阳读过他的诗文就开始猛夸:“他不当状元谁还能当状元!”
  好在吴宽也确实当了状元,不然大话都让李东阳吹出去了,多不好收场!
  文哥儿听得瞠目结舌。
  原来受害者不独他一个,还有这么多人惨遭他这位新老师迫害!
  文哥儿一脸紧张:“您说他以后会不会也和人说我是‘状元之才’?”
  丘濬睨他一眼。
  眼神里的意思明明白白:“就你?”
  文哥儿不服气道:“我老聪明了!”
  丘濬道:“那你担心什么?由着他说去。”
  文哥儿哪能不担心,吹完牛逼做不到多丢人!他哼哼唧唧地自我安慰道:“我上头还有大哥呢,大哥先考!”
  丘濬道:“那等你大哥考上了,你先生们会说‘你爹和你哥都是状元,你不考个状元那可太丢我们的脸了’。”
  文哥儿:“………………”
  怎么办,脑海里已经有画面了!
  文哥儿努力挣扎起来:“状元有什么好,不考状元也能做官!读书不能好高骛远,我们要脚踏实地!”
  丘濬又睨了他一眼,慢悠悠地道:“你和李西涯他们说去,我又不是你老师,你和我讲这些没甚用处。”
  文哥儿能去说吗?
  那必须不能说啊!
  说不准本来他三个老师没这想法的,被他一说就来劲了,马上就开始和人说“看到没,我学生才三岁就想考状元了”。
  那场景,光是想想就叫人害怕极了!
  “您不生我气就好了!”文哥儿当机立断地换了话题。
  丘濬闻言瞪向文哥儿。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他今天琢磨了一整天都没琢磨明白怎么一回事,现在才知道是文哥儿闹出来的幺蛾子。
  眼下满朝上下都在讨论他做的饼到底好不好吃,连王恕那家伙都不例外!
  要是他们讨论他的文章有这么起劲就好了。
  丘濬想了想,叫人取来一套《大学衍义补》,让文哥儿拿回去看。
  文哥儿:?????
  哪来这么厚一叠书!
  丘濬很矜持地说道:“这是我写的,你拿回去读读。”
  《大学衍义补》可是丘濬呕心沥血之作,全文160卷,约一百多万字,内容是摘录历代名臣先贤言行进行评价,从如何对肚子里的胎儿进行胎教讲到大航海如何有益大明发展。
  文哥儿看着眼前厚厚一叠书,一张小脸皱成了苦瓜。他自觉非常委婉地拒绝:“这么贵重的书,我怎么能收!”
  丘濬横他一眼,冷哼道:“平时借那么多杂七杂八的书也没见你觉得贵重,多看一本怎么了?”
  你这是一本吗?
  你这是一大捆!
  眼瞅着丘濬马上要发飙了,文哥儿只能哄道:“这可是您写的书,自然特别贵重!”
  丘濬骂道:“油腔滑调!”
  文哥儿唉声叹气地说道:“这么好的书,给小孩儿看简直是糟蹋了!”
  丘濬不搭理他了。
  俨然一副“你不看我的书我就不和你好了”的冷酷模样。
  文哥儿一下子明白自己要是不好好看,真的要失去宝贵的图书馆!
  他能怎么办,只能乖乖让金生帮忙抱起那一大捆《大学衍义补》,别过丘濬迈着沉重的小步子回家去。
  这个老丘,怎么跟后世那些自己掏钱印一堆书送亲朋好友的家伙一个样!
  别人不想看,竟还带强买强卖的!
  他还是个孩子,为什么要他承受那么多呢!
  得亏金生力气大,要不然他根本扛不回去!
  文哥儿边踱步往回走边叹了一会气,才转过头问金生:“你说今晚家里吃什么?”
  金生:“…………”
  他还以为他们家少爷在愁怎么读完这么厚一捆书呢,怎么突然就转到了晚饭上?
  金生尽职尽责地给文哥儿报菜谱:“今儿市里有牛肉卖,厨房买回来一些,应当是炖牛肉……”
  众所周知,耕牛十分贵重,牛肉是不能随便卖的,市面上有了牛肉各家都会争取买上一些。
  哪怕草原上养出来的牛羊可以宰了吃,那也不足以供应那么多达官贵人享用,普通人一年能吃上几回都算是阔绰人家了。
  吃不上的肉才是大伙最想吃的!
  文哥儿也一样,越吃不上他越馋。听金生说晚上吃炖牛肉,两眼一亮,撒丫子跑回家等开饭去。
  省得被他祖父吃光了!
  作者有话说:
  老丘:他们都馋我的饼,可恶!
  老丘:就不能欣赏一下我的才华吗?
  文哥儿:不能
  *
  夜半三更,偷偷更新!(睡过头了
  *
  注:
  ①黎淳的状元诗:出自《七修类稿》
  黎状元淳,初膺乡荐至京师,将礼部会试时,盘礴间,闻酒楼上有妇人唤其名,举头观之,则角妓也,乃知为同辈所啐。于是登楼吟曰:“千里邀游赴帝京,忽闻楼上唤黎淳;状元自是天生定,先遣嫦娥报我名。”已而果然。
  吴宽的事没搜到出处,不过李东阳都鼓吹过王守仁写《来科状元赋》了,肯定干得出来没错!(bushi
  ②《大学衍义补》,确实写了胎教和鼓吹海运
  胎教:“臣按:此古人人家教童子之礼。夫古人有胎教,方其妊子之时,必谨所感,心感于物则其子形、音肖之,故有胎教之礼,传所谓胎教者,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即跛也)、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过人矣。”
  吹海运的内容很多,就不一一摘录了
  反正这就是老丘把方方面面都指指点点一遍的理学专著(bushi


第61章 
  这顿香喷喷的炖牛肉炖得非常入味。文哥儿连肉汁都没放过,一上桌就浇了不少在白莹莹的米饭上,保证每一口米饭都被浓郁的肉香裹了起来。
  王老爷子道:“瞧你这出息,跟一整年没吃上肉似的!”只不过嘴里是这么说该夹肉该添饭的时候他也一点都不含糊吃得比平时多多了。
  一家人吃过饭文哥儿揉着小小的肚子往回走,只恨自己个头太小肚皮没他祖父能装要不然饭桌上比谁吃得多他绝不会输!
  到了晚上,文哥儿的主要活动是陪他二哥和弟弟妹妹玩。夜里看书要点灯烛,一不小心把书烧着了可得把人心疼死。
  一直到第二天睡饱饭足文哥儿才搬出本老丘写的《大学衍义补》读了起来。
  后世都说“宋明理学”,其实在宋朝大部分时间里程朱理学都不怎么兴盛朱熹更是一度被斥为“伪学”,常年遭到朝廷打压。
  直至明朝初期朱熹的学问被敲定为科举指导思想,朱熹等人的理学著作才真正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每一个读书人案头的必备书目。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朝野之中质疑理学的声音也渐渐起来了。
  于是有的人变本加厉维护礼教有的人尝试探索新的方向(比如后来的王阳明心学)有的人则觉得还探索做什么这玩意没救了全部推翻吧(比如后来的杨慎)。
  丘濬就是第一种人他不仅想把文风掰正还想把世风掰正,掰正依靠的就是往圣先贤们留下的智慧。
  丘濬这本《大学衍义补》里头很大一部分内容讲的就是“理学行为守则”以及应该如何将它们推广和落实。
  不过丘濬读的书多百家之学了然于胸书里的内容除却这些叫人敬谢不敏的“理学行为守则”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他关于社会变迁的思考,尤其是关于商品经济发展的思考。
  只是这些新想法与新思考,需要耗费许多时间和精力在他浩如烟海的“理学行为守则”里头扒拉出来而已。
  文哥儿这么活力充沛的一个人,打开《大学衍义补》一刻钟后还是被它击垮了。
  字太多,不想看。
  比如动不动就来一段啰嗦到跟绕口令似的评价。
  比如动不动就引用朱熹的观点并发表千八百字自己的高见。
  这怎么看?
  狗都不看!
  老丘啊老丘,你写的到底是什么!
  如果大明有虐待儿童罪,他第一个去官府告发老丘,绝不允许老丘逍遥法外!
  文哥儿皱起一张小脸,不知该如何面对这一大摞厚厚的百万巨著。要不,每次去老丘家前随便往中间翻几页研究一下,假装自己读过了?
  这样做虽然不太诚实,可也比从头到尾看一百万字折磨自己要强。
  文哥儿想到了这样一个妙招,顿时又精神抖擞起来了,麻溜把书往中间一翻。
  好家伙,这次不是引用朱熹了,而是引用司马光!
  想法一个赛一个封建。
  作为懵懵懂懂有那么一点后世记忆的小孩,文哥儿捧着书左看右看,只看出一个想法:这什么玩意!
  文哥儿没有办法,索性从那厚厚一摞书里抽出另一本随机翻了起来。
  比起前面那些长篇累牍的大道理,这一卷读起来轻松多了,讲的居然全是经济贸易的事,从历朝的各种经济政策讲到当朝的经济现状!
  很不错,这什么均输法……互市法……和籴法……
  文哥儿全都——不懂!
  不过这不妨碍文哥儿看得津津有味,并把自己弄不明白的部分记下来回头去问丘濬。
  不懂才要学,学了才能懂!
  等他掌握了这些古代经济学名词,就可以出题去考他身在河北的笔友王文素了!
  有了这么一个考死笔友的伟大目标,文哥儿捧着“市籴之令”那一卷书哼哧哼哧研究起来。
  就这么度过一个艰难的早上,下午文哥儿就把书扔开了,继续与金生琢磨起全新的建筑积木套装该如何设计。
  赚不赚钱不要紧,要紧的是他自己想玩!
  转眼到了旬休日,文哥儿溜达去谢家接受旬考,结果赫然发现三个老师居然都在,看起来还相谈甚欢。
  这年头收学生,要么是学生直接住到老师家里去,勤勤恳恳地侍奉老师;要么是随便挂个名,逢年过节积极写信问候,见面恭恭敬敬喊声老师就完事。
  像文哥儿这种一口气拜三个老师,还得自己按时按点上门受教的,着实是不常见。
  杨廷和与李东阳便约了今天一起到谢家来,给文哥儿拟个课表,省得文哥儿每到旬休日便陀螺似的瞎转。
  比起谢迁要教的科举必修课,杨廷和这边随意得很,他觉得文哥儿不是非得旬休日过来,平日里他下衙后也可以与文哥儿手谈几局,指点指点文哥儿的棋艺。
  文哥儿有什么算学上的问题,也可以一并来问他。
  李东阳这边则是主要是看文哥儿有什么新文章要他指点,实在没灵感的话李东阳就给他圈个范围,比照着过去的好文章来模仿创作。
  李东阳这次过来就给文哥儿准备了几本很不错的文集,诸如《昭明文选》《八先生文集》之类的。
  都是很值得一读的扩展阅读集子。
  文哥儿才刚从骤然见到三师齐聚的惊吓中回过神来,就发现从天而降的新老师已经给自己塞了一摞书。
  文哥儿再次小脸发苦。
  没等李东阳他们对他进行深刻教诲,他就自顾自地吐起苦水来——
  就在前几天,老丘居然给他送了一套《大学衍义补》,看得他两眼发晕!怎么可以这样对小孩子呢!
  李东阳道:“丘尚书这书可是很了不得的,陛下看过以后直接把他提拔成了礼部尚书。难得丘尚书肯借给你看,你可得抓紧机会好好把它读完。”
  文哥儿哪里知道老丘还靠这本书升了官,他稀奇地追问:“写书还能升迁的吗?”
  未曾设想的升官道路增加了!
  李东阳道:“得看写什么书了。”
  自古以来就有“立功、立德、立言”的三不朽之说,其中的“立言”便是著书立说,给后人留下有意义的思想与学说。
  你要是写《金瓶梅》,那朝廷肯定是没法给你加官进爵的。
  这玩意你连真名都不敢署。
  文哥儿想了想丘濬那本书的内容,一下子听懂了李东阳的意思。
  这种东西一般人哪里写得出来啊?
  唉,这是一条很难复制的升官路!
  李东阳三人瞅见文哥儿在那唉声叹气,都觉得有些乐。
  这些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