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戏明 >

第86章

戏明-第86章

小说: 戏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京师最受欢迎的端午游玩地点要数天坛那一带。
  那边有山有水,可游玩之处颇多,家中长辈都爱带小孩子出来长长见识。
  文哥儿没去过天坛那边玩儿,早早就起来盼着出发。
  本来端午宫中也会赐宴百官,可惜今年年景不好,上元节灯会免了,端午赐宴自然也免了,是以大伙早早便约着出门。
  文哥儿被他爹塞上租来的马车,同行的还有年纪稍大的王守俭。
  两个年纪小的就只能在家待着了。
  至于王守仁,他约了同学一块去玩儿,不跟他们一块走。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往天坛那边出发,文哥儿他们不用走路也不用骑马,便趴在车窗边好奇地往外瞧。
  没一会,文哥儿就看到旁边有一群医士、医生举着标着太医院的旗帜,一路敲打鼓吹前行。
  太医院的人这是去做啥啊,居然弄出这么大的动静?
  文哥儿好奇得脑袋都快探出车外去了,又被骑马跟在马车边的王华无情地给摁了回去。
  “别探头探脑的,小心你的脑袋。”王华对自家这个特别爱凑热闹的儿子格外了解,一直在外头盯着呢。
  文哥儿趴窗沿边张望太医院列出的长队边问王华:“他们这是去做什么啊?”
  王华道:“他们要去南海子那边取蟾酥。”
  蟾酥,就是蟾蜍身上可以入药的部分。
  五月正是青蛙蟾蜍活跃的季节,南海子那一带湿地众多,蟾蜍也多,太医院的医士与医生们要展开一年一度的蟾酥采集活动。
  至于这一路旗帜招展、吹吹打打的,大概是太医院的传统节目。
  过节嘛,合该有点仪式感!
  文哥儿听他爹介绍了一番,觉得很有意思。他说道:“他们要抓蟾蜍吗?危险不危险?”
  王华瞥见文哥儿满脸都是好奇,不由问:“怎么?你还想跟去抓蟾蜍?”
  文哥儿本来是挺想的,想想蟾蜍的丑模样,又一脸拒绝地直摇头。
  看来古往今来的医学生,都逃不过和形形色色医用动物打交道的宿命!
  文哥儿一路瞧瞧这瞧瞧那,很快便抵达天坛一带。
  还没到可以游玩的地方呢,马车就走不进去了。王华寻了个地方让人守着马车,领着两个小孩去和其他人会合。
  人可真多!
  好在天坛一带地势开阔,行走其中不至于人挤人。
  既然是早就定好的出游计划,王华他们自然是提前叫人去方便看龙舟的地方占好位置,他们现在只需要按时过去就好了。
  来的大人小孩都很熟,文哥儿便领着小伙伴们遍地撒欢,走累了还买些饮子糖饼之类的坐下吃吃喝喝。
  这家伙每次出门都把自己的私房钱全带上,全自助消费,完全不用问他爹的。
  王华也不管他怎么花钱,只负责瞧瞧他选的摊贩干净不干净。
  只要不吃出毛病来,小孩子爱怎么闹怎么闹。
  在王华放养的态度下,文哥儿简直是看到啥新鲜东西就要过去瞅几眼,连古往今来都很流行的套圈圈都要玩几下。
  就他那小胳膊小腿的,一大把圈圈咻咻咻地扔出去,啥都没套中。
  文哥儿:“…………”
  可恶,等他练成百步穿杨的神枪手,一定回来把他们家宝贝全套走!
  文哥儿带着一群小孩玩得不亦乐乎,要不是王华提醒说龙舟快开始了,他都还舍不得走太快呢!
  一行人走到看龙舟的地方,还没抵达占好的位置呢,就听有人喊旁边的王鏊:“哟,这不是王学士吗?”
  文哥儿觉得这嗓儿有点耳熟,转头一瞅,不是张鹤龄、张延龄兄弟俩又是谁?
  这王学士喊的又是谁呢?
  肯定不是他爹吧?
  文哥儿好奇地瞧了过去,发现张家兄弟俩是冲着王鏊去的。
  王鏊淡淡道:“两位贤侄也出来玩?”
  王鏊与张家有过姻亲关系,只不过这些年已经不往来,张鹤龄兄弟俩对此很不满意。
  他们有个皇后姐姐,走到哪别人都捧着他们,就王鏊这样的文官臭清高,不屑与他们这些外戚扯上关系。
  王鏊越是这样冷淡,张鹤龄兄弟俩越是要气气他们,笑呵呵地说道:“可惜姑姑不在了,要不然端午该回我们寿宁伯府住上几天才是。”
  不是说要和他们寿宁伯府撇清关系吗?他们偏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把两家这重姻亲关系揭开来!
  文哥儿在旁听得有些迷茫,不太理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周围人这么多,他也不好当场发问,只得先把这事记下来,回头再找他爹唠唠。
  王鏊并没有受张鹤龄兄弟俩影响,只面不改色地与他们兄弟俩周旋了几句,便与其他人一起往前走。
  王华直接把脸上写满了好奇的文哥儿抱了起来,省得他一下子没忍住跑过去跟当事人打听八卦。
  文哥儿玩耍了半天,也有点累了,有人抱着走他乐得轻松,乖乖地没有闹腾。
  一行人很快抛开了刚才的小插曲,有说有笑地走到了看龙舟的地方。
  岸边早搭起了连片的棚子,以便来让看龙舟的达官贵人们不至于被猛烈的日头晒伤。
  周围有不少小贩提着挑着耍货、零嘴沿岸来回吆喝,一时间商贩们的叫卖声、小孩儿们的哭闹声、大人们的说笑声不绝于耳,光是用耳朵听就格外热闹。
  王华他们坐下喝茶聊天,文哥儿带着小伙伴们蹬蹬蹬跑到棚子外头,好奇地眺望着波光粼粼的水面。
  龙舟已经在远处整装待发,他们这个位置离出发点太远,根本看不清到底有哪些龙舟下了水。
  文哥儿把眼睛睁到了最大,也没法看清那些龙舟上的旗子写着啥。
  这可不行,他和祖父说好了,回去后要讲讲那队赢了!
  也不知算不算不是冤家路窄,张鹤龄兄弟俩的棚子就在附近,他们正和几个狐朋狗友开赌局赌哪队赢呢。
  瞧见文哥儿在那儿费劲地张望,张延龄一下子把人认出来了。
  这是尚书饼!
  哦不,这是王家那小神童!
  张延龄说道:“你小子也来看龙舟啊?”
  他伸手想要把文哥儿拎起来打量打量,就被满脸警惕的金生挡下了。
  文哥儿一看是刚才见过的张鹤龄兄弟俩,再看看他们身边那群狐朋狗友,莫名觉得有点儿眼熟。他也没太在意,只让金生退下,昂起脑袋问道:“你们知道今天都有哪些龙舟队参加这次竞渡吗?”
  张延龄眼珠子一转,笑眯眯地道:“我当然知道啊,你想知道吗?来我们这边看看,顺手来下个注吧。”
  文哥儿正气凛然地拒绝:“赌博害人害己!”他还用“没想到你年纪轻轻就是个赌狗”的奇怪眼神看着张延龄,“谁怂恿你去赌博,肯定是坏蛋!”
  张延龄脸黑了:“我好意带你玩你还不领情了,真是好心没好报!”
  文哥儿倒没有非要给张延龄灌输正确三观的执着追求,转而问道:“我不下注,可以过去看看有哪几队人吗?”
  张延龄冷哼一声:“你爱看不看!”
  文哥儿便屁颠屁颠地过去看他们设的赌局。
  还真别说,有钱有权就是玩得丰富,一个龙舟赌局他们都给做出沙盘来,上头有好几搜仿得惟妙惟肖的龙舟,龙舟上还插着对应的旗帜。
  龙舟所在的赛道都是派专人过去看过的,全摆在对应的位置上,文哥儿对照着沙盘可以轻松记下到底是哪几队人在比试。
  张鹤龄见了文哥儿,也想起了饼来,哦不,也想起了这个害他们挨罚的小神童来。他问道:“你也想下注?”
  文哥儿连连摇头,掷地有声地说道:“下注赌博,手给剁了!”
  张鹤龄兄弟俩:“…………”
  你小子怎么说话的?
  文哥儿见他们的眼神变得有点凶,立刻补充了一句:“我是说我爹会把我手给剁了!”
  正说着,李兆先就寻了过来。
  他见到棚内那几个文哥儿觉得眼熟的狐朋狗友,登时一愣。
  这不是以前和他们玩得挺好的那几个朋友吗?
  李兆先只随口与他们打了个招呼,便抱起文哥儿走了。
  文哥儿一直没吱声,等到了外头才问李兆先:“我想起来了!那是你们朋友对吗?”
  李兆先点点头。
  文哥儿问他们都叫什么名字。
  李兆先奇道:“你问这个做什么?”
  文哥儿道:“好奇!”
  怎么这几个家伙以前给王显鸿当狗腿子,现在又给张鹤龄兄弟俩当狗腿子,好稀奇啊!
  李兆先不知道文哥儿脑袋里在想什么,还是一五一十地把他们的名字给文哥儿讲了。
  这时前头忽然热闹起来,竟是龙舟竞渡开始了。
  文哥儿拉着李兆先跑过去占了个好位置,双目熠熠地专心看起来龙舟来,生怕错过了精彩部分回去后不好跟他祖父吹嘘。
  作者有话说:
  文哥儿:怎么又是你们?!
  狐朋狗友:怎么又是你?!
  P。S。前面小李和小王不给狐朋狗友当冤大头了,狐朋狗友就找别人玩去了……
  *
  更新!
  震惊!
  *
  注:
  ①女儿节和端午风俗:参考《《宛署杂记》
  “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端午日,士人相约携酒果游赏天坛松林、高梁桥柳林、德胜门内水关、安定门外满井,名踏青。妇女如之,比之南京雨花台更盛。”
  ②取蟾酥:参考《帝京景物略》
  “太医院官,旗物鼓吹,赴南海子,捉虾蟆,取蟾酥也。”


第120章 
  许是第一次出来看龙舟的缘故文哥儿看得格外起劲,等那几艘龙舟跟利箭似的从他们面前冲过去,他更是直接要钱福他们扛着他往前跑。
  钱福等人:“…………”
  这就有点为难人了。
  好在龙舟在水里走得快,他们也不需要扛太久。
  每次看到王华轻轻松松扛起文哥儿他们都由衷感到钦佩:前辈不愧是前辈臂力都比他们好这么多!
  龙舟竞渡眨眼间结束了大伙也没有散场,大多留在棚子里喝茶吃果子下棋、抚琴、闲聊、赏景。
  还有人租了周围的大船小船晃晃悠悠地游湖去了。
  文哥儿东奔西跑半天,这会儿才终于觉得有点累,也挤到他爹和他二哥身边坐下端了杯清凉饮子吨吨吨猛灌了好几口。
  李东阳打趣道:“你瞧瞧你,喝东西总是牛饮哪里有读书人的样子?”
  文哥儿伶牙俐齿得很,一点都不怵他老师的挤兑,有理有据地反驳道:“天下读书人难道就一个样子吗?李太白喝酒那么畅快,他难道就不是读书人了?”
  “您看!”
  文哥儿边说边捧起自己面前的饮子慢条斯理地送到嘴边小啜一口动作非常文雅姿态非常端方俨然一个端坐饮茶的小小君子。
  接着他才反问李东阳:“您觉得李太白他会这样喝酒吗?”
  众人都看得直乐觉得再没见过这么能说会道的小孩儿。
  别说,他摆出这么副小君子的模样还真叫大伙有些不太习惯。
  李东阳哈哈笑道:“你瞧瞧你这脾气别人说你一句你要反驳十句八句。”
  文哥儿一点都不虚挺直小腰杆回道:“你们乱说的,我当然要反驳!”
  李东阳点头笑道:“挺好,以后不会被人欺负了去。”
  众人歇够了,茶酒果子零嘴也吃了大半,便起身沿着岸边信步徐行起来,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闲。
  李东阳悠哉地踱着步子往前走,嘴里不忘问文哥儿:“出来玩儿半天,有没有什么好想法?”
  文哥儿一听就懂。
  这是作文老师问你,有没有作文灵感!
  文哥儿道:“有是有,不过还没想好怎么写,等我写好再给您看。”
  李东阳很满意文哥儿一点就透的聪明劲,也不问他是什么想法,只笑着说道:“行,我等着。”
  一行人在周围转了一圈,时而驻足听人弹唱,时而到别人的文会上凑个热闹,最后还去周围吃了河鲜。
  春夏之际河鲜极其肥美,就是得舍得放姜葱,不然河鱼腥味有些重。
  吴宽他们都是会吃的,亲自挑了应季的河鱼叫人现杀现做,两桌子人先围桌吃蒜香虾米下酒。
  考虑到桌上有小孩,他们还特意挑了两条少刺的鱼,让他们吃的时候小心些,别傻乎乎地把那么大的鱼刺也吞下去。
  店家一边杀鱼,一边让伙计给他们上茶,还上了盘薄荷饼。
  文哥儿一向乐于尝试没吃过的新吃食,拿起一块尝了尝,只觉这东西入嘴清清凉凉的,吃上一小块便觉开胃又消暑。
  适合夏天!
  一顿河鲜吃下来,文哥儿肚里饱饱,开始犯困。
  王华看了眼一路上看不出累不累、也看不出开不开心的二儿子王守俭,想了想还是伸手把文哥儿抱了起来,把文哥儿抱起来让他一路睡到马车那边。
  一行人又浩浩荡荡地回长安街去。
  文哥儿睡着了,路上不免有些安静。
  王守俭看了眼睡得香甜的文哥儿,趁金生他们没注意到伸手戳了戳那软乎乎的脸蛋儿。
  他不是文哥儿那种爱热闹的性格,也不是特别喜欢在人前露脸,好在有文哥儿在,他便不会吸引太多人的目光。
  有这么个弟弟可真好。
  他们回来得晚,街上倒没有出门时热闹了。
  文哥儿一路睡到家门口,又恢复了一贯的精神抖擞。他不用等人抱,自己跳下了马车,兴冲冲地跑回家去找赵氏她们说话。
  等把亲妈和祖母都抱抱蹭蹭一轮,他才去跟他祖父吹嘘这趟端午出游的所见所闻,把龙舟赛描述得那叫一个活灵活现,不仅结果记得清清楚楚,连过程都讲得跌宕起伏!
  王老爷子听了只觉自己仿佛也身临其境地看了场龙舟竞渡。
  这小子不去说书真是可惜了。
  文哥儿给他祖父讲了一轮,还觉得有点不过瘾,又跑去与他爹说了一声,表示要去找老丘一趟。
  他打包了些薄荷饼,可以匀几个去分给老丘尝尝鲜!
  至于吹牛逼什么的,只是顺带的而已!
  王华知道这小子碰上点事就要找所有人吹嘘一遍,不吹根本睡不着觉的那种,也没拦着他出门。
  文哥儿屁颠屁颠揣着几个薄荷饼出了门,没一会就跑到了丘濬家,一边给丘濬分饼吃一边和丘濬讲起自己看的人生第一场龙舟赛。
  丘濬本来不太感兴趣,听文哥儿唱作俱佳地讲了半天,竟也听出了点兴味来。
  一老一少就着饼聊了半天,文哥儿才尽兴而归。
  甚至还从丘濬家薅走一串粽子。
  这没什么,传统的端午节到处蹭粽子活动罢了!
  文哥儿到家后也没歇着,把自己薅回来的粽子挨个分了一遍,自己也腾出点肚子来吃了一个,这才满足地洗净手开始写文章。
  既然是出游,那自然得写游记。
  他把整个游玩过程捋了捋,准备挑出最有意思的部分写出来。
  龙舟赛今天那么多人看了,肯定很多人会写,他得写点比赛外的东西。
  比如张鹤龄兄弟俩的赌局!
  文哥儿有了灵感,立刻从自己和祖父出门前的约定说起,开始描述距离太远看不清龙舟队伍的焦急。
  幸好!
  张延龄出现啦!
  张延龄,年纪不大,为人却热情又大方,力邀他过去下注。下注什么的,王四岁根本不懂,不过听说他们知道有哪些队伍参加比赛,他就跟了过去!
  接下来文哥儿用自己所有能想到的溢美之词,疯狂赞美起张鹤龄兄弟俩弄出的赌局,尤其是那制作得十分美轮美奂的沙盘,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再看看他们拿出来的赌注,那也是看得人眼花缭乱,寻常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