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宦妻姜芙 >

第11章

宦妻姜芙-第11章

小说: 宦妻姜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芙一眼便认出这笔峰起落回转,正是出自钟元之手,其上女子眉眼相熟,初乍打眼便知这画的是谁。
  钟元回过身来想要夺回,却为时已晚。
  二人之间的气息在此刻凝结成冰点。
  若说先前那只珍珠耳坠是她多心,那这画像,或是再也说不过去,钟元将她的画像揣在身上是做什么呢?
  且显然这纸色已然沉旧,绝非一两日所存。
  远处的钟元愣杵在那里,似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六神无主,耳轮红过胭脂。
  “那日我新得了一些颜料,想用来练手,便随手画了一张。。。。。。我本想着拿给你看。。。。。。倒是忘了。。。。。。”
  “我。。。。。。我。。。。。。。”他脑子似被一团乱麻捆住,论是如何翻找都寻不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同她讲说,反而越描越黑。
  与他手足无措相比较起来,姜芙反而沉静得多,她细致将那画像按先前的印痕折好,推放到手边桌案之上,未曾与他对视,淡然道:“明日又是天不亮就得走吧,你这些日子辛苦,早些休息,那衣裳我明日再给你补。”
  “我从不敢妄想什么!”见她转身要走,钟元心下慌乱,不想就此让二人关系变得尴尬,他试图想要弥补,可话一脱口反而雪上加霜。
  他说的是“从不敢”而非“从未”。
  他想,姜芙一定也听懂了。
  又是一刻沉默,话既已出口,如同覆水难收,他干脆豁了出去,免得让她东猜西想难以自处,“姜芙,我知道我配不上你,我既已入宫,便连个男人都不是,所以这些年也从不敢妄想。这画像。。。。。。是因为我常在宫中,不能时时见你,全当是给自己做个念想罢了,往后便不会了。”
  姜芙想,这世间,若是谁并非亲人还不顾一切的对另一个人好,那便是爱,即便不是爱也是浓重的喜欢。
  钟元就是这样,冒着丢命的风险将她从牢里救出来,他原本可以不必插手此事,他原本可以什么都不做但他没有。
  彼时她的一颗心都满扑在崔枕安身上,根本料想不到,这世间竟还有人这般待她。
  事后她也隐隐觉出钟元待她非寻常友谊,但这念头一起她便觉着罪恶,她算是什么东西?一个被亲人丢出去冲喜的废物,一个被夫君抛开的弃妇。
  呵,甚至也根本算不得弃妇,她临时被拉来顶替沈珊冲喜,连婚书都没有,外人只说她是被崔枕安抛弃的发妻,实则妻名何来?
  她这样的人,不过是空有虚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哪里由得人讲说配与不配,若说真的不配,也是她姜芙不配。
  可说到底,真心喜欢一个人无论怎么藏都藏不住的,即便今日不暴/露明日也会露,那些年她自己藏的多辛苦自是心知肚明。
  “你不必同我说这些,我从来没觉着你低谁一等,”姜芙身子微微转回,却仍未看向他的眼睛,“你待我好我知道,不是你不配,而是我。钟元你在我心里早就是个很重要的人了。”
  似兄长一样。
  只是这句话姜芙没忍心告诉他,他介意自己是宫人,若再提兄长,怕是他觉着自己在羞辱他。
  一声重要,已足可暖了钟元的心,其实他什么都不求,只求似现在这样,两个人常在一块,常能见她便足矣。
  “你能忘了今日吗?”他心中忐忑,实不知该如何处之。
  “嗯,明日一早就记不起了。”姜芙点头,抿唇笑笑。


第17章 他心里好像有人
  直到姜芙出门许久,钟元仍迟迟回不过神来。
  他憎恨自己今日的莽撞,痛恨自己的糊涂,怎就忘了那张画像就在自己衣襟里,素日谨慎的人唯毛躁了这一回,也仅这一回让他几乎惶窘无颜。
  他想他今日不该回来的,他觉着他当真一刻也待不下,于是未待到天亮他便匆匆离家,实则这一晚姜芙也没睡,她未掌灯,坐在窗前听见厢房门声响动,便知钟元走了。
  今日的事太过沉重,让她一时消不得,心事多了便难以入眠,直到天快亮时才迷迷糊糊闭了眼。
  钟元这一走,比上次还要久,她不知他是真因为圣上有恙还是他不愿回来。可无论如何,姜芙还是得守在这里,同哑婆婆一起,守着这间宅院。
  眨眼又是三个月过去,褪了酷暑迎来深秋近冬,京城的深秋湿冷鲜见雪,哑婆婆的腿有风湿,到了冬日便尤其难捱,便很少上山去采药了,姜芙偶尔出去一次,闲时仍旧是看医书,还会绣些花样送到城中绣坊,也能赚些小钱。
  随着凛冬将至,很多绣坊都已经不收绣品,或是银钱给的很少,反而是米价越发高涨,一日一个价钱,盐价更是没边,有的地方已经涨到了五百文一斤,城中百姓似乎越发人心惶惶,姜芙便听说今年雨水格外丰沛,长河一带决口,淹了一处堤坝,大水一至,冲坏良田,百姓失所,粮产损失多半。
  长河的堤坝年年修却仍防不住水患,朝廷拨下的银子也随着洪涝一齐泄走,姜芙虽曾在闺阁深院不出,可在沈府中听到的闲言碎语也不曾少过,这其中的猫腻她也清楚。
  若说如今的朝廷是内忧外患,倒不如说是自己最先溃败,外强内空,硕鼠成堆,加之一个黑白不分的太子监国,当真是雪上加霜。
  不仅如此,几处盐场煮盐的灶户又闹起,借着外乱烧官船劫漕粮,一时倒让人觉着当朝有摇摇欲坠之感。
  北境大军在崔枕安的亲自率领下短短半年间已经夺下几处城池,更有太守见北境军到城下,不动一兵一卒便大开城门,名为让城中百姓避免屠掠。
  北境军军法严明,所到之处不得抢夺百姓分毫,每攻下一城,赏赐丰厚,以慰军心。此番一来,军兵气势高涨,又深得百姓之心,可谓不往不利。
  不过这也仅仅是传言,从前许多百姓深受战乱侵扰,以至一有战事便自乱阵脚,若惊弓之鸟。
  从前姜芙从不知崔枕安有这般才能,因他从未在外露过锋芒,彼时姜芙与他日夜相伴,也以为他只是一个自小养尊处忧的世子罢了。上京为质,为保北境百姓大安,胸有大爱。
  如今现这一场一场方知,他从来不是一个和软的人,他心有抱负,从未想过只拘在一处,姜芙曾想过的一辈子,在崔枕安眼中不过是笑话一场罢了。
  他深谋百变,有无数张脸。
  而她曾见过的崔枕安,不过是崔枕安想让她见到的那面。
  如今城中乱得很,倒不若京郊安静,关起门来仿似外界的任何都听不到了。
  钟元仍旧没有回来,姜芙一日日的等着,谁知最后钟元没等回,反而先等到了君王驾崩的消息。
  国丧一出,举国哀号。
  圣上无疑是现下朝中仅剩的定心丸,他撑一日,民心便保一日,他一旦去了,便犹如砥柱粉散。
  姜芙知道,这下子,钟元下次再出宫便不一定是何时。
  年关将至,不同山鸣关内百姓需守国丧,北境界内反倒比从前相较提前便张灯结带布置起来。
  北境四季分明,满城白雪覆盖,喜庆的颜色却挂了满城。
  如今北境大军压境,朝廷窘迫,节节败退,北境百姓倒是欢腾喜畅。
  一辆马车由街头缓缓驶入,因得眼近前下,街上行人拥挤,马车略显难行,在街心走走停停。
  吉祥自马车内探出半颗头,圆溜溜的眼珠子似看到了什么,忙笑着回头朝车内端坐的季玉禾献宝似的道:“姑娘,我又看到那个测字的了!”
  婢女喜祥虽将车窗棉帘只掀了一个角,可冷风仍急急灌入,吹得季玉禾身上有些不适,她稍裹了身上的貂裘大氅,顺着那道窗隙朝外瞧看过去,“什么测字的?”
  “就是之前李姑娘曾同你说过的那个,李姑娘说他测字特别准,你什么都不必讲,只要写上一个字他便会卜吉凶祸福!”
  吉祥口中的李姑娘是季玉禾的闺中密友,最信这些神叨的事,可季玉禾却不曾放在心上。
  季玉禾笑笑,纤手一摆,“罢了,我没什么要求问的事,再说,我从不信那些,不去了。”
  “姑娘就去看看吧,世子现在在外行军打仗,连过年也回不来,好歹测个字看看!”
  说旁的也罢,一提到崔枕安季玉禾的心便活泛起来,自打半年多年那次王府夜宴过后,季玉禾听闻北境王有意将她许配给崔枕安为妻,可时日长久,始终不见崔枕安点头,这件事传着传着也便没了影,甚至自打那日后,满打满算她也仅见过崔枕安三次,其中两回只遥遥见了他一眼,甚至话都未讲上一句。
  后他只丢下一句天下未平,何以娶妻之言说带兵打仗去了,倒弄得季玉禾不上不下。
  “让马车停下吧,我倒也想去瞧瞧到底有没有你们说的那么神,我亲自去验证一下,免得你们一个个的都不甘心。”
  明明也是自己起了心思想要借助外力求个究竟,可嘴上还是需得给自己存些颜面。
  一听季玉禾发话,吉祥乐得唤了马车停下,而后季玉禾由婢女搀扶着下了马车。
  天气寒冷,前夜才下了大雪,棉靴踩在地上每走一步咯吱作响,唇畔呼出的白雾四散,眨眼不见。
  踏着街雪来到测字摊前坐下,那独眼的老头双手互插棉袖,浅浅打量季玉禾一眼,也不讲话,见她有意做生意,只伸手点了她面前破桌上的纸笔,又指了自己身旁立着的幌子,上写“三文钱一字”
  季玉禾也是个好脾气的,见他有怠慢之意亦不多言,素手自抄手中伸过,提笔蘸墨在纸上写了一个“安”字。
  独眼老头仍坐在原处不动,只倒瞧着纸上的字,直言道:“姑娘所求的事,不成。”
  这直白断言,让季玉禾眼眸一紧,原本还有些轻蔑的神态一下消散,“哦?你怎么知道我所求为何?”
  “此字上顶下女,宝顶,华盖也。姑娘心头所想,与高门有关,可华盖之下又有一女,居其正中,难容他人。可谓不成。”
  短短几句话,季玉禾字字思量,似每句话皆戳了她的心口,此刻她坐在这里,倒没方才来时那般从容模样。
  干脆起身朝着吉祥道:“钱给他。”而后便重回马车之上,头也未回。
  待吉祥亦跟上马车,坐稳后才小心问道:“姑娘,方才那测字说的都是什么意思啊?”
  吉祥不识字,又听不懂,可看着自家姑娘面色不大好,便猜那测字的说的都不是什么受听之言。
  季玉禾目光仍留在窗外街景,直到马车缓缓行驶起来,她才又开口:“吉祥,你可曾听闻世子同谁家女子走得近?”
  吉祥摇头,“我一直为姑娘留意着呢,世子平日身边连贴身的婢女都没有,若说同谁走得近,那唯有路家那位公子,除了他再无旁人。”
  这话讲的略有些蠢,将季玉禾都逗笑了,“路行舟是他的远亲,又是他的心腹,自然走得近。不过我曾听闻,世子在京时曾娶过亲?你可知道那是个什么样的女子?”
  “那就更不值得一提了,”吉祥大咧咧的一挥手,“她是给世子冲喜的,算哪门子亲,世子一回来就将她留在京城了,死生皆不过问。”
  这些说起来便更让季玉禾疑惑,此事她总觉着哪里不对劲,却又讲不出个所以然,只能在心里疑惑,“难道不是她吗?”
  吉祥不知季玉禾心中所想,不管不顾的又掀了帘子,瞧着外头的积雪还不忘同季玉禾打听,“姑娘,您上回说世子如今已经到哪来着?”
  “储州。”车外雪光映眼,可方才纸上的安字却让她开始心不在焉。
  不同于北境风雪,储州黄土扬沙,冬风伴泥。前几日只下了几许雪粒子,一夜过去便又被翻到土下。
  储州是降城,崔枕安已经率兵在此驻扎月余,先帝新丧,储州做为降城却不挂麻白,满城亦无欢喜色,崔枕安倒也不强迫,对百姓来讲,他们北境军也算反军,反军入城自是担忧,哪还有心思过年节。
  入城后崔枕安一直住在储州府衙内,整日忙于战事,谋划着如何进京。
  身子疲的厉害了,便靠在长椅上闭上眼假寐,室内安静,灯火昏黄,每到这种幽幽素净的时候,姜芙便总会似一条蛇,盘入到他的脑子里来。
  以往发生这种事的时候,他都会立即打断,而后寻些手头上的事来做,可是这回,许是太累了,也懒得动,干脆便任由这股思绪发展下去。
  他忽然记起,曾在京时府中有一回他早便睡下了,可一旁姜芙不知何醒了,身形微动,崔枕安睡眠轻浅,稍有异动便警醒,可他仍闭着眼,就等着看姜芙去哪里,做什么。谁知最后她哪也没去,而是伸手扯了锦被给他盖好,又往他怀里蹭了蹭,摆了个最舒坦的姿势在他身边睡熟了。
  这种小事不知发生过多少回,每回都让他的心高高提起,最后又莫名放下,他本以为他内心应是十分厌恶姜芙的,可现在回想,好像也没有那般厌烦她,她性子似若溪流,缓缓入心,若非她身份特殊,他想,或是他当初不会将她丢下。
  这些胡乱的念头一起,他立即警惕的睁开眼,而今都到了这步田地,从前的事他都应该抛弃不去回忆,怎的偏生还念叨起她来了呢?
  他崔枕安自小到大,从未做过后悔的事,从未!


第18章 他竟回来了
  再见到钟元,已过了二月小阳春。
  许是这次他离开家太久,久到二人已经不大记得最后一次见面的尴尬之感,这回再照面,两个人竟默契的同从前一样,先前那件事谁也没提,好似从未发生过。
  他们仍是彼此最看重的人,无关旁他。
  宫里接连出事,御药房的人手紧俏,自是不能轻易脱身。每次出来,他都会带着许多银子给姜芙和哑婆婆当作家用,但是姜芙不肯收,她觉着现在能自己赚钱养活自己,总不好白吃白拿。钟元见她不肯收,最后还是借口说她让存着,她才留下,却要将帐记个明明白白。
  自打年后,钟元顶了一个老医官使的缺,再也不必做医佐,俸禄也跟着水涨船高。在姜芙眼中,能从小小药工做到医官使当真难得,可此事放在钟元身上,却又是理所当然。在姜芙眼中钟元医术高超,且都是异数路子,开的方子也不同寻常,且尤其擅长针灸,且不说旁的,单说将自己从牢中救出的那颗黑丸,竟能连宫中验尸之人都骗过了,仅此一点便能说明他非同凡人。
  钟元曾同他讲过他的医术是祖上传下来的,可他又说自小因家贫而不得入宫这一件,似又有些说讲不通。每每姜芙想问,却又怕没个分寸踩到钟元的伤心事,也就做罢。
  随着春日步来,哑婆婆的身子也好了许多,两个人又能就伴儿上山采药,因得外头四处在打仗,兵荒马乱,药材价格飞涨,就连她们这样采药的散户,赚的银钱也是去年的一倍之多。
  可姜芙隐隐觉着,京城似乎越来越不太平了,每次入城,都能看到不少百姓入京,进不来的便住在城外。
  以现在朝廷溃败的兵力,似根本抵挡不住蛰伏多年的北境大军,他们一路南下,几乎全无敌手,即便朝廷尚有猛将也难抵挡。
  且听钟元说,如今的新帝酒色无忌,火都快烧到眉毛了,仍然每日酒池肉林,广搜天下美人,不仅如此,还喜好服食丹药用以壮身。
  这样下去,北境军到京城,用不了两年时间。
  最近姜芙频频做噩梦,时常能梦到自己先前在牢中的时光,一闭眼就是满处的昏暗潮湿,很少能一夜到天亮。姜芙时而心慌为前途而担忧,却不知同何人去说。
  哑婆婆见她最近整日忧心忡忡,终是忍不住比划着问她怎么了。
  姜芙往灶台里添了一把柴,一指了指心口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