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宠妻无度之强娶世子妃 >

第48章

宠妻无度之强娶世子妃-第48章

小说: 宠妻无度之强娶世子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昨晚的事是个意外,你不必放在心上,况且,我当时其实也没打算救你。”她不需要丰子翌的厚报,自然也就没必要让他惦记着自己这个人情。

    眼看着两个人你一眼我一语就要将刚刚的“摸手事件”轻飘飘一笔带过,燕西楼登时就不干了:“汣儿,他明明就是故意……”

    “昨晚怎么回事,那些人为何会追杀你?”青汣直接略过了聒噪的某人,直入正题。

    燕西楼气得冷哼一声,走到门边往那儿一站,一个人生闷气去了。

    丰子翌被她问得微微一怔,随即苦笑:“大概是怕我挡了有些人的路吧!”

    挡路?那就是说,有人知道他有意翻案,所以想要抢先一步杀人灭口了?

    青汣皱了皱眉,问:“你来金陵的事除了我和青司,还有谁知道?”

    “应该没有了。”丰子翌摇了摇头,他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在金陵又没有什么熟识之人,哪里会有人在意他的去留。

    青汣听罢,眉心非但没有舒展开,反而皱得更紧了:“你这几日同青司有见过面吗?”

    “嗯,见过。”丰子翌点了点头,道:“前天下午他身边的小厮来找过我一次,说了一些奇奇怪怪的话,然后再三叮嘱我最近街上不太平,让我不要出门……”

    说到这儿,他突然想到什么,问道:“青姑娘,你说会不会那个时候青兄就已经猜到了有人要对我下手?”

    “不排除这个可能。”青汣心下沉了沉,她虽然同青司相处不多,但看得出来,他是个重情义的人,否则也不会费尽心思劝丰子翌来金陵。

    如果知道有人要对丰子翌下手,青司必然会尽全力阻止,相府虽不比那些个武将世家,但几个武功高强的暗卫还是能拿得出手的。

    然而事实却是,他并没有出面阻止,而是选择了让心腹小厮提醒丰子翌不要出门。

    此举实在反常,唯一的解释就是科举舞弊案背后牵涉到的人身份非比寻常,就连相府也要忌惮,以青城惯于明哲保身的性格,派人把青司看管起来,阻止他相助丰子翌实在是太正常不过。

 第一百二十一章 孤臣之路

    只怕前日里青司提醒丰子翌那几句话,也是费了好一番功夫才传出来的。

    “除了追杀,你这两日还遇到其他什么事了吗?”青汣昨夜有留意到,他身上不止有刀伤,还有一些被棍棒之类的东西砸出来的淤青。

    丰子翌摇了摇头:“那日青兄让小厮同我说完那些话后,我便再没出过门。”

    说着,他轻轻叹了口气,接着道:“昨天晚上下雨,天黑的早,入夜以后我就上床休息了,后来睡着睡着突然闻到一股烟味儿,我一向睡觉比较轻,一醒来发现房间起火便匆忙跑了出来,哪成想躲过了火海却没躲过追杀……”

    说到这儿,他的眸中不由划过一抹自嘲与无可奈何,想不到为了自己这样区区一个不起眼的穷书生,居然劳动了这么多人对自己出手!

    青汣听罢眸中划过一道冷然,又是放火,又是追杀,看来对方是打定主意要丰子翌的命了!

    “昨晚的事,燕世子怎么看?”青汣瞥了一眼旁边作壁上观的燕西楼,直接将问题抛给了他。

    丰子翌一听,下意识地就把希冀的目光看向了燕西楼。

    这会儿倒是想起他了,燕西楼斜斜倚在门上,撇撇嘴,淡淡道:“这件事北镇抚司现在插手不合适。”

    燕西楼拒绝得干脆,丝毫不拖泥带水。

    丰子翌眼中的光亮瞬间熄灭下去。

    倒不是对燕西楼有所怨怼,毕竟自己同这位都指挥使大人不过两面之缘,委实谈不上什么交情,对方更没有无条件偏帮自己的理由。

    只是这一路走来实属不易,好容易下定决心要争上一争,却又发现自己原来连争一争的资格都没有。

    心中仅剩的希望破灭,此时此刻,他的心里多少还是觉得有些失落,但更多的却是清醒——

    直到这一刻,他才终于意识到,在这座繁华富贵的金陵城里,区区一条人命究竟有多么的微不足道,甚至连一只蝼蚁都不如。

    青汣蹙了蹙眉,第一反应是燕西楼在故意刁难丰子翌,但这个念头仅仅在脑海中闪了一下就消失了,因为她敏锐地抓住了燕西楼话里的某个字眼:“现在不合适……你是觉得眼下的时机不对吗?”

    “可问题是丰子翌现在已经被人盯上了,若是再拖下去,他未必有命活到时机合适的那一天。”坦白说,青汣觉得眼下的局面不容乐观,拖得越久,对丰子翌越不利。

    燕西楼叹了口气,道:“恶钱案本就由我一手经办,其背后牵涉到了那些人,我想即便我不说,你也应该能猜到一二,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若是再由我捅出科举舞弊的案子,你觉得宫里那位会怎么想?”

    剩下的话他没说,但也足够青汣和丰子翌明白,毕竟自古以来,上位者的通病就是多疑,燕西楼和英国公府在这场夺嫡之中本是持中立态度,一旦他插手此事,就会被自动划为慎王一派。

    燕西楼倒不是害怕惹火烧身,只是眼下金陵的局势紧张,慎王和东宫太子之间的争斗愈演愈烈,稍有不慎便会置丰子翌于万劫不复之地。

    虽然他现在看丰子翌有些不爽,但不得不承认,以丰子翌之才,卷入夺嫡之争,委实有些可惜了。

    苍梧的人才可不是用来内耗的。

    “那你的意思是就这么一直拖着?”青汣拧眉。

    “非也!”燕西楼高深莫测地笑了笑,悠悠道:“既然有人要杀他,那就索性把这件事宣扬出去,最好是弄得整个金陵城人尽皆知,届时,这案子查不查,怎么查,就不是某一个人说了算的了。”即便那个人是九五之尊。

    他没有说的是,一旦这件事捅出去,慎王那边必然会有所动作,甚至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这件案子摆到明面上去,只要慎王出手,那么皇上定会将此事归结与党争,而不会关注丰子翌本身。

    这个时候,只要丰子翌立场足够坚定,不接受慎王的拉拢,并且适时地向皇上表明忠心,他从此便会成为皇上眼中只忠于他一人的孤臣!

    近一年来,皇上的精力明显大不如前,光是大病休朝就休了四次,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皇上的身子骨儿怕是撑不了多久了。偏偏在这个多事之秋,东宫太子频频出错,而慎王又屡次受到嘉奖,明明可以制止这一切的皇上对此事态度暧昧不明。

    一时间,朝中大臣各怀鬼胎,心思也都活络起来,一朝天子一朝臣,谁都想着及早站队,将来储君继位,多少能捞着一个从龙之功,即便不能就此平步青云,至少也能保家族百年不衰。

    而皇上不知是真糊涂还是怎么着,竟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默许了朝臣们的做法,他的这种做法无形之中更是助长了这股子歪风邪气,朝臣们拉帮结派,你参我一本,我告你一状,把整个朝堂搅得是乌烟瘴气。

    短短大半年的时间里,已经有好几位忠耿之臣告老还乡了。

    燕西楼虽然摸不清自己这位皇帝舅舅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无论他现在有多纵容朝臣们在两个皇子之间站队,内心总归是喜欢这种只忠于皇上的孤臣的。

    因此,对于丰子翌这样毫无背景的人而言,成为一个孤臣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只要皇上愿意护着他,那么无论是东宫还是慎王都奈何他不得!

    只要皇上一天还坐在那个位置上,储君就只能是储君,前面那个“储”字是摘不下来的。

    “你这主意虽有些铤而走险,倒也不失为一个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好法子。”青汣沉默了一会儿,算是赞同了他的办法。

    听到青汣的赞扬,燕西楼不由挑了挑眉,心情瞬间好了不少,于是难得好心地对丰子翌提醒道:“不过咱们丑话说在前头,如果你决意这样做了,无疑是同时得罪了东宫和慎王,将来有一天不论是他们当中的哪一个继位,你都不会有好果子吃。”

 第一百二十二章 传言四散

    “丰子翌,你自己觉得呢?”青汣把决定权交还到了丰子翌手上。毕竟未来是他自己的,她也好,燕西楼也罢,谁也没有资格替他做决定。

    丰子翌定了定神,无比坚定地说道:“凡事有利便有弊,我既想要公道,总得要付出点儿什么。”

    他这话倒是令燕西楼高看他一眼,玩笑般地说道:“你也不必现在就摆出一副慷慨赴死的模样,事情还没到最后一刻,结果如何谁又能猜得准呢?”

    丰子翌没多想,只当燕西楼这是安慰他之语。

    倒是青汣抬眸看了他一眼,随即又移开了视线。

    ……

    有了燕西楼在暗中推波助澜,豫州解元丰子翌连续三次参加会试却都名落孙山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街头巷尾。

    据说,他是应天书院韩先生的得意门生;

    据说,他做的文章曾经连国子监的祭酒大人都大加称赞;

    据说,他曾在一刻钟内对出了六安茶楼挂了十多年的绝对;

    据说……

    一时间,关于丰子翌的事迹传得是沸沸扬扬,就连那茶馆里的说书人都在纷纷讨论,此人明明有此大才,为何却偏偏屡试不第?

    街头巷尾议论纷纷,各种说法、猜测如雪花般飞得到处都是。

    东宫。

    太子崔景文听到这个消息后砸掉了平日里最喜欢的砚台。

    “这就是你当初跟本宫保证的万无一失?陆铭,你是在逗本宫玩吗?!”

    “殿下息怒,臣也实在没有想到,这个丰子翌居然这么命大……”陆铭立刻低下了头,恭声解释道。

    “没想到?哼,现在全金陵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叫丰子翌的豫州学子,你现在告诉我你没想到?!”崔景文怒不可遏地吼道。

    “殿下,事已至此,眼下咱们的当务之急是赶紧设法解决此事……”孟长洲劝道。

    “孟祭酒还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当初要不是你一意孤行,非要留丰子翌一条命,现在哪里会有这许多事情!”陆铭冷笑一声,毫不客气地讥讽道。

    孟长洲脸色微变,气恼道:“陆铭,分明是你自己办事不利,现在居然还想把责任推到我身上!”

    “够了!都闭嘴!”崔景文脸色阴沉如墨,“现在推卸责任有用吗?本宫要的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殿下,臣以为,这件事定然是有人在暗中相助,否则丰子翌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绝无可能在暗卫手中逃脱!”陆铭沉声说道。

    崔景文点了点头:“你说的不无道理,那依你看,救他的是什么人?”

    “这金陵城中,与咱们过不去的,也就只有那位了。”陆铭意有所指地说道。

    “啪!”的一声,崔景文砸掉了桌子上的茶杯,怒道:“好一个慎王,不过是占了个长子的名头,还真当自己是个人物了!”

    这段时间以来,东宫这边各种状况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几乎每一件都有他崔景明的影子!

    想到这儿,崔景文胸中压抑的怒火达到了一个顶峰,眸中划过一抹狠厉:“陆铭,这一次你亲自带人过去,自杀也好,意外也罢,务必要让丰子翌死得悄无声息!”

    “殿下,万万不可啊!现在丰子翌的事正传得沸沸扬扬,这个时候动手岂不是授人以柄?”孟长洲劝阻道。

    不待崔景文开口,陆铭便冷声嘲讽道:“我说孟祭酒,你该不会是又动了惜才之心吧?”

    孟长洲气得面色通红,喝道:“陆铭,你休要胡言乱语!我是为大局着想,恶钱案刚刚搭进去一个丰柘,无论如何,这个时候都不能再让人把科举的案子翻出来,否则的话,情势将对殿下大大不利啊!”

    陆铭刚要还嘴,却见崔景文摆了摆手,道:“那以孟祭酒看,此事该当如何处理?”

    “拉拢丰子翌,只要他愿意站在东宫这边,那些传言自然就不是问题,届时,殿下还能留下一个不拘一格任用人才的美名!”孟长洲定定道。

    “孟祭酒这话说得倒是好听,那个丰子翌若是肯依附东宫,咱们当初又何必费那个功夫去更换试卷?”陆铭不屑地拆台。

    孟长洲不动声色地继续劝道:“殿下,此一时彼一时,四年前,丰子翌初入金陵,还不曾见识过官场上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自然会拒绝站队,可如今的形势却是不同,他在金陵孤身一人,无依无靠,与其投靠慎王,不如站到东宫这边,至少占了名正言顺四个字!”

    崔景文抿了抿唇,问道:“孟祭酒有把握说服他?”

    “臣定当尽力而为!”孟长洲立刻道。

    “既如此,那本宫就静候孟祭酒的好消息了!”崔景文的神色总算缓和了几分。

    他坐了下来,抬手捏了捏眉心,眉宇间露出一抹疲惫。

    孟长洲注意到他的情绪,于是问道:“殿下可是在为恶钱案烦心?”

    “嗯。”崔景文不轻不重地应了一声,叹道:“昨日丰侧妃求到了本宫这里,希望本宫能够保她父亲一命。”

    “殿下,此事万万不可!”孟祭酒立刻变了脸色,紧跟着劝道:“燕西楼手上握有铁证,恶钱案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丰柘绝无全身而退的可能!”

    “但至今为止,父皇对这个案子还未有定论……”

    “殿下且不可心软,以微臣所见,皇上此举是在试探殿下的态度!”孟长洲神情严肃地说道。

    崔景文眯了眯眸子:“试探本宫的态度?”

    “正是如此!”孟长洲肯定地点点头,说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殿下身为储君,目光便要看得长远,万不可将所有精力都集中于某一处。在适当的时候,更要懂得取舍。”

    “你是要本宫放弃丰柘?”崔景文眉心紧蹙。

    “弃卒保车,这是眼下最好的法子。”

    崔景文沉默了一会儿,转而把目光看向了一旁的陆铭:“陆卿以为呢?”

    “臣赞同孟祭酒的看法。”

    陆铭的回答不仅让崔景文一愣,就连孟长洲也颇有些意外。

 第一百二十三章 壮士断腕

    他与陆铭跟在太子身边多年,陆铭少年成名,凭借一己之力做到了将军的位置,性情骄矜傲慢惯了,一向瞧不上他们这些文人,在太子问出那一句话时,他都已经做好了反驳陆铭的准备了,不想他却赞同了自己的意见……

    “殿下,战场上讲究一个审时度势,官场亦是如此。丰柘已经就不回来了,这是不争的事实,既然这样,那就没必要为了一颗救不回来的棋子惹得一身腥。”陆铭冷声分析道。

    崔景文拳头紧了紧:“一个丰柘自然不值什么,但是户部……”

    陆铭直接打断了他:“户部没了丰柘还可以有别人,但殿下的羽毛若是脏了,可就不是那么容易能够洗干净的了。”

    崔景文静默了半晌,终于下定了决心,道:“本宫明白了,此事绝不会再插手。”

    “单单是不插手还不够,殿下还要亲自上奏,请求皇上从严审理此案!”陆铭直直看着他的眼睛说道。

    崔景文却是有些犹豫了:“兔死狐悲,丰柘毕竟跟了我这么多年,这么做会不会太令那些追随本宫的人寒心了……”更何况,他府里还有一个丰柘的女儿……

    “眼下正是夺嫡的关键时刻,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殿下切不可有妇人之仁,让慎王得了先机!”陆铭劝道。

    “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