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红包群去和亲-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家一倒,高贵妃彻底没了依靠,她没有儿子,仅一个女儿,而这个女儿的婚事,也被她耽误成了坏事。
她的女儿,大晋的四公主,竟成了嫁不出去的。
皇后一党和高氏一族的下场历历在目,新帝明显不喜高家和高贵妃,被上位者所厌恶的,即使是一国帝姬又如何?
娶回家不仅帮不上什么忙,还会徒惹新帝厌恶,但凡脑子没问题的人家,都不会愿意尚这位四公主。
留来留去,今年这位四公主竟然已经快十九岁了,依旧无人问津。
在听到这次的使臣团中竟然有四公主时,青梅的一张小脸就皱到了一起,但在听说秋柠到现在竟然一直都还未许人的时候,她又忍不住幸灾乐祸起来。
“该!让她总欺负殿下你,这就叫报应!”
青梅永远不会忘记她家殿下出嫁那几日,那个四公主鼻孔朝天的嘴脸,当时她本来就心里惶惶不安,又听了这四公主说了那么多北地多荒凉,多难熬,北人多粗鲁这样的话,她心里就更是害怕了。
可没想到,风水轮流转了。她家殿下自打来到北地,过得反而越来越自在,甚至于要比在晋国的时候要好得多,而往日里高高在上的四公主却成了没人愿意沾手的烫手山芋。
可才乐了一会儿,青梅就察觉到了不对。使臣团来北国这不稀奇,毕竟她家殿下是北国王后,可四公主一介女流来做什么?
晋国礼教森严,一个未出阁的女子如何能来这么远的地方?
“她啊…说是来看我的,走亲戚呗!”
跨国走亲戚,多令人感动啊。
只是这话说的,真是傻子都不信,外人可能不清楚,但是青梅如何能不知道,四公主秋柠和她家殿下的关系真的不好,甚至是那种老死不相往来都不夸张。
这种情况下,说是来走亲戚的,也太扯了,而且离得这么远,费劲儿走一趟,就只是为了看看已经出嫁的妹妹?
怎么想都不合理。
才乐了没一会儿,青梅再度愁眉苦脸状。
秋骊拍拍她的肩膀,安抚道:“愁什么,这里好歹也算是咱们的地盘,真来了北国,她也得老实卧着,还能再欺负我不成?”
从前秋柠能欺负她,无非是靠着一个正得盛宠的贵妃娘,现如今先帝已逝,高氏一族如颓败之山,她本人也不讨新帝眷顾,哪里还能像从前那般任性。
其实秋柠此次来北国,秋骊多多少少也能猜到点意图,似她这般未婚配又除了名头几乎啥也没有的公主,即是远赴他国,那么八成为的就是婚事了。
当初她出嫁前夕,秋柠的嘲讽还历历在目,想不到时隔三年,她竟也要来北国了,北国荒芜且多风沙,正是秋柠嘴里的那种活受罪的地方,如今却要远赴于此,也不知道此时秋柠的内心到底作何感想。
她静静的沉思了片刻,内心思绪万千,虽不知目的到底是什么,但她还是该早做防备,这样的娘家人可不是她的避风港,甚至于还有可能是灾难的发起者。
虽是心里想了很多,但秋骊并未表现出来,毕竟就同她与青梅所说的一般,北国与她更为熟稔,论实力,论人脉,在这里秋柠可不是她的对手。
第30章
青梅被她安抚住了;只是印刻在骨子里的惧怕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她点着头,手里被塞了一根糯玉米却不知道往嘴里进。
一看她这副心神不宁的模样,秋骊就知道她没彻底放心;但也没再说什么;只一个人吭哧吭哧啃着手里的玉米。
虽说她不敢过度加大粮食的产量;但这玉米的口感却是很不错;星际农场美少女也给她送过高产粮种;但是星际时期重量却不怎么重质,又因为所产的粮食大多都不是直接入口,而是多次加工后做成方便又抗饿的营养液来喝的。
营养液的味道她也有尝过一次,只能说是一言难尽;味道着实算不上好,但扛饿也是真抗饿,喝了一管后,她几乎整整两天都没再感受到饿意;那时还因为进食少;被青梅担忧是生了病。
君屹也担忧她,明明很忙碌却非要等她看过医师知道她没事后才去书房处理的政事;因此那天晚上;他一直忙到将近子时才回房来歇息。
小小的一管营养液可以说是既让她吃到了这辈子她认为最难吃的东西后;又让她没了整整两天的胃口。
后来她又好奇星际时期的作物模样;等拿到手之后才发现,或许是因为无论如何做成营养液的味道都是一言难尽;那还不如就专攻量产;味道自然就被忽略掉了。
也是因为有她的红包发出去;星际农场美少女才知道;原来那些作物的果实味道竟然那么好吃。
“对了!沃德已经和我提过亲了,你…啥时候嫁过去?”
秋骊用自己的肩膀碰了碰青梅的,带了点转移注意力的目的问道。
青梅轻啊一声,脸迅速红了起来。
她抿抿唇,眼睛既亮又有些游移,幸福里掺了些茫然和无措。
秋骊知道,这是正常的,似乎每个新嫁娘在成婚前都会忧心起婚后生活,只不过她当时的情况有些特别,所以当时的她,期待和娇羞都没有,有的则多是忐忑和少许的害怕。
不过她过的不错,和君屹的相处也平顺温和,时间流逝的过程中,她与君屹也算是日久生情,感情反而越发的浓烈起来。
向她和君屹这样的盲婚哑嫁才是这个时代的常态,青梅和沃德在婚前感情基础就很不错的反而很少,不过北国民风开放,不比晋国礼教森严,对女子束缚太过。
一提婚嫁之事脸就红的青梅这回倒是没在回避了,她扭了扭身子,又狠攥了一把帕子,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道:“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青梅父母早死,这嫁不嫁的,全听殿下的…”
秋骊听得忍不住一乐,听她的?听她的那就早点把婚事定下来呗,她不觉得青梅年纪大,但是沃德的年龄是真的不小了,他和君屹年纪差不多,君屹今年都快二十八了,沃德也将近二十七岁了。
这个年纪在现代不算特别大,但是在晋国的话,就恐怕孩子都得有好几个了,也的确是到了该急的年岁了。
“听我的呀?那听我的,我自然是想把青梅留在身边一辈子不离开了,行吧,我这就去告诉那傻大个,让他别傻等了,青梅不嫁给他!”
秋骊故意扬着眉毛这样说道,一副很认真的模样。
青梅很是讶异的看了眼秋骊,似是不解她为啥突然变了想法,但又见她一本正经的模样,还真以为她是不舍自己,当即抿了抿唇,低垂着眉眼,看着像是被抽干了水份的小苗,语气却很坚定的道:“若是殿下不舍青梅,青梅愿意一辈子不嫁!”
“唉唉唉…我开玩笑的呢,青梅不能不嫁,青梅…”
秋骊被她吓了一跳,连忙把人拉到自己面前,表情认真的道:“青梅就算是嫁人了也依旧可以进宫来陪我呀,这两者不影响的。”
眨了眨眼,青梅动动唇似乎是还想说什么,秋骊却是直接打断了她,定声道:“就这样吧,我让常先生好好算算吉日,一定定个好日子让你俩成亲。”
常先生是个年纪大约在五十岁的老秀才,目前在第一庄园的学堂里做夫子,他人长得瘦高,一把胡须仙风道骨,不仅文采不错,而且还懂些测字和五行八卦,后来到北国成亲的年轻人们,多是请他算的日子。
青梅一听到定日子三个字,方才平淡的模样再度变化,短短不到一刻钟的功夫,她就好似历经了十八番磨难一般,一会儿想哭一会儿想笑,一会儿坦然一会儿又羞怯。
“殿下!您就会开奴婢的玩笑。”
她跺了跺脚,小跑着离开了后殿。只留下了摇头感叹的秋骊,嘴里发出啧啧声。
她人一走,殿内就显得有些过于寂静了,秋骊叹了口气,这人还没嫁出去呢,她就有些舍不得青梅了,等青梅真的成了亲再怀了孩子,她就有更多的私人生活了,再也不能像现在这样时时刻刻陪在她身边了。
惆怅了一会儿,秋骊拍拍自己的脸颊,强打起精神来摊开一本本的册子,看起账簿来。
现如今庄子上的收益一片大好,建造都城的事项也正在进行中,她也该计划一下接下来该忙的事项了。
当初她和青梅所说的美食街可不是她说来糊弄小姑娘的,现在第二庄园上不断有粮食和蔬果产出,她不弄出个专卖美食的地界来消耗这些食材,那才是浪费。
来到这异世三四年了,她想吃的东西大部分都已经让庖厨们捣鼓了出来,但宫里的厨子手艺着实有时候偏保守,味道比小摊或是平常的馆子里的差了点野的味道。
咂咂嘴,秋骊往纸上写了一串小吃的名字,又粗略的写上食材和烹饪手法,美食嘛,味道就是在不断尝试中进行改善的,她相信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限的。
时间在安逸的生活中快速流逝,很快一个月就这样过去了。
晋国的使臣团声势浩大的入了凉城,他们舟车劳顿的赶了几个月的路,表面看起来还好,实则风尘仆仆个个疲惫不堪实在是需要一点时间来修整。
好在君屹也没有立即见他们的意思,只是派了人去和使臣团对了话,之后他们便住到了凉城内最大的客栈中。
而这个客栈自然是秋骊的资产,凉城内较为繁荣的一些店铺,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她的产业,通过这些店铺,秋骊虽然算不上日进斗金,但也是越来越富有。
正是因为这些店铺赚了钱,所以她才有底气各种扩建。
“来了来了,还真是来了!”
青梅在屋子里围着桌子转圈圈,直转得秋骊脑袋发晕。她揉揉发皱的眉角,忍不住倒了杯水放到桌角。
“好啦好啦,来就来呗,这么紧张做什么?她还能欺负我不成?”
说着,秋骊将手中纸条打开。
上头写了两行蝇头小字,秋骊却是越看越脸色发沉。
既然是住进了她的地盘,那么她自然是能够获得一些关于晋国使臣团的消息。
就比如,纸上所写的,此次使团前来的目的。
果然和她猜测的相差不大,秋柠这回来北国果然是以和亲为目的的。
晋国和北国这两年变化都不小,一是晋国换了皇帝,再加之新帝手段雷霆,虽然解决问题十分利落干脆,但这般直接的做法多多少少还是留下了隐患,攘外安内,内里不平的同时,外境竟还出现了问题。
晋北两国缔结了盟约,这两年多来边境处虽也有些小矛盾,但都是些无伤大雅的,但晋国疆土辽阔,周边又不止北国一个国家,它偏西北方还有个实力不弱的临国,名为大宛。
大宛这个国家国情和北国十分相似,都是游牧民族建立的外邦,只是民风相较于北国更加彪悍野蛮,那里的统治方式和百年前的北国相差不大,都是以神权加皇权的形式来统治底下的百姓,百姓们饱受着两层压迫者的剥削,却依旧满足不了上位者的伪狂犬,在民不聊生的同时,他们便有了侵略他国的意图。
晋国地处平原,多良田土地,晋国的富足,周边国家无一不心生垂涎。
秉着即使无法入主中原,但也能抢些粮食金银的念头,大宛多次派兵骚扰晋国边境,这一次甚至无声无息间抢夺了大晋的两座城池,消息一经传出,晋国上下皆惊,毕竟以往大晋虽然也多次行挑衅之事,但直接占领城池这性质和之前的小打小闹可是有着本质区别。
这是直接宣战了?可之前一点征兆都没有,甚至于连个由头都没找。
这仗打得不明不白的毫无征兆,弄得晋国的皇帝和臣子们都是一头雾水。可大宛的铁骑气势汹汹,势如破竹,直打得驻边军措手不及。
可蛮夷之族行事诡谲,无声无息间也有可能窥视了他晋国多年,一时间晋国子民人心惶惶,臣子们也心生惧意,实在是这大宛铁骑着实是有些来势汹汹,而晋国又安逸太久,距离上一次行军作战,竟已经是三十多年前的事儿了,驻边军软弱无能,被剽悍的大宛铁骑打得节节败退。
无奈之下,晋国新帝再度派去大量兵马,又亲自去请了致仕归家的老将军主持大局,只可惜时运不济,老将军出师未捷,因为奔波劳累半路病倒死在了马车上,晋国大军再度成为一盘散沙。
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晋国就再度痛失两座城池。
一连失了四座都城,新帝怒不可遏,若再不想办法绊住这群强盗,那将失去更多的城池,甚至于他这个皇帝都有可能成为亡国之君。
可着急归着急惶恐归惶恐,正值这般风雨漂泊江山不稳的时刻,新帝却陡然发现,除了已经死于半路上的老将军外,朝野上下他竟再无人可用。
晋国当初的先祖也曾是武将出身,能打下江山来靠得可不是笔杆子,可却想不到百年后,晋国竟步入了无武将可用的窘迫境地。
但这又能怪谁?
自打建国以后,为了打压武将,平定江山,先祖最先杀戮了一批和他一起打江山的武将,后面又一度重文轻武,从军者大多都是穷苦百姓,吃喝都成问题,又哪里有的精力刻苦学武?
时间一长,军营重地竟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地方,一些军营里甚至长期亏欠士兵们的军饷,铠甲和弓箭长矛等武器装备更是锈迹斑斑,这般情景下,莫说打胜仗了,分明都是去送死去的。
又过了半月有余,才终于算是传来了好消息。
大宛应该是后劲儿疲倦,连着占领了四座城池后,竟不再继续攻城掠地,大军停了下来,开始整军守城起来。
大宛的铁骑不再继续,这固然是个好事,可这架势也分明就是要定了那四座城池,决计不可能归还了。
又是连等了数日,大宛依旧未派使臣前来讲条件,仿佛啥事儿都未曾发生一般,俨然一副事态安稳的模样。
四座城池被占,出兵收复又难以进行。
新帝正是为此焦头烂额苦恼之际,却不想这日竟在奏折上看到了一个大臣的上书,奏折的内容大概就是建议他向北国借兵,借用北国的军队,来要回城池。
他当即便是眼前一亮,可随即又皱紧了眉头。
借兵可不是借粮借银之类的那么简单,北国与大宛国情相似,北国骑兵的实力与大宛应该也相差不大,若是有北国的相助,凭借着地势,他与北国相应和,胜算几乎是已成定局。
可,北国凭什么借兵给晋国呢?
就凭他晋国嫁了一个公主去北国吗?先不说他的那个五皇妹是不是想传言中的那样那么受北王的喜爱,就是这般大事,她一个女人的枕头风就能那么好用?甚至于能够说服一国之主派兵支援他国?
新帝的心里没多少底,更别提他的这个皇妹在晋国可以说是已经没什么眷恋的了,他更是想不到秋骊愿意为说服北王出兵而努力的缘由。
似是知晓帝王忧虑,第二日同一人再度上了一封奏章,上面写出了新的解决办法。
总的来说,那大臣总结了两方面来说服北王出兵,一是以利诱之。
毕竟借兵晋国,消耗的是北国的实力,想要求得帮助,又岂能不有付出?
晋国愿以两个都城的代价换取北国出兵,一旦大败大宛收复其余失地,晋国就会将晋北两国交界处的两座城池作为谢礼送与北国。
第二个便是美人计了。
北王宠爱王后之事也算是一段佳话,甚至于远在晋国的他们都有所耳闻。毕竟传闻中两人成亲已经两年近三年了,可依旧未曾有一儿半女的消息,北王的后宫依旧还是只有一个王后,不曾纳其他女子入后宫。
那大臣猜测北王可能是更为喜爱他大晋的女子,毕竟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