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在年代文里吃瓜 >

第44章

在年代文里吃瓜-第44章

小说: 在年代文里吃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别逼他学医了,他喜欢文学,你教他语文吧。”
  系统:【可是你喜欢医学啊!】
  它可是善善的系统!
  能教苏卫清,已经是他占了大便宜了!
  “咳咳咳咳,那你让他把医书抄给我就行。”黎善不由有些觉得对不起苏卫清。
  但是吧……
  医书真是太香了,她真的抗拒不了。
  系统没吱声,苏卫清却醒了,他听见黎善的咳嗽声,迷迷糊糊地问道:“怎么咳嗽了?我去给你倒水?”
  “不用了,好好睡吧。”
  黎善心疼地抱抱苏卫清。
  太可怜了,也不知道最近夜里睡好觉了没有
  ——
  苏卫清这一夜睡得简直太好了。
  和前些日子夜里备受折磨完全相反,这一夜他连一个梦都没做,就这样一觉睡到大天亮,没有学习,没有系统的唠叨,活了二十多年,他第一次觉得,不做梦原来是这样令人感动的一件事。
  所以早上起来后,他眼神清亮,眼角透着餍足。
  而黎善则是相反,她和系统聊了小半夜,谈了不少以前不能说的话题,以至于她眼下青黑,神情萎靡,吃个早饭的功夫就打了三个呵欠。
  罗玉秀看了两个人的区别后,直接一巴掌拍在苏卫清的后背:“你难道不知道今天有要紧事么?你瞧瞧你把善善给折腾成啥样了,叫人家舅舅舅妈看见,不得心疼死?”
  苏卫清茫然:“啊?我怎么折腾她了?”随即反应过来,赶紧解释:“我昨天回房间就睡了。”
  黎善赶紧说道:“我昨天估计喝浓茶了,夜里睡不着。”
  才不是被折腾的呢。
  罗玉秀这才知道自己闹了乌龙,她干笑一声:“这样啊,你喝浓茶睡不着觉,以后可不能多喝啊。”
  “知道了妈。”
  黎善又打了个呵欠,再一看桌子上,从煮饺子变成了煎饺子。
  黎善:“……”
  她是一点儿都不想吃饺子了。
  “我家的饺子最起码吃到正月初五。”苏卫清按照往年的经验,小声跟黎善咬耳朵。
  正月初五?
  黎善只觉晴天霹雳。
  饺子很好吃,还是细粮,但也架不住天天吃啊,她现在只想喝粥,大麦糊糊或者红薯粥都可以,她一点儿都不嫌弃。
  可惜家里没煮粥,倒是去食堂打了点豆浆。
  到了初二,食堂里也有人值班了,早饭只煮了鸡蛋和豆浆,这豆浆还是一大早去豆腐厂里买来的,热滚滚的,喝了十分的舒坦,罗玉秀直接买了一热水瓶,先给苏卫海那边送了一半,剩下的全带回来了。
  她到的时候,苏卫海两口子还没起床呢。
  今天不用拜年,他们俩睡得简直太舒服了,老两口见他们不靠谱,直接给孩子穿了衣服,直接带回来了,打算等会儿一起带去省城拜年去。
  黎善只喝了两碗豆浆,饺子她一口都没吃。
  “头晕晕的,有点吃不下。”
  罗玉秀见她脸色真不好,也不好逼她吃,只好叹了口气:“实在不行就去医院看看。”说完又有些嫌弃:“现在医院都是二把刀,我都不敢吃他们开的药。”
  “没事,我大舅妈的亲弟弟就是大夫,实在不行我去找那个小舅拿点儿药。”
  听黎善这么一说,罗玉秀才放下心来:“那行,那我和你爸就先走了。”
  他们要去省城,所以得赶车才行。
  黎善起身打算送他们下楼,却被罗玉秀拦住了:“你还是回房间趴一会儿吧,就不用送我们了。”
  等老两口走后,家里只剩下小夫妻两个人。
  看时间还早,黎善熬不住的又回了床上,不一会儿就睡着了,苏卫清睡了一夜神清气爽,实在躺不住,干脆起来看书,结果刚一坐下,就听见系统的声音。
  【这是你今天的学习任务。】
  苏卫清瞬间痛苦:“今天才初二,为……”话还没说完,就被任务里的书单给震惊到了,整个人都吓得有点结巴:“这这这……这是什么?”
  《大学》、《中庸》、《论语》……一共将近十本书躺在系统里。
  “四书五经么?”这还是苏卫清第一次看见这么全,装订的这么完美的四书五经。
  【是的。】
  系统冷酷的声音传来,它没做过学习系统,所以也不知道文学要从哪本书开始启蒙,但是,既然古代大贤都学过四书五经,那它就从四书五经开始教起吧。
  【既然你喜欢文学,那咱们就来开始学习文学吧。】
  虽然这些书也很枯燥,但苏卫清已经感动的快要哭了:“你不逼着我学医了?”
  系统沉默:【已经开启的学科无法关闭,但你可以只进行单科学习,医学方面的书籍你可以抄录。】说完,又赶紧补了一句:【你可以供给给你的妻子学习。】
  苏卫清的心情大起大落,最后只剩下满满的激动了。
  再没有比这个更好的结局了。
  呜呜呜……他终于不用再看医书,可以学文学了。
  不过……这个文言文怎么这么拗口啊,他以后天天都要背诵这些了么?
  只看着上面满满的注解,苏卫清又想哭了呢。
  【??作者有话说】
  苏卫清:呜呜呜,我终于能学心爱的文学……啊——这是什么?
  统子:你不是要学文学么?古代文学巨匠都是从四书五经开始的,你给我开始背吧!
  ——————————————————————————————————————————————
  感谢在2023…05…10 20:24:11~2023…05…11 20:52:0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我要吃火锅 30瓶;肖koi、tangling1211、子晴 10瓶;琉光 5瓶;浅楠 2瓶;风从海上来、快乐胖妹、阡陌红尘、小白、Dee、今天我还是要辞职、天上掉下个毛毛雨、55868838、咸鱼婶、crystal、轻舞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9章 拜年
  ◎“省城政策下来了?”◎
  吃了早饭的回笼觉是最舒服的。
  黎善再次醒来后; 顿时头不疼了,眼不花了,整个人辈儿精神; 而苏卫清手里捧着书; 神情却有些萎靡。
  “你在看什么书?”黎善穿好衣服; 又拧了热毛巾擦脸,见苏卫清专心看书连头都不抬的样子,不由有些好奇,毕竟这学习状态和之前看医术的时候,可差太多了。
  苏卫清的目光依旧黏在书本上:“三字经。”
  三,三字经?
  黎善有些懵。
  系统说要给苏卫清转文学,这也转的太彻底了吧,直接从启蒙书开始了都。
  “是啊; 三、字、经。”苏卫清咬牙切齿。
  他本来在看四书五经的; 结果系统问了几个问题; 就觉得他离文盲只差一线,然后就将四书五经收回,转手给了他一套三百千; 让他读熟读透了再跟它换《幼学琼林》。
  想他苏卫清,读了十几年书; 堂堂高中毕业生,居然要从启蒙书开始读。
  黎善将毛巾挂起来,走过去看了一眼; 然后就看见书上熟悉且稚嫩的字体,额……她想起来了; 这不是她去古代世界做任务时; 那个便宜·任务对象·儿子的启蒙书么?
  犹记得当初为了买这套三百千; 她大半夜的捉蝉蜕,捉了一整个夏天才凑足了钱,所以便宜儿子特别珍惜,每过几年都要拿出来翻一遍,在旁边写体悟写注解,用他的话说,这叫‘温故而知新’。
  “所以你连这些都要背?”黎善指着旁边的蝇头小楷,只见密密麻麻,密集恐惧症都要犯了。
  “是啊。”苏卫清有气无力。
  也不知道这书的原主人是谁,一个三字经需要写这么多注解么?
  黎善顿时满眼都是同情。
  只觉得苏卫清太可怜了,她那么多任务对象,怎么偏偏挑了个话痨的书看呢?
  不过……“总比医书好。”
  虽然看着有点头皮发麻,但苏卫清看的还是很高兴的,比起医书上那晦涩难懂的句子,这个三字经就好看多了,尤其偶尔还能看见一两句吐槽,苏卫清就看的更开心了。
  他甚至有种和写注解的人交朋友的感觉。
  仿佛看到了那个人的内心。
  尤其那句‘昔孟母,择邻处’这句话的旁边,就写着‘今有吾母,更甚孟母,文能写字,武能杀猪’这样的话,让苏卫清看了忍不住开始幻想那个‘武能杀猪’的母亲到底是啥样。
  “你喜欢看着这些的话,咱有空去废品收购站看看,那边说不定有不少这样的旧书。”
  苏卫清眼睛一亮:“收购站还有书呢?”
  “肯定啊,估计还有不少课本呢。”
  尤其这几年,红X兵越闹越厉害,很多人家家里连纸片子都不敢放,但凡有字儿的书全给卖废品收购站去了,残本孤本就别想了,早被有眼力见的给摸走了,但剩下的那些‘没用’的书,就叫人可以捡漏了。
  不少老太太买回去糊墙呢。
  “那咱有空看看去。”
  要是能提前找到一本《幼学琼林》,他就能弯道超车了。
  黎善洗漱完了,又用口红给自己的唇上点了点色彩,整个人的气色立刻看起来好了不少,抬起手腕看了看表:“咱们快走吧,都快九点了。”
  总不能真到了就坐下来吃饭吧。
  那也太不礼貌了。
  “行。”苏卫清赶紧将书合上塞进抽屉里,还不忘把写字台的锁给锁上。
  坚决不给任何人看到这本书。
  倒不是书里写了什么禁忌字眼,而是这书一看就有年头了,说不定还是个古董呢,要是被有心之人发现了,容易给家里带来麻烦。
  夫妻俩收拾妥当,带着几包桃酥就出了门。
  他们没有坐公交车,而是征用了苏维民老两口的自行车,苏卫清在前面骑,黎善坐在后座,手里拎着桃酥,两个人就这样一路顺畅的往东园去了。
  半路上,碰上正停车载客的公交车,苏卫清忍不住咋舌:“这人也太多了。”
  “大家伙儿都急着拜年呢。”
  如今舍得买自行车的人还是少,再加上当年规划建厂远离了老民区,以至于现在去亲戚家拜年,都得早早起床挤车才行,也是幸好,张儒东的老家就在东园,距离药厂只有三站路。
  “也不知道家里人到齐了没有,可千万别是我们到的最晚啊。”苏卫清奋力蹬着自行车,他这个新女婿婚后第一回 拜年,可别失礼了。
  “放心吧,我们肯定不是最晚。”她俩舅妈今天都要回娘家拜年。
  今年特殊一点,因为新女婿要上门,所以估计只是去一下就得回来,但就算这样,估计时间也不会早,估计去的最早的应该是小姨张红梅。
  不过,黎善没在东园过过年初二,也不敢保证。
  黎善以前过年都会跟黎红军去乡下过年,黎老太只生了两个儿子,没有女儿,所以大年初二童玲会带着黎红军和龙凤胎回娘家拜年,而她就会在家里做饭给黎老太和黎闯吃。
  想到黎闯,黎善忍不住叹气。
  这大约是黎家唯一一个对她有善意的人了。
  大概因为都是没妈的孩子,黎善回村里的时候,黎闯会护着她,也会陪着她一起干活,反倒看龙凤胎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甚至还会背后告龙凤胎黑状。
  自行车稳稳地停在张家大门口。
  晏民安一看人到了,立刻站起来扯着嗓子喊:“妈,大姐和大姐夫来了。”
  晏民安是张红梅和晏安国的大儿子,才十二岁,等开了年就能上初中。
  “来了赶紧请人进来,还不赶紧帮你大姐拎东西,傻站着干什么?”张红梅的脑袋从厨房里探出来,看见苏卫清时又是一脸笑:“卫清快进屋吧,你姨夫念叨你好一会儿了。”
  苏卫清顿时有些受宠若惊,停稳了自行车赶紧拉着黎善进了堂屋。
  “姥爷。”
  黎善进门就拎着桃酥给张儒东看:“买了些桃酥,用豆浆泡软了可好吃了,还能用牛奶泡。”
  “好好好,放到房间里去。”张儒东不停点头,只是眼睛还是不往黎善的方向看,只一个劲儿地盯着面前的棋盘。
  对面的晏安国叹了口气,招呼苏卫清:“会下棋么?”
  “会一点儿。”苏卫清点头,但是个臭棋篓子。
  “你陪姥爷下,我去看看善善。”说着便让开了位置,直接跟着黎善进了房间。
  一进屋,晏安国就看见黎善正站在五斗橱前面,目光盯着上面的相框,那里面有一张张红珍少女时期的小像,相框一尘不染,甚至都被擦褪色了,可见平日里这个相框被摩挲了多少次。
  晏安国叹了口气,走到旁边小声说道:“你姥爷不是故意的,他只是……”
  “我知道。”
  黎善抬手摸了摸相框:“我和我妈其实还挺像的。”
  张儒东一直不愿意看她,因为她是张红珍的女儿,却长得像黎红军,不过,这几天黎善照镜子,却觉得自己和黎红军越来越不像了,尤其是结婚那天,她化了妆,反倒看起来更像张红珍。
  “嗯,你眼睛像你妈。”晏安国其实没亲眼见过张红珍,他和张红梅结婚的时候,张红珍已经去世两年了。
  在晏安国看来,黎善的眼睛和照片上的张红珍简直一模一样,和张红梅也很像。
  黎善抿嘴笑了笑,听到这个答案她真的很高兴。
  她掏出手帕,满是珍重的擦了擦相框,摸了摸相框中张红珍的脸,然后才转身出了房门,径直往厨房去了,而晏安国却是看看张红珍,又看看旁边的另外一张照片。
  说起来,张红珍和张红梅的眼睛,都随了她们的母亲呢。
  厨房里,邬玉年坐在火塘后面烧火,张红梅系着围裙,正手脚麻利的切菜,黎善一过去,邬玉年就掀开小碳炉子上砂锅的锅盖,从里面夹了一块红烧肉塞黎善嘴里:“早起刚炖的,红梅来调的味儿,肯定合你的胃口。”
  黎善嚼了两口,浓郁鲜香的味道直冲脑门。
  张红梅虽然是教声乐的,却有一手好厨艺,以后要是事业了,开个小馆子都能养活自己。
  “邬姥姥做饭也好吃呢。”黎善将肉咽下去,连忙说邬玉年好话:“邬姥姥的茨菇烧肉最好吃。”
  邬玉年一听,顿时乐呵的不行:“可惜没买到茨菇,不然肯定给你做茨菇烧肉。”她得意地看向张红梅:“瞧见没有,善善都说我做饭好吃,就你一天到晚挑三拣四的。”
  张红梅顿时满脸无语。
  她这不是不想让邬玉年辛苦嘛,不然她一大早跑来干什么?
  才说了几句话,张逐日两口子和张新民两口子一起回来了,这会儿菜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只剩下几个快手菜,等人到齐了再炒,一群人进门,家里瞬间就热闹了起来。
  范琴就拉着黎善上下打量,见她脸色确实不错,才松了口气。
  陈芬站在旁边揶揄:“两天没见,跟两年没见似的。”
  “姑娘嫁人了,别说两天,就是两个小时我都觉得度日如年。”范琴舍不得松开黎善的手,明明大年三十还一起吃了午饭呢。
  “那我以后没事儿就回家里蹭饭去。”黎善立即打蛇上棍,抱着范琴的胳膊撒娇。
  “你尽管来,我还怕你吃穷了不成?”
  黎善立即拍胸口:“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范琴一听这话,但是高兴不已,只恨不得黎善涨点儿本事,以后天天把苏卫清忽悠回家去住:“你的房间我没收拾掉,还放着呢,以后你们两口子回家就有地方睡了。”
  黎善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行了,开饭开饭。”人到齐了,张红梅就一拍手,招呼大家入座。
  这一天的饭菜极为丰盛,用张儒东的话来说:“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