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 >

第122章

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第122章

小说: 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日里穿衣大方能见人就行,母亲一向不在意这些,何时关心过哪件衣裳好不好看了。
  顾夫人:“哪件衣服好看一些,你看这秋衣有点臃肿,是不是穿薄一点好看?”
  毕竟四十多岁了,身段比不上年轻人,这又是第一次正式见燕国公夫人,于情于理,都该慎重些。不管结果如何,都该把态度给拿出来。
  选身大方得体的衣裳,搭配着首饰来,别人见了也会高兴。
  顾绵咽了咽口水,问道:“母亲这是要见什么人?”
  顾夫人说道:“一位贵客。”
  她没多说,看着女儿稚嫩的脸庞,觉得问女儿能问出什么来,最后还是自己选了件颜色浅的,她年纪应该比燕国公夫人长几岁,穿这个颜色显着年轻些。
  顾绵见母亲没说的意思,觉得可没意思了,“行了,您用我跟着吗?”
  顾夫人摇了摇头,“你留在家中。”
  不让绵绵去,她自己去就好了。但若亲事成了,明荞登门来,绵绵肯定得在的。
  顾绵:“那女儿回去了。”
  顾夫人道:“急着走做什么,我还有话想问你呢,今儿出门玩得怎么样?”
  她知道女儿是和明荞出去的。
  “还愿倒是还了,不过山上素斋不太好吃,晚上我们是在明荞铺子里吃的,味道可好了,嘿嘿嘿。”
  顾夫人忍不住嘱咐了几句,“出门在外,别总让明荞花银子,哪怕是她的铺子。该花钱的花钱,没了银子跟我说。也不许仗着你年纪小就跟在家中一样,知道么?”
  顾绵点头听训,“女儿明白。”
  她珍惜这段友情,尽管日后明荞做不成她的嫂子,但是总归还能做好朋友。
  顾夫人道:“行了,回去吧。”
  第二日,依旧是个晴天,安阳侯夫人顾氏又去了一趟燕国公府,把自己打听出来的和沈氏说了说,沈氏自然留她吃了饭,这一日一日的,很快就到了十月初三。
  沈氏去见了顾夫人,其中安阳侯夫人顾氏作陪,三人约在了茶楼,说了一个多时辰的话,高台上的说书人也说了一个多时辰的书。
  茶香袅袅,屋里暖和得紧,三人相谈甚欢。
  在沈氏看来,顾夫人还算好相处,人的确和婉,身上带着书卷气,说话不是那种慢吞吞的,但是就和别人还不太一样。
  也挺好说话的,知世故但不世故。
  三人也就说了说两家的情况,沈氏主要是听顾夫人说,顾氏在旁,时不时夸两句在两边的孩子,沈氏偶尔也会插几句嘴,通过这一个多时辰的谈话,对顾言也算了解了。
  不过,顾夫人说话自然还是以夸赞居多,这也在沈氏的意料之中。
  把顾夫人的话往下面稍微减个一两成,差不多就是顾言本来的样子。
  的确聪慧,但不是死读书的性子,自己这边还做着一桩生意,每个月大约有几百两银子的进项。
  陈氏知道这些银子对燕国公府来说不算多,但是顾言平日多在书院,每个月回来一两日,能赚几百两银子也不少了。她知道明荞是娇养的,日后顾言肯定会更加用功,绝对不会让明荞受委屈。
  陈氏是真心实意想要和燕国公府结亲,所以该交代的都交代了。
  还包括家中的长子,等到顾绵出嫁,差不多就分家。太傅府家产不多,倒也分不了什么,但顾言自己赚的银子,肯定是给两个人的。
  最后,陈氏还道:“顾言他大嫂性子也不错。”
  沈氏听着不由一笑,“明荞和绵绵总是无话不谈,绵绵活泼可爱,一看就是家里人和善,我是放心的。”
  陈氏又夸了夸燕明荞,“她们两个小姐妹也是有缘分的,跟明荞在一块儿待着,绵绵学的东西可多了。”
  顾氏一笑,“那咱们等这月月底,顾言从书院回来了,安排两个孩子见一面,估计到时该下雪了,正好一起赏雪。”
  陈氏道:“下雪要看老天爷的意思,月底还不一定下呢,要不这样,等今年下第一场雪了,我让顾言从书院请个假。”
  沈氏很好说话,也不算太急,“还是以孩子的功课为重。”
  马上要会试了,若是因为议亲耽误功课,那就不好了。
  陈氏笑了笑:“若是能定下来,这孩子也安心。”
  两个孩子年纪都不大,但也不能真等一年半载后再定亲,万一这期间燕国公府看中别人了呢。
  只不过年尾说着到底是有点儿不吉利,若两家都有意,还是等着年初正月再定亲,也没几个月了。
  请人算好日子,以结两家之好。
  沈氏大约明白了,这门亲事顾言愿意得很。不过这样也好,男方家加主动一些,日后日子也好过。顾言十三岁,倒也不用担心会试,哪怕这次不中,三年后也才十六岁。
  燕国公府也不是什么拎不清的,不会仗着顾家诚意重,就为难人家。
  她点了点头,“那也好。”
  这番也算双方满意,临近中午,三人移步留香楼,吃了一顿饭,是陈氏花的银子,沈氏也受了。
  吃过饭,陈氏先送沈氏上的马车,然后好好感谢了一番顾氏,若是亲事能成,以后和安阳侯府也得当亲戚走着。
  顾氏比两个人看起来都高兴,脸上笑止都止不住,“哎呀呀,不用送了,这回我心也落到地上了,有什么事儿就去安阳侯府,先道声恭喜了。”
  陈氏道:“现在说还早一点,让两个孩子见上一面再说。”
  不过比起别人议亲,这两个估计会顺利些,到时候把顾绵带上,帮着说说好话,应该就八九不离十了。
  *
  而沈氏回到了燕国公府,这一趟出门倒没耗费什么心力,回来之后又简单梳洗一番,睡了个午觉。睡醒之后,浑身舒坦,她问宁湘,“明荞今日可出门了?”
  宁湘笑着摇摇头,“五姑娘今日没出去,上午去了账房,这会儿应该睡午觉呢。”
  那知道她回来了也没问,真沉得住气。沈氏说道:“叫她过来一趟,有话和她说。”
  沉得住气挺好,女子,还是得拿着些。


第115章 见面
  宁湘今日没有跟着沈氏出门; 跟着出去的是宁夏。不过她也知道,夫人出去是为了五姑娘的婚事,听夫人这么说; 看样子是有好消息。
  宁湘笑着道:“那奴婢立刻就过去。”
  *
  荞安轩,燕明荞躺在床上睡午觉,只不过睡着的人呼吸匀称,也不会时常翻身,但她时不时就翻一个身; 眼睛也没闭着; 俨然是醒着的样子。
  其实燕明荞平日这个时辰早就睡着了; 估计都睡上一觉了; 但今日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
  睡不着索性就不睡了; 本来她以为母亲过了中午就能回来; 可没回来。这都未时三刻了; 她都多躺了半个多时辰; 母亲还是没回来。
  别看燕明荞没去; 心里还挺着急; 这究竟是行还是不行啊; 她还要不要准备见面了,那如果不行……燕明荞庆幸顾绵不知道; 不然日后都不好意思一起玩了。可顾言知道,不行真的好可惜。
  不过也可能是说得太高兴了; 一时忘了时辰; 这才晚了。
  燕明荞在屋里躺着,丫鬟们还以为她睡着; 所以她不知道沈氏已经回来; 还睡了一觉。
  燕明荞这般在床上胡思乱想; 然后听见里屋这门被敲了敲,“姑娘,可醒了?夫人叫你过去说话。”
  是晴日。
  燕明荞午睡的时候,一向不喜旁人在屋里守着,这又翻了个身,猛地坐起来,她咳了一声,声音小小的,装作刚醒的样子,“我这就过去。”
  燕明荞心里明白,有些事儿急不得,已经发生的事摆在那里,早去晚去,结果都是一样的。就像当初乡试放榜,名次早就写在那儿了,就算小厮去得早,名次也不会改变。
  同样的道理,她就算早点去正院,成与不成早已成定数。
  但燕明荞还是想早点知道。
  她快点起来,换了身衣裳,又叫晴日进来把头发梳好,打理妥当了,披上薄斗篷去了正院。
  进屋之后甜甜一笑,行了个礼,喊道:“见过母亲。”
  沈氏坐在榻上,她对燕明荞招了招手,“过来坐。”
  女儿笑得明媚,进来之后屋子都亮堂了,等女儿坐下,沈氏也没卖关子,她道:“今日我去见了顾夫人,倒是个和善人,说话大方得体。相处……现在自然是好相处,只不过这女子嫁人前,婆婆都是这般和颜悦色好说话的。
  其他的……顾言还有个兄长,今年二十六岁,如今有两个孩子。绵绵你是知道的,顾家家世上算得上人口简单,上头又有长兄在,日后这亲事真成了,你嫁过去也不用操心什么。等分家之后,两个人过日子,总比一大家子过日子好。”
  女儿能赚钱,多给老人一些,夫妻俩的日子能甜甜蜜蜜的。顾言这些年攒的钱,太傅府再出一些,能给置办一间不错的宅子,刚成亲,两人住小一些也没事。
  毕竟住的院子就一个,也不会换来换去。
  说起这些的时候,沈氏心里五味杂陈,她一直盼着女儿有一个好亲事,可真到这一步,又觉得舍不得。
  明荞在梧桐院住了六年,在正院不过待了三年多,而后自己住一间院子到现在。她们的母女情分,说深也深,说浅也浅。这还有两三年,就要嫁人了。
  沈氏伸手摸了摸女儿的脑袋,“等过几日下雪了,你和顾言见一面,若是合适,咱就定下来。”
  沈氏今日也说了,她这女儿养得娇,想多留两年。
  现在还没到议亲定婚期的时候,但是她把话放在前面,若亲事真成了,出嫁要等明荞十六岁,过了生辰之后,顾夫人答应了。
  燕明荞过来,本来也是高高兴兴的,得知石头落地,也该欢喜,可是见沈氏说得慢,一字一句,更像是嘱咐她,心里又酸酸涩涩。
  她低下头,抿了下唇,“是,母亲。”
  沈氏说道:“下雪那日,不管是在街上转转,还是去哪儿赏雪都好,你想去哪儿?这肯定得依着你的意思。”
  燕明荞道:“……去人少一点的地方吧,街上还是算了。”
  沈氏笑着道:“今年冬衣已经做好了,不过见人是大事,得新做一件,母亲出料子,让绣娘给你加紧赶制一身漂亮的,首饰也换一套,俏皮好看一点的。”
  下雪的日子,还是得戴亮晶晶金闪闪的首饰好看,既要好看,也要贵气,得让顾言看一眼就离不开眼才行。
  燕明荞重重地点了下头,“嗯!”
  沈氏这便吩咐了下去,燕明荞舍不得走,虽然不是明天就嫁人,但是她就想跟母亲待在一块儿,晚上也要在这儿睡才行。
  沈氏也乐得有女儿陪着,母女俩说着话,在暖和的屋子里,倒也自在。
  而另一边,陈氏送完安阳侯夫人之后就回了太傅府,先让门房小厮去书院送个信,她是了解自己儿子的,这事儿若是不跟他说,怕是读书都要分心的。
  虽然话有些夸张,但让顾言知道,也能安心些。
  跟小厮说完话,又让丫鬟去喊女儿过来。
  说实话,陈氏对这件婚事有底气,也是因为顾绵跟明荞相熟。这一来二去,明荞也见过顾言,自然对比对别人的印象好一些。而且有顾绵在,日后真嫁过来,两人估计还能有一年多住在一块的时间,这样和小姑子亲密无间,明荞肯定愿意点头的。
  再让顾绵给说些好话,这亲事不就稳妥了吗。
  陈氏觉得这事稳当得很,真等下雪那日出门,女儿肯定也要跟着的。
  但是顾绵不懂,她只知道这两日母亲总是叫她,叫了还不说为什么,一点意思都没有,跟溜她似的。
  所以过来的时候,她问陈氏,“您又叫我做什么?”
  陈氏拍了拍旁边的椅子,让顾绵坐下,她道:“叫你过来当然是有事了。我今日出门,给你哥哥说亲去了。”
  顾绵:“什么?!”
  陈氏还以为女儿没听清楚,又重复了一遍,“给你兄长说亲,这事儿还多亏了你,说的就是燕国公府明荞,她跟你兄长同岁,我觉得他们二人甚是相配。”
  顾绵:“……”
  顾绵的表情一言难尽,她倒不是觉得两人不相配,只不过……这事儿吧……
  她问:“兄长可知道?”
  陈氏:“当然知道了,给他说亲难道还不问他的意思,我就直接给定下来呀。”
  可是顾绵分明记得,她跟兄长说明荞要说亲了,兄长一点反应都没有,还说这事儿不该跟他说!说他要温书,让她快点回去的!
  顾绵皱着眉道:“母亲,是不是那日你让我喊兄长过来跟你说话,你俩说的这事儿。”
  陈氏点了点头,“今日我去见了燕国公夫人,大致上谈了谈。你和明荞关系好,多帮着你兄长说说话。”
  顾绵在心里一笑,呵,顾言都知道了,还在那儿装什么傻啊。
  她说明荞要议亲,顾言心里指不定想着,我知道,那个人就是我!
  他那会儿还给钱,原来是因为这个。全都知道就不告诉她,还想让她帮顾言说话。
  顾绵道:“我要把兄长从小到大的糗事,全给抖出来!”
  陈氏吓了一跳,“怎么了,他是哪儿招惹了你了?要你这样干?”
  顾绵说道:“就凭你们全知道还不告诉我,明明是我最先想让明荞做嫂子的,明荞是我的好朋友,我自然不能偏颇,兄长的好是好,兄长的坏也是坏。”
  她可生气了,怎么能这样,还让她帮忙说好话,
  陈氏听着直头疼,这可怎么好,儿子倒也没什么丑事,只不过一些小时候的糗事说出去不是逗人笑丢人吗?
  她道:“不跟你说是为了让你别去问明荞,省的弄的她红脸尴尬。这不见面的事一成,我就立马告诉你了吗。你兄长这是大事儿,你可不能胡来。再说了,你若想说他的糗事,何不等日后明荞嫁进来了,你们两个人慢慢说。”
  顾绵:“看我高不高兴吧。”
  的确,这是兄长的大事,若是搞砸了,明荞真不嫁进来,她也不高兴。
  顾绵又笑了,“那今日明荞去了吗,您就见了沈伯母呀。都说了什么?快说给我听听。”
  陈氏简单说了说,“明荞今日没去,想等着下雪之后让她和你兄长见上一面,若是两人觉得合适,等明年年初就定亲。你和她是关系最好的,这事儿也多亏了你,不然我没起这个心思。等你兄长见明荞那日,也给你做一身新衣裳,成不?”
  顾绵点了下头,“成了。”
  七十多两银子外加一身新衣裳,日后且看顾言的态度吧,反正她是不吃亏的。
  再说传信的小厮去了松山书院,趁着晚间学生吃饭那会儿,把信给顾言送了去。顾言打开信一目十行看完,又怕看错,再看了一遍,然后嘴角抑制不住地往上弯了弯。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母亲好,沈伯母也好,还有绵绵。
  只要等盛京城下雪这日,他就能请假去见明荞了。
  顾言又看了一遍信,然后贴身收好,他想到放身上也不好,若不小心掉了,让别人捡到就不好了。反正已经背了下来,烧掉好了。
  他仰头看了眼天色,夜色深沉,天上繁星点点,不是阴天的样子,估计明儿是不会下雪了。
  虽然偶尔会看五行八卦的书,学观测天象之法,但是对顾言来说,算准哪日下雪还是太难了。
  不过知道是好消息之后,顾言心也安了些,能够更沉下心思来读书。现在每日除了读书之外,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看外面有没有下雪。
  十月初六这日,顾言正读着书,忽然听见外面有人说下雪了。
  他下意识往外看去,可外面空空如也,只有凝神仔细看的时候,才能看见天上飘下来的细小雪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