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月初六这日,顾言正读着书,忽然听见外面有人说下雪了。
他下意识往外看去,可外面空空如也,只有凝神仔细看的时候,才能看见天上飘下来的细小雪花,就如盐粒一般。
地上是干愣愣的,估计是没等飘下来,这雪就化了。
再仰头看,太阳还明晃晃地挂在天上,这就算下雪也无赏头可言。这不行,得是那种大的厚的,这太小了。
怎么还不下雪呢。
*
是怎么还不下雪呢,往年十月上旬,就下雪了。
燕明荞望着窗外,心里盼着快点下雪。
绣房加紧赶制的冬衣已经送到了荞安轩,冬衣大多臃肿,毕竟里面加了棉,可是这件却不。
淡粉的颜色,上面绣花不多,只有衣摆和裙摆处绣了一些图样。
是梅花。
花蕊用的是黄色的小宝石,串了孔,缀在上面。
布料比以前用的软,若是夏日穿容易飘起来,而里面加的棉正好垂下来。雪酥这两日一直给衣服熏香,用的就是梅香,香气淡淡的,并不熏人,若隐若无。
首饰也送来了,两支漂亮的梅花小钗子,剩下的是母亲珍藏的一块冰透的玉料打的几件首饰,一支梅花簪子,一个小佛像,还有一对耳坠。
浅淡的白色,看着极为通透,好看极了。
衣服和首饰送来的时候燕明荞就试过了,连着发髻都换了好几种,选的是最好看的,乌发向后梳成一个髻,下面留着的头发挑几缕辫小辫子,其余的就这样散着。
燕明荞头发乌黑浓密,散着也好看。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冬雪了。
也可能是越急什么越不来什么,往年这个时间已经下雪了,往南一点才会拖到十月底十一月去,但今年这雪来得格外晚,一连几日都是晴天。
中午的时候外面还怪暖和的呢。
昨儿顾绵还来找她来着,好好地把她促狭了一顿,吃得都堵不上她嘴,临走的时候在她耳边小声喊了嫂子,喊完就跑了,燕明荞想追都追不上。
这么想想还挺好笑的。
顾绵说见面以前也常见,就当以前不就行了,但燕明荞知道,这次不一样。
燕明荞看了窗外一会儿,而后,雪竹来提醒说,“天冷,这样吹风得冻着,姑娘可得当心些。”
燕明荞点了下头,这才把窗户关上。
如今也不止议亲这一回事儿,账本要看,铺子要管,既然不下雪,那就先忙自己的事。二嫂的肚子越来越大,可能等不到十一月份,十月就临盆,稳婆也得找好了。
又过去了几日,等到十二日,燕明荞一早觉得被窝极其暖和,怎么睡都睡不醒。耳边冷风呼呼的,外面天一直不亮,入冬后天亮得晚没错,可这跟没有白天似的,她以为时辰还早。
燕明荞正睡得迷迷糊糊,林枣就进来,把她手拿到外面,轻声说道:“姑娘,外头下雪了,可大了。刚才正院的宁湘姑姑过来,说今日要出门,姑娘快起来准备吧。”
下雪了,得出门了。
一面是暖和的被窝,一面是外面的雪,可一想下雪要出门,燕明荞一下子清醒了,手已经凉了,她拍了拍脸,“什么时辰了?”
“卯时过半了。”
衣服和首饰是一早就选好的,只要梳洗干净,把衣裳穿戴好就行了,也没怎么上妆,就抹了口脂,她这个年纪,什么都不涂就很好看了。
早饭估计是林香吩咐的,一碗清淡的白粥,没什么辣口、重口的菜,连包子都是青菜馅儿的。
吃完又仔细漱了口,这般才去了正院,然后跟着沈氏坐上了马车。
先去镇北侯府接燕明玉,然后才去赏雪的地方。
她们要去的地方在盛京城西,那有一片竹林。竹林旁边是几间茅草屋,文人墨客爱在这儿作画写诗。外面能赏景,里面升起炉子还算暖和,能煮茶吃,倒也不用担心没个遮风雪的地方。
而且这处离燕国公府还算近的,燕国公府正在城南,过去差不多半个多时辰,这马车慢悠悠地驶着,燕明荞悄悄掀开了车帘,天色还早,加上下着大雪,外面没有出摊儿的,只有地上几行车痕。
雪下得正大,如柳絮一般,母亲和姐姐就坐在车内,燕明荞心里又紧张又安心。
沈氏和燕明玉时不时说着话,因为天冷,燕明玉就跟着坐了一辆马车,母女俩说说闲话,沈氏也不见着急的模样。燕明玉也觉得没什么可急的,母亲说了,顾家挺不错,明荞和顾言以前也见过,算得上青梅竹马。
能有年纪相当的小公子自然找年纪相当的,明荞和她不一样,尽管在这个时代见事多,但也是十几岁的小姑娘。
半个时辰后,马车停在了城西竹林。
燕明玉先下的车,这一下车就有冷风吹过来,竹林被雪覆盖,有点像许久之前看过的江湖景色,她看了两眼,路边等着的人也不怎么认识,就扶着母亲和妹妹下来。
燕明荞下来后理了理斗篷,雪挺大,她往前看了一眼,就看见顾绵使着劲跟她招招手,她一身娇俏的黄色,身旁是顾夫人,两人身后站着的是顾言。
身旁几人,她见过的,是大嫂的母亲和妹妹。
冬日燕明荞不爱出门,也不常去太傅府,更没见过顾言穿冬衣的样子,月白色的衣裳,淡蓝色的斗篷。
但和别人的斗篷不一样,她们的带着帽子,而顾言的只有一个灰白色的毛领,他头上、毛领上都是雪花。
顾言第一个看见的就是燕明荞,这个时候他也想不出什么夸赞人的诗句来,只觉得燕明荞这样穿真好看,虽然平日也很好看就是了。
陈氏往前走,顾绵和顾言紧紧跟着,一旁还有安阳侯夫人带着家中的一个女儿,是过来陪顾绵的,怕一会儿两人转的时候顾绵一个小娘子在这儿没意思。
一行人走到沈氏她们跟前,陈氏先笑,“念安,这是明玉吧。”
燕明玉点了点头,“顾夫人。”
沈氏道:“她平日不怎么出门,今日雪大,我们来得有些晚了。”
陈氏道:“不晚不晚,我们也是刚到。”
顾言先看了眼燕明荞,然后对沈氏和燕明玉见礼,“见过伯母,见过姐姐。”
燕明荞也一一喊了人,但是她没看顾言就是了。
安阳侯夫人顾氏道:“这外面雪也是大,那咱们先去里面喝点热茶,暖暖身子。”
燕明荞走在了后面,顾绵也溜了过来,顾言在后头,就如七夕那晚出门,她和顾绵在前面买来买东西,而顾言就跟在后面一样。
顾绵一直在笑,回过头还冲兄长扬了扬眉,模样极其欠揍。
这些小动作自然躲不过燕明荞的眼睛,她回头看了一眼,见顾言神色有些无奈,见她看过来,脸上立马露出一个笑。
顾绵轻轻哼了一声,道:“明荞,今日我不能陪你了,我要陪许姑娘。”
大局为重,她往前走了几步,跟燕明荞并排着走的就成了顾言。
燕明荞心里紧了紧,两人之间隔了两个人的距离,往前看,什么颜色的衣裳都有,顾绵头间的步摇还一晃一晃的。往后看,几辆马车等在那里,再往旁边看,就是顾言。
这一路过来还是有些紧张的,但如今燕明荞好像不紧张了,这雪景很好看,顾言还和以前一样,都是熟悉的人。
其实也有一点不一样,她记得陈越州看林枣就是总看,姐夫也是这样看二姐姐,如今,顾言又是这样看她。
目光跟小刷子似的,扫一下扫一下。
弄得她脸上有些痒,可是伸手一摸,却是晶莹的雪花。
顾言脸上带笑,两人就这么走着。
燕明荞也笑了一下,她小声说道:“你说,这么一群人,你会不会不自在呀。”
顾言点了下头,又摇了摇头,“有一点点,但是,你看她们在前面,我们在后面。”
尽管顾绵这个妹妹偶尔回头做贼一样看一眼,又装作什么都没看见的样子回过头,但是,跟燕明荞在一起,怎么会不自在。
这是他最光明正大跟燕明荞一起走的时刻了,不自在作什么。
那一点不过是紧张罢了。
那茅草屋之后,就看见几个丫鬟在煮茶准备点心,沈氏几人坐下,燕明荞就坐在了姐姐旁边,一群人围着炉子烤火说话,无外乎哪家衣裳好看,今日的雪真大。
等暖和过来,沈氏就道:“这边还有竹林,明荞,你不是最喜欢竹子吗,快出门去瞅瞅。”
燕明荞没有喜欢竹子,不过她也喜欢过菊花,一样的道理。
总之都是女子先出去,男子再跟上。
燕明荞点了下头,“女儿正想着呢,这先去看看。”
燕明荞带着丫鬟出去,走得也慢,外面雪景是不错,没一会儿,顾言就追过来了。
顾言走得很快,风雪萧萧,他头上刚化干净的雪又附上了一些,斗篷上稍微暗色的毛领上也沾了很多的雪碎,过来之后,在燕明荞身前站定,“燕姑娘。”
燕明荞轻轻颔首,“顾公子。”
第116章 满意
顾言笑了笑; 他眼睛很亮,目不转睛地看着燕明荞。
今天跟燕明荞出来的是雪竹,在后头安安静静地当起了聋子。
燕明荞觉得他们这样倒好像第一次见似的; 明明不是。
“这个竹林我和同窗们来过一次,你可来过,若是没来过,我带你去看看。” 顾言说着,见燕明荞摇了摇头; 他回头看了下丫鬟; 见没看这边; 从袖袋里掏出一小包糖炒栗子; 他道; “这个是热乎的; 也是剥好的。”
燕明荞看着顾言手心里的油纸包; 还热气腾腾。她甚至能想到; 他买了栗子回来; 估计是昨儿买的; 剥好之后到这儿立马拿出来; 放在炉子上烤着。
燕明荞没伸手,她道:“这个时候; 哪有让姑娘家吃东西的呀?”
她今儿早上就吃了一小碗清粥,两个青菜包子; 菜也是青菜; 吃完又仔细漱了口,就是怕嘴里有味儿。
顾言怔了怔; 燕明荞又道:“雪竹; 你把这个帮我收着。”
总归是他的一片心意; 好意难却。
顾言这般又笑了,这个栗子是在程家买的,燕明荞喜欢吃,他也记着。
别的东西也不好带,点心玉芳斋有,再送别的也很难送好。
他问:“伯母说你喜欢竹子,可是真的?”
有道是投其所好,顾言在脑子里搜刮关于竹子的典故诗句,可未等搜刮到一半,燕明荞就道:“假的,不过是为了支我出来,这里有竹子,自然说我喜欢竹子了。毕竟雪从屋里也能看,我其实更喜欢松柏。”
荞安轩前院种着海棠,后院的小花园里就种着松树和柏树。
顾言说道:“那还真巧,我也喜欢松柏。这可不是为了跟你赶巧,我是真的喜欢。松柏坚韧,四季常青,有文人墨客喜欢,还能供百姓卖柴谋生,这回除了兔子,我有跟你一样喜欢的东西了。”
燕明荞道:“兔子也算啊。”
不过若是不喜欢,干嘛养着呢。
“这说来惭愧,兔子还是绵绵照顾得多些。”顾言也没忘了自己,“我也就给打一个兔子窝,回来了喂喂。”
燕明荞道:“我这阵子都没有去看,它还好吗。”
上次见兔子还是初一上香,接顾绵的时候顺道看了眼,那天回来就知道要议亲了,再后面就没怎么见顾绵,而后都是顾绵找她,她没再去过太傅府。
也有半个月没见到了。
顾言点了点头:“吃得香睡得好,如今天冷,就把它给搬屋子里来了。”
守院门的婆子照顾,不过也就是喂吃的,每日打扫兔子窝。
燕明荞道:“现在天是冷了,哎,这兔子它能听得懂人说话吗?是不是还没名字呀。”
燕明荞顶多就是给送送吃的,平日里兔子都是养在太傅府,她自觉没出多大力,所以自己肯定是不能起名字的。
而顾言是想等着燕明荞给起,顾绵大约是没想过这事儿,毕竟是两个人带回来的兔子,所以这只兔子至今都没名字。
顾言道:“还没,平日里也只喊兔子,叫兔子它也不认,得拿根菜它才过来。我这起名字大约只能想到白字,白白,大白……好像俗气了些,不然你给它起一个?”
燕明荞笑了笑,“我有一匹马,毛色雪白,叫银粟。这只兔子也是白的,而且今日还下雪了,不如就叫银絮?”
今日雪花如柳絮,还都带个银字。
顾言认真地想了想,“好,这样听起来和银粟还像兄弟,而且颜色都是白的。”
燕明荞还有点儿不好意思,不过名字都起了,自然觉得满意喜欢,而且顾言也说不错。等一会儿回去了告诉顾绵去,兔子的名字叫银絮。
燕明荞笑着道:“等你回去了喊喊它名字,兴许下次我再去了,叫银絮,它就能过来了。”
她说完,后知后觉这话有点别的意思,说着就好像这婚事能成一样,还去太傅府,她明明想的只是跟着顾绵去看兔子。
好在顾言没什么奇怪的反应,他点了点头应道:“好啊,我今日应该还回家住一晚,等明天一早再回书院。”
顾言偏过头看了眼燕明荞,“再放假就得月底了,你……什么时候来看兔子?”
若不是月底,他岂不是见不到了。
顾言自然是盼着等月底的时候他放假了,燕明荞再过来,这样他也能见一见。他也不是说非要燕明荞等到月底,只是希望她月底来一次。
什么时候去……
燕明荞道:“我……还没想好呢。”
她觉得她说话的声音都和往常不一样了,自己听着都比平日里柔声细气不少。
顾言一颗心又被燕明荞的话提起来了,没想好究竟是没想好什么时候来太傅府,还是没想好答不答应亲事,可看燕明荞这个样子,他也不忍心催,“你慢慢想就是了,离月底还有好长时间,不急的。”
燕明荞轻轻点了下头,“咱们去那边看看吧,不是说竹林可以吟诗作画,就在地上吗?”
这和家中种的竹子不一样,粗一些,这边偏西南,气候也会暖和一点。
但入冬之后,哪里都冷。
顾道:“就在前面,有几块巨石,石面平整,我们都是在那上面写字。不过现在雪太大,石头都被盖住了,我带你过去看看?”
燕明荞的心里是有些好奇,她点了点头,“那去看看吧。”
竹子上头有雪,现在叶子都枯黄了,有什么好看的。
走着走着,燕明荞忍不住回了下头。
茅草屋在她的眼中已经缩成了一个小点,不知不觉他们就走出来这么远了。雪竹低着头,离他们有好长的距离,她和顾言身后的脚印歪歪扭扭,他们离得比出来时近了,若不是看脚步越来越近她都没发现。
顾言毛领上的雪已经堆得很厚实了,头发上也有许多,不过好些都被他身上的热气弄化了,变成了细小的冰碴,他脸还是白的,但一双耳朵露在外面,已经通红了。
燕明荞自己戴着厚帽子,她问:“你冷不冷呀?”
顾言一愣,然后摇了摇头,“不冷的,一点都不冷。”
燕明荞的鼻尖有点红,也是冻的,但她也不觉得冷,眼前雪絮飘舞,呼出去就是一口白气,看着白气,也能看出来人紧张不紧张。
燕明荞笑了笑,“那我们再走一会儿?”
燕明荞看着顾言真的松了一口气,顾言道:“你若是冷,你和我说,咱们就回去。”
燕明荞穿得还算厚实,脚上是鹿皮小靴子,厚实得很,她这会儿是不冷的,“嗯。”
终于到了巨石旁,只看见一片高起的白雪,看起来就很厚,不过下面是石头。
顾言道:“就是这儿。”
他过去把雪扫了一小片,“你看,这儿的石头是淡黄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