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 >

第127章

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第127章

小说: 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过饭歇息了一会儿,临走的时候燕明荞对顾绵道:“饭菜很好吃,但下次不用这样了,就和以前一样就好了。”
  顾绵觉得那样肯定不行,“若是朋友那你只是我朋友,和我父母兄长无关,可如今你都要成我嫂子了,虽尚未定亲,但还是不一样的。”
  燕明荞点了点头,今日她也很高兴,她能感觉到和以往不一样。
  而且,在顾家,顾绵应该也说了不少她的好话。
  燕明荞认真道:“绵绵,谢谢你,你带我去和伯母告个辞吧。”
  她该打个招呼,而且跟顾家大嫂说个话,她不知道当初顾家大嫂进门时,有没有这样,若是没有,估计看了心里也会不得劲,她可以给顾绵的小侄女留点东西。
  顾绵给丫鬟使了个眼色,丫鬟飞快地跑了出去,燕明荞猜,应该是给顾言传话去了。
  去了正院,顾言果然在这儿。
  但顾家大嫂不在,顾绵的小侄女也不在,送东西只能等下次,正好可以好好准备一番。
  燕明荞跟陈氏说了几句话,陈氏只问了问她这阵子穿衣吃喝,没说几句话。
  等燕明荞辞行的时候,陈氏说道:“顾言,你去送送明荞,路上冷,明荞回去的时候也注意着些。”
  从正院到太傅府门口还有一刻钟多的路,若是慢点走,可以走出两刻钟来。
  顾言看了眼燕明荞,脸上带了点笑,“是。”


第119章 过年
  燕明荞出来之后就把斗篷的帽子戴上了; 没下雪,天还是冷的。
  顾言走在她旁边,两人后头是跟燕明荞的丫鬟; 还有顾言的小厮,搬着一篓子柚子,里头好几个。
  她的丫鬟,则抱着那个小匣子。
  两人从正院走出来,并未遇见什么人; 也没说什么话; 出了正院; 顾言道:“你; 下次什么时候再来看兔子?”
  燕明荞低下头; 道:“月底吧。”
  下个月月初还是小娘的忌日; 十三是祖父的忌日; 得吃素斋; 然后在祠堂祭拜; 上旬燕明荞就不出门。
  过了十一月就是腊月了; 十六是祖母生辰; 要给祖母准备生辰礼物,因为祖母人在萧阳; 所以礼物要提早些准备,提前给送过去; 也得下月就开始准备。
  然后就过年了; 年初两人要议亲。
  顾言说道:“我月底回来,今年腊月二十五放假。”
  回书院好好温书的话; 回来就能见明荞; 他想把该看的书在书院里看完。而且; 就算他会试考不中,顾言也觉得,是他自己学得不够好,而非被明荞耽搁。他也没耽搁,就是想早点学完,早点回来。
  燕明荞轻轻点了下头,“嗯,那你去书院了,要保重身体,好好用功。”
  顾言笑着点了点头,“你等我考中……”
  后面的话顾言没说,燕明荞也知道,自然是等他考中之后登门提亲。
  燕明荞:“嗯。”
  顾言:“那你也保重身体,如今天冷,出门多加衣。”
  燕明荞怎么会冷,她手都是在袖子里的,但她还是点了点头,“你也是。”
  往太傅府大门走的路,虽然曲折深长,可一刻钟多的路,就算两人脚步再慢,也有走完的时候。
  燕国公府的马车就停在门口,燕明荞对顾言道:“好了,你不必送了,我这就回去了。”
  顾言看了燕明荞一会儿,亲手把背篓从邵光那儿接过来,放在了马车上。
  可真快,总共来了不到一个上午,这么快就走了。
  顾言:“你可记得,下月月底,来看兔子!”
  燕明荞嗯了一声,扶着丫鬟的手登上马车,钻进去那一刹那,燕明荞又退了出来,“我这就走了,天冷,你快回去吧。”
  顾言说一会儿就回去,等马车驶远,连黑点都不剩了,顾言这才往回走。
  放假总共就两日,顾言还得去管果干的生意,这样一来一回,两日很快就过去了。两人还未定亲,燕明荞尚且能看顾绵来,可顾言不能去燕国公府,也找不到理由去。
  初一晨起,他回了书院,并带了不少厚衣裳。
  那会儿天还黑着,黑得透透的,天穹黑云滚滚,然后就飘起了细密如同盐粒的雪碎,而等到燕明荞的醒的时候,地上雪已经下厚了。
  燕明荞醒的时候天还没亮,院子里的丫鬟正在扫雪,本来初一该去请安的,但这种天不宜出门,沈氏就让丫鬟去各院走了一趟,说今儿不用请安了。
  燕明荞就理所当然地在床上懒了一会儿,晨起有好吃的点心,热乎乎的鱼片粥,软乎的青菜小包子,还有一叠蒸饺,燕明荞吃得极饱。
  吃过饭,外面雪又厚了一指,燕明荞今日就不出门了,但是初一是各个铺子盘点理账的日子,等下午雪停了,林香肯定得出门看看。
  林枣如今依旧管着茶叶生意,平日里很是稳妥,今日却频频看外头,一副心神不宁的样子。
  燕明荞也没问,这种事,若是想说自己肯定会说,不然她就算问了,林枣也只会说没事。而且,林枣干活的时候不走神,就是在门口守着的时候走神,燕明荞也不能管下头人想什么。
  她也没想到,临近中午的时候,门房小厮来禀告,说陈越州有事求见。
  燕国公府的人都知道陈越州是燕明荞的管事,在庄子那边管着五姑娘的茶叶生意的,也管南下谈生意。他本来是尚书府的旁支,受牵累,家中有一群弟弟妹妹,这才不得已卖身为奴。
  燕明荞以为他是来谈生意的,但是这是冬月,茶叶全是春日留的库存,作坊那边也一直以来都没什么事,而且,理账盘点,耽误一两日都根本不算耽误,怎么非今日来了,这还下着雪呢。
  燕明荞又看了看林枣,林枣脸色泛红,低着头,再想刚才她神思不属,燕明荞就恍然大悟了,陈越州估计是为了林枣而来。
  燕明荞以前就觉得两人之间不太对劲,约莫是说好了,初一提亲,结果初一下了雪,林枣以为陈越州不来,所以才一直往外看。
  燕明荞道:“把人带过来吧。”
  过了一一刻钟多,丫鬟带着陈越州过来,从庄子到盛京城内,尤其是下雪天,可不好走。
  陈越舟为了自己的事而来,自然不会用庄子的马车,他是骑马来的。
  头上的毡帽盖了不少雪,他右手提着酒和点心,左手上几个匣子,脖子上还挂着两个,燕明荞也看不出是什么。
  他知道身上有雪,怕脏了地板,在门口还清理了一番,然后才把东西放下。
  林枣给燕明荞端上热茶,陈越州的那杯就放在了下座的小几上。
  陈越州看了眼林枣,神情有些局促。
  燕明荞道:“坐吧。”
  陈越州没坐,他把帽子摘了,然后跪在地上,“小的今日有事相求,希望姑娘能够把林枣许配给小人,求姑娘成全。”
  燕明荞早就看出来两人关系不一般,而且林枣这些年一直勤勤恳恳做事,没有一丝一毫懈怠,她不想为难自己的丫鬟,真心觉得林枣能找到一个值得托付的人也挺好的。
  只不过,明面上肯定得问问林枣的意思,燕明荞道:“林枣,你愿意吗?”
  林枣跪在了陈越州旁边,“奴婢愿意,只是日后不能再侍奉在姑娘左右,林枣愧对姑娘这些年的栽培。”
  从梧桐苑到正院再到荞安轩,不止燕明荞长大了,她和林香也不一样了,从谨小慎微的小丫鬟,成了姑娘身边的大丫鬟,也是一路走过来的情分。
  在燕国公府,嫁了人的丫鬟难免会分心,成亲之后还要过日子,所以大多数是嫁人之后出府另住,也不在府里当值,而是管着铺子庄子,做管家娘子。
  这俩人还不太一样,他们因为茶叶生意结缘,真要让夫妻两人一同管着茶叶生意,燕明荞也不放心。
  这是她的生意,她可不想把生意的姓给换了。
  林枣嫁人燕明荞是同意的,但两人之中肯定得有一个从茶叶生意上退下来。如今林枣管账,陈越州管着外头生意,也算谁也不干扰谁。
  燕明荞道:“你总归要嫁人的,哪儿能一辈子跟着我。只不过茶叶生意这边需要精力投入,你们成亲后,既要管着自己的小家,还要操心生意,难免分心。你们若成亲了,两人之中,总得有一个人往后退一步。”
  “婚期定在何日?”燕明荞觉得,她虽然舍不得林枣,但也不能拦着她过日子,这既然打算成亲,这些估计两人早就已经想清楚了。
  谁留下,谁离开去做别的事。
  林枣道:“婚期在明年开春,具体哪日还没定下来,姑娘,奴婢愿意……”
  陈越州按住林枣的手,道:“姑娘,如今茶叶生意也稳当下来,每年只用去南方茶园买茶,盛京这边制茶包也不费什么心思。等开春之后,小的带新人走一趟,就可以去别的地方了当值了,去哪儿全凭姑娘安排。林枣就还管账吧,她做习惯了这些,谈生意她也擅长,小的做什么都行。”
  林枣看着陈越州,明明两人开始说好的,不是这样。
  林枣虽然舍不得如今做的事,可她愿意为了陈越州找一个清闲的活计,日后相夫教子。
  但陈越州是觉得,林枣做了这么多年,本来就是姑娘身边得脸的大丫鬟,得看重,日后真要嫁给他,再找一个看铺子的活,见了别的丫鬟也抬不起头来。
  总不能嫁给他之后,比以前的日子差,那林枣心里肯定不高兴。他干什么都行,这个活还是给林枣干。
  林枣看向燕明荞,“奴婢……”
  燕明荞也觉得林枣干合适,“那行,至于陈越州以后做什么,等你们成亲后,来了新人再说。”
  林枣成亲之后,肯定不会还住在下人房里,那自然也没办法在荞安轩伺候,她屋里还得再来一个大丫鬟,就从雪竹和晴日之中选一个吧。二等丫鬟再从三等丫鬟中挑一个,至于缺的三等丫鬟,找母亲要就是了。
  燕明荞还要给林枣准备嫁妆,送些首饰、银子、布料,其余的事就得他们两个人自己操心了。婚事肯定不会太繁琐,陈越州家中还有长辈,等两人成亲那日,燕明荞也会去。
  燕明荞已经送过几个丫鬟出嫁了,对这事还算熟悉。
  林枣和陈越州给叩了头,燕明荞道:“林枣,你去送送陈越州。”
  林枣眼圈还有些红,这会儿脸也红了,整个人都红红的,“多谢姑娘。”
  燕明荞也是有样学样,那天她从太傅府出来的时候,陈伯母也是这么说的,让顾言送送她。
  丫鬟成婚要简单一些,男方过来提个亲,她点头了,合个八字定下婚期就能嫁过去。林枣成婚是喜事儿,林枣自己已经给荞安轩的丫鬟们买;喜糖,好沾沾喜气,而日后请酒,林枣这边没有父母,估计也就这些丫鬟们了。
  燕明荞看着陈越州拿来提亲的礼物,笑了笑,她如今是真的觉得自己长大了,不仅自己长大,身边的人也是,都和从前不一样了。
  也挺好的。
  等林枣回来,外面扫雪的丫鬟一阵笑闹,燕明荞还尝了尝喜糖,味道很不错。
  陈越州提亲的几样礼,燕明荞让林枣全拿走了。
  “如今你还在荞安轩,那就还是我的丫鬟,有道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安安分分做好自己分内的事。”
  林枣:“奴婢明白。”
  燕明荞挥挥手,让林枣下去,顶替陈越州的人,从作坊选两个,日后谁做得好用谁。
  她看了眼外面的雪,和窗台放着的小兔子,心里安定了些。
  林香说她不准备嫁人,一辈子跟着她,其他的丫鬟也不错,她这小院子可真好。
  十一月份下了三场雪,月初祭拜了小娘,但只是燕明荞自己记着这事,祭奠祖父,则要母亲,二嫂,家中的几个妹妹都去祠堂。
  十三前后几日,燕明荞都吃了素。
  再过一年,父亲就回京了,如今燕明泽已经出府另过,其余的弟弟和小娘们都还安分,分不分家倒也无所谓。
  母亲是嫡母,自然要操持庶子们的婚事,如此一来,估计她出嫁前,燕国公府多不会分家了。
  燕明荞觉得,只要一家人心往一处使,不惹事生非,人多也很热闹。
  进了腊月,天气愈加寒冷。
  盛京人都在猫冬,燕明荞就在屋里煮壶热茶,摆着点心吃,看看书,绣绣花,比出门挨冻好。
  给顾言的袜子她已经做好了,腊八前,燕明荞收到了萧阳和兆州的来信。
  祖母知道她亲事定下来了很是高兴,信中打听打听了顾家的情况,让燕明荞放心,等出嫁那年,她肯定会来盛京的。
  宁氏还是想看着孙女出嫁。
  燕国公也知道燕明荞亲事定下来的事,虽然不太满意沈氏什么都不跟他说,就把女儿婚事定了,但是他对顾家还算满意,这明玉嫁给的镇北侯,明荞又嫁到了太傅府,他这几个女儿婚事都不错,也是他教导有方。
  如今,燕国公只盼着赶紧出了孝期,他好回盛京。在萧阳,冬日太冷,实在受罪。
  而许静姝就更满意这件亲事了,本来她就想和婆婆说说顾家小公子,但婆婆那会儿自有打算,她也就没开这个口。
  如今,她还没说呢,她母亲就为明荞和顾言做亲,还是媒人,这岂不是天赐良缘,命中注定的婚事。
  这番她也在婆婆面前得脸。
  虽然燕国公府的长孙并非她所出,但熙宜很得婆婆喜欢,明荞又是婆婆喜欢的女儿,婚事还与她有关,就算她不在盛京,婆婆也不会忘了她的。
  许静姝还寄回来不少青华县的特产,又向章辛媛道喜,连着满月礼一起送了过来。不管怎么说,府上添丁都是喜事,她也盼着自己这胎生个儿子。
  章辛媛的孩子已过满月,名字也有了,宁氏起的,叫熙延,小名就延哥儿这样喊着,也挺顺口的。
  燕明荞觉得,今年过年,虽然大哥一家不在,可府上多了个小娃娃,也算热闹。
  腊八那日燕国公府照例施粥,章辛媛出了月子,就跟着来了,还添了一百两银子,想做点善事为儿子祈福。
  如今施粥,来领的不算多,但总归一片心意,再说燕国公府的厨子熬的腊八粥,也比自家做的好吃些。
  腊八过后还有小年,一家人浅浅热闹了一番,等到二十五,书院就放假了。
  燕明烨又清瘦了些,看着是在书院用功了,他回来偷偷和章辛媛说了一件书院里发生的事,就是早先和燕明荞议过亲的赵公子,嘴上不干净,让他给蒙着袋子打了一顿。
  章辛媛吓了一跳,“你这没被看见吧!”
  燕明烨摇了摇头,“放心吧,没有。”
  松山书院没有定亲成亲的学生有的是,他们在女子面前大多是温和有礼,但是私下里,什么都敢说。一群公子哥聚在一起,有些和赵禄一样,有通房,说话就荤素不忌。
  那日一群人聚在那儿说盛京的哪个小娘子好看,然后赵禄就说了燕国公府的。
  当时燕明烨过去,拎着赵禄的领子把他拽起来,瞪着他问:“我的哪个妹妹你在街上见过?还望说清楚点。”
  赵禄自不会说,只说自己记错了,等燕明烨再问是哪家的,就改口说不是盛京城的,而是他府上的丫鬟。
  再后来,燕明烨夜里出来套麻袋把他打了一顿,没有证据,就算赵禄有所怀疑也不敢指认。再说,本来就是他嘴碎,活该被打。
  “他对外说是起夜不小心摔了,结果第二天又摔了,脸上青青紫紫,我估计,是顾家公子把他给打了。”
  章辛媛道:“打得好!这样的人不打才不长记性呢,你这回做得不错。”
  燕明烨:“那是自然,府上的妹妹,怎能由着他嘴碎。”
  章辛媛道:“你给套个麻袋也对,不过还是小心些。这事儿就别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