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 >

第131章

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第131章

小说: 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言看燕明荞脸有些红,他跟着脸也热,他喊了一声姐姐,姐夫,对楚铮就拱了拱手,也算是见过礼了。
  明荞喊的都是小世子,他自然不能喊别的。
  楚铮看着两人笑了笑,父亲说,明荞定亲了,这还真是。
  只不过他不在盛京,对顾言也只是有所耳闻罢了。虽然说论辈分明荞是他的小姨,但是,他比明荞长几岁,在心里,当她是妹妹的。
  明荞定亲了,挺好,等他去猎些好皮子,给明荞当陪嫁。
  燕明荞是没想到出门还能碰见熟人,本来就也没什么,但是一看见二姐姐笑吟吟地看着她,就觉得不好意思。
  燕明玉道:“你们这是要去哪儿呀,要不咱们一起?”
  燕明荞:“姐姐!咱们不顺路的。”
  燕明玉笑了笑,“行了行了,你们快去吧,我们这儿看看灯会,一会儿就回府了,你也早些回去,顾公子可要把我妹妹好好送回去。”
  顾言拱手道:“姐姐请放心,这是自然。”
  道了别,两人从留香楼下去,燕明荞松了口气,她看了眼顾言,说道:“家中的几个姐妹,我和二姐姐最亲近,二姐姐没有出嫁前,我就常去二姐的院子里吃饭。你不知道那些吃的,可新奇可好吃了,以前见都没见过!等日后有机会,让你尝尝。”
  顾言点了点头,“上回见面,也是二姐来的,那些吃的等有机会我会全尝过的。”
  燕明荞:“日后再说吧,你应该也知道,是因为二姐姐曾经落水,身子不大好,母亲才把我抱到正院去的。不然,就不会有现在的我了。”
  燕明荞笑了笑,她有时候也会想,若是二姐姐好好的,她没有去正院,现在还不知道过的是什么日子呢。
  母亲人很好的,二姐姐也是,不会为难她,但是没有小娘护着的,总归是不如别的人过得好。
  顾言点了点头,“母亲同我说过,不过大家喜欢你,肯定喜欢的是你的人。你看二姐,哪怕是出嫁了,在外面遇见,还会敲打我一番。”
  还有镇北侯在旁边,往那儿一站,就很有威严。
  燕明荞笑了笑,“这哪里是敲打你,你本来就应该送我回去的。”
  顾言:“是是是,不过二姐都说要回去了,咱们看看灯会,也送你回去吧。”
  他们吃饭有些久,还在上头看了舞狮的,所以看灯会的时间就少了。
  燕明荞有点不想回去,可更不想母亲担心她,“你还记得当初猜灯谜吗,我想要一个小小的兔子灯,小的就行。”
  燕明荞比顾言矮一些,抬眼看人时,神情很灵动。别说兔子灯了,就是那个最大的花灯,顾言也能给弄来。
  顾言真要想猜灯谜,谁都猜不过他,但是燕明荞想要的是兔子灯,所以他猜了几个,拿了兔子灯就不再猜了。
  两人都还记得,当初在巷子口看见拿了最大花灯的人被堵住,两人还报了官。
  兔子灯小小的,圆滚滚的,和银絮不太像,但也很可爱就是了。
  燕明荞手里提着灯,一晃一晃的,她该回去了。
  顾言说道:“车里还有烟花和孔明灯,要不要去放?对了,护城河的冰还没化干净,所以就不能放荷花灯了。”
  燕明荞眨了眨眼睛,“去放孔明灯吧,祈愿你会试考中,等下个月月初,我和绵绵去万象寺上香祈福。”
  顾言:“嗯,若是考中,我跟你一起去还愿。”
  “我和绵绵许的愿,自然是我和绵绵去还,你去做什么。对了,你一会儿回去,还得给绵绵带些吃的。”燕明荞想了想,应该没漏下什么。
  顾言:“也好。”
  燕明荞见顾言就说了两个字,问道,“你怎么不说话了?”
  顾言说道:“我只是想让你高兴,并非油嘴滑舌之人。”
  还说不是油嘴滑舌。
  燕明荞道:“我说不让你去万象寺,是因为还愿得许的人去还才能灵验,给绵绵带吃的不是应当的吗?那也是你妹妹呀。”
  顾言道:“我也就放一日,你们都不说我,咱们能不说绵绵吗?”
  燕明荞抿了下唇,他怎么知道和顾绵一块不说他的,肯定是顾绵说的,她笑了笑“那你会试,用我准备什么吗?”
  她记得大哥去参加会试的时候,母亲就帮忙收拾了好多东西,而且二哥这几次考试也有收拾东西。要在考场待三日,不能出来,吃喝都在里面,东西肯定要带齐全的。
  顾言道:“你等我消息就好,我会好好考的。”
  燕明荞点了点头,她估计这几日盛京人就多了,因为各地的考生都到盛京来,酒馆、酒楼、客栈、饭馆这些地方应该会人满为患,肯定能赚不少钱的。
  萧阳的两个堂哥也中了举人,估计就是这几日的事。
  “你可得好好考,可不能因为年纪小比别人小就掉以轻心,不过我很放心你。”燕明荞往孔明灯上写字,有写——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有写——丹墀对策三千字,金榜题名五色春。
  总之是希望顾言今年考中,事事顺心。顾言在这儿,她倒是没法写什么两心同意,两心不移。总觉得写这些,没有写盼顾言高中好。
  不过顾言在灯上写了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等孔明灯飞远,两人又看了烟花,烟花好看,但都要分别了,燕明荞也没看的心思,她看兔子灯里面的蜡烛都快熄灭了,道:“你送我回去吧,我母亲该等急了。”
  顾言低下头,道了声好。
  回去的路上,两人又没说话。
  燕明荞一手握着小匣子,一手提着兔子灯,到了燕国公府门口,她让顾言不必下来了,扶着雪酥下了车。
  顾言在车上,马车的帘子撩了起来,燕明荞能从他眼中看见不舍。
  “我走啦。”
  顾言人钻了出来,看着燕明荞进了国公府。
  燕明荞让丫鬟去正院跟母亲说一声,她就不过去了,总之,今日还是很高兴,只是碰巧遇见了二姐姐,有点害羞罢了。
  回到院子,她把步摇拿出来,往发间比了比,想着穿玉色的衣裳好看,然后再配着那条玉佩。
  她的珍珠首饰不少,可以再戴个珍珠耳坠,手腕上戴珍珠手链,穿有珍珠的衣裳的绣鞋,这样搭配着来就好看。
  顾言的眼光还不错,选的挺好看的嘛。
  今日月亮也圆,不过好像忘了一件事,也不知道顾言给绵绵买吃的了没有。
  等到二十二那日,燕明荞和顾棉一块儿赴嘉元郡主的宴会,才知道那日顾言也忘了给她买吃的。
  但顾绵早把这事忘了,不吃就不吃吧。
  今日,顾绵跟过来,主要是想问问议亲的事。顾绵过了年就十三岁了,估计等下半年她就也要议亲了。而嘉元郡主和赵芸安,一个十五一个十四,不过陈嘉元生辰在腊月,也不算大。
  这些少女的心事,既甜蜜又犯愁。
  不过燕明荞议亲,也没什么经验,只说了说要注意些什么,“看品性,看家境,看有没有通房,最好把他兄弟姐妹叫出来,看他平日是怎么对待亲人的。但是,嫁人嘛,也没有十全十美的。”
  顾绵耳朵一动,转头问明荞,“我哥哪儿不十全十美了?”
  陈嘉元和赵芸安端着茶水,戏台上咿咿呀呀地唱着,但两人眼中都有看热闹的心思。
  燕明荞淡定自若地答道:“顾公子他有个妹妹。”
  陈嘉元和赵芸安笑作一团,顾绵张着嘴,“明荞你怎么能这样!”
  燕明荞掩唇笑了笑,“好了好了,逗你玩的,不是十全十美,是十全十一美,这样说没错吧。”
  顾家的确不错,可从家世上还是差燕国公府一筹。就比如顾言送她一些珍贵的首饰,她会想着替顾言省钱,但如果她自己买,就不用担心这些了。
  像她身边的人,母亲、二姐姐、姑母祖母……都是不缺银子的人。
  燕明荞觉得,自己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人,自然也找不到十全十美的亲事。
  陈嘉元和赵芸安也算是取经成功,只不过如今议亲,自是不可能长时间相处,把人了解透彻了再结亲,都是见过几次,觉得差不多了,亲事就定下来。
  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世家女,或是陈嘉元这种宗室女子。
  从戏院回去,燕明荞听门房小厮说,萧阳来人了。
  燕明荞一猜就是婶母和堂兄,两位堂兄一个二十,一个十七岁,去年乡试都考中了,她问:“老夫人可来了?”
  小厮道:“老夫人没来,是二夫人跟着萧阳的两位公子过来的。”
  燕明荞有些失望,婶母和两位堂哥来了,但是祖母没来,不过祖母年纪大了,这会儿正冷,的确不宜奔波。
  燕明荞去了正院,两位堂兄不在,应该是去院子休息了,婶母和母亲正在说话。
  她行了礼,就坐在了一旁。母亲和婶母正在商量,来盛京之后怎么安顿。
  沈氏本来想留于氏和两个侄子在燕国公府住,下人伺候得周到,也方便温书。
  但是于氏想着,毕竟府里人多,不如自己住自在,而且,在燕国公府,肯定会让嫂嫂和侄女费心。让两个孩子出去住,也安静一些。
  沈氏道:“那就让明荞带着你先去选一处宅子,觉得哪处合心意就定哪处,日后去哪儿,等考中再说。”
  于氏欣然答应,“有劳嫂子和明荞了。”
  燕明荞道:“那选一个安静些的,也方便两位堂兄温书。”
  这第二天上午燕明荞就把宅子选好了,并送去一个厨子,两个伺候的婆子。再加上于氏从萧阳带过来的下人,也足够用了。
  等到月底书院放假,燕明烨没回来,但是家中的几个弟弟回来了,府里的确热闹多了。
  府上还要举办家宴,这会儿燕明荞酒觉得,两位堂兄出去住,也是一个好的选择。
  这放假的两日一晃而过,等到二月初二龙抬头的日子,燕明荞和顾绵去万象寺祈福许愿,希望两人的兄长都能考中。
  至于素斋,两人现在觉得没有山下的饭菜好吃,所以歇了一会儿就下山了。
  今日来上香的人很多,下山的时候人挤着人。不过二月初天已转暖,路边都已经有青绿色的小草了,迎春一簇一簇的,嫩黄的颜色,很是喜人。
  天不是那么冷,燕明荞就觉得人多会更热闹些。
  两人走下山,回盛京城吃了顿饭,二月份再没别的事,就等中旬会试了。
  燕明荞帮不上什么,只跟着母亲嫂嫂给几位兄长收拾了行李,准备了吃食和干粮。
  好在二月份天不热,很多东西放三日都不会坏,而玉芳斋有卖饼干的,咸口甜口都有,再带些干粮肉干,也能挺过这三日。
  顾言那边不用她操心,不过燕明荞还是给顾家送了些饼干,顾言若是带就带,不带就算了,其他人吃也是成的。
  从二月十六到二月十八,总共考三日。
  当年大哥考完时说,会试比乡试难得多,这三日考完出来,人像去干什么苦力了。若说考完乡试,还能走出来,顶多是觉得累,但会试不同……
  左右都是各地的佼佼者,虽然有格挡,但是谁答得快谁答得慢也能感觉出来,再有考场中什么声音都有,不仅看考题难易,自己还得心志坚定。
  对燕明轩来说,还是挺难的。不过他游过学,心性还算坚韧,所以会试虽然名次依旧不高,但考上了。


第123章 探花
  燕明轩在会试之前; 还特意往家里来了封信,嘱咐燕明烨他们该怎么考试。信上写放宽心,答自己的; 只要心态稳住,平日里学的记下,就胜过别人大半了。
  燕明荞读书也多,明白自己看书和科举考试大有不同,不过以前是觉得自己看的时间少; 不及在书院用功; 现在又多了一样; 科举也考心态。
  细想想; 为官之人若是心态不好; 怎么为百姓做事; 应试中每一面都得注意到。
  三年一个状元; 也是极其不容易的。
  但燕明烨觉得自己够呛; 但这次若是考不上; 他也不打算继续在书院里读书了; 大越朝举人就可为官; 不过得官员向吏部举荐才行。
  为官不在盛京,多是下放到哪个县做县令。
  估计得花银子; 他们夫妻俩这一年存的也不少,先疏通关系去做个小官; 等三年后再考就是。
  二月十六这日; 各地的考生就进了考场,燕明荞出府的时候; 感觉街上人少了不少; 而于氏这三日就回燕国公府住了; 她怕一个人胡思乱想。
  两个儿子呢,燕明栩年纪小,燕明诚年纪大些,若是都考不中可怎么好。
  不过于氏和沈氏在一块儿,说的自然还是孩子们的事儿。
  于氏记着,当初燕明泽就是因为考中举人,才得以从萧阳回盛京。但是他三年前贡士没中,所以才一直在书院读书,后来发生了那么多的事,也算老天的意思。如今燕明泽出府另住,和燕国公府再没关系。
  于氏担心的是,若燕明泽这次考中了,燕国公会不会再提让他回府的事。
  倒也不是没这个可能的。
  沈氏说道:“他既然这么器重这个儿子,何不跟他一块儿出府过去?燕明泽考中了就考中了,那是他自己的本事,该高兴的也是林家。
  府上又不止他这一个儿子,明轩早就中了,明烨也不错,家中的几个孩子,就算功课差的那也在书院读书呢,功课好有什么,品性才重要!”
  沈氏已经好久没想起燕明泽来了,没了这父子俩,府上的日子安安静静的,连妾室们都安分懂事。
  说句不好听的,沈氏根本不愿意燕国公回来,只不过他是当父亲的,明荞嫁人他肯定要在,不然丁忧三年……耽误的是自己女儿。
  对沈氏来说,哪怕日后燕明泽做官做到一品去,她也不稀罕他能为国公府做什么好事。
  再说了,不给国公府惹祸就好了,还做好事。
  于氏觉得是这个理,但大哥做事一向不着调,不过当初有傅先生和安王世子见证,应该也不会出什么乱子。
  她觉得沈氏有一句话说得没错,如今,最担心燕明泽考中考不中的应该是林家。
  林尚书这近在朝中不升不贬,还算得皇上重用。
  只不过,自从去年发生那些事之后,林毓婉就很少出门了,她跟燕明泽定亲的消息,也没什么人知道。直到等到今年二月初黄芷心定了亲,她才敢出来见见人,但从不敢在黄芷心面前出现,怕她胡说什么。
  婚事上没有转圜的余地,无论如何,林毓婉今年及笄后都得嫁给燕明泽。寻常姑娘家还会多留两年,但林尚书说了,及笄后选个日子就嫁过去,不能拖着。
  燕明泽如今还住在书院,林家也知他出府另过,但不知他写过告知书,只以为是分了家,毕竟婚事还是沈氏操持的,那燕明泽就还是燕国公府的子孙。
  如今,林毓婉就盼着燕明泽会试考中,为此,她在十五也就是昨日还去万象寺进香。她在府里待了有一年,年岁也长了一岁,也想明白了许多事。
  后悔是极后悔的,当初若是没跟黄芷心争抢,也不至于现在要嫁给燕明泽,这是自己算计来的,父亲母亲现在都不愿意理会她。
  这事闹成这样,她和燕明泽之间已经没了那些情谊,想想当初被燕明泽的妹妹撞见,无论是燕明泽还是她,都想把这事烂在肚子里。
  但是,可悲的是,燕明泽却是她日后唯一的指望。
  而林家是觉得如果燕明泽考中,林家还能帮忙,由林尚书帮着谋一个好一些的官职,日后慢慢起来,也不比燕国公府的别的公子差。
  但如果考不中,那就是他自己不争气,怨不了别人。这林尚书想帮都没法帮,两个人爱怎么过日子,就怎么过日子。
  林尚书虽然心疼女儿,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