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 >

第148章

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第148章

小说: 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章辛媛倒是没什么变化,带着儿子,依旧爽朗爱笑。但宁氏变了不少,头发全白了,人比前些年胖了些,背也弯了些,但看着精神,身子骨硬朗。
  同来的还有于氏,她陪老夫人过来,路上照顾着,而且她很喜欢明荞,来盛京几次,都是明荞照顾她衣食住行,就顺便过来送侄女出来。
  她也有儿媳的,家里事,用不着她管,什么时候回去都行。
  燕明荞今日半个上午一个下午都待在了寿安堂,她有许多话要和祖母说。
  跟祖母一块吃饭,给捏肩解乏,毕竟六十四岁的人了,身体不如以前,舟车劳顿肯定会困乏。
  睡觉的时候她就在小榻上,然后晚上也在寿安堂留的饭。
  宁氏不禁感叹,这个孙女是真的长大了,出落得越发好看比两三年前高挑明艳了不少。听说顾家的顾言也不错,她这把老骨头,能看着孙女出嫁,已然心满意足了。
  “等什么时候,顾言下职了,让祖母看看他,祖母眼睛虽然花了,但心明镜似的,看人也准。”宁氏想看看顾言,够不够做明荞的夫婿,也不是她托大,仗着年纪大就为难人。
  她怎么说也是长辈,来了,顾言不该上门拜访吗。
  到时候看看为人处世,应该没什么大事,毕竟儿媳看过,中午吃饭的时候还夸来着呢。
  祖孙俩正吃着饭,丫鬟来报,说顾言过来了。


第138章 祖母
  今日顾言上职; 燕明荞没想着他晚上会过来,还以为要等到月底呢。不过要是等休沐,那还得几日; 今日过来拜访也好,而且祖母身体康健,又不是探望病人,不必非得上午过来。
  不过,过来见不见; 全得凭祖母的心意; 也不是顾言想来就能见到的。
  若是祖母不想晚上见; 那就改日再说好了。
  燕明荞问丫鬟:“顾公子现在何处?”
  丫鬟说道:“顾公子现在在正院; 正和老爷夫人说话呢。想着问问老夫人睡下了没; 要是没睡下; 想一会儿过来看看。”
  燕明荞对宁氏说道:“祖母; 您今日也累了; 要不改日再见?”
  宁氏说道:“我这都睡了一下午了; 一点都不累; 让他过来吧; 我也好好看看这孩子。”
  宁氏让丫鬟把屋里的灯点亮一些,又嘱咐明荞一会儿不要说话。
  其实现在再看顾言为人如何已经有些晚了; 这亲都定了,没什么大事儿; 是不可能退亲的。但是宁氏觉得她一把年纪; 顾言一个做晚辈的,怎么都要给她几分面子。要是好自然好; 要是别的多嘱咐几句; 能听进去也好。
  丫鬟福了一礼; 又过去回话了,没过多久,外面就传来动静,先是守门的丫鬟打开帘子,然后顾言就提着礼物进来了。
  他穿得很规整,进来之后只看了眼燕明荞,然后又看着上座这个白发苍苍面容和蔼的老人,先把礼物放在一边,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晚辈顾言,见过祖母。”
  宁氏看人习惯先看面相,一般而言,面相要是不错的,这个人也不会差到哪儿去。她瞧着顾言,一双丹凤眼炯炯有神,这三庭五眼长得都不错,笑起来也是挺好看的,人不算太白,但绝对不黑。
  站得直,带着书卷气,能这么晚过来,不像什么书呆子。
  这么一块儿看,还算配得上明荞。
  不过,虽然第一面觉得不错,可也才说了一句话而已。
  宁氏点了点头道:“难为你这么晚还过来。”
  顾言说道:“晚辈这两日要上职,白日恐怕没办法过来,今晚过来实在唐突,怕叨扰了您老人家。”
  宁氏笑了笑,“快坐吧,我这年纪虽大,但身体好,正好明荞过来陪我说话,还没睡下呢。我也爱和你们这个年纪的人说话,还显得我年轻些。”
  顾言又看了眼燕明荞,这才坐下。和在沈伯母身边也差不多,乖巧坐着,估计也只有在沈伯母和祖母面前才会这样。
  他道:“祖母,您哪里用显着年轻,见到您,我才明白鹤发童颜是怎么回事。倒是我能和您说话,不仅高兴,还能获益良多。”
  宁氏看顾言是个嘴甜的,估计也是捡着好话说的,听起来的确舒心,但偏又起了逗弄的心思,她道:“咱们才说几句话,怎么就获益良多了?”
  顾言道:“您是明荞的祖母,更是我的长辈,字字句句都是良言,哪怕现在没理会其中的深意,但以后总能明白。”
  顾言说的是心里话,他今天过来,就是想见见明荞的祖母。这是两人定亲后第一次见,下回来估计是陈氏带着他过来。
  明荞也经常跟他说祖母的事,小时候经常一块吃饭,祖母对她很好。
  顾言也不是什么书呆子,就像对燕国公,做事礼数齐全,但不会像敬重沈氏那样敬重他。
  对宁氏,顾言是心里尊重,也想亲近。
  明荞的家人,得看明荞喜欢谁才行,其余的只要做到不失礼就好了。
  宁氏在心里叹了口气,“你和明荞性子有些像的,我拿你做晚辈看,咱们就说说话,也不用字字句句记在心里。”
  燕明荞看顾言听得认真,偷偷笑了笑,她觉得顾言能敬重祖母,把她的亲人当做他的亲人就挺好的了,但要说十成十的,毕竟情分是自小养出来的,哪儿有人做得到,祖母也不会把顾言当作亲孙子,像现在这样给放在心上就够了的。
  祖母要是也能喜欢顾言,那就更好了。
  顾言道:“其实今日过来,也没带太多东西,等过几日休沐,我再和我母亲一块过来拜见。祖母今日刚回来,我去的地方少,没有去过萧阳,等日后有机会,一定和明荞去一趟。”
  宁氏也没去过太多地方,就盛京萧阳两处跑,“萧阳景色更好,趁着年轻多走走看看,不然老了就走不动了。萧阳离这儿一千多里,夏日呢比这儿凉快,就是冬天冷些。前几年我都是在萧阳避暑,然后九十月份过来,盛京暖和些。”
  顾言顺势说了自己老家在哪儿,不过也不常回去,燕明荞在旁边听着,虽然祖母说过不让她插话,但是这只是在闲聊,又不管别的,她什么都不说的话多呆呀。
  所以偶尔也会说两句。
  宁氏本来就没有为难顾言的心思,见他彬彬有礼,说话也有度,懂得更不少,无论说什么都能接过来,心里对这个孙女婿不免满意了几分。
  祖孙三人说了快半个时辰的话,还是顾言见宁氏精神没那么足了,主动请辞。
  宁氏是有些困了,“明荞你送顾言出去吧,你以后过来不用带东西,下回直接过来,跟祖母一块吃饭。”
  顾言笑着道:“东西不过是心意,等我下次再过来,一会儿也好好和明荞打听打听,您爱吃什么。您好好休息,晚辈就不打扰了。”
  宁氏笑着道:“行了,天色已晚,早些回去,别让你父母担心。”
  从寿安堂出来,燕明荞披上了一件薄斗篷,四月份白天还好,但晚上有些凉。
  丫鬟在后头提着灯,两人面前有好长的影子,顾言松了口气,笑了笑,“还好还好,对了,祖母喜欢吃什么?”
  他心里还挺紧张的,手都出汗了。
  两人平时就算说起宁氏,燕明荞也多是说对她有多好,又不在一块儿吃饭,咱不可能说祖母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
  只不过燕明荞以为他们两个说这些就是说一声,没想到顾言真的会问。
  燕明荞:“祖母吃辣吃得不多,喜欢吃软烂的菜,甜口也喜欢。不过府医说,这个年纪不能吃那么多甜口的菜了。”
  “的确,不然不利于身体康健,那下次来我少拿点心,找些好吃的吃食。”顾言道,“咱们做晚辈的,多记着些就好了,也不是什么都不能吃,要适量些。”
  燕明荞点了点头,“那倒也是。”
  这长辈,等入夏胃口不好了要担心吃得少了,不过做晚辈的就要这样,不能让祖母白疼她。
  燕明荞看了顾言一眼,夜色和烛火之下,顾言的目光比白日见他时温柔,“你今日上职累不累?”
  她若是出门一天,回家了肯定什么都不想做,而顾言愿意下职了过来,那也是把她放在心上的缘故。
  而且虽说就是随便聊聊天,但是肯定也耗费心思。祖母会累,顾言也会。
  顾言道:“倒也没有很累,跟祖母说话很高兴的。”
  这不是还见了明荞吗。
  已经是四月份了,再有不到四个月,他和明荞就要成亲了,他也该多过来。而且,跟着祖母说以后要去萧阳,也不是胡乱说的,他是真的想去。
  无论以后是回燕安侯府,还是去萧阳,和明荞一起,去哪儿都行,他都愿意。
  顾言觉得自己是没有变的,他希望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一直都这样,以后也会变,会更喜欢明荞。
  到了燕安侯府门口,顾言对燕明荞说不必送了,“我骑马就回去了,下回再过来。”
  燕明荞点了点头,“天黑,你小心些。”
  燕明荞的眼睛很亮,顾言不禁看了眼天上的星星,觉得还是明荞的眼睛更亮些,“我知道,你快些回去吧。”
  燕明荞看顾言走远才回去,夜里凉风习习,这样走着就很舒服。她今日可真高兴,祖母婶婶来了,顾言也来了。
  顾言是见过婶婶的,今日不必非要拜见。
  等过些日子,陈伯母和顾言再过来,再等二姐姐从西北回来,成亲真的就快了。
  燕明荞对着丫鬟道:“再去寿安堂看看祖母睡下了没,若是没睡下,就回荞安轩。”
  她也该休息睡觉了。
  不过宁氏还没睡,就等着燕明荞回来呢。
  她和这个孙女的缘分算不上深,因为明荞小时候没养在正院,她那时候只管明玉,也不知道这是个孝顺讨人喜欢的孙女。
  她以前对庶出的孙女忽视得多,而且那么多孩子,也不可能各个都注意到。
  还好又多了层缘分,不管是当初给她过寿辰,和明玉还是来寿安堂轮着陪她吃饭,还有明月,这几个孙女都好。
  祖孙之间的情分和母女之间的不同,宁氏这几年不在盛京,她只盼着明荞能嫁个好人家,顾言不错,再看看顾家,她也就放心了。
  宁氏还没睡下,等燕明荞过来的时候,她拉着孙女的手,拍了拍,“祖母觉得顾言不错,日后嫁过去了,好好和人过日子,只要祖母还在一日,就能给你做一日主。”


第139章 陪嫁
  也不知为何; 听到宁氏这句话的时候,燕明荞鼻子有些泛酸,“谁能欺负您孙女呀; 而且祖母肯定长命百岁。”
  她长大了,可祖母和母亲都变老了。
  宁氏笑着道:“活那么久岂不活成老妖怪了,好了好了,祖母就跟你说两句话,你都陪祖母一天了; 早点回去吧。”
  宁氏对生死之事看得很轻; 老爷子没了; 她跟着儿女们又活了几年; 是个人都会有这么一遭。后头的孩子们婚事顺心就好; 能亲眼看着明荞出嫁; 她这辈子就没什么心愿了。
  宁氏也偏心; 明荞是她喜欢的几个孩子里年纪最小的; 说放心也放心; 说不放心也不放心; 不过现在安心了。顾言很不错; 等再看看明荞的嫁妆,过了夏日; 天稍微凉快一点就出嫁了。
  嫁人好,以后就过自己的日子去了。
  可要好好的; 安稳幸福一生; 这样的日子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呢。
  燕明荞吸吸鼻子,点了点头; “祖母活到一百岁; 那也是好祖母; 不是妖怪。再说了,二姐姐讲的书里,还有好的妖怪呢。”
  祖母要睡下了,她不能打搅,燕明荞笑了笑,“那孙女告退了。”
  回荞安轩的时候,燕明荞有一会儿是不想嫁人的,就在家中,陪着祖母母亲,什么都不做。
  可一方面她还挺喜欢跟顾言在一块的,另一方面,都到这个时候了,也容不得她悔婚。
  今日是四月二十二,还有不到四个月,她就要嫁人了。
  当初刚定亲的时候,觉得还有两年,真是多少艳景关心,长苦春光,疾如飞箭。
  四个月过得就更快了。
  月底休沐,顾家又来了一趟,陈氏带着顾言来探望宁氏,带了不少礼物,跟宁氏说了会儿话,中午留着吃了顿饭。
  宁氏对陈氏也印象还不错,有个省心的婆婆,明荞日子会自在得多。
  到了五月份,天气热了些许,燕安侯府就着手准备燕明荞的陪嫁了。
  是许静姝和章辛媛操持的。
  陪嫁丫鬟就是一等两个,二等四个,还拨了六个机灵的小厮,其中就包括管采买的松叶,人也不在燕安侯府做活了,直接去了燕明荞的铺子帮忙,卖身契也给了,到时候怎么安排全凭燕明荞的心意。
  沈氏觉得等分家之后,采买、门房都需要人,六个兴许还不够,到时候再帮着买些人,有她看着,也不会出什么错漏。
  而除了燕明荞自己这些年置办的田产、地产,燕安侯府打算再陪嫁两个庄子,三个铺子,以及白银三万两。
  许静姝和章辛媛都没什么意见,许静姝是觉得,自从妹妹管家之后,燕安侯府的家底越来越丰厚,所以陪嫁多些合情合理。
  章辛媛觉得本来承爵就没她和燕明烨什么事儿,分多少家产,那全凭婆婆的心意,跟她没什么关系的,给小姑子的陪嫁,也看婆婆的意思。
  她要是插嘴了,就是蠢。
  许静姝和章辛媛自然也要添妆的,添妆本该出嫁那日早晨或是前一两日,亲朋好友过来,送些首饰就够了,就图个喜庆热闹,保佑婚后生活红火。
  但许静姝和章辛媛每月拿分成不手软,添妆也不能小气了才是。
  只不过两人都是亲嫂子,如果是一个多了,一个少了,这样弄着也不好看,总之明面上是要差不多的。
  两人合计着,添一个庄子一个铺子,这样算着差不多就一万多两银子了,剩下的看自己心意添,不管是首饰还是别的,都行。
  许静姝打算再添一套贵重头面,几匹上好的料子,还有一些珍贵的药材,连着一些好吃的菜谱以及燕明轩找来的孤本,她看明荞喜欢这些,就先提前送了,添妆那日再给首饰。
  章辛媛打算再添一套头面,别的就先不给了,以后又不是不来往,日子还长着呢。
  也不能把银子全花出去,她还得过日子呢。
  剩下就是虞小娘她们,前几年燕明荞管家的时候她们受照顾良多,不过她们本身也没什么银子,所以就合计着送些首饰,金饰最好,看上去好看些。
  宁氏给的跟燕安侯府差不太多,她年纪大了,那些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留着有什么用,有个喜欢的孙女也是缘分,给明荞添妆宁氏是舍得的。
  在宫中的燕珍也送来不少东西,有首饰摆饰书画,拉了好几车,估计也是趁着给燕明荞添妆,把宫里库房的东西都清点了一遍。
  宫中赏的东西自然不可能是新的,不过跟外头的相比,要精美绝伦得多。就是普通一些的,上头都有内务府敕造的字样,也是极其贵重的。
  燕明荞没想着有这么多,想要不给姑姑送回去些,但宁氏沈氏都没让。
  沈氏在心里叹了口气,“你姑母没孩子,以后你嫁人了,也常去宫中探望,别辜负了她的一番心意。”
  燕明荞点了点头,不冲着这些东西,光冲姑母以前对她那么好,她也该孝顺姑姑才是。
  燕明荞看着书画中,有名家字画、书册孤本,还有不少养身的方子,姑姑对她可是真好,她嫁人后也要月月去看姑母。
  而沈氏给的算是陪嫁,不是添妆,为人父母都希望子女过得好。她是明荞的母亲,儿子有侯府的家产,她的嫁妆想留一部分养老,剩下的打算全分给两个女儿。
  养老也是为了以防万一,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