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 >

第25章

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第25章

小说: 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知道过了几日,竟然来信了。
  自己的女儿被相中,那代表女儿教养的好,沈氏自然是高兴的。
  但燕明玉不高兴,她对着一桌好菜食不下咽,想开口反驳,又不知从何说起,难不成直说没看上?
  “母亲……”
  沈氏:“怎么了?”
  燕明荞把嘴里外皮油亮的乳鸽放下,赶在姐姐说话前开口道:“母亲,那个哥哥我见过。”
  沈氏笑着问:“明荞觉得如何,够不够做你的姐夫?”
  燕明荞没说刘熙远好,也没说不好,抿了下唇,选了个折中的,道:“我觉得没有大哥哥好。”
  当然是大哥哥最好,而且他也没有镇北侯看着有气度,两人那日穿了一样的衣服,燕明荞忍不住做比较,刘家的哥哥就像棵小树苗,而镇北侯好像参天大树。
  燕明荞不知道这个比喻恰不恰当,但她是真心觉得,刘家的哥哥还不够好。
  燕明玉松了口气,心说还得是妹妹,拿着燕明轩比,正能说到沈氏心坎儿里。
  燕明荞不过童言,但沈氏在这种时候从不把燕明荞当普通孩子看,普通孩子哪儿会遇事让丫鬟请老夫人过来。
  燕明荞本来就聪慧,也不是什么都不懂,若是她都能看好……
  沈氏道:“哪里不如你大哥哥好?”
  倘若燕明荞说哪里都不如,沈氏大概会觉得这是胡说的。
  燕明荞实话实说,“大哥哥说话更平易近人,没架子,刘家哥哥总是端着,而且,没有大哥哥长得好看,人也瘦弱些,别的我就不太清楚了。对了,那日还来迟了,不过可能是因为路上人太多,他过不来吧。”
  燕明玉咳了一声,“也就多等了一会儿,倒也没什么。”
  沈氏皱了皱眉,长子相貌并不是特别出色,但胜在挺拔高大,不如长子,那得是什么样……怎么头一回见面还迟了呢,知道上元节人多,还不早点出门,怎么让姑娘家等着,单这点就不够好。
  沈氏觉得也不能一棒子把人打死,刘熙远功课好,万一还有其他的过人之处呢,等踏春的时候看看再说吧。
  燕明玉趁着沈氏不注意,冲妹妹投了个感激的目光,相比于她说,肯定是妹妹说的话更有分量。
  燕明荞低头笑了笑,她其实也是实话实说,二姐姐的夫婿要好好看的,不能随意,所以有不好的地方自然要说出来。
  沈氏给燕明荞夹了一块糖醋鱼的鱼肚子,心里不免又愁了起来,这可怎么办才好啊。
  燕明荞也给沈氏夹了菜,“母亲,买东西还要货比三家呢,更何况是给姐姐找夫君,您得好好瞧瞧,跟别人比一比,比过之后再做决断也不迟啊。”
  “而且,二姐姐也不急的,多挑挑。”
  沈氏:“行了行了,你个小姑娘懂什么,当挑白菜呢。”
  是得挑,但也不能挑太多,不然外面会说这家姑娘不好,亲事总定不下来。
  燕明荞这回埋头吃饭了。
  吃过饭,燕明荞回屋量尺寸,要做春衣了,去年的冬衣再入冬估计穿不了了,燕明荞到那时还得长两寸。
  绣房的丫鬟量着燕明荞高了一寸些许,身上肉少了些,大约是抽条了。
  脚也长了点,鞋子都得重新做。
  里里外外好几件衣裳,差不多等上半个月就好了,那会儿天暖和了,穿正合适。
  还有句话就春捂秋冻,总之,春天是不能太早脱棉衣的,也省着受了风寒。
  不仅棉衣脱得晚,各院都送了各种补品,当然没给锦华苑和燕明月院子送,在这上头,沈氏还是很记仇的。
  等到月底,正院和寿安堂的春衫就做好了,燕明荞试了试新衣服,比冬衣轻巧不少,不过前两日下了场雨,虽然回暖,却也没到真正暖和的时候,所以还是穿的夹棉的冬衣。
  燕明荞捂着热,有时侯跑一头的汗,热得很。
  但燕明荞还是跑的飞快,今儿兄长们放假,都回来了。
  燕明泽也是回来后才知道自己的小娘姐姐被禁足了。
  孟小娘被禁足之后连院子都出不了,锦华苑的丫鬟早晚能回下人房,但不能出府,而且院门口还有两个身强体壮看门的婆子,没人敢往外闯。
  孟小娘唯一的希望就是燕明泽,她盼着燕明泽放假和燕国公求求情,兴许就能放出去了,这是唯一被放出去的机会。
  但燕明泽仔细想了想,决定不去燕国公那儿求情了。
  三月初考试,燕明泽不想这个时候被这种闲杂的事打搅,他只想好好温书,而且,小娘那边他不是没劝过,说让三姐学学推拿按摩的本事,去讨好祖母,得祖母喜欢什么就有了,为何非要找母亲的不痛快。
  这下好了,被禁足不说,还连累他被父亲母亲不喜。
  只不过,不去求情显得他太过冷血薄情,燕明泽还是去了趟书房,听燕国公说话没转圜的余地,又施施然出来了,放心地回自己的院子温书去了。
  他甚至想,被禁足也好,省着打搅他。
  放假两日,燕明泽门都不出,让苦苦等待的孟小娘彻底死了心。
  虽然儿子寒她心,可她不靠儿子靠谁啊,孟小娘只盼着燕明泽能考好些,这样她也能早点出去。
  燕明月把正院三人在心里骂了个遍,骂完又觉得不解恨,把燕明泽骂了一遭。
  铺子赚的银子没少拿,却半点用都没有。
  两日假过得很快,燕明轩在家看了两日书,令他称奇的是,燕明烨竟然也能静下心看书,学得还颇为认真。
  燕明轩有种弟弟终于长大上进了的感觉,不管这次考不考得上,总归没有混着去考试,这就比以前长进太多了。
  燕明烨也觉得自己想的和从前不一样了,他今年十二岁,再有几年自己都该娶媳妇了,以前不管燕明泽学得多好,他都不当回事。
  现在知道有人想学都学不到,上学反倒变得难得可贵起来。
  燕明烨是燕国公府的公子,出门在外也是拿得出手的,他身边有不少人捧着他,都是家世不如他的,有功课好的,也有差的。
  大多带着他玩儿,斗蛐蛐,弹珠子这些。
  沈元景是第一个带着他学的,燕明烨又不傻,他知道谁对他好,沈氏燕明轩总让他读书上进,沈元景年岁比他小,却跟他母亲兄长一样。
  是该读书了,如果连童生都考不上,那也太丢人了。
  燕明烨不全是因为沈元景才学的,但也和他有点关系,他以前用过的书都送给了沈元景,反正放他那儿也占地方。
  沈元景用不太到,但还是收下了,时不时挑两个问题去请教,这样能让燕明烨记得更扎实一点。
  两日假一晃而过,燕明轩和沈氏说下回放假就不回来了,他打算半年回来一次,在书院温书。
  燕明烨燕明泽也不回来,两人三月份就考试,得等考完试再说。
  沈氏为燕明轩燕明烨打点了不少东西,燕明泽以往都是由孟小娘打点,如今孟小娘被关着,按理说该由沈氏准备,然后准备和燕明轩燕明烨一模一样的就好了。
  但沈氏懒得弄这些,让人给锦华苑传了个话,孟小娘自己准备,到时候丫鬟过去取。
  包袱里是开春穿的衣裳,一些干粮药品,还有银子。
  读书费银子,就像燕明荞的月钱,花也是花在了买书上,一本一两多银子,所以寒门子弟读书难,寒门子弟读书是举全族之力供出来的。而农家出身的,读书就更难了,一年到头也家里赚的银子也没几两,所以大多读书人去晋中书坊抄书,买得起书的反而是少数。
  燕国公府的公子们就属于第一种,燕明泽每月有五两月银,燕国公时常给他银子,因为他是几个兄弟中读书最好的,所以只要是和读书做学问有关,燕国公必给银子。
  孟小娘也会给他钱,包括燕明月的杂货铺子,每月三十多两的利润除了要给燕明茹十两,剩下的还要分一半给燕明泽。
  孟小娘常对燕明月说,你们是亲姐弟,自该互相帮扶,日后你弟弟登科,别人看你有依仗,自然高看你一眼,你弟弟记起你的好,待你出嫁后会挂念你。
  燕明月信了,但她没想到的是,还没等嫁人呢,这个弟弟就靠不住了。
  孟小娘也觉得心寒,意思着塞了五两银子,连以往一半都没有。
  也是现在受难,丫鬟们出不去,拿不着铺子的盈利,手里也没钱,还不知道三个月怎么样呢,自然不能像往常一样给。
  马上就考试了,燕明泽在书院能花多少钱。
  而看见包袱的燕明泽只觉得小娘不理解他,他又不是没去求情,是父亲不答应,他有什么办法,难不成要他跪下求情,那只会让父亲更厌恶他。
  五两银子也是银子,燕明泽带着一堆衣裳鞋袜,跟兄长们一块儿坐马车去书院了,下回回来,就是考完试的时候了。
  而燕明玉燕明荞也该收拾收拾,准备明日的踏春。
  她有点想吃野菜馅儿的饺子了,打算明儿让丫鬟们挖挖看,若是有的话就挖回来包一顿。
  早春,府里的迎春已经开了,地里的小草也冒了绿芽,要燕明荞说就是“最是一年春好处”,但到了燕明玉嘴里,就是看起来挺新的。
  尤其下过雨后,府上各处打扫得干干净净,泥土由干枯的黄变成了棕褐色,小草又好像一夜之间冒出来,看起来就特别新。
  燕明玉对明日的踏春有数,沈氏不是很满意刘熙远,那就够了,就当是去挖野菜。
  沈氏怕燕明玉一个人不自在,给燕明荞也请了假,想了想,让燕明茹也去了
  沈氏不知道孟小娘撺掇的事有没有郑小娘的份儿,但她希望府里的妾室们安分一点,所以乐意给些好处。
  郑小娘战战兢兢过了半个月,这下一颗心才放下来,夫人没怀疑她,但孟小娘出来了未见得不说,所以郑小娘决定坦白从宽。
  沈氏象征性地罚了她一个月禁足,只不过没罚燕明茹,也算是没太计较。
  沈氏还问了问沈元景,要不要踏春。
  沈元景给拒绝了,“多谢伯母好意,但我不太想去郊外,我能去街上转转吗?”
  沈氏给了他腰牌,说实话,她也不知道怎么和沈元景相处,但沈元景不惹事,也不像燕明泽一样,虽然常和燕明烨一起,却不会给人带坏。
  是一个不错的孩子。
  沈氏给了他腰牌,想去哪儿带着小厮去,逛逛看看都行,她给宁湘使了个眼色,宁湘当即拿了个荷包出来。
  是沈氏给的零花钱。
  沈元景往后退了一步,“伯母,我还有钱,够花的。”
  比起自己的儿女们,沈元景过得还是清苦些,但比起城外吃不饱饭的人,这也挺好的。
  寄人篱下虽不好,可是总能吃饱饭。
  这话说得也没错,各人有各人的烦恼,没必要一概而论,什么都攀比,最后只会像孟小娘一样,临了什么都得不到。
  燕明荞这边请了一日假,她还记得上回赏雪宴,出去吃了烤茶和烤水果,滋味很好,所以对明日出门特别期待。
  新衣裳和新首饰已经引不起她的兴趣了,燕明荞下课之后就去玉明轩,明日踏春要吃什么。
  燕明玉道:“五妹妹吃过春饼没?”
  野菜饺子得带回来吃能吃,踏春吃春饼好了。
  燕国公府吃面食少,但越朝却是有吃春饼的习俗的,一张薄薄的饼,里面卷各种菜。
  但燕明荞很少吃,她摇了摇头,“二姐姐,我还没吃过。”
  燕明玉道:“那就吃烤鸭和春饼。”
  别说明儿吃烤鸭,就算燕明玉现在要,小厨房也能给做出来。
  燕明荞梦里都是烤鸭和春饼,听二姐姐说好吃的紧呢,甜香甜香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甜香。
  次日天朗气清,风还有些凉,楚铮又逃学了,也不是逃学,他根本没回书院。
  他骑马出门,跑的很随意,他最烦的就是父亲管他。


第31章 被打
  对楚铮来说; 逃课和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楚堪疑别以为他现在在盛京就能管他了,以前好几年不管,现在想管; 晚了。
  *
  踏春去的是定远侯府庄子附近,那处依山傍水,在盛京城南。
  有道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一座山上气候尚且不同; 更何况城南城北相距几十里; 城南莺飞草长; 城北草叶才冒了个头。
  这边离燕明荞骑马的庄子也近; 若是玩得不高兴; 大可去那个庄子; 托孟小娘的福; 现在庄子在燕明荞名下。
  沈氏几人出来的早。
  出门踏春和赏花赏景不同; 她们一行人穿的都是短衫; 袖口窄; 裙子也不曳地; 鞋子穿的是厚实的千层底,最好走路。
  为了挖野菜; 燕明玉还带了小篮子和小铁铲,燕明荞带了同样的东西; 只不过都是小一号的。
  阳光正正好; 在太阳底下不是很晒,反而很暖和。
  到了地方; 沈氏让燕明玉带着两个妹妹去玩; 自己留下和定远侯夫人、安康伯夫人说了会儿话。
  安康伯夫人是同来的; 她带了女儿赵芸安过来,这次来就是凑数的,也算是个小媒人,因为刘熙远就是她牵的线。
  三家碰了面,孩子们去采野菜踏春,大人们一道说了会儿话。
  定远侯夫人眼里透着满意,对着沈氏道:“你真是养了一群好女儿,各个都出落得这么水灵。”
  夸不能直夸燕明玉一个,要连着全夸了。
  虽然定远侯夫人有意结亲,可还未定下来,就得含蓄着说,给彼此留着余地。
  也不能太上赶着,这会儿就是你来我往试探彼此的意思,若是都点头了,再去提亲。
  定远侯夫人今日穿的也素净,大约是打算和孩子们一道玩一玩,所以也是短衫深色裙子,头上没有太多首饰,却也选的名贵的,看起来低调却不失大方。
  说话时带着三分笑,瞧着是个很好相处的人。
  安康伯夫人也道:“你的这几个女儿,我都想抱回家了。”
  沈氏笑着道:“顽劣得很,一会儿也闲不住。”
  定远侯夫人突然有些拿不准沈氏的意思了,若是有意,应该顺道夸夸定远侯府的孩子,今日她带了嫡次子和庶女同来,庶女和燕明玉差不多大,就是带过来陪燕明玉的。嫡次子比燕明荞小一岁,已经去书院了,为了今日出来还请了假,这会儿正疯玩呢。
  刘熙远也是请假来的,八月份秋闱,这会儿正是抓紧的时候,但他功课好,耽误一天也不打紧。
  刘家的小娘子刘熙音跟在燕明玉几人后头,她脸圆圆的,笑起来很招人喜欢,总是围着燕明玉说话,一口一个明玉姐姐地叫着,甜得很。
  刘熙远就在后头看着,目光若隐若无地落在燕明玉身上。
  燕明玉相貌大气,脸是鹅蛋脸,笑起来极其明艳,尤其风吹过的时候,衣袂翩翩,看起来很好看。
  有道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刘熙远没管乱跑的弟弟,自己走了过去,问刘熙音,“你们这是在做什么,可用我帮忙。”
  几人蹲在地上,燕明荞正兴致勃勃地找野菜,赵芸安就跟小尾巴一样跟着。燕明玉指一样她俩就挖一样,两人本来年纪就小,也贪玩,最喜欢的就是这样摘菜捡鸡蛋的活。
  燕明荞觉得这就像读书一样,记得多了就高兴,现在看菜篮子里越来越多,也高兴。
  赵芸安也喜欢这些,她在赏雪宴时见过两人,还记得好吃的烤茶和烤栗子,那么大那么圆的栗子仁儿,都是明玉姐姐给剥的。
  而且燕明荞笑起来好好看,还会手把手带着她挖野菜。
  燕明茹不远不近地跟在后头,她都九岁了,早就不喜欢这些了,但和嫡母出来一次不容易,在外面人前露露脸也是好的。
  嫡姐说挖那就挖吧。
  刘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