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 >

第49章

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第49章

小说: 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明荞高高兴兴地就去了。
  沈氏对李庄户说道:“明荞年纪小,这些日子有劳你费心了。”
  李庄户忙道不敢,“五姑娘养了不少鸭子,给我们添了不少进项,这不,都打算送孩子出去读书了。”
  沈氏淡淡地点了下头,“这孩子心善,我过来看看,倒也放心了。”
  李庄户挠了挠头,心里打定主意,要管好这儿的庄户们,不给五姑娘添麻烦。
  燕明荞捡麦穗捡到开饭,漏掉的麦穗并不多,许久才能发现一个。
  就这么一个,能让她欢喜许久。
  跟着她一起捡的是个小姑娘,圆圆的脸,笑起来带着酒窝,很可爱。捡麦穗不过是玩闹,看着麦穗越来越多,心里就越来越满,和捡鸡蛋的感觉差不多。
  捡了的麦穗用火烤一烤,吃起来的确味道香甜。
  过了正午,可算能吃饭了,燕明荞终于吃到了心心念念的农家菜。
  大锅炖菜有锅气,没有国公府饭菜那么精致,但粉条炖得黏黏糊糊,蘸着浅褐色的汤汁,猪肉片极薄,吃着一点都不腻。
  小鸡炖蘑菇的汤汁也很粘稠,蘑菇是深褐色的,吃起来软软弹弹,鸡肉一咬就散,连鸡皮都是好吃的。
  里面还有甜糯的栗子仁儿,有的是一整个,有的已经裂开了,但把栗子仁夹到碗里,碾碾拌匀米饭,吃到嘴里那叫一个香。
  燕明荞可以说,国公府厨娘做的铁锅炖,绝对没有这个好吃。
  有滋味,软烂,粉条粘着肉汤和肉丝,软而不散,吃完一碗饭,燕明荞又吃了一碗,一连吃了三碗才摸摸肚子停下。
  沈氏用了一碗半,然后让宁湘给了李庄户的妻子一个荷包,意思是做的不错。
  吃过饭,燕明荞想去骑马,沈氏没让,刚吃过饭怎么能上马背上颠着去,那对脾胃都不好。燕明荞事事都听沈氏的,这种事也不例外,闲着也是闲着,她又把烤棒子啃了。
  其实说烤不准确,这更像是烧的。
  手指粘了许多灰,脏兮兮的。
  外面裹着的玉米皮已经烧糊了,里面的玉米粒正好熟了,带着点草木灰。
  草木灰是不脏的,轻轻吹一下就不见了,金黄色的玉米棒,啃一口,最外面的有焦香,里面的软糯香甜。
  这回又吃了一根玉米,更别想去骑马了。
  燕明荞歇了半个多时辰,才骑着银粟在山野里跑了一圈,丫鬟们在后头跟着,沈氏也在不远处看着。
  这样看去,燕明荞脸色带着光,眼神明媚自在,她叹了口气,心道女儿真的慢慢长大了。
  在庄子玩得痛快,回府天已经黑了。
  第二天放假,燕明荞没出门,而是在屋里看了一日的书。燕明玉搞不懂,为何有人能一直看书不觉得累,楚铮也想不明白,书究竟有什么好看的。
  月底楚铮来看看外祖母,顺便吐吐苦水。
  这半个月,是他最累、觉得最难熬的半个月,每日上课要认真,下课之后还要做作业,除了吃饭睡觉练武,感觉他这一天光和“之乎者也”较劲了。
  今日歇了一日,他就来国公府了,一来,就没见燕明荞,他从外祖母的口中得知,燕明荞竟然在看书,这让他大为震惊。
  放假还要看书,这是怎么了……他是不是还在做梦!
  燕明玉听楚铮吐苦水就忍不住想笑,“谁让你以前不用功,那现在就得加倍用功,你以前偷的懒,如今都会还回来。”
  楚铮如今和燕明玉比较熟,再加上她还没做他的继母,所以不像和沈氏说话那般,有时还会反驳开玩笑。
  楚铮小声道:“你也不读书啊,现在也不用功。”
  燕明玉理直气壮道:“那是因为我以前用功了,现在就不用了。”
  她都加班到猝死了,老天爷还她一个躺平人生怎么了,所以说,这都是来来回回的。
  楚铮肯定不知道什么叫能量守恒定律吧。
  楚铮听了更丧气了,沈氏笑着说道:“读书是一鼓作气的事,不能半途而废,先生给你上课,你要坚持,有进益才行,别光上课听了,下课就去玩闹。”
  楚铮老老实实地听训,心里忍不住想,外祖母是为了他好,他该牢记才是,要好好学,才能不辜负外祖母、明玉姐姐的期望。
  中午吃过饭,楚铮又回去奋起温书了,本来他还打算玩半天一天的。
  可明荞学得那样好还读书,他有什么理由荒废。
  不知不觉中,燕明荞还给楚铮上了一课。
  八月过去,很快到了九月。
  九月初三,是沈氏和长公主一行人约好赏菊花的日子,这回问楚铮,楚铮没有要去,反而踏踏实实地在家里温书。
  燕明荞也没去,去的话要请一日假,她明日要去玉芳斋,也得请假,若是去秋英宴了,上旬就要连着请两日假了。
  沈氏觉得,女儿也没必要哪个宴会都去,少去一个不妨事,问燕明玉,燕明玉不大想去,菊花而已,又不是没看过。
  所以这回沈氏带了燕明月和燕明茹。
  燕明茹今年九岁,沈氏鲜少带着她出门,燕明月倒是去过几次。
  只带着两个庶女,孟小娘难免觉得不是什么好宴会,燕明月忍不住为沈氏说话,“怎么就不是好的了,小娘要不想让我去,我不去就是了。”
  孟小娘道:“说你两句怎么了,成天胳膊肘往外拐,不知道谁真的对你好了。”
  燕明月觉得,嫡母就算对她不好,但也绝对不差。
  跟小娘说不通。
  燕明月精心打扮了一番,和燕明茹去了秋英宴,燕明玉姐妹俩留在了国公府,第二天,两人一早便出门了,和刘掌柜商量开分店的事儿。
  上月的账难算,不过有三日也该算完了。
  马车驶向玉芳斋,这回刘掌柜早早就备好了点心茶水,就等着两人过来,他摸不清两人何时到,所以时时备着,今日可算等到了。
  刘掌柜笑容满面,近日流霜姑娘常带着人过来,有时一两个,有时三四个,送过来是为了学做点心的手艺,有两个认过字的他带着学管账了。
  刘掌柜知道要开分店,这回商量的不过是些具体的事儿,包括开在哪儿、选多大的铺子、给他多少银子……
  燕明荞没吃点心也没喝茶,先看完上个月的账本,上月利润一万六千四百八十两。
  她到手的,能有六千五百多两。
  她们能拿出来五千两到八千两银子,来筹备开分店的事。
  她直接说道:“刘掌柜,我们打算开两间分店,一家在盛京,开在城东的闹市,一家开在江南岚州。过几日我们就会让人去租铺面,到时候装潢好了掌柜的先去岚州的分店主事。”
  刘掌柜没问题,他愿意去。
  虽然他在盛京有一家老小,但只要能多赚银子,去也无妨。
  燕明荞继续道:“刘掌柜辛劳,去岚州路途遥远,我和姐姐决定,给你三厘滦州铺子的利润,除此之外,每月月银也是照给的。”
  刘掌柜心里一喜,飞快地在心里算了笔账,这个月利润有一万六千余两,若是能给他三厘利息,每月能多五十两银子,他面上不显,推拒道:“这不妥吧……”
  他本来也没打算分多少利息,三厘不少了,一年到头也有几百两银子。
  燕明荞道:“掌柜的,你这阵子为玉芳斋操了不少心,我和姐姐都看在眼里,这是你该得的,若是以后做得好,得的银子肯定更多。”
  燕明玉点了点头,“岚州那边还得劳刘掌柜多多费心。”
  至于找铺子的事,燕明荞会交给别人做,刘掌柜还得教学徒,肯定操心不了别的事。
  等找到铺子之后,过一两个月装潢,差不多就能开业了。
  一下子开两个铺子,投进去好几千两,说不害怕赔钱那是假的,但有这么个机会,燕明荞愿意好好做。
  回府之后,燕明荞让流露把大哥哥和二哥哥的利钱给沈氏送去,两人不在府中,利银先交由沈氏保管。
  留了八千两开新铺子,八十两给铺子里的人做奖赏,剩下的八千四百两,两人一人分得八百四十两。
  沈氏有些诧异,“上个月赚了这么多。”
  燕明荞笑了笑,“祖母给了铺子好,母亲开的头好,刘掌柜管得好,我和二姐姐会吃,也帮了不少忙呢。”
  沈氏被她这话逗得笑了,“不错。”
  明玉明荞还惦记着兄长弟弟,沈氏心里欣慰,她就盼着四个孩子一团和气。
  她会告诉明轩明烨,要记着姐妹的好。
  月中书院会放两日假,也是乡试放榜的日子,这会儿桂花飘香,也叫桂榜。
  正好那时候把银子给两兄弟,这些钱,沈氏不会替他们存着,孩子长大了,买书吃饭都会花钱,若是以前她估计会帮燕明烨收着,不过他懂事了许多,让他自己拿着就是了,也不会乱花
  而燕明轩都定亲了,若是想给未婚妻买些东西送,没银子可不行。
  府上的人也都等着乡试放榜,等着燕明轩光耀门楣。虽然燕国公觉得长子资质平平,但若是考上,那也是好事一桩。
  燕明轩把握不大,放假回来燕国公问,他也是这么回答的。
  所有人都看着他,他心里憋得慌,就把自己关在房里不出来,其实也没看进去几页书。
  放榜那日,燕国公府的小厮去看榜,看完之后垂头丧气地回来了。
  大公子没考中。
  燕国公早有预料,他叹了口气道:“唉,还是学得不精,你还得多用功,定亲之后也不能松懈。”
  燕明轩一直没松懈过,落榜他早有预料,但真到这一日,还是难以接受,“父亲教训的是。”
  燕明泽坐在下头,微低着头,别人看不见他的神色。
  他想,幸亏长兄没考中,幸亏乡试三年一次,不然怎么显得他聪慧来,他得更加用功才是,争取三年后一举中举。
  也幸好燕明荞是妹妹,不然,就显不出他的聪慧了。
  燕明泽道:“大哥,落榜的大有人在,你也别太放在心上,再考就是了。”
  燕明轩点了点头。
  燕明烨想安慰兄长,但不知道要说什么。
  他觉得能考上秀才已经很厉害了。
  燕明荞也不知道要说什么才能安慰到大哥,好像她说话大哥会更难受。
  沈氏说道:“一次而已,考不上的大有人在,有人五六十还读书科举呢,你还年轻,泄气做什么。”
  燕明轩心里明白沈氏意思,可明白和想通是两码事。
  身为长子长孙,要稳重上进,他落榜,安阳侯府也会在意。
  若是能考上就好了。
  次日该回书院,燕明轩早上一醒,嗓子干哑得厉害,话都说不出来了。
  摸额头倒是不烫,就是身体发软,提不上力气。


第52章 游学
  燕明轩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 现在入秋,天气转凉,估计是昨晚着了点风; 找府医开点药就好了,带书院去慢慢吃,别耽误功课就好。
  只不过他下床之后没走两步就天旋地转,眼前一阵乌黑,耳边是嬷嬷的惊呼声; 燕明轩想张嘴说自己没事; 但嗓子干哑; 半句话都说不出来; 紧接着他就失去了意识。
  *
  “大公子这病; 夫人多劝劝; 大公子还年轻; 只是落榜而已; 也不是什么大事。”
  府医收拾好药箱; 跨在肩上; 桌上放着一张墨迹还没干的纸; 是留的药方。
  府医住在府上,管给府上的主子请平安脉; 平日里有不舒服的也可找他来看。
  不过没多少药,要抓药的话还得去外面。
  病来如山倒; 燕明轩这场病来势汹汹; 府医说他郁结于心,肝郁脾虚; 开了药方; 先吃七天的; 一日三次,照方子抓药,三碗水煎一碗服下。
  这病多半是心病,得好好养着,这种时候就不宜再去书院了。
  沈氏神色凝重,她点了点头,让宁湘送人出去,宁湘不动声色地给府医塞了五两银子的荷包,妥帖地把人送了出去。
  屋里还剩几个丫鬟,嬷嬷神色空空,她见大公子摔了后,先给人扶到床上,然后立马去正院禀告,屋里就她和沈氏还有几个丫鬟,都是信得过的人。
  刘嬷嬷是燕明轩的奶嬷嬷,看着燕明轩从小长大的,她对沈氏道:“夫人,大公子没偷过一日的懒,放假回来也常温书,今年这半年多,根本没回来几次,就连定亲回来了两日,也是看书到半夜……”
  嬷嬷言辞恳切,她发誓说的都是真的。
  沈氏看着双目紧闭的长子,他眉头皱着,睡得并不踏实,人看起来比以前清瘦了些。
  何至于弄成这样。
  不过是一个科考,落榜就落榜了,还有再来的机会。明荞聪慧多半是因为陈小娘,和燕国公有什么关系,燕国公是二十几岁才中举的,哪来的脸说儿子。
  沈氏觉得燕明轩这般,怪她关心的少,也怪燕国公,只会训斥。
  考得好了是好儿子,考不好就不成气候。
  沈氏看得心里难受,吩咐嬷嬷照顾好燕明轩,等他醒了先喝药,再用点清粥小菜。
  书院那边就先不去了。
  燕明轩不去,但燕明烨要去,燕明烨来这边看了看,他帮不上什么忙,留着也是添乱,还不如去书院让母亲省心。
  唉,他去年考不上,也就难过了几日,然后就该吃吃该喝喝了。
  燕明泽高兴,但不敢显现在脸上,他其实是希望以后燕明轩能考上的,最好晚一些。
  今日不用请安,除了正院的人知道,其他人不知燕明轩生病一事,不过过不了多久也该知道了。
  沈氏没打算瞒着,就是不想府里的人打扰长子养病。
  燕明荞和姐姐早上去看了看,那会儿燕明轩还没醒,她就出来了。
  她今日要上课,上课的时候总是走神想大哥哥的事,大哥哥没考上,父亲失望,府里人也失望,但心里最难受的是大哥哥自己。
  不然也不会一晚上就病成那样。
  只有大哥哥自己知道用了多少功,他知道家里对他的期望多大,落榜,最接受不了的就是他。
  燕明荞叹了口气,可这又不是她能决定的事,沈元景能帮燕明烨,那也是因为燕明烨要考童生,相对于他们学的,还简单些。
  燕明荞怎么可能帮得了燕明轩考举人呢,她就算是学得再快一点,可是也比不上大哥他们学了十几年的。
  大哥生病,母亲难过,燕明荞也难过。
  可真是愁死个人了。
  燕明荞心思都写在了脸上,傅仲宴从上头一眼就能看见,尤其是她以前极少出神,这么一来就更明显了。
  两眼放空,一会儿皱眉,一会儿叹气的,好一会儿了,书都没翻几页。
  傅仲宴道:“明荞。”
  燕明荞立刻回神,站起来回话:“先生。”
  傅仲宴道:“看到哪儿了。”
  燕明荞看了眼书,诚实道:“刚看到第三页。”
  说完她就有些懊恼,她怎么才看到第三页啊,就算翻快点也好,下了课还能补上。
  这下好了……
  傅仲宴道:“一节课快要上完了,你才看三页书,怎么了,刚在想什么?”
  对先生,燕明荞不可能撒谎,但也不好直说大哥落榜,便道:“先生,我有一个朋友,她的兄长落榜了。可她的兄长明明很上进了,做功课很是认真,这回落榜,心里特别不舒服,就病倒了。先生,这当如何解?”
  傅仲宴挑了下眉,“是明轩?”
  燕明荞捂着嘴巴,在手心里小声道:“先生,我答应那个朋友不泄密的。”
  估计就是燕明轩了。
  傅仲宴摇了摇头,他曾经给燕明轩启蒙过,这孩子,努力有余,天赋不足,再往上也就是个举人。
  不过世家子弟,考过举人,再加上家中关系,以后也能前途光明。
  病倒了,这让傅仲宴觉得难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