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明荞脸上的血色褪了个干净,打她记事起,燕明玉就没被禁足过。请过安后,她问李嬷嬷:“是从外面回来那日开始禁足的,是不是因为我才让二姐姐禁足的?”
那日回来后燕明荞很是欢喜,买了书,赢了钱,还和兄长姐姐们吃了好吃的。
剩下三十两银子,是她从前半年的月钱。
母亲给了月钱和出去玩的,来正院之后没花多少,她如今有四十两银子了。
可是,今日得知燕明玉被禁足了。
李嬷嬷寻思着不能是因为燕明荞,不然,夫人肯定也会禁五姑娘的足。
没道理禁嫡女不禁庶女。
但她一个奴仆不好说,只能道:“夫人说禁足,但允许探望,不如姑娘今日下课后去看看。”
燕明荞不放心道:“那买些吃的带给二姐姐。”
国公府的姑娘少有被禁足的,沈氏对庶女的管教并不严,况且,也鲜有犯大事的,小打小闹拌拌嘴角更不至于被禁足。
下午一下课,燕明荞就跑去玉明轩了。
在门口等了一会儿,就被丫鬟引了进去。
燕明玉招呼她坐下,指着小几上的吃食道:“流露换茶,你这是刚下课?想吃什么就吃,不必跟二姐姐客气。”
燕明玉这两天看完了两个话本,磕了一大包瓜子,以至于嘴角长了一个燎泡。
她喝的是败火的菊花茶,燕明荞估计喝不惯,干脆换奶茶好了。
燕明荞应该还没喝过奶茶,她以前常喝,来这儿之后想吃什么有小厨房,直接吩咐下去,根本不用她操心。
玉明轩有上好的茶叶,做出来的奶茶比从前喝的还要醇香,燕明荞应该会喜欢。
别说喝茶了,燕明荞坐都坐不踏实,她看着燕明玉嘴角的泡,鼻子一酸,“二姐姐,都是我不好。”
燕明玉哎了两声,“你不好什么,是我非要去,后头还带你赌钱。禁足就禁足呗,也挺自在的,就是吃瓜子有点上火,嘴角都起泡了。”
做错事就得认罚,还好没罚燕明荞。
燕明荞有点结巴:“吃、吃瓜子?”
燕明玉道:“对啊,不然呢,还能是因为禁足上火。”
天知道不用请安,每日睡到自然醒,除了看话本就是看故事的日子有多舒服。
燕明荞眼巴巴地道:“可,可是……”
燕明玉:“就别可是了,总之,禁足的事和你没关系,禁足才能长记性。况且,我觉着禁足有什么不好,想吃什么吩咐丫鬟去买,你这不是还给我带了吃的吗。”
熬夜猝死之后,燕明玉没什么远大志向,能好好活着就知足了。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反正什么也不缺,沈氏有燕明荞,她也不用重新学那些晦涩难懂的课程。
燕明荞低着头,一言不发。
燕明玉正了正神色,认真道:“就算不禁足,我也不想去上课,你就别想着我了,好好上课,听先生的话,。”
燕明荞点点头,“那二姐姐,我们以后还能出去玩吗?”
燕明玉沉吟片刻,“你和母亲说兴许可以,但肯定不能再去赌场了。”
燕明荞道:“那两个字念作赌场啊。”
燕明玉觉得她这副样子被吓到的还挺可爱的,“是,所以母亲才禁我足,下次不去就好了。不说这事儿了,快尝尝奶茶怎么样。”
燕明荞喝了一大碗奶茶才从从玉明轩出去,回正院后她写了几张大字,写完之后看了看,觉得写得不好又重新写过。
重写一遍,燕明荞终于满意了,带着四张大字去给沈氏请安。
天色已晚,平日请安也不是这个时辰,燕明荞年纪小,眼睛里藏不住事,沈氏一看就知道这是有话要说。
沈氏中肯地点评了燕明荞写的字,“不错。”
虽然做不到铁画银钩力透纸背,但对一个六岁的孩子来说,写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是下过苦功夫的。
背书可以说先天聪慧,但想写一手好字,需得付出时间和努力。
沈氏笑着道:“我去给你选本大家的字帖,日后照着字帖练,进益会更大。”
燕明荞仰着头问:“母亲,我能不能不要字帖?”
沈氏顺着话问道:“那荞儿想要什么?”
燕明荞壮着胆子道:“母亲能不能不要禁二姐姐的足了?”
若是从前,燕明荞肯定不敢问这种话,也不会拿写好的字给沈氏看,可是,她不想燕明玉半个月不出门。
沈氏笑了笑,若是燕明荞不来求情,她可能会觉得这个女儿胆小怕事,来求情说明她重情义。
不过,沈氏不会因为燕明荞求情就解了燕明玉的禁足,情谊是情谊,规矩是规矩。
沈氏道:“这个请求母亲不能答应你,你二姐想去赌场就是不对,这次只是小惩大戒。”
燕明荞没有说话,沈氏见状摸了摸她的脑袋,“荞儿,不管是谁,做错事都要受罚,若是求求情便免于责罚,那便都来母亲这儿求情了。”
燕明荞迟疑地点了点头,“母亲说的是。”
沈氏瞧她神色懵懂,不由一笑,“不过,你能来求情,母亲高兴,说明你心里有你二姐。”
燕明荞叹了口气,急道:“二姐姐嘴角都起泡了。”
沈氏又不是不知道,燕明玉哪儿因为禁足上火,分明是吃喝不忌。
“一会儿我让宁湘给她送点药膏,她禁足也苦不了自己,你呀,就别操心她了,母亲问你,还想要字帖吗?”
名家字帖,想要。
燕明荞眼睛变得乌亮,赶忙点了点头,“多谢母亲!”
从燕国公那儿得了文房四宝,又从沈氏这儿得了字帖,燕明荞每日要多写一篇大字才行。
傅先生日日过来,从前是看在老燕国公的面子,如今,对燕明荞多了两分真心实意的喜欢。
尤其不骄不躁这性子,得到嘉奖会高兴,可尾巴也不会翘到天上去,每日按时按点上课,从未迟过一次。
这一晃眼就到了十月初四。
守夜的时候李嬷嬷就觉着冷,开窗看了看,月色下细雨如丝。
晨起雨势变大,雨珠从檐下串起来,屋外地上一汪一汪的水,寒气也从屋外透了进来。
李嬷嬷给燕明荞找了件加棉的衣服,到了时辰就去屋里喊人,“姑娘,今儿下雨了,还去学堂吗?”
燕明荞揉着眼睛坐起来,“要去。”
先生没说有事,自然是要去的。
好像下雨天睡觉会更舒服,被窝里格外暖和,就像那日在二姐姐那儿喝的奶茶,身边全是暖暖的香味。只不过,燕明荞也就眷恋了一会儿,很快就起床梳洗,还要请安,不能迟了。
下雨也要请安,但搬来正院后,她住的屋子离正屋不过十几步路,不必顶着风雨走那么远。
燕明月来的时候裙摆湿了,六姑娘燕明荞没见到,请安时孟小娘为她告了假,说是昨晚着了风,“妾不敢让六姑娘冒雨过来,天一下子就冷了,连月儿都有点咳嗽。”
沈氏道:“多添两件衣裳,让府医去看看,下人们也要上心。”
孟小娘眉眼柔顺,“是。”
请过安之后燕明荞回屋用饭,吃过早饭,便跟着李嬷嬷撑着伞去学堂。
燕国公府小路多,为了美观多是鹅卵石和砖块铺的,免不了有地方积水,而且一到雨天,鹅卵石小路尤其湿滑,得比平时多提三分精神。
一脚一脚踩过来,来的一路上燕明荞都没见别人,进学堂往其他屋子望了望,才知道燕明月她们没来。
空荡荡的屋子伴着雨声,燕明荞身后只有李嬷嬷,她的书袋湿了点,幸好里面的书没事。
燕明荞被风雨吹了一个哆嗦,恍然间明白请安时孟小娘说六妹妹着风是什么意思,应该没着风。
这种天出门冷,还会湿了鞋子,冲小娘撒个娇,便不用来上课了。
燕明荞对着李嬷嬷说:“下课的时辰还早,嬷嬷先回去,这儿太冷了。”
李嬷嬷点了点头,“老奴下课来接姑娘。”
燕明荞笑了一下,“嬷嬷慢些。”
今日不仅傅先生来了,其他先生也来了,燕明荞上了一日的课,早晨那点酸涩早就忘了个干净。
下午雨一直到下课都没停,燕明荞对着上算术课的先生说道:“先生回去的路上小心些,雨天路滑,回去还要烤烤火,以免染上湿气。”
这么大的人一本正经说话总是让人忍俊不禁,先生揉了揉燕明荞的脑袋,“你也是,回去让嬷嬷煮碗姜茶喝。”
燕明荞心里多了丝暖意,“学生记着。”
回去的路上比来时高兴多了,燕明荞想,母亲是母亲,小娘是小娘,是不同的,她能上课,能住在正院已经是天上掉馅饼的事了,若不努力些,母亲定会失望。
她不能太贪心。
回到正院,燕明荞准备先做功课,再吃晚饭。
只不过,大字还没写完一张,沈氏身边的宁湘便过来传话,一并送了碗冒着热气的姜汤和一盘沾着糖霜的蜜饯,“夫人说五姑娘今日上课辛苦,晚上一块儿吃个锅子,好暖暖身子,五姑娘可有什么特别想吃的菜,奴婢这就命人备上。”
燕明荞愣了愣,“吃锅子?”
宁湘笑着道:“回姑娘,夫人念着姑娘今日冒雨上课,天又冷,所以想吃羊肉锅子暖身子。还有这姜汤,五姑娘若是没喝呢,可得喝完,莫要嫌苦。”
燕明荞深吸一口气,“多谢母亲惦记。”
宁湘笑道:“五姑娘还没说想吃什么呢。”
第8章 私库
◎荞儿,今日母亲忙了些,没顾到外面雨这么大,路上冷不冷?◎
燕明荞要了五彩面,说出口后又怕这面太过繁琐不好做,遂问道:“五彩面小厨房的人会做吗?”
宁湘道:“这个简单的很,姑娘放心吧,可还想吃什么?”
燕明荞摇了摇头,“别的就不要了。”
至于为何要五彩面,是因为燕明茹曾和她说过,郑小娘做的五彩面很好吃。
燕明茹在国公府的姑娘中行四,今年八岁,和郑小娘住在露华苑。
燕国公去露华苑不多,一月有个三四日。
燕明茹说的时候只是像显摆新衣裳那样,不含什么坏心思,但足够燕明荞记很久的了。
会疑惑为何面的颜色有五彩,会想和平日吃的面有何不同,却也不会让李嬷嬷为难冲大厨房要五彩面去。
搬来正院有十日了,李嬷嬷从小厨房拿吃的多是有什么拿什么,燕明荞没主动要过,她想尝尝五彩面究竟是什么味道,到底有多好吃。
宁湘福了福身,告退后便把这道五彩面吩咐下去,又让小厨房准备了点孩童爱吃的鱼丸肉丸之类的,这才回去复命。
沈氏下午才知道燕明月燕明茹没去学堂的事,少去一两日不是什么大事,况且今日下雨,若是因为去学堂染了风寒,倒是她这个嫡母的不是。
但明荞去了,也不知她知道别的姑娘没去时心里都想了什么。
燕明玉六岁大时也会和她使性子的。
宁湘道:“五姑娘搬来有阵子了,还是生疏些。许是从小身边只有嬷嬷丫鬟,不会向长辈撒娇。”
沈氏以前管的少,但宁湘不能说沈氏的不是,只能怪到下人头上。
沈氏按了按眉心,“五姑娘是过于懂事了,不过,还是亲昵些的好。”
为何养一个年纪小没了小娘的庶女,不就是为这个吗。
沈氏吩咐道:“你一会儿出去迎迎,公爷可回来了?”
宁湘赶紧道:“今儿六姑娘着了风,公爷若是回来,怕是先去锦华苑。”
这是孟小娘惯用的招数,她子女多,三天两头头疼脑热,总说的严重三分,夫人若拦了反倒显得不大度。
而且,公爷还吃她这一套。
还没回来。
沈氏心里有了主意,吩咐道:“宁夏,去内院门前等着,公爷回来了就说……五姑娘练了新的字帖,想请公爷指教。”
如今长子都十五了,沈氏不稀罕争宠,但是,燕国公的喜爱意味着更多的好处。
单说燕国公的私库,就有不少好东西,前几日给燕明荞的文房四宝,是别人送的,燕国公自己都没用过。
今日下雨,燕国公下职晚了点,不过马车遮风挡雨,他也就袖摆湿了点。
从前院到后院一刻钟多的路,身后有小厮打伞,到了内院大门,有两个丫鬟撑着伞等着。
两个燕国公都眼熟,其中一个是锦华苑孟小娘身边的竹枝,率先开口道:“公爷,六姑娘昨晚着了风,有些咳嗽,一直喊着您,您去瞧瞧吧。”
另一个是正院的宁夏,福了个礼,声音不紧不慢,“见过公爷,今日五姑娘去上学了,写了几篇大字,想求您指点。”
内院看门的婆子俱低着头,不敢看这番抢人的戏码。
若是平日燕国公定二话不说去锦华苑,但今日他的脚步有些犹疑。
芸儿乖巧,是他喜欢的女儿,可一想到先生夸奖过燕明荞,评价还极高,燕国公便想去看看这个女儿功课到底如何。
况且今日还下了雨,府上女儿都娇气些,没想到燕明荞竟这般用功。
聪慧难得,但不骄不躁更难得,燕国公也是如此想,甚至还觉得这份聪慧是随了自己。
燕国公对着锦华苑的竹枝道:“请府医给六姑娘看看,别耽误了。”
说罢,便往正院走去。
宁夏看竹枝脸色一变,也不知一会儿怎么去孟小娘那儿回话。
正院的羊肉锅子已经摆上了,圆形的紫檀木桌,中间一个双耳铜锅,铜锅中间高高耸起如塔一般,留着烧炭走烟,周围一圈盛着熬好的高汤。
炭火已经烧着了,奶白色的汤汁不住地翻滚,不时卷出几根葱段几粒枸杞。
铜锅周围放着五彩面,还有一碟子一碟子的羊肉牛肉、鱼丸虾丸,这个时节菜不多,但国公府有庄子,庄子里建了暖棚,便是寒冬腊月,也能吃到新鲜的蔬菜。
除此之外,桌上还有各种模样精巧的点心和果子。
燕明荞来的早,沈氏让她先吃点心,她惦记着羊肉锅子,吃了一块便不再吃了。
沈氏问了问她的功课,“先生讲的可跟得上?”
燕明荞道:“跟得上。”
沈氏又问:“书画和古琴更喜欢哪个,还是都喜欢的,除了这两门,可有别的喜欢的。”
沈氏温声说道:“读书和算术这两门是必须学的,其他的两门,看你的心意,喜欢什么就学什么。若是有余力,也可在放假的那两日再请先生过来,多学些东西。”
燕明荞可喜欢这样的沈氏了,问她的心意,问她喜不喜欢。
其实书画和古琴课对她来说都差不多,燕明荞更想在放假两日挑一日出来,学别的,“母亲,我能不能学女红啊。”
学针线活刺绣,这样就能在母亲二姐姐生辰的时候送亲手做的东西了。
沈氏笑着道:“你年纪还太小,女红倒是不急,想做什么吩咐绣房的丫鬟去做,除了这个,还想学别的吗?”
这么小的姑娘做针线活做什么,伤手伤眼睛。
燕明荞被沈氏几句话说动,“那女儿想学骑马。”
她不想光在屋子里坐着,傅先生说君子六艺,她也想做君子。
越朝的女儿家都尚诗书,学这些难免离经叛道,但再拒绝,怕是燕明荞以后再不敢提了,学一学强身健体也好。
沈氏点了点头,“那就放假选一日去学骑马,若是学的快,多学些别的也可。”
燕明荞大声道:“谢母亲!”
沈氏心一软,摸了摸燕明荞的花苞头,“若是哪一日不想上课,或是不想做什么了,都可以告诉母亲。荞儿,今日母亲忙了些,没顾到外面雨这么大,路上冷不冷?”
燕明荞没想到嫡母会说这事,白天上课的路上冷吗,好像是有点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