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 >

第57章

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第57章

小说: 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去的还有燕明月,这回是燕明月主动去的,第一次因为五妹妹去庄子骑马,她也想去,然后被母亲摆了一道,不得不去城外施粥。
  站了一整天,后来就再也不想去了,其实想想,去也没什么不好。
  去施粥能让自己静下心,总比在听小娘唠叨强。
  燕明荞也是主动要求去的,她还拿了一百两银子出来,买米买面,让大厨房煮粥蒸馒头。
  到了之后她就去盛粥分馒头,一百两银子看着挺多,其实要给那么多人,一人也就能分到一碗粥两个馒头。穷苦人家吃粗粮的有的是,一碗粥两个白面馒头,也算很不错的饭食了。
  施粥从一早到中午,中午的时候天上还飘了点雪花,不过不大。
  燕明荞她们中午吃的也是白粥馒头,还有早上从府里带来的菜,一盘红烧肉,还有几样家常菜,有醋溜茄子,白菜粉条炖猪肉,炒土豆丝,再有就是燕明月带来的虾仁儿锅贴。
  搭个炉子热一热,就能吃了。
  燕明荞肚子早就饿了,母女三人在马车里,吃得很香,把馒头掰开,夹上肉和菜,一口馒头一口粥,最好吃不过。
  燕明月开始吃的还比较斯文,等到后面也和妹妹一样,夹着肉吃。
  燕明荞吃了一个跟她脸差不多大的馒头,好多菜,三个锅贴,吃完后在马车里烤了烤火,歇了一会儿让过来的小厮丫鬟们去吃饭,她们又去布粥发馒头了。
  一直到了傍晚天快黑的时候才回去。
  马车里有些黑,沈氏问:“累吗?”
  燕明荞点了点头,“累。”
  燕明月斟酌要怎么回答,她沈氏眉眼柔和,也点了点头。
  她托着下巴,把车帘掀开一条缝,望向外面。
  雪下得有些大了,雪花变得好看厚实,这样出来一趟真好。
  累也值得。
  回到国公府天已经黑透了,燕明荞站了一日,困得很,回去略微梳洗一下就睡觉了。
  沈氏回来梳洗了一番,问赵嬷嬷今日府里可发生什么事儿了。
  一日不在府中,下头人没做什么蠢事吧。
  这么问不是说府上出了什么事,而是发生了什么,做主母的,府上大大小小的事都得管。
  赵嬷嬷道:“早上的时候府医去苏小娘那儿请脉了,说是怀像还不错。”
  苏小娘身孕有四个多月了,明年五月份的产期,现在除了在落竹苑的小花园溜溜弯,其他的事什么都不做。
  沈氏道:“给落竹苑开小厨房吧,这天冷,总去大厨房拿饭也不是个事儿。”
  赵嬷嬷点了点头,“夫人说的是。”
  沈氏喝了口热茶,然后坐到妆台前,宁湘很有眼色地为她卸下钗环疏通头发。
  沈氏道:“对了,锦华苑的可安分?”
  赵嬷嬷点了点头,“孟小娘这些日子不常出院门,兴许也是三姑娘劝着的缘故。”
  自从三姑娘懂事了之后,孟小娘也安分了,这也说明,有个明事理的在中间,多重要。
  沈氏松了口气,不惹事就好,可别趁着她不在,做蠢事。
  其他的大事倒是没了,剩下的无非是哪个管事要出府,哪个丫鬟要出府,谁来领炭火,都是些小事,赵嬷嬷就能解决了。
  燕国公府算是好的,其他府上有克扣主子分例的,但燕国公府的下人不敢。
  就连燕明荞以前在梧桐苑住,也没缺过什么,只能说没人过问,不多什么罢了。
  沈氏轻松地笑了笑,“这样也好,苏小娘的孩子多看顾着点,炭火足些,告诉丫鬟记得开窗通风。”
  赵嬷嬷:“奴婢记着呢。”
  沈氏看了眼镜中自己,眼角有些皱纹,不过眼睛比以前明亮了,大约是因为烦心事少了,气色比之前好了不少。
  她和燕国公还是那个样子,燕国公现在要么在锦华苑住,要么宿在书房,除了家宴和去寿安堂,夫妻俩基本上见不到面。
  看不见,就不用烦心,最好不过。
  跟燕国公说话,沈氏还觉得折寿呢。
  她有女儿,有儿子,连外孙都有了,何必再计较燕国公那点真情。
  沈氏抚了下眼尾,“你们出去吧,我歇下了。”
  次日是初九,不用请安,沈氏比以往晚起了半个时辰,她现在觉少了,还是卯时一刻醒来,但在床上躺一会儿,比醒了之后立刻起来舒服得多。
  燕明玉告诉她,醒了之后可以打太极,还教了她几个动作,一天两天倒是显不出来,时间长了就觉得好像管用,身子松快了不少,胳膊腿没那么僵硬。
  沈氏让燕明玉也练练,燕明玉却道:“我现在还不疼,等以后疼了再说,那个时候再做也不迟。”
  沈氏横了她一眼,“你现在多做,以后没准活得久些。”
  世人都追求长命百岁,谁不想多活几年呢。
  燕明玉道:“那也得看老天爷的心意,光自己努力没用。”
  沈氏突然想到去年女儿落水的事,也是,
  歪理也是理
  偶尔沈氏会想,明玉心大得很,想的和旁人不太一样,好在没个婆婆,不然被管着,指定受不了。
  起了床,沈氏梳洗后用了早饭,然后喝茶看书。
  腊月更冷,除了要紧事,沈氏都让下面人去做,她也懒得出门。
  倒是有夫人邀她去赏雪,大约是被燕明玉影响的,出去嫌太冷,只要下了雪,在屋里赏也是一样的,沈氏就给推了。
  大冬天的,在屋里待着的好。
  腊月上旬下了两场雪,等到十五,燕明荞突然就放假了,傅先生比去年早回老家了。
  明儿是宁氏寿辰,不过这回也不打算大办,大办要等整寿。这次连人都没请太多,就是燕国公府的几门亲戚。
  燕明静也带着儿子过来了,小孩起名叫恒哥儿,已经五个多月了。被养得胖乎乎粉雕玉琢,现在能发几个简单的音,就咿咿呀呀,特别爱笑,燕明荞觉得还挺好玩儿的。
  她没见过这么小的孩子,府里这么大的弟弟妹妹都是他们小娘的宝贝,哪里会让她看。
  燕明静知道五妹妹得母亲喜欢,还聪慧,就拉着燕明荞和儿子待着,盼着多两分聪慧劲儿。
  燕明玉对小孩子的感觉就一般,看了两眼就不看了,明荞很喜欢,在燕明静身边逗了好一会儿。
  这可是真的外甥,长大以后会喊姨母的那种。
  就这么一个软乎乎的小孩子,以后能养大,像楚铮那么大,多有意思啊。
  燕明玉心道,等他哭了就不觉得可爱了。
  燕明玉认为小孩只有在两个时间里可爱,一是刚出生不会说话不哭的时候,二是长大些,像楚铮这样懂事的时候。
  其余的时候,就……只能说一言难尽。
  在世家,生下孩子有下人丫鬟带,连喂奶都不用操心,其实也就用生而已。但是,如果生下孩子,连管都很少管,就像燕国公那样,还想孩子成材,赋予众望,那还不如不生呢。
  看着小孩笑,燕明玉挺喜欢的,但再多的感情……
  燕明玉就没有了。
  以后她嫁人了,想劝她生孩子的,都省省吧。
  燕明荞则是都喜欢,看小娃娃哭也很心疼,想去哄,就是她还小,没人敢把小娃娃给她抱就是了。
  虽然燕明荞很想抱一抱。
  老夫人寿宴楚铮也来了,宁氏连重孙都有了,也算是四世同堂。
  宾客都说老夫人好福气,上回来过说亲的刘夫人也来了,两人关系又亲近了两分。
  燕国公府的亲戚对楚铮态度客气,等用过中午饭,别的宾客都离开了,燕明静带着儿子留下住了一晚。
  平阳侯府没什么意见,年后平阳侯府要分家了,燕明静要和路明峰出府另住。
  宅子已经选好了,不算太大,带着路明峰的小娘,加上些丫鬟小厮,足够住了。
  路明峰的小娘是很软和的性子,出府之后就是燕明静管家,倒也不错。
  这回回来在娘家住一晚,也和虞小娘说说贴心话。
  虞小娘让燕明静先去正院和寿安堂请安,礼数先到了,好在沈氏和宁氏不是多事的人,和燕明静感情不深,留着说了几句话就放燕明静回去了。
  至于和虞小娘说了什么,两人也不太想知道。
  次日中午,燕明静留下用了饭,然后拜别沈氏宁氏,这才回了平阳侯府。
  燕明荞和姐姐也收拾收拾准备去庄子啦。
  燕明月不太想去,她和二姐姐五妹妹一起,肯定是她们两个说的多,她去不够添乱的。
  沈氏说过几日再去,先处理府上的事,等二十五楚铮放假了,带着他一块儿去庄子。
  那样的话,燕明荞和姐姐就能在庄子里住十多天,等快过年了再回去。
  宁氏懒得去,嫌颠簸,不过大方地给了银子,让姐妹俩好好玩儿。
  就这样,两人带了丫鬟和好几个护卫,吃过中午饭就启程去庄子了。
  燕明玉也是趁着前几日把两个铺子的账看了,不然还真走不了。
  她带的东西不少,走的时候就有两辆马车。
  第一辆她和妹妹坐,还有两个丫鬟,后面那辆除了丫鬟,车上还有不少冻得梆梆硬的肉、菜和
  果子。
  是燕明玉让人冻的梨子柿子,梨冻得黑黢黢的,柿子外面一层冰霜,砸出去能把冰面砸个大坑。
  她敢肯定,妹妹绝对没吃过这些。
  这个冻梨和冻柿子那可是冬日必吃,就和夏天吃的冰饮口感一样,绵绵沙沙,还有那个柿子,最好吃的小舌头,又甜又凉,尤其暖和的屋子里吃,哎……燕明玉能光吃这些不吃饭。
  燕明荞是来过庄子的,这儿有炕睡,林香前两日来打点过,等姐妹俩过来的时候就能直接住,也不用再收拾。
  燕明荞保证自己睡觉老实不踢被子不乱滚,还不打呼,成功和姐姐睡在了一间屋子。
  燕明玉就当多个软和的娃娃,反正她睡着雷打不醒。
  收拾的这间屋子分里外屋,里屋她们住,外屋留着流露和林香住,正好守夜。
  燕明荞心里叮叮当当敲锣打滚,提前把过年的鞭炮烟花都给放了。
  她要和二姐姐睡一张床……啊不,是睡一张炕啦!
  燕明玉不知道自己打不打呼,不过她睡觉不咋老实,一张床上乱滚着睡,不过是自己亲妹妹,她睡觉不老实怎么了。
  正好现在天冷,妹妹肉乎暖和,抱着多舒服。
  被子也是从国公府带来的,一人一床,又在炕上铺了两层,至于炕头,燕明玉怕睡了太热,两人就睡中间了。
  燕明荞来了之后就这儿看看那儿看看,“二姐姐,这边屋子好大呀!”
  庄户自己盖的房子,怎么大怎么来,这间屋子估计还是上一个东家住过的,地板还铺了,很是干净整洁。
  燕明玉也跟着转了圈,外屋一张木床,一张桌子,跟着通着烧里屋炕的炉子。
  炉子上可以简单做个饭,还可以烧热水。
  里面一张东西连着的炕,可大了,炕上摆着一个炕柜,里面已经擦干净了,白天可以把被子叠好放进去。
  炕前摆着桌子,上面放着水壶和茶杯,地板也干净,跟在府里没什么差别。
  因为是下午过来的,冬日天又短,外面天已经黑了。
  燕明荞在地上蹦跶了两下,偷偷看窗缝外面,外面好大一轮月亮,繁星满天。
  闻着有泥土和陈雪的气息,好闻得很。
  燕明荞回头看了眼姐姐,晃了晃脑袋,“二姐姐,咱们晚上吃什么呀!”
  燕明玉肚子也饿了,带过来的有鱼有肉,厨娘也跟过来了,做什么都行。
  这样的天,在炕上支个小桌子,吃碗麻辣烫吃点面条就好了,撒上两大勺麻酱,吃完躺一会儿睡个觉,根本不用弄几道菜几个汤,别费事了。
  “煮面条行不行?”
  燕明荞重重点了下头,“行,那我先去收拾东西!”
  燕明荞除了带衣服,还带了两本书,十几日,抽空正好能把两本书看完。
  燕明玉带的都是些涂脸的,她没想到妹妹竟然还带书,这不就是大学生放假回家还带书,结果一本都没看,她不信妹妹真会看书。
  结果燕明荞收拾完,饭菜还没好,她就在烛灯下看了起来。
  一行一行地看,也就两刻钟的功夫,看了有五六页。
  燕明玉心里咋舌,还真的有人出来玩拿着书看,不过妹妹一直如此,该玩的时候玩,该学的时候学,她上学的时候学霸也是这样。
  现在看会儿也就看了,不过不能太久,时间长了费眼睛,这边油灯比府里的暗。
  等流霜进来说饭菜好了,燕明荞立马把书放下,脱掉鞋子爬上炕,“二姐姐,好香啊。”
  炕已经烧起来了,燕明荞头一回见炕,在炕上热,她就把马甲和袄都脱了,就剩里面一层粉色的单衣,但一点都不冷。
  小桌上摆着两个大碗,别看燕明荞年纪小,饭量可不小,有时吃的比燕明玉吃的还多。
  燕明荞哇了一声,碗里飘着一层红油和满满的麻酱,有红薯片、菜叶子、各种丸子豆皮,还有面条,就是面条和平日里吃的不太一样,以前吃的是白色的,现在的却是黄色的。
  难不成是五彩面?
  燕明荞先咬了口面,瞬间惊为天人,这怎么弹弹的,还黏黏糊糊的,像是吃小鸡炖蘑菇剩下肉汤炖的粉条!但没粉条那么咸,这个,能吃出面条里面那一点点粮食的甜味儿。
  裹着麻酱和辣椒油,隐隐有点醋味,但不重,燕明荞觉得,这比米线什么的都好吃!
  燕明玉也发现了,这面条不一样,吃起来有点像从前吃过的东北老式麻辣烫,汤汁浓稠,面估计是庄户自己做的,口感有点像黄牛筋面,黄牛筋面吃起来就是这样。
  淀粉多,比白面条劲道,而且煮时间稍微长点最外面那层就变黏糊,里面的还是软软的。
  真好吃。
  没想到到庄子来一趟还能吃这个。
  燕明荞辣的嘴巴红,面条是最好吃的,鱼丸牛肉丸都是以前吃过的,燕明荞更喜欢吃里面的沾满汤汁的菜和豆芽。
  吃完一碗又要了半碗,两人不在沈氏眼皮子底下,吃喝不忌。
  吃完饭,燕明荞就往后面倒,正好躺在了铺好的褥子上,她惬意地摸了摸肚子,“舒服。”
  燕明玉没敢再吃,十四岁倒是还不怕胖,但这么两碗面下去,胃里也沉甸甸的。
  万一晚上还想吃别的怎么办,
  燕明荞今天吃了九分饱,吃过饭姐妹俩去泡了温泉。
  这边温泉是泉眼,上个主人挖了几个池子,还用砖块盖了房子,里面热气腾腾,烟雾弥漫。
  因为有这个温泉,所以庄子价钱也比别处贵一千多两银子。
  说不上多值,但吃过饭在池子里暖暖和和地泡一阵,任着水打在胳膊脚丫上头,燕明荞就感觉全身上下,除了嘴巴,没一个地方不在喝水。
  虽然喝的是她和二姐姐的洗澡水。
  想到这儿,燕明荞咯咯直乐。
  燕明玉看了她一眼,这一泡温泉,就跟蒸红糖馒头似的,把妹妹蒸的又软又红。
  “就这么高兴。”
  燕明荞往姐姐那边挤,还敢撩水往姐姐那边泼,“高兴呀,外面那么冷,里面这么暖和,二姐姐我好舒服呀,就好像……好像……”
  燕明荞想了个恰当比喻,“就像躺在热的雪地里!”
  雪是冷的,但是很软,倘若雪是热的还不化,那躺上去,肯定很舒服。
  估计就是这种感觉,像是被滑溜溜的棉被包围了!
  燕明玉觉得妹妹的比喻奇奇怪怪的,不过小孩子,脑子里应该都是奇奇怪怪的事。
  真是。
  “那你就多跑一会儿,不洗干净点,不让你进被窝。”
  燕明荞这回使劲洗了洗,不过她真的很干净,在家洗澡也很勤呐。
  泡过温泉,又喝了点水,燕明荞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