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省着有心之人盯上,“还有,出门一定要和母亲说,去哪儿了干什么,要带四个护卫才行。”
燕明荞故作认真道:“带八个!”
她知道藏拙的,也不能显摆自己多聪明,看了多少书。
沈氏板着脸,“跟你好好说呢,嬉皮笑脸做什么,我就跟你说,你还小,什么事有母亲在,哪儿用你考虑那么多。”
燕明荞又在母亲手心里蹭了蹭,“知道了知道了。”
母女俩在屋子里待了好了一会儿,临走时沈氏在屋里转了一圈,把屋里的东西该添置添置,该换的换了。新年了,不能总用旧的。
燕明静是她们回来之后才回去的,跟着说了会儿话,特地见了见燕明玉。
虽然说没有特地点出要娘家帮什么忙,但有这层关系,夫妻俩在分家时就能好过一点。
回来带了不少东西,有给沈氏宁氏的,有给虞小娘的,给府上妹妹就单给了燕明荞,因为明荞和明玉是正院的姑娘,给明荞嫡母就高兴。
燕明静比妹妹们明白的更早,在这个家中,父亲是靠不住的。
做这些现在派不上用场,但总有一日能用得上。
因为宁氏吩咐过,燕明静根本不知道苏小娘小产的事,一个出嫁女也管不了别的事,在燕明静看来,燕国公府还是非常非常可靠的娘家。
过了初二,楚堪疑带着儿子来拜访,顺便用了顿饭。
楚堪疑这人话少,和沈氏说话,都是感谢的肺腑之言,感谢她照顾楚铮。
沈氏听完之后嘴角轻微抽了抽,燕明玉看在眼里,等好不容易找到机会两人独处的机会时,跟楚堪疑道:“你也不用次次都和我母亲那么说,就好像你娶我是为了让我母亲照顾楚铮一样。”
做母亲的当然希望女儿嫁得好,虽然娶她是为了楚铮,这也是实情,但楚堪疑也不用次次都那么说吧。
然后燕明玉就发现,楚堪疑的嘴好像借给了别人一样,在离家出走和回来之间疯狂摇摆,嘴巴张张合合,最终吐出几个字,“我并非那个意思。”
楚堪疑不是那个意思,他是真的感激,但娶燕明玉不单单为了楚铮,他见过燕明玉几次的。
燕明玉笑了笑,“行了,是那个意思也没关系,但别说给我母亲听,下次跟她说话,可以问问她我喜欢吃什么。”
“当然,我只是打个比方。”
楚堪疑疑惑地问:“不能直接问你吗?”
燕明玉一愣,然后道:“行呀。”
*
楚铮来燕国公府就是找明荞,今日是初三,燕明荞已经开始看书了。
倒也不是一直看,就挑一个时辰,剩下的时间还能玩。
再练练琴,练练字,一天也就过去了。
楚铮靠在椅子上,叹着气道:“还有三天,不对,是两天半,初六一早我就要去书院了。”
燕明荞想了想,去书院不应该挺有意思的吗,不过再想想,楚铮并不喜欢读书,那爱屋及乌的道理,他肯定也不喜欢书院了。
楚铮今年十岁了,大约还有两年就能进军营,跟在他父亲身边,从此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保家卫国建功立业。
燕明荞托着下巴,提醒道:“还有三个月,就春闱了。”
考童生是一年一考的。
楚铮一听更难过了。
燕明荞觉得时间会过得很快的,还有一年多二姐姐就要嫁人了,她都八岁了,再过两年会有一个自己的院子了。
“行了,你去书院好好用功,不懂的地方可以回来问我,等你考完,咱们去骑马!”
楚铮干笑两声,“哎,我得抓紧玩两天。”
楚铮初六上课,燕明荞从初三开始就看书了,每日多看半个时辰,等初六的时候一天能看半天多。
初六早上,燕明烨和燕明泽要一同坐马车回书院,两人不在一处上课,住也不是一处,在书院很少见面。
但沈氏还是不放心,嘱咐了燕明烨几句,“离燕明泽远点,他小心思太多了,你就读你的书,他给你传话不要去,说什么都别信。”
燕明烨今年三月份也得参加春闱,童生考秀才也是一年一次,若是能考中,两年后就能准备考举人。
和燕明泽一起考。
沈氏对燕明烨要求一向不高,但这次破天荒地说了句,“你也大了,别把一切都压在你大哥身上。”
燕明烨已经十三岁了,他虽然贪玩,但很聪明。
燕明轩其实只比他大四岁而已,可一个成熟稳重,一个贪玩爱闹。明轩资质平平,努力上进,沈氏希望明烨日后能帮着他大哥。
真让燕明泽越过两个儿子,沈氏不愿意。
若是他善良为国公府考虑也就罢了,可他就是个狼,指不定会做出什么事来。
燕明烨该长大了,明荞八岁,都比他懂事的多。
过了一年,小辈们长了一岁,沈氏则是老了一岁。她这几日没睡好,看起来有些疲惫。
燕明烨点了下头,“母亲,我明白。”
回书院的路上,燕明泽捧着一本书读,马车里很暗,一旁小厮给他提着灯笼。
燕明泽翻了两页书,对对面坐着的燕烨道:“二哥不懂的可以来问我,马上春闱了,母亲自是希望你考中的。”
燕明烨以前在别人面前都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但这回,他满不在乎道:“不想学,学也学不会。”
燕明泽:“那更该用功才是。”
“我天生就笨,用功也不行,都童生了父亲还不满意?”燕明烨不耐烦地看了燕明泽一眼,“你看你的,我睡会儿,别吵我,困死了?”
燕明泽看着他闭上眼睛,看了一会儿才把视线移开。
这样才对。
*
府上少了两个人,寂静了不少。
沈氏这两日没有那么忙,就在看府里空出来的院子,打算选一处,过几日让燕明茹出来单住。
府上的姑娘,到十岁都住自己的院子。
燕国公府有几十处院子,最好的无疑是离正院近的,像玉明轩,离正院寿安堂都不远。
带个小花园,院子也宽敞,后院还种了许多玉兰树,十分体面。
比较偏一些的也有,像梧桐苑,其实也不差,就是请安走的远。
沈氏选了一处离露华苑近的,院子不算大,但也不小,足够燕明茹住了。
她又在图纸上勾了另一处,离正院、寿安堂、玉明轩都不远,等明荞也十岁了,就住过去。
女儿总会长大的。
沈氏当家做主,自然要给女儿最好的,别人怎么想她不管。
她甚至会给明荞指,等她十岁了,就住在那处院子,到时候可以自己给院子起名字。
燕明荞现在还不太想自己住,她就想和母亲住一起,“母亲,我可以等十一岁不……等十二岁再自己住吗?”
沈氏笑着说不行,女儿以后总要嫁人的,哪儿能一直在她身边,“不过想和母亲睡可以过来。”
燕明荞道:“那我今日就想和母亲睡!”
第65章 开春
沈氏知道明荞去温泉庄子的时候; 就是和明玉一起睡,睡觉之前明玉会给她讲故事,为此; 沈氏还特意找了两个话本子,也想着睡前给女儿讲一讲。
但连小鲤鱼历险记和熊大熊二都听过的燕明荞,怎么可能对话本子上的才子佳人故事感兴趣。
沈氏照着书本念,燕明荞讲到一半就睡着了。根本没问过一次“后来呢”,睡得可熟了。
沈氏低下头; 燕明荞闭着眼睛; 睫毛偶尔颤一下; 整个人都是往沈氏这边靠的; 胳膊和腿贴着沈氏; 把那块儿被子捂得暖烘烘的。
她鼻子小而挺; 嘴巴微微嘟起; 唇珠圆润小巧。燕明荞一直用着燕太妃给的方子; 脸上白里透着粉。
耳垂很有福气; 上面的金色圆珠也觉得可爱。
耳洞好像还是小时候给扎的; 那会儿才一两岁; 也不记得疼。
陈小娘给她睡得后脑勺也好看,沈氏这么瞧着; 觉得哪儿哪儿都好看。
沈氏忍不住笑了一下,这丫头; 说听故事听故事; 自己倒是睡着了。
沈氏把书放下,把床帏遮挡严实; 下面的油灯就自己亮着; 她躺下; 没一会儿也睡着了。
有女儿睡在她身边,很安心,
次日是初七,不用请安,不用上课,母女两人一觉睡到天亮。
燕明荞在正院养得很好,身上有肉但不胖,手脚都是热乎的,而沈氏年纪越来越大,今年三十三岁,差不多半辈子过去了。她总是体寒腿脚冷,跟女儿睡这晚暖和的不得了。
两人起来之后又用了早饭,燕明荞在晨起冷气中抚了半个时辰的琴,练了半个时辰的字,然后看书到中午吃饭。
中午燕明荞去寿安堂用的饭,燕明月偶尔也会去寿安堂,倒不是因为燕明泽的嘱咐,而是觉得她留在府中做姑娘的日子两几年了,祖母对她虽然没有对二姐姐五妹妹好,但也从没亏过什么,祖母是长辈,她理应尽尽孝心。
宁氏虽然偏心,但吃过的盐都比小辈们吃过的米多,对她是真心还是假意能分辨出来。
燕明月真的孝顺,那她也愿意对这个孙女好些。
宁氏手里有不少东西,这些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还不如给小辈们,说不定等她不在了,这些孩子看见东西还能想起她的好来。
但燕明月偶尔会要些不贵重的,而且她从不留饭,她心里一直对苏小娘有愧,尽管事情不是自己做下的,可那是她的弟弟和小娘,怎么可能撇干净。
因为这事,她都不敢见母亲和五妹妹。
初五请安那天,燕明月一直低着头,请完安,就直接回院子。
一连几日,她都没去过正院,在年前,她常去的。
燕明荞吃过中午饭就回了正院,她也没见二姐姐。
沈氏道:“你二姐出门送人了。”
虽然两人之间夹杂着许多不可明说的东西,但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这让沈氏怎么能不高兴。
镇北侯一年到头在盛京的时日还不足一个月,两人也定亲了,去送送就送送。
沈氏觉得没有坏规矩。
送人,那应该是未来姐夫。
燕明荞拖长尾音哦了一声,“母亲,那我回屋了!”
还没到睡午觉的时辰,燕明荞打算再看会儿书,她没看傅先生布置的书目,而是选了几样关于农产、品茶、制瓷的书看,这几本书,都和经商有关。
玉芳斋两个分店都已经开业了,等四五月份,烤鸭铺子在赵老板的经营下也会开业,到时候光等着数钱就行了。
用不着操什么心。
这几样生意姐妹俩已经摸透了,就是要有好的方子,然后租铺子费事些,要选地段,然后找个靠谱的掌柜开业就行。
若是换个芯子再做别的生意,肯定也有赚头,但燕明荞觉得,一直这样重复,银子是多了,但对她好像没什么增益。
而没尝试过的东西,就算做不成,那起码能长教训。她有银子,只要不去赌钱,就算赔本也赔得起。
有句话叫做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现在不长教训,等以后再吃亏,那得吃大的,不如现在挑小亏慢慢吃。
所以,燕明荞想去试试。
但燕明荞也没有贸然去进货倒卖做生意。
她如今了解到的做生意,就是南来北往,利用差价赚钱。当然一份差价很少,不可能差几两几十两银子,还是要靠量多取胜。
做生意嘛,肯定也有揣摩不好局势血本无归的,这做生意有赚就有赔,燕明荞虽然没有赔过钱,但也知道会赔钱。
就点心铺子,城南去年新开两家,倒了两家。
小的生意有做邻村邻县的,大的天南地北的都有,要雇商队、请镖头,还要建码头买航运线,上下打点商人头头和官员,燕明荞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最主要的是当初赵老板说的,打点好关系,路子会好走许多,其实也是这个道理,若非她和二姐姐背后有燕国公府,有母亲,生意也不会这么好做的。就算出了问题,都不知道是哪儿出了事儿。
择日不如撞日,不如就从这几日开始看。
做生意至少要选一样做,粮食不太行,这阴天下雨,运送不方便,容易赔钱。瓷器没经验,若是不小心弄碎了,肯定会心疼的,可以等摸熟之后再考虑这个。
绸缎倒是可行,可以一试。燕明荞其实最想做的是茶叶生意,她记着二姐姐做的奶茶很好喝,虽然不再做老本行,但以前的东西能用的可以用上。
不能太死板了。
越朝人爱茶,母亲她们很爱喝奶茶,去年夏天还有果茶,就是拿这种花茶果干泡在一起,清热解暑。
若是做茶叶生意,奶茶能带动三四成生意,而且自己做茶包,这样的话能开辟出来一条新的商路。
奶茶又可以在烤肉铺子里卖,不需要太大地方,也不用多弄个铺子,燕明荞写写画画,等到午睡的时辰,把墨迹吹了吹,这才放下笔午睡。
午睡醒来之后,她把林枣叫过来,点了点自己的财物,看能拿多少银子出来。
财物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庄子,这个不能卖也不能动。这里面还有各种首饰小玩意。
今年过年的时候燕明荞新添置了两套首饰,一套珍珠头面,一套银饰,长大之后她的首饰就偏向简单大方了。
燕明荞现在光首饰就有十件套,这还只是成套的,沈氏自己掏银子,一季就有两套,比府里打的好,出门见客或是功课得嘉奖了,还有新衣服新首饰。
再加上出门的时候各家夫人给的,燕明荞现在已经把刚来正院时那些小柿子小樱桃头饰收起来了,剩下的还把妆匣给装满了。
能动的有银票,银票燕明荞没有存银庄,就放在了小匣子里,燕明荞数了一遍,跟她记的差不多,两千三百六十两。
外加两年过年收的各种压岁钱,估计还能加一百两银子。但是压岁钱燕明荞肯定不会动的,因为这些金子银子都打成了可好看的样子,花了她舍不得。
年前燕明荞给沈氏她们都买了礼物,花出去了一部分,剩下这两千多两,足够她做生意了。
林枣那儿还有几两碎银子,是留着打点过来传话的丫鬟的,也不能动。
除此之外,库房里还有不少字画书本,一部分是燕明荞看过的书,一部分是还用不到买了放着的。布料也不少,二姐姐分的母亲给的,一小箱子替换下来的瓷器、摆设,占据了库房一个小角。
林枣觉得姑娘东西真不少,在梧桐苑几年,都没有这么多东西。
燕明荞把银票拿出来一千五百两,做生意她能拿出来的只有这么多了。她能赔钱,但是全亏了肯定会心疼的,先拿一部分出来做生意,二姐姐那儿可以问问要不要入股……
燕明荞是这样想的,可以自己先试试,若觉得这条路能走,再叫二姐姐也不迟,这样赔钱也能少赔一点。
她知道,几个铺子虽然是她和二姐姐合伙开的,但最重要的是方子,她做的很少,能赚钱也是因为二姐不计较。
一家人做生意,她希望二姐能赚钱,赔钱就她先赔好了。
下午的时候,燕明玉从外面回来。
燕明玉和楚堪疑在外面吃了中午饭,吃过饭后送人到城北十里亭,送人走后才坐马车回府。
奇_书_网_w_w_w_。_q_i_s_u_w_a_n_g 。_c_c
楚堪疑回西北早,在盛京留了还不够十日。他说六月份会回来,这回,他没再说和楚铮有关的事,“有什么事找陈管事,也可以给我写信。”
楚堪疑人闷了点,但跟他说的能记住。有事写信,那还是算了吧,等楚堪疑赶回来,黄花菜都凉了。
燕明玉点了下头,“我会看着楚铮的。”
燕明玉没当过母亲,自然不知道怎么把楚铮当儿子看,但儿子不行,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