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 >

第76章

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第76章

小说: 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有点熟都算不上。
  楚堪疑走在燕明玉旁边,长街上车水马龙,头顶明灯高悬。
  燕明玉心里盘算着吃点什么,家宴上她吃的不多,街上各种小吃,板栗的香甜味儿都飘到她鼻尖了,这是吃还是不吃。
  再不吃这个小摊就过去了,燕明玉记得这家是最好吃的,甜是栗子晒过的甜,剥也好剥,很干甜一整个光光滑滑,别的家的都是外壳甜,栗子没什么味道。
  再不说就真的过去了,燕明玉赶紧道:“我想吃点栗子仁儿。”
  楚堪疑停住脚步,“嗯?”
  第一遍说,燕明玉是好意思的,再让她说一遍,就不好意思了,“我闻到了糖炒板栗的香味。”
  楚堪疑刚只是诧异,燕明玉不说话,原来是在想这些,他还以为……
  楚堪疑道:“你在我后面,我去买。”
  让人在原地等着也不妥,这会儿人多,楚堪疑怕出事。
  糖炒栗子还在锅里,乌黑的大铁锅,里面栗子拌着细沙,最外面的一层皮光亮亮的,有的栗子忍不住开了口,摊位旁边等着的人还挺多。
  楚堪疑就排在后面等着。
  轮到他的时候,楚堪疑买了五斤,又冲摊主多要了两个袋子,先递给燕明玉一包,这会儿栗子还烫手,燕明玉在府里什么都不做,手哪儿禁得住这个热劲儿。
  但楚堪疑两手一捏,栗子仁进纸袋里,栗子壳儿掉进了另一个袋子。
  燕明玉看了一眼,低下头道:“是给我剥的吗?”
  楚堪疑道:“你说你想吃栗子仁儿。”
  原来第一句话他听见了呀,那为何又嗯一声,燕明玉摸了摸手里的那包,还烫手呢,但很快,装栗子仁儿的袋子递了过来。
  一小底的栗子仁,还冒着热气,燕明玉捏了一个,飞快地塞进嘴里。
  很好吃,是甜的。
  不过楚堪疑这人也神奇,是不是她说想吃栗子,楚堪疑就只给栗子。
  得说栗子仁才管剥。
  要什么给什么,把她纳入家人的范畴内。
  燕明玉道:“很好吃,你别光顾着剥呀,你也吃,这么多呢。”
  剩下的栗子后头小厮拿着呢,楚堪疑没想到这一层,他很少吃这些。
  他尝了一个,是软糯的甜味,但感觉和红薯差不多,这话还是留着别说了,不然燕明玉听了肯定不高兴。
  谁吃着栗子会想红薯。
  两人在街上走走转转,楚堪疑遇见一个摊子就会问燕明玉一遍,在第一次燕明玉想矜持点说不吃楚堪疑立马就走之后,再遇见想吃的她会直说。
  逛到最后,燕明玉还多了一支簪子,这个并非楚堪疑问她之后买的,而是直接选了一个掏了银子。
  是支玉簪,明玉。
  出来这一趟燕明玉挺欢喜的,临走的时候她送了楚堪疑二十匣月饼,月饼比别的点心禁放,可以回去吃,若是喜欢她再送就是了。
  她虽然喜欢楚堪疑有钱有权,但是任何事都该有来有往。
  *
  燕明荞今儿也出来了,母亲就肯放她出来转转,但要带两个丫鬟两个护卫才行。
  其实燕明荞比任何人还害怕被拐走丢了呢,若是被拐到山沟沟里去,没好吃的饭菜不说,还要洗衣干活给人当童养媳,还见不到母亲和姐姐们,多惨啊。
  所以她很听话,带着李嬷嬷林香两个护卫,出门也不乱走,就去看灯会猜灯谜赢兔子灯。
  这边猜灯谜的铺子有很多,中秋虽然是团聚的日子,但一家子出来吃饭的也不少,酒楼茶楼饭馆,门口都是猜灯谜的。
  不过燕明荞不敢猜对太多,因为她也算生意人,知道做生意弄这些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赚钱,若是猜灯谜太多会抢了别人的风头,那就和店家的本意相悖了。遇见心眼好的还好说,若是心眼小的,很可能事后算账,而且母亲也说过不能太出头,燕明荞就猜几个,拿个小小的兔子灯就走。
  几个铺子下来,一共拿了三个兔子灯,一个给了林香,一个给了李嬷嬷。
  其实看别人猜谜也很有意思,有的人
  走着走着,面前又伸出来一个兔子灯,燕明荞抬头一看,青蓝色的锦缎,又对上一双眼睛,是上回一起压床的顾言。
  顾言道:“没想到在这儿看见你了,灯笼要么,不是谢礼。”
  燕明荞把手里的灯拿出来,对着顾言晃了晃,“我也有,你看,咱们的一样。”
  还可能是在一家赢的。
  顾言嗯了一声,指着旁边的铺子,铺子牌匾挂着一个荷花灯,样子美轮美奂,“答对最多的谜底能得一个大花灯,你想要吗?”
  燕明荞摇了摇头,“我不要,那个可能是店家给自己准备的。”
  要是燕明荞做生意,几十两一个的花灯,也舍不得送人的。
  不过,也轮不到两个人了,一个十几岁的公子全答对了,把荷花灯赢走了。
  顾言咳了一声,“那你和我走会儿吧,我让小厮回去拿谢礼。”
  小厮眼疾手快,飞快地往回跑,燕明荞想拦都拦不住。
  燕明荞认真道:“顾小公子,我上次已经说了,帮你只是举手之劳,你已经谢过了,不必准备谢礼了。”
  顾言倒是不执拗,“你放心好了,不是特别贵重的东西,一会儿拿来了,你觉得不喜欢或是为难不收便是。”
  还有,不是说好以兄妹相称吗,怎么就不了呢。
  燕明荞在心里叹了口气,“那先去茶馆吧……顾小公子,若是我请你喝茶,你还会回请回来吗?”
  顾言道:“我若回请,你就不请了?”
  燕明荞点了下头,她和顾言只见过一次,他是太傅家的公子,她是燕国公府的姑娘,她未来姐夫是镇北侯,与人相交,要考虑的多一些。
  顾言想了个折中的办法,“那我请你,你不必回请了。”
  燕明荞:“哎哎哎!”
  顾言:“逗你的,一人一半好了。”
  顾言问去哪个茶楼,燕明荞觉得,去哪个都没去自己的好,一来茶真的好喝,二来还能赚些银子。
  正好离得也不算太远,过个胡同再走两条街就到了。
  “去红泥小火炉吧,那边也有茶水。”
  顾言从善如流,让另一个小厮在原地等着,一会儿直接过去。
  那条街并非闹市,越往那边走人越少,进了那条胡同,燕明荞又听见了很热闹的说话声,顾言也听到了,两人对视了一眼,一同躲到了护卫身后。
  顾言摸了摸鼻子,“我是不太好奇,可能是抢钱的,也可能是打架的,明荞妹妹,好奇心害死猫。”
  燕明荞也不好奇,但若是女子被劫持,她有护卫,也能帮个忙。
  燕明荞道:“远远看一下,看看能不能帮。”
  顾言两个小厮都不在,燕明荞才多大,出了事谁也耽搁不起。
  但那边吵闹声越来越大,出了事也会良心不安。
  “看一眼。”
  顾言人小,是男子,贴着墙看看倒也不会打草惊蛇。
  他飞快地看了一眼,立马转过头。
  燕明荞:“嗯?”
  顾言:“荷花灯。”
  燕明荞一下子就明白了,那位公子赢了灯,但店家不放舍不得,所以追了过来,把人堵在了胡同里。
  这……
  燕明荞:“报官吧,咱们人少,帮不上忙。”
  顾言也是这么想的,他连小厮都没有,若是帮忙不成,自己还陷进去,那就不是帮忙,而是逞英雄了。
  几人顺着原路回去,燕明荞让一护卫去报官,等这条路能走,已经是一刻钟后了。
  幸好今日人多,护城军一直在寻卫。
  燕明荞幸好没说要荷花灯,不然……
  顾言也松了口气,他猜谜就拿了小兔子灯,周围人还说神童不过尔尔,还好。
  进茶馆喝了两杯茶压惊,燕明荞害怕地赚了半壶茶钱,顾言的小厮也到了。
  顾太傅是清官,家底比不上燕国公府,他还的谢礼真的只是小东西,一小盒果干儿。
  有金黄色,有黄色,有红色,也不多。
  顾言道:“里面有菠萝蜜,芒果……你尝尝,不喜欢就不要,不必勉强。”
  燕明荞尝了一小口,是甜的,并非糖腌得甜,而是那种清甜,好好吃。
  盛京地处北方,而这些水果,都是很南边才种的。
  盛产的时候是夏季,那会儿天最热,运过来要么坏了要么不新鲜了,所以燕明荞不常吃这些。
  一骑红尘妃子笑,不是所有人都有那个银子和权势去让人送这些。
  竟然能吃到果干,真好吃。
  顾言:“只是一些果干儿,甜口的,感谢你那天的酸梅干。”
  燕明荞有点不好意思了,她道:“真的是随手一帮,你就别记在心上了。东西我收下了,以后可别再拿这件事说事了。”
  这在烤肉铺子的茶馆喝茶,赚了顾言茶钱,拿了顾言的东西,“我还挺喜欢的。”
  顾言就是为了送这个,他没别的事了,留下茶钱就走了。
  等人走后,燕明荞把果干往茶叶里放了一块,因为这些水果看不出原来的样子,所以她也不知道放的是什么,放了这些果干儿后茶水变得好清甜,好好喝。
  她怎么就没想到呢,南边的水果不好带过来,但可以做成果干儿呀。
  燕明荞把茶喝完,带着东西打道回府。
  街上人还挺多的,回去之后她把果干儿给母亲她们分了分,因为并不多,所以只能尝尝鲜。
  秋日不缺水果,燕国公府有不少的葡萄橙子,但吃这个还挺新奇的,燕明荞卖的茶包里也有果干,但都是比较普通的,比如葡萄干,橙子干,没有这个好吃,这个真的好甜呀。
  燕明荞回来之后肚子饿了,啃着果干不觉得饱,又吃了半块蛋黄月饼半块五仁月饼。五仁月饼是五香居的,里面的花生瓜子仁儿特别香,做的一绝,一点都不油腻,燕明荞是觉得,点心只要不是特别甜,都很好吃,她打算明儿早上再吃枣泥的。
  得益于玉芳斋,燕明荞就算平日里想吃月饼也是使得的。
  中秋的利润得下个月月初再算,但她这阵子去五芳斋看了看,新掌柜乐得嘴角都快咧到耳后了,看样子卖得挺不错。
  中秋就这样过去了,节后,燕明荞跟着许静姝一块儿参加了一场赏菊宴,吃了几块菊花做的点心。书中有言“夕餐秋菊之落英”,可能就是这个吃法。但她觉得没有蛋黄酥好吃。
  许静姝嫁进来之后少说参加了有五场宴会了,入冬之后应该还会赏个雪,等明年开春,差不多就能把明月的婚事定下来了。
  她也看了几个,到时候再看看婆婆和明月的意思。
  沈氏问过燕明月,若是以前,她只会攀比婚事。
  但燕明月现在明白了,就算看着再好的婚事也有不如意的地方。大姐姐的看着挺好,可夫妻俩要攒着钱过日子。
  二姐姐的也不错,可有继子,日后不定如何。
  她只需管好自己。
  燕明月和沈氏说,要人品贵重,家世不是那么重要,相貌端正些,若是功课好,就更好了。
  燕明月想当官夫人,她家世摆在这儿,总不能太低嫁,她是庶女,嫁给庶子是愿意的,母亲不会在婚事上为难她。
  孟小娘也操心她的婚事,这阵子总和交好的出去。但孟小娘看中的都是府中得宠妾室生的孩子,一身狂妄自大的毛病,燕明月不愿意。
  离及笄还有一年多,慢慢看,倒也不急。
  燕明月婚事会定得早些,燕明烨和她同岁,比她还大些,但还是想着先立业后成家。
  年前府上就没别的事了,今年收成不好,但也没影响到燕国公府。
  几个铺子赚的不少,尤其等到下个月,会有好大一笔进帐。
  加上两个烤鸭铺子,燕明荞能分不少钱。
  还是见到银子让人高兴。
  秋日雨多,但燕明荞还是一日不落地去上课。府上平静的很,倒是盛京城内出了件大事。
  安王府的世子差点没了。
  入秋之后天气转凉,安王世子自幼体弱多病,这便染了风寒,身体每况愈下,也不知道能不能熬过这个冬天。
  他快及冠了,安王妃几乎把盛京城的大夫都请过一遍,但娘胎里带的病,哪儿是那么容易就治好的。
  若非安王府有太医常来诊脉,又有大笔银子能买贵重药材,安王世子可能活不过三岁。
  这快二十岁了,全是靠真金白银续命。
  都说安王世子性子温和,人也有礼
  他已经成婚了,妻子柔善,可是因为他体弱,连个孩子都没有。
  安王今年四十岁了,他只有这一个嫡子,若是嫡子没了,未来能不能有孩子还是两说,这下安王府,还不知道怎么办呢。
  安王妃想要保住嫡子的命,但盛京大夫们……连太医都无计可施。听人说,安王妃连道士都请过,开坛作法,但也没用。
  月底的时候,燕明轩几人放假回来。
  燕明泽回来以后先去了锦华苑,这是以前都没有过的事。
  孟小娘很是高兴,一直问燕明泽在书院吃得如何,睡得如何。
  燕明泽敷衍地应了几声,他问孟小娘燕明月的婚事,“三姐婚事定下了吗?”
  孟小娘道:“我正愁着呢,夫人让大娘子带着明月参加宴会,可大娘子能多尽心……这都一个月了,愣是一点消息都没有。”
  燕明泽道:“倒也不必太急……小娘可知安王世子病重的消息?”
  孟小娘当然知道了,外面人都说是安王妃善妒,对妾室和别的孩子下手了,所以才报应到她儿子身上。
  但老百姓也只敢私下说说,皇亲国戚,谁敢当着面说,命都不要了。
  孟小娘有时候也庆幸,自己没遇见那样的主母,不然可有的罪受。
  而且,她生了三个孩子,国公府孩子多多呀。
  燕明泽道:“听说安王妃无计可施,去万象寺给世子祈福,竟然真寻到了一个法子。”
  孟小娘不信,这阎王爷要的人,岂是说救下就救下的?
  “啥法子?”
  燕明泽道:“冲喜。”


第75章 冲喜(二)
  孟小娘愣愣地看着燕明泽; 一时之间,她没有反应过来儿子说这些是什么意思。
  为何突然说安王府的事,又为何扯给安王世子冲喜的事; 尤其,在问过明月婚事之后。
  安王世子已经成婚了,只是世子妃并无所出,就算冲喜只不过做个妾室罢了。
  孟小娘看了眼燕明泽,燕明泽嘴角带了点笑; 他给孟小娘递了杯茶; “小娘; 你看二姐姐的婚事; 镇北侯虽是个鳏夫; 但长年累月不在盛京; 嫁过去就是过好日子的。听闻安王世子温文尔雅; 才高八斗; 府里又没孩子; 若是姐姐能嫁过去生下一儿半女; 安王府定不会亏待于她。”
  孟小娘抿着唇没有说话; 燕明泽又道:“不过这事儿我说也做不得数,多少人削尖脑袋想进安王府呢; 听说冲喜还要测算生辰八字,不是人人都能去的。”
  孟小娘依旧没有说话; 她在后宅; 还害过苏巧慧,她哪儿能不知道安王妃的手段。二十年里一个妾生子都没有; 只有两个年纪不大的庶女; 不像燕国公府这般孩子多; 若不是手段,怎么可能只有她生了儿子。
  茶水她没喝,看着里面飘荡的茶叶,突然想起一件事。
  早些年的时有过一则流言,说是当初沈家女儿入王府做侧妃,沈家女长得极美,安王很喜欢她,入府不久她就有了身孕,但是沈侧妃不守妇道,和青梅竹马私通书信,她肚子里的那个孩子并不是安王的。
  再后来就没这个侧妃了,其余的妾室为何没有孩子,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安王身体不行,毕竟世子就体弱。
  去冲喜,这样的人家,能有什么好出路。
  孟小娘打心底里不愿意,尽管现在燕明月和她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