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 >

第82章

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第82章

小说: 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毓婉脸色微变,她这样说只是为了好名声,使劲踩踩顾绵罢了,谁要真买个丫鬟了,她是了解顾绵,知道她不会卖才故意那么说的。
  这种背主的丫鬟,她买了做什么。
  只要这些话传出去,长久以往,顾绵嚣张跋扈的性子就会深入人心。
  燕明荞慢悠悠道:“既然林姐姐喜欢,还可怜这丫鬟,那就成全她吧,当初多少钱买的,现在就要多少钱,也不占她便宜。”
  “这只能说明两人有缘分,而且,这丫鬟敢出来拦人,心早就不在你这儿了。”
  顾绵当机立断,“去拿晴绘的卖身契。”
  燕明荞道:“这不就皆大欢喜了吗,林姐姐,昨日这丫鬟拦过我,只是我没有像姐姐这般的善心,所以未曾出手相助。今日见姐姐仗义执言,我实在心生敬佩。”
  林毓婉冷着脸让身边人拿了银子,和世家不同,这官宦子弟,不管在家中如何,在外,多是举止低调,花钱也不会大手大脚的。
  世家出身的还好些,倘若出身寒门,更是如此。毕竟为官者,每月月俸是有数的,若是吃穿用度太好,难免让人疑心,是不是搜刮了民脂民膏。
  燕国公府的姑娘每月五两到十两月银不等,但尚书府,当初议亲时就了解过尚书府家境,林毓婉肯定没这么多的月钱。
  买一个丫鬟,就要十两银子。
  林毓婉掏得不情不愿。
  这边事解决了,马车也能走了,燕明荞和两人告辞,顾绵想上前说话,但也不知道说什么,反正都在盛京城,以后肯定能见到。
  林毓婉看着晴绘,晴绘终于不哭了,给她磕了好几个头,弄得灰头土脸的,“多谢姑娘,日后我会好好照顾姑娘的。”
  太傅府不要的丫鬟,她买走了,林毓婉还不知道怎么和家里交代。
  她看向燕国公府的马车,轻轻地咬了下唇。
  *
  回到燕国公府,已经是傍晚了。
  燕明荞往床上一躺,坐车也累人,晚上还有家宴,但她估计吃不多了。
  但燕明荞低估了府里的厨子,家宴上有一道炒香干,是厨子研究的新菜,吃起来又软又弹,口感一绝,菜里面的辣椒是那种很香的辣,不会辣嘴巴,吃着还很过瘾。
  别的菜有好几道吃过的,燕明荞虽然不是很喜欢,但吃菜不能专吃一道,一道菜,最多夹两三筷子。
  不过沈氏看着燕明荞喜欢,让丫鬟给她夹了不少。
  家宴就是一家人吃个饭,说说话,和以往没什么不同,就是许静姝有点害喜,吃不下饭。
  沈氏看她难受,就让她先回去了,燕明玉每每看到这些,都庆幸楚堪疑有一个孩子,虽然两人没说过这事,但楚堪疑肯定会顾着楚铮。这怀孕要先害喜,以后还不知道有什么呢。
  不过,看许静姝眼里暖融融的笑意,能有孩子,还是很高兴的。
  这人和人不一样,有人喜欢孩子,有人就不喜欢,她不强求别人想法和她一样,在这种时候和人说生孩子多辛苦多危险,但也不想听别人说生孩子多好。
  一顿饭吃得自在,少了孟小娘母子,家里很是和睦,六姑娘比以前爱说话了些,几个小的也长高了,嘴都很甜。
  吃过饭,众人就回去了,四月份最大的事就是燕明玉的婚事,但用不着燕国公府准备太多,毕竟婚宴在镇北侯府,不过,这边要选一个小孩压床。
  沈氏是最属意燕明荞的,但燕明荞比去年高了不少,实在不适合再去压床。
  许静姝的孩子尚未出生,沈氏就让家中的虞小娘的的五公子去的,女孩子镇北侯府找了一个。
  楚堪疑尚未回京,听说是还有半个月,会花几日准备婚事,为了给婚事腾时间,楚堪疑去年过年都没回来。
  女儿成亲,沈氏自然是欢喜的,但心里也有几分伤感。
  从小养到大,看着她长大,会说话、会走了……现在又要看着她嫁人。燕明荞能感觉出来,母亲这阵子心里不好受,所以使劲浑身解数,想哄沈氏高兴一点。
  燕明玉这些日子,也是在正院待得多,其实说常回来,但也不是那么容易,外人闲言碎语,她不在意,也得为国公府还没成婚的弟弟妹妹们考虑。
  燕明玉懂事了不少,姐妹俩越是这样,沈氏就越觉得难受,若是能养女儿养一辈子就好了。
  四月份过得快,几场雨,几场晴天,哪怕试个嫁衣,都能过去半天,再修改尺寸,又半日过去了。
  嫁衣燕明玉动了几针,这几日总有过来添妆的,因为去年燕明轩成亲时是六月份,天气正热,所以萧阳老家的人就没过来,只让人送了贺礼。
  而燕明玉成亲是四月份,天气正是不冷不热的时候,所以萧阳一家人就过来了,顺便看看新过门的侄媳妇,倒也不单单因为燕明玉的婚事。
  四月十二,萧阳老家的人终于到了盛京。
  宁氏生了两子三女,有两个女儿远嫁,长女燕珍进宫,长子燕国公承爵,小儿子也就是燕明荞的二叔留在萧阳做了知府。
  萧阳燕家没有燕国公府富贵,但燕二叔和婶婶于氏都是大方体面之人,过来只带了小儿子来见见世面。
  小公子十二岁,叫燕明栩,燕明荞要喊堂哥,燕明栩很是会照顾人,来时送了礼物,是珍藏的书,估计是从他母亲那儿得知燕明荞喜欢读书。
  还会给她买糖葫芦吃,比外祖家的表哥好了不知多少倍!
  沈氏给几人安顿好,里里外外布置得都很周全,还给燕明荞了活儿干,就是这几日带着叔叔婶婶和堂哥,在盛京城玩玩转转吃吃喝喝。
  本来嘛,许久不过来一趟,上回还是六年前,总不能来了之后就光在屋里待着,这离二十三还有十几日呢。
  再说许静姝有孕,别的事也顾不上,更不可能陪着他们出门赏景。沈氏这阵子也忙,虽然于氏一直说不用管他们,他们有手有脚哪儿都能去,但还是该尽地主之谊的。
  这事儿就落在了燕明荞头上,于氏还担心侄女年纪这么小,但两家往来书信,信中沈氏也提到过,说明荞聪慧,出来玩的几日事事不用操心,遂也放下了心。
  燕明荞当然乐意去了,就是“不得不”请几日假,但请假这事儿,她也是偷偷乐的。
  盛京城能去玩的不少,万象寺所在的普陀山后山桃花开得正盛,砚见湖水碧如玉,湖心亭是赏景游玩的好地方,还有罗山可登高望远……
  若是出门赏景,自然会让丫鬟准备好路上的吃食,若是在盛京城内逛,好吃的就更多了。
  燕明荞闭着眼睛都不会走错的。
  吃烤肉、吃烤鸭、吃醉香楼……去盛京城最好的酒楼饭馆、去胡同巷子找好吃的小饭馆,从早到晚,燕二叔和于氏到找到了几分宾至如归之感。
  这一天到晚,也就早上在燕国公用饭,其余时间就是吃各家的美食,几日下来,燕明栩都胖了一圈。
  还是沈氏说,不能总带着一直吃东西,不然来这儿一趟长几斤肉,这世家又不是没吃过好东西,太胖了并不好。
  燕明荞这才收了神通。
  但于氏挺高兴的,谁出门在外,不希望有人热情招待,小侄女热心,和明栩玩得也好,很是难得。
  于氏没有女儿,和庶女不太亲近,没想到跟着侄女觉出女儿好来,回来的时候还忍不住和嫂子说,“明荞真是不错,什么时候有空来萧阳。”
  燕明荞今年是不行了,姐姐出嫁,燕明月要定亲,不可能跟着回萧阳。
  沈氏只说,等明年再说吧。
  这一晃就玩到是二十一,再过两天,就是燕明玉嫁人的日子了。
  于氏晃过神来,可不能再出门了,这回来是为了正经事,若不是时节好,又是燕明玉成亲,他们也不会跑一趟。
  这两日就安心留在家中陪老人,帮衬沈氏。
  妯娌两人一年见不到一次的,又有燕明荞在其中周旋,这阵子相处很是融洽。
  宁氏见两个儿媳妇如此,倒也知足,她有些日子没见小孙子了,想得紧,就留燕明栩在寿安堂住了两天。
  燕明荞带着叔叔婶婶出门玩了好几日,如今恍然,二姐姐是真的要出嫁了。
  出嫁前两晚,燕明玉一个人睡不着,就叫来妹妹一起睡。燕明荞比之以前,身量高了不少,倒是不好抱着睡了,但燕明玉揉了揉她的脑袋,“好啦,嘴都能挂油瓶了。”
  燕明荞深吸一口气,把眼泪憋了回去,“嘻嘻嘻。”
  燕明玉忍不住笑了一下,“你呀,光会搞怪。”
  燕明荞去年给许静姝压床,跟着睡了一晚,和现在差不多,屋里堆着装着的嫁妆的红木箱子,院子里也是,而等这些搬走,玉明轩也空了。
  “姐姐,若是姐夫敢欺负你……我就欺负他儿子。”燕明荞肯定给姐姐撑腰的。
  燕明玉笑着说了声好。
  四月二十三,天气晴朗,天上只飘着几缕云丝。
  燕明玉起得早,妆娘过来给上妆开脸,她眼角余光瞥见燕明荞一直往嫁妆箱子里塞东西,认认真真地添妆。
  自己最喜欢的娃娃,这样二姐姐想她了就可以看看娃娃,漂亮的珍珠、宝石,最喜欢的小簪子,一个小匣子,放在了嫁妆箱子最下面
  还有一摞从书坊选的话本子,这样二姐姐在镇北侯府就能看了。
  添妆来的一拨接着一拨,宁氏送了一个铺子,添了一千两银子。于氏拿了五百两银子,几个姑姑也送了东西来,燕太妃在宫中不方便不来,托宫女送了一盒首饰。
  同沈氏交好的几个夫人也过来了,要么送只钗子,要么送个镯子。
  一个上午,屋里人就没断过,不仅仅是和燕国公府交好的,连着镇北侯楚堪疑的部下家中女眷,也过来了。
  最后,许静姝过来,告诉了燕明玉出嫁该注意的事儿,然后添了一个铺子两千两银子。
  每月分成有一千多两,许静姝嫁过来快一年了,是真心喜欢这几个妹妹。
  做嫂子的哪儿能花妹妹们的东西,她拿了一半银子,自己又添了点,置办了这些东西。
  燕明玉真心实意道:“谢谢嫂嫂。”
  外面人来人往,燕国公府喜字红灯笼高挂,好不热闹。
  走了三拨人,燕明荞还在添妆,燕明玉看了眼,道:“好了,别装了,这么多东西,什么都不缺。”
  燕明荞看着姐姐,一身嫁衣,头戴凤冠,脸上飞霞,好看得很。
  二姐姐今日可真好看。
  “不添了就不添了,”燕明荞伸手摸了摸燕明玉的嫁衣,“一会儿我送姐姐出嫁。”
  出嫁女,当由兄长背着,背上花轿。
  燕明玉没像当初许静姝那样,一口东西都不吃,她用了一些,等吉时一到,出门拜别沈氏等一众长辈。
  燕国公今日很高兴,沈氏眼里含着泪花,宁氏很舍不得,拍了拍燕明玉的手,“日后好好过日子,相夫教子,莫忘记你爹娘的养育之恩,常回来看看我们。”
  燕明玉点了点头,对着几人跪下扣了三个头,“谨记祖母教诲。”
  沈氏没说什么,深吸一口气,取来红盖头,替燕明玉盖上,她拍了拍燕明玉的肩膀,“吉时到了,走吧。”
  燕明玉心里本来没什么感觉,可听到这话鼻子还是一酸,她伸手捏捏了沈氏的手,“母亲。”
  沈氏笑了笑,“走吧。”
  燕明荞一步一步跟着,从正堂走到燕国公府正门。
  燕明轩把妹妹背在身上,在热热闹闹的声音中把人背到轿子上,楚堪疑对着燕明轩拱了拱手,又低头看看跟过来的燕明荞,许诺道:“我会好好照顾明玉。”
  燕明荞点了点头,“嗯。”
  燕明轩点想说些什么,送妹妹出嫁和当初他成亲不同,难免有些伤感之意,他想说明玉性子跳脱,要楚堪疑多多担待,若楚堪疑有负于她,必然会为她讨回公道。
  可大喜的日子。
  燕明轩看了看周围迎亲送亲的人,脸上五一不挂着笑容,千言万语终化作两个字,“有劳。”
  “应当的。”
  喇叭声响起,喜娘往天上撒了一把铜钱,楚堪疑翻身上马,调转马头。
  嫁妆有很多抬,当初送来的聘礼,沈氏一样没留,全给燕明玉带走了。
  喜轿抬起,在喜悦声中渐渐走远,燕明荞又高兴又难过,她看了眼沈氏,沈氏眼睛很红,她拉住沈氏的手,“母亲。”


第80章 回门
  沈氏望着远处; 路口只剩下送亲抬嫁妆的人,真的走了。她用帕子擦了擦眼角的泪,“咱们收拾收拾; 一会儿也走吧。”
  他们得去镇北侯府参加婚宴,不过婚宴在晚上,迎亲还要把盛京城绕一圈呢,倒是不急。
  燕国公和老国公还在和这边的宾客说话,“一会儿劳烦移步镇北侯府; 赏脸参加小女的婚宴。”
  “恭喜!令爱和镇北侯; 真是天造一对; 地设一双啊。”
  “恭喜恭喜; 恭喜燕国公!”
  “燕国公真是养了一个好女儿啊!”
  燕国公眉开眼笑; 他一边摆手; 一边谦逊道:“哪里哪里; 众位抬爱罢了; 今日大家吃好喝好; 千万别客气。”
  老国公一直和旧友说话; 他的朋友走了几个; 以后会越来越少,今日他穿了深红色; 一头银发,背有些佝偻; 走路也有些蹒跚; “这孙子孙女都成亲了,我这也没什么心愿了。”
  “可别说这些; 你有好福气; 定然能长命百岁。”
  老国公笑了笑; 谁都盼着长命百岁,但都有把这辈子过完的时候。
  燕明荞看着这景象,心中感叹,父亲和祖父是真的高兴,而母亲祖母则是难过多。
  燕明月扶着老夫人,在心里轻轻叹了口气,她亲事差不多定下来了,对方家世简单,人品能力不错,燕明月见过两次真人,觉得也还行。
  其实嫁人也就是那么回事儿,不管是二姐姐还是别人,都是一样的。
  燕国公府的一众人坐马车前往镇北侯府,侯府是楚家的一个族中长辈在待客,楚铮在一旁,穿了红色,每来一个宾客就拱手笑一下。
  而镇北侯府门房旁边,一左一右坐着记上礼的账房先生,两方得分开记才行。
  来人先上礼,上过礼后再进府。燕国公府的人来得是最早的,见来人楚铮一一喊了,轮到燕明荞时,也喊了声小姨,就是声音有点小,差点就被风给吹散了。
  燕明荞本来正难过的,看楚铮这样觉得好笑,真是……是没吃饭吗,声音这么小。
  燕明荞点了点头,端着小姨的架子,使劲哎了一声。
  楚铮:“……外祖母先进去吧,这边有我招待。”
  沈氏哪儿能让楚铮留下,“你进去吧,这边有我呢,国公府的亲戚还有些没来,来的时候让明荞带你认认人。”
  楚铮点了点头,便随燕明荞一块儿进去了。
  燕国公是做爹的,自然也得留下,他心里挺愿意的,毕竟也能见到很多平日见不到的官员,在这儿很长面子。
  只不过,镇北侯府招待客人的是楚家族中长辈,燕国公觉得这样有些没面子,私下还偷偷和沈氏说,“没个长辈就是不行。”
  说完又补了一句,“还好有咱们。”
  沈氏懒得在女儿大喜日子听这些话,“公爷慎言。”
  燕国公闭紧嘴,“就和你说说,行了行了。”
  该有的分寸燕国公还是有的,比如以前有人趁机贿赂他,想走他的路子去楚堪疑那说好话,他就不理会这种人。
  燕国公府这边的客人不少,府上来的也不少,但府里的妾室和五六岁大的孩子没过来,也省着添乱。
  燕明荞在花园赏景,今日什么都不用干,光喝茶吃点心就好了。
  婚宴还算盛大,楚堪疑那边亲朋也不少,多是他的同僚下属,还有几个文官,毕竟楚堪疑是圣上身边的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