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明荞正吃着大米花攒成呢球,闻言咳了一声,一个米粒差点呛到了嗓子里,“咳咳……”
燕明玉赶紧递了一杯茶水,“怎么不小心点,这都能呛到……还是我说的太那什么?”
和姐姐明荞向来是有什么说什么,她道:“母亲还没和我提过这事。”
燕明荞神情有些恍惚,在此之前,她根本没有想过嫁人的事儿,她以为离嫁人还有很长很长一段时间,至少也得两三年后,可是如今竟然要准备议亲了。
议亲,当初见二姐姐议亲既高兴又舍不得,等到了自己,就全剩害怕了。
她不想嫁人。
燕明玉道:“没准备也好,估计母亲想多留你几年,等明年后年再议亲也不迟的。”
燕明荞怔怔地点了下头,然后小声说道:“二姐姐,我十八岁出嫁……不,二十岁出嫁也不晚啊……”
她今日高高兴兴的来,谁知道就说到这上头了,现在心里沉甸甸的。其实也不用姐姐说,燕明荞知道不可能真等到十八岁再成亲。
二哥哥成亲晚是因为丁忧守孝,若是什么事都没有,还拖到十八岁,兴许还会影响后面的弟弟妹妹们。
燕明玉叹了口气,妹妹如今不想嫁人的心思和她当初是一样的,可她不也是嫁人了。
在国公府长大,花国公府的银子,就得为国公府考虑,哪怕她们现在能赚钱,可上头还有国公府护着。
但她盼着妹妹能找一个喜欢的夫君,以后夫妻感情和睦。鳏夫就算了,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她一样不喜欢孩子。
燕明玉道:“好了好了,反正有母亲给你做主,嫁人也是好人家。”
燕明荞又叹了口气,其实嫁人也行,最好嫁到临街,出门就能看见家,隔着墙就能说话。
只不过临街的是赵国公府,他家的孩子根本没她这么大的,和她年纪最相仿的今天才六岁,还是个小萝卜头呢。
这回燕明荞连中午饭都没用多,吃过饭之后和燕明玉说了会儿话,然后就回燕国公府了。
回去之后,她让丫鬟去打听打听母亲有没有给她议亲,这种事儿,她总不好亲自去问,反正荞安轩的丫鬟和正院的丫鬟也熟。
知道沈氏这阵子没有参加什么宴会,两位嫂嫂也没怎么出去,燕明荞终于放下了心。
甚至有些后悔,刚刚在二姐姐那儿,若是多吃点就好了,有一道毛血旺很好吃,但是她没有吃几口。
沈氏的确没有准备给女儿议亲,她觉得十五岁都不晚,好女儿夫家是愿意等着的。但是已有不少人来打听,有两次宴会,英国公夫人总是问起明荞来,还有她的娘家靖安侯府,她嫂子杨氏看起来还没死心,过年年礼都是外甥沈棹桉来送的。
傻子都能看出来是什么心思。
当初若是沈棹桉好好带着明荞玩,好好对妹妹,沈氏还会考虑。
可沈棹桉那个样子,愚蠢至极,沈氏怎么可能还把女儿嫁给他。
沈氏对这个侄子已经没什么好感了,只当寻常亲戚走着。跟杨氏从没松过口,也暗示过沈棹桉该娶妻了,还说定下来让她看看。
至于英国公府的小公子,倒是可以考虑考虑,他今年十四岁,比明荞长一岁,可以先看看品性,若是合适,结亲也不是不可。
这盛京城好儿郎多的是,倒也不必着急,反正女儿还小。
一连在家待了几天,燕明荞才把这事彻底放下。正赶上顾绵下帖子,她就高高兴兴地和人出去玩了。
顾绵邀她去踏春。
虽然前阵子下过雪,但是雪化得也快,天气回暖,厚衣衫都已经换下了,穿得很是轻便。如今盛京城春色正好,是出门踏青的好时节。
踏青的在普陀山,山中有越朝国寺万象寺。
先去寺里上香,然后可以去后山转转,看溪涧旁的迎春花。盛京城的迎春花已经开过了,而在山上的,正是开放的时候。看完景色之后,可以在寺里的素斋。
万象寺的素斋是一绝,燕明荞已经有许久没吃过了,倒是想念得紧。
踏青在十五,也是盛京城许多夫人和小娘子上香的日子。
顾绵这回也没有邀请别人,,到时候一边吃一只在帖子里写带些吃食边玩,端的是自由自在。
燕明荞上次去万象寺还是去年,这些年总共去了六次寺里。不过去万象寺玩儿还是当初和二姐姐她们一块儿,那时是为了议亲,林家公子也在。
当时是四月份,看了许久的桃花,燕明泽还摔断了腿。
但当时只看了桃花,也没有去别处看。普陀山很大的,听说山脚下有溪涧游鱼,景色很别致。
燕明荞吩咐丫鬟准备上山踏青带的吃食,因为山上离万象寺很近,最好还是别准备荤腥。其实素食也有很多好吃的,像各种点心、素的卷饼、春饼之类的都很好吃。
等到十五这日,燕明荞先去太傅府接上顾绵,然后一道去普陀山。
路上要一个多时辰,两人各带了一个丫鬟,燕明荞这边带了四个护卫,足够保护两人的安全。
山下停着很多马车,顺着石阶往上看,上香的人很多,有普通老百姓,亦有达官显贵。有人自己带着香火,也有人空着手,后面跟着一堆丫鬟。
燕明荞打算去山上买香火,两人望着石阶,闷头往上爬。
来这儿自然是先上香,然后再踏青,万象寺在半山腰,走上去用了两刻钟多,进了寺庙两人先上了香,燕明荞还添了香油钱,许愿无非是希望母亲祖母身体康健,燕国公府越来越好。
她的婚事可以迟一些,想留在母亲身边,能多留些时日。
两人上了香,一块往山顶走去。顺着山顶下山,还有一条路,再往前走,便是山脚的溪涧。路上遇见野草和迎春花,一簇一簇,颜色极黄嫩。
顾绵开春之后还没有出来玩过,看着这番景色,心里雀跃得厉害,挽着燕明荞的手道:“你看好多人,要不是前阵子下了雪,现在肯定更暖和。”
如今在阳面,有太阳照着,身上暖洋洋的。
燕明荞也觉得舒服,她让雪酥把吃食拿出来,“你看我带了好些吃的,你看想吃什么。”
顾绵也带了不少吃食,她让丫鬟拿出来,然后从燕明荞这边拿了一块小点心,又道:“你喜欢吃什么就随便拿,千万别和我客气。”
早春景色正好,两人姿态闲适,路上还遇见了几个熟人。
这翻了半座山又下山,才到溪涧旁,这里比别处冷些。但远处水飞流直下,溪水叮咚作响,远远看去,恍若银练。
溪涧旁有学生席地而坐,吟诗作画,更有小娘子们三五成群说说笑笑。
燕明荞看远处青山如黛,云雾缭绕,觉得出来转转也好。
两人在山脚下赏景说话,等临近正午的时候,打算回万象寺吃素斋。只不过来时容易,回去难,回去要爬一座山,然后还要下到半山腰。
一群人都在这个时候往回赶,燕明荞和顾绵走在前头,快到万象寺的时候,听见一声惊呼,两人闻声回过头,见不知道从哪窜出来一条颜色青绿的蛇,长得细长,从林子里就爬了出来。
燕明荞本来就怕虫子蛇这些长条状的,看着后背发凉,顾绵胆子还大些,使劲往下张望。刚才出声的就是走在她们后面的一群小娘子,一行三个人,如今被蛇吓住,抱在一块儿,不知该怎么办。
几人后面,一群书生装扮的人走了过来。
为首的那人小跑过来,手上拿着一根长树枝。把三位小娘子挡在后面,然后用树枝把蛇给挑走了。
然后又仔细检查了一番,把左右草丛翻了个遍,看还有没有别的蛇。
查过之后对着三人道:“这下大可放心,这山上有蛇也不奇怪,许是冬眠过后出来觅食。看这蛇颜色青绿,应是无毒,大家不用担心。”
这人燕明荞还比较熟悉,是应该在书院的燕明泽,她该唤声三哥哥,只不过刚才在山脚下,她并没有见燕明泽在这儿。
燕明泽颇有几分像孟小娘,相貌俊秀,如今挡在三个小娘子身前,倒有几分风度翩翩的感觉。
第90章 二月底
将蛇弄走之后; 燕明泽就退到了同窗旁边,目光也不在三个小娘子的身上,端的是彬彬有礼; 一点都不僭越。
三个小娘子见路上没了蛇,连草丛里都被他检查了一遍,顿时也放下了心,三人中的一个对着燕明泽谢道:“多谢公子出手相助,若非公子; 我们三人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燕明泽道:“小事一桩; 姑娘不必放在心上; 开春了; 山中虫蛇也多了; 姑娘们还是小心些。”
说完这些; 他拱了拱手; 对同窗们道:“我们也走吧。”
三位小娘子低头说了几句话; 燕明荞离得太远; 没有听清; 但她见过这三人。刚才说话的那个是工部尚书家的女儿林毓婉; 剩下两个也面熟,她记得有一位小娘子姓黄; 另一位姓夏。
三人很快就说完了话,趁着燕明泽一行人没走远; 林毓婉上前一步说道:“今日多亏了公子帮忙; 公子若不嫌弃,不如移步万象寺后院; 我们请公子品用素斋。”
燕明泽摇了摇头; “不必了; 我们是松山书院的学生,过会儿还要回去,真的只是小事一桩,姑娘们不必放在心上。先生曾教导过,出门在外不能只顾着自己,若遇人有事,更要出手相助,在下告辞了。”
说完,他点了点头,和同窗们率先走了。
这会儿燕明荞和顾绵站在原地,正在燕明泽他们的前面,两人避开了些,省着挡了路。
燕明泽诧异地喊了一声五妹妹。
燕明泽点了下头,算是行过礼,“三哥哥。”
燕明泽嗯了一声,然后道:“我一会儿要回书院了,你这是来上香?”
“顺道踏青,三哥还要回书院,千万别耽搁了。”两人没说几句话,很快,这群松山书院蓝袍的学生们身影就消失在山间的小路里。
顾绵又看了看缀在她们后面的林毓婉三人,对着燕明荞道:“这是你哥哥呀。”
燕明荞点了一下头,但没有多说什么,这个兄长不好对外人说,好在顾绵也没多问。
只说了一句还挺靠谱,就拉着燕明荞往山顶爬了。
后头的三人走得慢一些,林毓婉刚才可是亲耳听见燕明泽喊燕明荞五妹妹了。
她一向和顾绵、燕明荞不对付,不禁想到,虽然燕明荞的性子虽然不咋地,但是她哥哥却不错。那么长的一条蛇,竟也不怕有毒。
“既然不用谢礼,那咱们也走吧。”
走了一会儿,黄芷心问道:“前面那位小娘子是哪家的?就是顾绵旁边的那位。”
顾绵她是认识的,旁边的却不知是谁家的,看着眼熟,就是想不起来。
是那位公子的妹妹吗?
三人离燕明荞她们已有一段距离,轻声说话,前面是听不见的。林毓婉道:“那是燕国公府的五姑娘,叫燕明荞。”
这几年顾绵变聪明了,不爱上当了,有燕明荞护着,林毓婉也不好做什么。
如今她和黄芷心夏梓玥的关系好,三人年纪相近,家中长辈交情也不错,倒也玩得到一块儿去。
但听黄芷心问,她心里还有点不高兴,这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吗,问燕明荞,还不是问刚才那位公子是哪家的。
黄芷心轻轻点了下头,原来那位公子是燕国公府的呀,不过,听说燕国公府的两位嫡出公子已经娶亲了,这位想必是三公子。
看着一表人才,而且敢拿棍子挑蛇,刚才跟他同行的人便躲在了后面,他胆子真大,没想到这世上还有这种仗义的公子。
更有担当。
“瞧着人不错。”黄芷心道,“你们说呢?”
林毓婉也是这样觉得的,毕竟若是想故意跟她们搭话,肯定答应了同去素斋,而且燕公子把蛇赶走之后,就跟同窗一块儿,话都没多说。
一直站在五步之外,跟别人可不一样。
“好了好了,有什么好说的,咱们走吧。”
燕明泽觉得做一件事要有耐心,谋而后定。
如果今日他赶了蛇之后跟着人去的吃素斋,日后就没有再说话的机会,估计也不会留什么好印象。
况且,若是上赶着搭话,反而会引起她们的反感。
他想放长线,今日他倒是没想到燕明荞也会在这儿,不过正好了,帮了大忙也让她们三人知道他是哪家的。
燕明泽倒不会担心燕明荞多事,毕竟他只是帮了个忙,别的什么都没做。如果五妹妹怀疑蛇是他放出来的,那也要有证据才行。
如今小路两旁树丛杂草茂密,尽管还没到早春,可有林子挡着,什么都看不见。
燕明泽做事也妥当,连脚印都让人清理干净了。
同窗们还起哄,“今日明泽兄可是英雄救美了!”
“哪里哪里,帮个小忙,我也不是英雄,别污了人家姑娘的名声。”
“是是,今日也看了溪涧,也该回去了。明泽兄你说得没错,如今普陀山景色别有一番滋味呀。”
“倒是可以常出来转转。”
*
顾绵走着走着,顺手从林子旁摘了朵野花儿,“明荞,你看这朵花好好看。”
说着还往发间比了比。
燕明荞一直看着旁边的树叶出神,顾绵喊了两声,她才回神,“嗯,怎么了?”
顾绵:“我给你看看这朵花,你这是怎么了?从刚才开始就心神不宁的。”
燕明荞摇了摇头,道:“没事。”
她在想刚才的事儿,怀疑燕明泽怎么会有这样的好心。
可又觉得这样想燕明泽不对,说来也是她的兄长,是人都有悔过的机会,倘若他真的重新做人了,这么想岂不是把他得太想坏了。
可是连生母都不管的人,遇见别人出事,真的会出手帮忙吗?她又想到那句话,防人之心不可无。只是提防一些,她又没对燕明泽做坏事,倒也无妨。
燕明荞问道:“刚才咱们身后,林家姐姐旁边的两位姑娘都是哪家的?”
顾绵道:“穿黄衣服的那位小娘子姓黄,叫黄芷心,是从前翰林学士的女儿。穿粉衣服的那位姓夏,叫夏梓玥,是吏部尚书的女儿。”
这些朝廷重官家的女儿都是一块儿玩儿,从前顾绵也和林毓婉她们在一块儿。只不过,跟林毓婉一起,总是传出不利于她名声的话,后来也渐渐走远了。
燕明荞想了又想,也没想出这三人能和燕明泽有什么关系,兴许就是巧合。
“我就随口一问,没事了,咱们走吧,去吃素斋,我可是好久没吃了,一定要好好吃一顿。”
出来这一趟就是为了素斋,有这个在前面吊着,两人走快了些,赶在午时,终于又回到了万象寺。
跟着寺院的小沙弥进了厢房,素斋也端了上来。
在万象寺也不是人人都能吃到素斋的,须得捐许多香油钱才行。
素斋总共六道菜,一道茄子和豆腐做的素红烧肉,一道豆皮和蘑菇做的鸡,两道炒青菜,还有一道油炸素签子的,一条素鱼,还有两盅菌菇汤。
素斋做荤菜,追求形似味似,燕明荞看着这五花肉颜色深红,看着肥瘦相间,而烧鸡看着和平时吃的没什么两样,至于红烧鱼,连鱼头都有。
光看,根本分辨不出这是素斋。
吃起来味道也和真正的荤菜类似,但是毕竟不是肉,味道不可能完全一样。燕明荞还是觉得,还是真正的烧鸡,红烧肉、红烧鱼更好吃。
顾绵是头一次吃,对这种手艺叹为观止,她没想到红烧肉的肥肉竟然是茄子做的,软嫩多汁,而瘦肉是豆腐干做的,吃起来很有嚼劲,再红烧炖煮,和平日吃的红烧肉差不了太多。
再加上知道这是素斋,反倒觉得更耗时更精致些,顾绵这一顿饭吃了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