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匪医妃病娇少爷惹不起-第1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周子谦不是上官霆呢?
没有这么欺负小辈的。
至于卫国公府祖宅,东凌侯肯定是不会要的。
隐姓埋名十五年,靠着打劫朝廷重建的飞虎军,都归周子谦,何况只是一个宅子。
从头到尾,卫国公都找不到可以攻击东凌侯的地方。
唯一的就是容貌了。
找不到和当年一丝相似的影子。
可找不到又如何,难道冀北侯还能认错儿子吗?
卫国公强忍着愤怒──
点头了。
早朝商议到这里已经很晚了,再就是如何处置北漠王的事。
虽然活捉了北漠王,但北漠王骨头硬的很,杀他容易,要他投降难。
何况当初被活捉的时候,北漠王高呼“谁要敢投降,诛九族!”
北漠没投降,但退兵百里。
人带回京了,怎么处置看皇上的。
只是北漠王不是寻常俘虏,杀了,和北漠是彻底交恶。
放了,那是纵虎归山。
不杀不放,就这么关着,也不是办法。
百官意见不一。
要杀、要放、看押起来的都有。
争的是面红耳赤,互不相让。
皇上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
但卫国公要杀了北漠王,扶持新的北漠王的主意,东凌侯和镇国公都不同意。
这事一时间也不用做决定,皇上容后再议,便下朝了。
皇上留东凌侯去御书房说话。
卫国公出了议政殿,身子就摇摇欲坠了,勇诚伯扶着他。
回到卫国公府后,卫国公再扛不住晕了过去。
但他晕着,卫国公府的麻烦却是接踵而至。
飞虎军回来了。
犒赏三军后,便是轮流放他们回家探亲,也算是衣锦还乡了。
在京都的自然先回去。
这么多年,飞虎军一直是东凌侯在接济,这事飞虎军上下都能作证。
那本厚厚的账册上也明确了那部分开支。
不过接济飞虎军家眷并非朝廷的责任,是东凌侯在替那些枉死的兄弟们在照顾妻儿父母,所以用的大部分钱是东凌侯手下经营所得,不算在军饷之列。
卫国公压根就没接济过飞虎军家眷一文钱,却冒领了属于东凌侯的功劳,飞虎军如何能忍?
何况卫国公府小厮为了逼问是谁接济的飞虎军,不惜对飞虎军家眷拳打脚踢。
家人被这么虐待,血性男儿如何能忍?!
何况对卫国公府,那是旧仇未报,又添新恨。
然后──
飞虎军一纸诉状把卫国公府给告了。
===第428章 把案子甩给皇上===
飞虎军家眷被殴打致死后,去大理寺报了案。
因为告的是卫国公府,大理寺不敢受理,验尸后,便让家眷把尸体抬回去下葬,让尸体入土为安。
后面的事怎么解决,大理寺也不知道,或许拖着拖着就拖没了。
但没想到飞虎军回来了。
死者的弟弟回来了。
做兄长的被人打死,做弟弟的岂能不报仇?
飞虎军去大理寺敲鸣冤鼓。
鸣冤鼓一敲响,大理寺卿魂差点没吓飞了。
飞虎军背后的靠山是东凌侯,是冀北侯,是皇上啊。
而且这案子又明显是冲着卫国公去的。
谁都不是他一个小小大理寺卿能招惹的起的。
没有接济过飞虎军家眷,还纵容手下打死飞虎军家眷,一旦传扬开,卫国公威望扫地。
尤其卫国公还冒领功劳,接了皇上赏赐的千亩良田!
这可是欺君之罪!
大理寺卿顿时如没头苍蝇似的乱撞,不知该如何是好。
大理寺少卿是北宁侯世子的表兄,北宁侯世子和周子谦关系好,大理寺上下都知道。
大理寺卿便让大理寺少卿去北宁侯府探探口风,这案子该如何办?。c0m
北宁侯世子肯定是不在北宁侯府的,最近一两个月那是吃尽了苦头,虽然武功长进不少,爹娘很满意,都觉得那五千两的束脩花的值。
但周子谦祖孙团聚,他们不好打扰,便暂时搬回府住了。
没有了约束,谁还天天待在府里头?
北宁侯世子几个正在醉仙楼喝酒。
大理寺少卿去找北宁侯世子,正好让南安郡王他们帮他出主意。
“这案子棘手,不好查。”定国公府大少爷道。
北宁侯世子瞥了他一眼“要是好查,我表哥能来找我想办法么?”
“这案子是真棘手,大理寺招架不住。”萧澈道。
“……。”
“然后呢?”北宁侯世子道。
“查不了,那还查什么?”南安郡王道。
北宁侯世子“……。”
大理寺少卿“……。”
萧澈拍着大理寺卿少卿的肩膀道“这案子倒是好查,只是不好判,让小厮顶罪,东凌侯不会答应。”
“把卫国公牵扯进来,大理寺又没这个胆量,夹在中间里外不是人。”
这话直接戳中了要害。
萧澈笑道“既然查不了,那就把案子甩出去,找个能接的住的去查。”
“甩给谁?”北宁侯世子道。
“这还用说,当然是刑部了。”
刑部尚书是镇国公的女婿,他肯定接的住这案子。
就算接不住,他也有胆量把案子甩给皇上。
大理寺少卿觉得这主意甚好,然后替他们付了酒钱,就回大理寺了。
南安郡王拍着北宁侯世子的肩膀道“你这表哥太不厚道了,我们四个替大理寺背锅,就请一顿饭。”
大理寺卿要不是人精,不可能让大理寺少卿来找他们。
到时候被卫国公责怪,直接说这主意是北宁侯世子他们帮忙出的。
祸水东引。
大理寺之危自然就解了。
这么点小伎俩怎么可能骗的了萧澈他们。
左右大理寺少卿是自己人,他们和周子谦又铁定是条船上的,不怕事。
这种吃饭有人付钱的感觉特别好。
“吃个三五顿,都记我表哥账上。”北宁侯世子道。
大理寺少卿回去后,就让人把飞虎军和状纸一并送去了刑部。
刑部尚书“……。”
他怎么那么想抽大理寺卿呢?
这烫手案子他接不住就甩给他。
这案子叫他怎么接?!
坚决不接!
刑部尚书写了奏折弹劾大理寺卿。
报案的在大理寺,大理寺不查,直接把人送刑部来,哪有这样的?
刑部尚书在弹劾奏折里狠狠的数落大理寺卿,用骂的狗血喷头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一般奏折送到皇上手里还有不少步骤。
刑部尚书走的福公公的后门。
奏折直接送到了皇上的龙案上。
皇上看过后,蹙眉道“什么案子大理寺查不了,要往刑部送?”
福公公摇头。
他不知道啊。
刑部尚书塞给他一百两银票和这份奏折,其他的什么都没说。
皇上心生好奇,传召刑部尚书进宫回话。
嗯。
是皇上主动问的。
刑部尚书可没有把案子甩给皇上。
既然皇上问了,刑部尚书不能不回答,然后就把卫国公欺君的事抖了出来。
大理寺不敢查的案子往刑部塞,这就足以证明这事是真的了。
皇上勃然大怒。
“让卫国公给朕滚进宫来!”皇上怒道。
……
永宁宫。
太后坐在凤椅上,面色冷沉。
她在为镇国公府立世子的事生气。
越想,太后就觉得这回卫国公做事欠考虑了。
他该知道皇上虽然谈不上很英明,但他够厚道。
镇国公善待飞虎军,把风光让给先卫国公世子的儿子,皇上一定不会亏待了他。
镇国公这么多年兢兢业业,离封王也就差那么一脚了。
这一回相让,这一脚就够着了。
知道皇上会封王,就该在皇上开口之前,建议皇上册封镇国公为王。
不管这是不是皇上的本意,在外人看来,卫国公都有举荐之功。
镇国公受卫国公的恩惠,能直接把王位让给顾大老爷,然后封顾韵峰为世子吗?
棋慢一招,错失先机。
不过将来的路还长着,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太后端茶轻啜。
外面,皇后疾步走进来,险些和出去的宫女撞上。
宫女吓的往旁边避开,手里的茶盏摔了。
哐当一声传开。
太后眉头皱紧“这么火急火燎的赶来做什么?”
“太后,出事了。”皇后道。
李嬷嬷抬手把宫女都打发出去。
皇后望着太后道“先前为了查有人接济飞虎军家眷的事,卫国公府小厮不小心打死了人,现在飞虎军状告卫国公府了,这案子已经捅到皇上耳朵里,皇上让卫国公滚进宫。”
皇后正打算去御书房劝皇上别太劳累了。
刚去就知道了这事,就赶紧来找太后想办法了。
欺君之罪,可不是小事。
都让卫国公滚进宫,可想皇上的怒气有多大。
嗯。
不只是皇上,太后也很生气。
“行事越发不知谨慎了!”太后失望道。
===第429章 宫不得干政===
卫国公府。
卫国公晕倒后,匆匆请了大夫进府把脉。
大夫一再叮嘱卫国公要心情气和,动怒伤肝,最好是能握床歇养。
卫国公也的确有些支撑不住了。
卫国公府大太太让丫鬟点了有助于安眠的熏香,让卫国公好好睡一觉。
可怜卫国公刚睡着,皇上的传召就到了。
要是寻常时候,卫国公府大太太肯定会帮卫国公推掉,可皇上要卫国公滚进宫。
卫国公权倾朝野,皇上能叫他滚进宫,可见皇上的怒气有多大。
这时候回绝皇上,无疑是火上浇油。
虽然心疼卫国公,卫国公府大太太也只能把他叫醒。
卫国公还未出府,他就知道皇上找他何事了。
他的脸阴沉的能滴墨。
他到底养了一群怎么样的饭桶?!
让他们查个事,就能给他捅这么大的篓子出来!
要不是门外传召的公公还在等候,卫国公都要大开杀戒了。
看着卫国公苍白的脸色,传旨公公愣了愣,还从未见过卫国公这模样过。
卫国公就顶着一张惨白的脸进的宫。
皇上见到他这样脸色,眉头拧成麻花。
但皇上也没多想,以卫国公的权势,不可能不知道他为什么传他进宫。
犯了欺君之罪,岂能不害怕?
但现在怕已经晚了!
皇上把手里的奏折重重的摔在龙案上。
对着卫国公就是一顿痛骂。
卫国公倒也没回嘴。
他实在没那个力气了。
但他既然知道皇上为什么事传他进宫,肯定想好了应对之策。
等皇上歇气的时候,卫国公张口把这黑锅甩给了卫老国公。
他这么多年是没有接济过飞虎军家眷。
但大家都知道飞虎军当年全军覆没,无一生还。
而且八千飞虎军,有谁有那么大的财力去接济他们,只可能是卫国公府。
所以他就当是卫老国公接济的了。
这样辩解还挺有几分道理的。
但皇上更生气了。
卫老国公都卧病不起了。
做儿子的犯了错,不知悔改,还把他老人家拖下水。
卫老国公是口不能言,不能动,但眼睛还能眨,只要问话得当,他能给出答复。
有没有接济过飞虎军家眷这样的事,只要卫国公问了,卫老国公能不回答吗?!
气头上,皇上恨不得叫人把卫国公拖下去砍了。
这时候──
太后赶来了。
未经通传,太后直接闯了进来。
皇上脸阴了阴“太后怎么来了?”
“哀家再不来,只怕卫国公要死在宫里了。”太后道。
皇上眉心一皱。
他是恼卫国公,恨不得要了他的命。
但他毕竟是卫国公。
要想要他的命谈何容易?!
“太后慎言!”皇上冷道。
太后让李嬷嬷扶卫国公起来。
卫国公跪在地上,李嬷嬷一人还真扶不起他来。
卫国公起来后,因为体力不支,又跪了下去。
膝盖磕在青石地面上,听的人只觉得膝盖酸疼。
卫国公额头一颤,人就晕了过去。
福公公吓了一跳,赶紧宣太医。
皇上眉头拧成麻花。
他都还没把卫国公怎么着,他怎么就晕倒了?
“到底怎么回事?”皇上问道。
太后望着皇上道“前几天,卫国公府被人放了火的事,皇上应该听说了吧?”
皇上看向太后。
太后继续道“卫国公和刺客交手,被刺客踹了一脚,当时就吐了血。”
“堂堂卫国公府,被刺客闯进去,还挨了一脚,颜面尽失。”
“东凌侯府又霸着卫老国公不还,其中一个理由就是卫国公府也不安全,拒不让卫国公把老国公带回去照顾!”
“为了脸面,也为了接回老国公,卫国公病了也只能强撑着,连太医都没敢请!”
“哀家不止一次劝他爱惜身子,他答应哀家等镇国公率大军回京就歇息,他身为卫国公,不去迎接,怕镇国公和百官会多想,谁想到迎接的是飞虎军!”
“侄儿风风光光的回来了,做叔叔的却病倒了,这事传出去,大家怎么看他?!”
“他只能硬撑着!”
“这几天,他都是带病上朝的!”
太后越说越愤怒,好像就是这么回事似的。
很快,太医就来了。
给卫国公把脉后,太医道“卫国公确实病了有几日了,需要好生休养十天半个月。”
太医是皇上的心腹,他这么说,应该不是假的。
皇上摆摆手,太医退下。
太后望着皇上道“哀家知道皇上生气,觉得卫国公冒领了属于东凌侯的功劳。”
“但接济飞虎军家眷的银子是打劫朝廷所得,归根究底出钱的是朝廷……。”
太后话还没说完,就被皇上打断了“是谁告诉太后,接济飞虎军家眷的钱是朝廷出的?”
太后脸色一僵。
外面,东凌侯走进来,道“听太后的意思,似乎不反对的这钱由朝廷出?”
“那正好,这么多年就算是臣垫付的,现在不比以前,还能拿土匪身份做幌子,手头一下子就紧了,多个十万两,就不愁没钱用了。”
福公公憋出内伤来。
东凌侯的功劳是那么好抢的吗?
落人家手里,一开口就是十万两。
太后气的嘴唇都在哆嗦,半晌没说话。
皇上望着东凌侯道“卫国公冒领的是你的功劳,该怎么罚他合适?”
东凌侯笑了笑,道“皇上为怎么罚卫国公犯难,但问臣是问错人了。”
“臣久居青云山,为了做个不露馅的土匪,早把朝廷的律法忘了个七七八八。”
皇上“……。”
福公公“……。”
这话绝对有大坑。
只听东凌侯继续道“这会儿卫国公冒领功劳欺君的事,已经传遍京都了,皇上若是罚轻了,会叫人觉得当今圣上软弱无能。”
“太后赶来护着卫国公,皇上若是罚重了,太后必然不高兴,万一动怒伤身,皇上还要落一个不孝之名。”
“臣看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