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匪医妃病娇少爷惹不起-第5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锦瑜再不受宠,师太也不敢败坏镇北王府的名声,尽量说的很委婉。
但再委婉,意思也表达到了。
吏部尚书夫人走之前,让人多添了一百两的香油钱。
师太还觉得吏部尚书夫人为人挺小气的,她免了她儿子遭人算计,就只多添一百两的香油钱,怎么也要三百两打底吧?
她就只当是做了件好事。
谁想到今儿朱三少爷来慈云庵了,还是孤身一人前来。
她承诺帮顾锦瑜就不能食言,便让小尼姑在茶里下了药……
明明提醒了,朱三少爷还赶着来上勾,现在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是个意外,吏部尚书府的心思,师太都心底发憷。
如果只是涂镇北王欠吏部尚书府一份人情倒也罢了,怕就怕人家的野心不止于此。
南亭郡主只有一双儿女,二少爷已经死了,膝下只有顾大姑娘一人了。
她当年的那些陪嫁肯定都会给顾大姑娘做嫁妆,王府稍微添点儿,就是十里红妆了。
顾大姑娘自己算计出嫁的,将来在吏部尚书府受了委屈,镇北王府没脸替她出头,她要有什么好歹,那些陪嫁,镇北王府也不会要回去。
要了回去,也还是送还南亭郡主的娘家柳家……
柳家受齐王和卫国公牵连,已经没了。
镇北王府家大业大,不缺南亭郡主那点旧物,何必做给自己添堵的事?。c0m
顾大姑娘算计吏部尚书府,只怕正中了吏部尚书夫人的下怀。
师太受惊,小尼姑给她倒茶压惊,“吏部尚书夫人故意纵容,镇北王府大姑娘嫁过去,肯定没好果子吃。”
嗯。
顾锦瑜贿赂师太的首饰还放在桌子上。
丫鬟回来取。
留下来可就白白便宜了慈云庵!
刚走到门口正好听到这一句。
虽然没听到什么重要话,可一句故意纵容,小丫鬟就知不简单,当即转身跑回去告诉王妈妈。
王妈妈都坐上马车了,一听这事还了得,这不是算计了王府,王府还承了人家一份情吗?
这承情是要还的!
王妈妈当即又带了丫鬟回来,一通逼问后,让师太招供画押。
回了王府后,王妈妈带了供词去见王爷。
王爷气的嘴皮都在颤抖。
可知道了又能如何?
是他女儿算计人在前,人家只是将计就计。
上杆子往吏部尚书府里钻,又和朱三少爷有了首尾,他能不让女儿出嫁吗?
这苦果是她自己种的,只能她自己摘自己咽!
===第1133章 上梁不正下梁歪===
吏部尚书府不知道王爷已经知道他们的纵容态度了,回府后就让人准备聘礼。
虽然顾锦瑜和朱三少爷已经有了肌肤之亲,但三媒六聘已经做足了礼数。
如果王爷不知道吏部尚书府的纵容姿态,一定会非常感激。
王爷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别人待他一分,他会还三分。
王爷手握重兵,皇上和东凌侯都是他的亲家。
让王爷承一份情,吏部尚书府能得到多少好处。
这或许也正是吏部尚书夫人决定将计就计的原因。
顾锦瑜和吏部尚书府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王爷把给顾锦瑜准备陪嫁的事交给王妈妈全权负责。
因为婚期近,半个月之内便嫁,王爷便把去边关的事压后了。
左右王妃他们回京还早,至少要等秦菡儿坐完月子。
顾锦瑜和朱三少爷的事王爷给慈云庵下了封口令,但慈云庵毕竟上香的人不少,事情很快就传开了。
对吏部尚书府敢娶顾锦瑜,不少人都佩服。
上梁不正下梁歪啊。
南亭郡主心狠手辣,养的儿子投敌叛国,能把女儿养好吗?
吏部尚书府也不怕娶个祸害回去。
不过人家高高兴兴办喜宴,广送喜帖,文武百官该给的面子肯定要给。
顾锦瑜从慈云庵回府后,老实了三天后,就开始闹腾了。
王妈妈把陪嫁单子给她看,顾锦瑜觉得她娘留下的肯定不止礼单上那点东西,就这一句话就把王妈妈气的够呛。
这话明显是在怀疑有人昧下了南亭郡主的嫁妆。
这王府里有谁会昧下她娘的东西?!
世子妃会挣钱,要抢也正大光明的抢。
王妃当年孤身一人进的王府,身上有些积蓄但是不多,就是些银票,当初还闹出来过,这是府里上下都知道的事。
王爷禁足南亭郡主半年,直到南亭郡主对小郡主下手,她的院子都没人插手进去过。
就是现在院子里的也是南亭郡主留下的丫鬟婆子。
别人就算想插手也插不进去。
王妈妈看着顾锦瑜道,“侧妃的屋子被烧过两回,有多少陪嫁也经不起那么烧,这些庄子铺子都是后来补的田契地契。”
“大姑娘要觉得有人昧下了侧妃的陪嫁,就去禀告王爷,阖府彻查!”
身正不怕影子斜,何必受她无端揣测?!
王妈妈一声声侧妃,顾锦瑜听的想打人。
她娘病逝刑部大牢里,都不许在王府里办丧事,这口恶气她记着呢!
她迟早加倍还回来!
顾锦瑜继续翻看礼单,道,“公中准备给我多少陪嫁?”
她需要钱,越多越好。
哪怕争取会被人讨厌,她也得争。
这是她应得的!
王妈妈淡淡道,“王爷从公中拿了一万二千两给大姑娘置办嫁妆。”
“一万二千两?!”顾锦瑜气的面容扭曲了。
“打发叫花子呢?!”
丫鬟站在王妈妈身后,都忍不住要怼顾锦瑜一句了。
谁家打发叫花子花一万二千两的?!
她一个庶女,还想要多少陪嫁不成?!
三姑娘出嫁,公中只给了一万两,王爷多给她两千两已经不错了!
王妈妈不想和顾锦瑜争,“这是王爷的吩咐,奴婢只是依吩咐办事。”
顾锦瑜就去找王爷多要嫁妆了。
王爷压根就不想多看顾锦瑜一眼。
顾锦瑜吵了两句,王爷把一万二千两降为了八千两。
顾锦瑜再闹,直接让丫鬟把她拖下去了。
“出嫁之前,没有我的允许,不许她出远门一步!”王爷冷道。
“芷兰苑的丫鬟婆子拦不住她,一人杖责三十大板!”
顾锦瑜哭着喊着被拖走了。
禁足就清净了,至于顾锦瑜闹绝食,王妈妈只让人把饭菜送去,吃也好,不吃也罢,随她高兴。
以为定亲了就多了道护身符,那是太高看自己了。
她要真怎么样了,吏部尚书府还敢来问责镇北王府不成?!
王妈妈尽着八千两准备陪嫁。
这么多年,太后虽然利用南亭郡主,对南亭郡主和顾锦瑜的赏赐是真不少,还有顾景川的那一份。
王妈妈一股脑的收拾了,全给顾锦瑜做了陪嫁。
礼单写的清清楚楚,一式三份,由衙门盖印留底。
到了顾锦瑜出嫁这天,凤冠霞帔,十里红妆,嫁的风光无比。
来王府送贺礼的不少,但王府没收,也没有准备酒席。
看着那一抬接一抬的嫁妆,大家都摸不着头脑。
说镇北王府看重这门亲事吧,府里没办宴席,更没收贺礼。
可说不看重吧,这些嫁妆又都是实打实的。
最高兴的莫过于吏部尚书夫人了,那高兴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娶了个什么样的好儿媳妇过门呢。
虽然吏部尚书被提拔不过半年,可镇北王府的事几次传的沸沸扬扬,什么陈芝麻烂谷子都翻出来炒了几遍,吏部尚书府不可能没有耳闻。
顾锦瑜出嫁这天,本该王爷亲自带到边关的委任状也到了紫灵的手里。
朝廷正式委任郑老爷为县令。
紫灵让李总管把委任状送去府衙。
郑老爷走马上任了这么久,虽然没人质疑他这个县令是假的,但他手里的那份委任状是紫灵写的,盖的是公主印。
这份委任状盖的是吏部印章,但郑老爷心里却是更踏实了几分。
边关的日子平静如水,但也过的很快。
转眼,就到秦菡儿生产的时候了。
因为预产期前后两周生产都是正常的。
一到这一天,小院就格外的谨慎了起来,一有点风吹草动,大家都怀疑秦菡儿要生了。
楚舜是最期盼见到孩子出生的。
在他的期盼中,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不仅没提前生,还往后推了好几天。
楚舜着急了,问紫灵道,“怎么还不生?”
“可能是孩子喜欢在菡儿肚子里待着吧,”紫灵笑道。
“只要正常,晚两天生无妨。”
满八个月后,紫灵几乎每天都给秦菡儿诊脉。
如今快生了,只要见着就习惯把手搭上去摸脉搏。
再加上秦菡儿自己也会医术,就更不用担心了。
只是孩子后期长的快,为了不生产困难,少受点罪,吃多少都是定量的。
===第1134章 你被人给骂了===
盼了这么久,总算是生了,而且如愿以偿的是个儿子。
萧澈高兴坏了。
得知秦菡儿是因为周小少爷的信笑疼了肚子才生的,还特意找紫灵要了信看。
最后还给南安郡王写了封道谢信。
至于南安郡王高不高兴收到就不得而知了。
想他丢个脸,总是能丢的很远。
小院里又添了个孩子,就更热闹了。
萧澈的儿子胳膊上有块胎记,极好辨认,再加上远儿要大上将近三个月,不怕会弄错。
小郡主经常逗远儿玩,突然发现又多了一个孩子,新奇的不行。
这一天,王妃和紫灵去看秦菡儿回来。
顾韵峰正好从书房出来,迈步下台阶的时候,连打了几个喷嚏。
王妃见了道“是着凉了吗?”
“我没事。”顾韵峰道。
王妃望着紫灵道“给韵峰看看吧。”
回屋后,紫灵就给顾韵峰把脉。
顾韵峰搂着她坐在怀里,道“我哪有那么容易着凉?”
“着凉了没事,不能传染给孩子。”紫灵道。
“……。”
顾韵峰还能说什么呢,要把脉就把脉。
紫灵刚伸手搭上脉搏,顾韵峰又打了个喷嚏。
紫灵把脉后,收了手。
顾韵峰搂着她“把出什么了?”
“你被人给骂了。”紫灵一本正经道。
“……。”
顾韵峰抱着她面对着自己“没把出是谁骂我?”
紫灵“……。”
“看来娘子的医术还有待提高。”顾韵峰道。
“……。”
紫灵词穷。
现在快说不过他了。
紫灵就是打趣顾韵峰的,但顾韵峰当真了,他在琢磨谁会骂他。
齐王死了,二皇子被当众斩首,卫国公被一剑封喉。
仇人都死了,不应该有人骂他啊?
难道是皇上?
肯定是他了。
紫灵出来找他,结果在边关待了这么久没回去,皇上肯定想女儿了,所以迁怒于他。
虽然顾韵峰怀疑属实,但这回骂的还真不是皇上。
大齐如今河清海晏,内忧外患都解了,可南梁打的是不可开交呢。
北漠向南梁施压,南梁尽量周旋,可赔偿了大齐太多钱财后,真的没法再拿出十万两黄金和三十万担粮草赔给北漠了。
尤其这钱粮还被大齐半道上给劫走了,一个铜板一粒粮食也没进南梁地界。
这钱赔的窝囊不甘心。
北漠咄咄相逼,边关战事虽然没那么激烈,可小打小闹也糟心啊。
尤其护国公死了,施大将军带着心腹投靠了赵诩,南梁朝廷没什么人可用。
没有用兵如神的大将,再多的将士也如一盘散沙,发挥不了多大用处。
赵诩打了几个胜仗后,队伍壮大,和南梁朝廷打仗输少赢多。
南梁太子和护国公世子都在战场上。
接连吃败仗后,护国公世子气的咬牙,没法正大光明的把叛军剿灭,只能来暗的了。
护国公世子想到了顾韵峰,虽然顾韵峰没有明着投靠他,却也收了他不少好处。
顾韵峰救过董承琅好几回,颇受信任,这样的人一定能打探到不少消息。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护国公世子让人联络顾韵峰,可是顾韵峰早就不在董承琅身边了。
护国公世子找不到人,着急上火,然后就骂顾韵峰了。
嗯。
不仅骂,实在找不到人后,他开始挑拨离间了。
和董承琅还有施大少爷针锋相对之时,他望着董承琅道“你身边的那跟班呢?”
“你打听那么多做什么?”董承琅淡漠道。
“没有李兄在,我照样收拾你!”
董承琅以为护国公世子在鄙视他。
而且现在也不是护国公世子了,护国公死后,他继任为新的护国公,只是习惯了这么称呼他。
本来护国公被杀,他要守孝三个月。
他从京都出发到上战场那天,刚刚好满三月之期。
本来护国公世子没有鄙视董承琅之意,这会儿听董承琅这么说,他笑了“就凭你,也想要我的命?”
他就算赢不了他,也不会被他给收拾。
两人武功旗鼓相当,不相伯仲。
真正让护国公世子忌惮的还是顾韵峰。
护国公世子找人打听知道顾韵峰离开赵家许久了,没人知道去了哪里。
施大将军几次催赵相,都被赵相含糊其辞推了过去。
战场之上,愤怒能激发人的潜力,可也容易让人丧失理智,有了破绽。
董承琅要和护国公世子过招,被施大少爷给拦了下来。
不管护国公世子出于什么目的提李兄,都不能掉以轻心上他的当。
护国公世子见激将不成,摸着马顺滑的鬃毛道“你们以为他对你们真的有那么忠心耿耿吗?”
董承琅冷冷一笑“你少挑拨离间!”
“你收买他的事,我们都知道!”
护国公世子愣住。
怕他不信,董承琅把护国公世子收买顾韵峰给了银票数都说了出来。
护国公世子握着长枪的手青筋暴起,深呼一口气,他道“那他帮我出主意陷害你表哥,逼施大将军府拿出丹书铁劵救他一命的事也是你们一手策划的了?!”
这回,轮到董承琅错愕了。
这事,他还真的不知道。
董承琅不信道“这不可能!”
护国公世子眸光躲闪了一瞬间,董承琅松了一口气,果然还是在挑拨他们!
施大少爷望着董承琅,有几分信了护国公世子的话。
如果施家不是没了丹书铁劵,绝不会投靠赵诩。
虽然他和父亲都不会这么做。
可表弟孤注一掷,不把施家祖上荣耀当回事,他这个做表哥的绝不同意!
“表哥,你别听他胡说。”董承琅道。
“你忘了,是谁出主意救的你。”
皇上忌惮施家,而施家丹书铁劵又缺了一块,那就是悬在施家头顶上的一把利刃。
如果不是顾韵峰想到那么好的主意,施家难保哪一天不会因为丹书铁劵出事。
相信护国公世子,他还不如相信一头驴呢。
顾韵峰给他舅舅下毒都和他坦白了,没道理隐瞒这一件。
他追问护国公世子怎么给他出的主意,护国公世子答不上来。
毕竟醉酒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