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匪医妃病娇少爷惹不起-第5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觉告诉他这其中必定有所关联。
周靖严掉头赶往随州查老者被杀一案。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者一生酷爱书法字画,擅长临摹,耗费纸张无数,那些写废掉的纸多扔在柴房里给厨娘点火。
周靖严找到老者生前那两个月写废的纸里,还真找到一张和通敌叛国罪证一模一样的……
这是栽赃陷害的铁证啊。
虽然不知道是谁要陷害文远伯,但有了这张废纸,就能证明文远伯是被人栽赃陷害。
周靖严带着证据赶往京都。
从找到证据到回京这一路,周靖严两次死里逃生,证据险些被毁就不说了。
然而安然无恙的回京才只是开始。
周靖严离京这两个多月发生了太多的事了,太子病重不治身亡,皇上痛失爱子,一病不起。
证据虽然拿到了,可在皇上病重的情况下,没人敢把证据呈给皇上过目,更没胆量让皇上承认误杀忠良的错误。
三皇子为了讨颜宁欢心,在未来表舅子那里卖个人情,在探病之时,委婉的向皇上提了一句,被皇上痛斥了一顿。
连三皇子都训斥了,遑论其他人了。
周靖严回京半个月,事情毫无进展。
云初不是个急性子的人,她可以等,可她娘和兄长不能等。
他们还在流放之地受苦。
这一天夜里,云初梦到她娘不堪劳苦病倒了。
可不替父伸冤,朝廷不下旨,她娘就回不来了。
她一定要朝廷还她爹一个清白!
不能因为皇上要面子,就让她爹背上通敌卖国的罪名,遭人唾骂。
云初不想牵连冀北侯府,周靖严和上官暨帮她找到证据洗刷冤屈,这恩情就够她还一辈子了。
云初留书离京。
周靖严满京都的找她,然而云初去皇宫前敲鸣冤鼓,告御状了。
御状谁都能告,但把状纸递到皇上跟前,必须要过一关——
滚钉板。
滚板上是密密麻麻的钉子,一遍滚过去,能不能活命都悬的很。
云初咬着牙从钉板上滚过去,浑身不知道扎出来多少的小孔。
一个女子为了替父伸冤告御状,震惊朝野。
事情闹大,云初的状纸,皇上是收也得收,不收也得收了。
闹到这种程度,朝廷要还置之不理,那就真的是错杀忠良,还知错不改,极力掩饰了。
这么一个孝顺的女儿,为了家人连命都能豁出去,皇上也不忍心责怪她。
这案子交由刑部彻查。
刑部尚书对比云初上交的证据,确定文远伯通敌卖国一事是被人栽赃,皇上下旨赦免文远伯一家,并归还查抄之物。
虽然没能找到栽赃之人,但既然交给刑部查了,上官暨和周靖严也说会帮忙查到底,云初最希望见到的就是娘亲了。
周靖严派人去流放之地接他们回府。
云初在等待中度过一天又一天。
这一天,周靖严来找她,带她离京。
快马加鞭跑了三天,在一驿站内,云初见到了文远伯夫人。
文远伯夫人病入膏肓,周靖严派去接他们回来的小厮见状不妙,飞鸽传书给周靖严。
周靖严带云初离京,就是希望她们母女能见上最后一面。
云初跪在床前,哭成泪人儿。
文远伯夫人却很高兴,她没想到云初能帮文远伯府洗刷冤屈,还文远伯一个清白。
流放的一路,文远伯夫人虽然思念女儿,但有颜宁和押送衙差打招呼,虽然辛苦了些,倒还能忍受。
可到了流放之地,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文远伯夫人养尊处优了大半辈子,几时干过粗活?
再加上思念女儿,忧思成疾,病倒了。
若不是冀北侯府的小厮赶到的及时,文远伯夫人这会儿只怕早就没命了。
能活到现在,全靠小厮劝她撑着,到京都就能见到女儿了。
如今如愿以偿,文远伯夫人和云初没说几句话,就撒手人寰了。
云初在文远伯夫人的床榻前哭到晕厥,被周靖严抱回屋。
云初是披麻戴孝回京的,纸钱从京都大门口撒到文远伯府。
不少人看的都替云初心疼,好好的一个家,双亲健在,就因为不知道挡了谁的路,就被栽赃陷害,痛失双亲。
可怜了这么一个孝顺女儿,老天待她何其不公?
皇上也没想到文远伯夫人会病死在回京途中,文远伯府有此遭遇,都是他疑心太重之过。
皇上让京都禁乐三天,以示哀伤,并允许文远伯府不降爵袭位。
而云初,她告御状的孝心上达天听,她尚未许人,现在父母双亲都没了,需守孝三年。
然而等三年孝期一过,都十八九了。
皇上听后妃议论云初时,连声惋惜,心中动容,以她孝心可嘉为由,允许她守孝三月便可嫁人。
冀北侯夫人对云初是喜欢的不行,打算等三月一过,就登门提亲,把云初娶回来。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太后给周靖严赐婚了。
圣旨来的突然,给了周靖严和冀北侯府一个措手不及。
周靖严没想到他查文远伯被栽赃一案,刚查到太后一党与此事有关,太后就对他下手了。
用赐婚将他绑住,逼他早日完婚,不再插手文远伯府被栽赃陷害一案。
周靖严岂肯就范,说他和云初早有婚约,借此让太后收回赐婚懿旨。
只可惜婚事没能退成,还直接撞太后枪口上了。
皇后猜到周靖严和云初有情,坏她的好事,她岂能成全他们?
她已经从云初兄长那里确定云初和周靖严并未定亲,现在周靖严这么说,不是他和云初私定终身,就是为了抗旨信口胡诌,没把太后放在眼里!
私定终身,这四个字太沉了。
周靖严哪能让才痛失双亲的云初背上这四个字?
定亲而已,再慢慢想办法退就是了。
他不想娶,谁还能拿刀架在他脖子上娶不成?
===第1228章 垫脚===
周靖严没把定亲放在心上,可云初不能不当回事,周靖严再去文远伯府找她,她躲着不见了。
当然了,躲是躲不掉的,还是那话,只要周靖严想见,总能见到。
毕竟他还是文远伯府的救命恩人。
只是云初敬重又疏远的态度,叫人十分的不爽快。
更叫他不爽快的是他不在京都这段时间,三皇子明里暗里的献殷勤,把他表妹一颗芳心哄到手了。
为了问这事,周靖严往文远伯府跑了三回。
他走之前叮嘱云初防备三皇子,怎么还让他们接触了。
云初没有忘记周靖严的叮嘱,但那毕竟是三皇子,这偌大的京都,有几个人是他想见见不到的?
为了断三皇子的念头,也为试探三皇子对颜宁的真心,云初把他约颜宁去大佛寺改成了去断桥,再附上一句不见不散。
她陪着颜宁去大佛寺上香,三皇子兴高采烈的去断桥。
从早等到晚,大雨滂沱都没有离开半步。
断桥在京都之外,那天三皇子都没有回京,更没有回宫,还因为淋了两个时辰的雨,高烧了。
本来身为皇子留宿宫外就是错了,再加上淋雨病倒,这事被捅到了皇上跟前。
皇上才痛失太子,三皇子又这么不爱惜身子,要不是他还病着,皇上恨不得叫人拖下去打板子了。
不过也正因为三皇子这一病,病到了皇上心坎里去。
三皇子肯定不会和自家父皇说他是约了冀北侯府表姑娘去断桥,为了等她才淋雨的。
身在皇家,最忌讳的就是把女人看的太重,不爱江山爱美人,断送列祖列宗们抛头颅洒热血夺回来的江山。
撒谎也得往孝顺上面撒。
再者小福公公已经帮三皇子打过圆场了,三皇子要不顺着往下说,那小福公公就是欺君。
皇后早看不惯他身边有个机灵的跟班,几次找茬都被小福公公给躲了过去,皇后绝不可能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三皇子说他去断桥是为了摘果子,当年太子和父皇游断桥,曾种过一棵果树,他想去看看有没有结果子。
这话勾起了皇上的回忆,确实曾在断桥栽过棵树,三皇子说树上的果子不知道被谁摘了,只剩树顶上两个了。
他本是想去摘,结果刺客杀过来,他抵抗不过,带护卫逃命,才没找到地方避雨……
嗯。
三皇子撒谎,皇后咬着牙听着,欺瞒皇上,还拿她的皇儿做幌子,做娘的如何能忍?
皇后拳头握紧,硬是没吭一声,静静的等三皇子说完。
皇后若不是得到准确消息,她不会捅到皇上跟前来。
皇后笑说她怎么听三皇子宫里人说他是离京去断桥赴美人之约?
这个美人不是别人,正是冀北侯的外甥女。
三皇子眉头一皱,他正为颜宁没能去赴约气闷呢,但他知道颜宁不会耍他,定是出事了。
心里担心的厉害,皇后直接撞上来,三皇子怎么会犯错,当即怒道“是谁乱嚼我的舌根?!”
“我是往冀北侯府多跑了几趟,那是因为上回冀北侯府二少爷救了我,我去问问他什么时候回来,我昨儿就没见过冀北侯府表姑娘的面,怎么约她去断桥相会?!”
“父皇若是不信,大可以派人去冀北侯府一问。”
嗯。
不用问,正好有大臣进宫向皇上禀告事情,他知道颜宁去了大佛寺的事。
昨儿颜宁和云初打闹,追赶间,不小心把脚崴了。
本来这也没什么,奈何崇国公府大姑娘讥讽了颜宁几句,说她一个大家闺秀,在府里和丫鬟打趣也就罢了,在外面也这么不分尊卑,一个主子追着丫鬟跑,丢不丢人?
崇国公府大姑娘说的大声,那大臣的女儿也围观了会儿,回府在饭桌上说与他听,他正好知道。
这是向着三皇子了,但大臣说的是实情,当时大佛寺那么多人在呢,都能作证。
冀北侯府表姑娘崴了脚,疼的走不了路,而争吵时,已经快到正午了,不可能会去断桥赴约。
再者,既然崴脚了,肯定要请大夫,可以说一整天都有人为冀北侯府表姑娘作证。
皇后消息不准,皇上就更相信三皇子对他的孝心了,夸了几句,让小福公公扶他回去养着。
三皇子前脚回宫,后脚皇上赏赐的珍贵药材就送到了。
三皇子受伤寒的消息一阵风传开,颜宁很是担心,明明约好了去大佛寺,三皇子怎么去了断桥?
莫非是消息送到三皇子手里之前被人掉包了?
颜宁怀疑是皇后捣鬼的。
云初本来就心有愧疚,她没想过会下雨,更没想到三皇子都不找个地方躲雨,硬生生的把自己给淋病了。
能因为一句不见不散,就等足足一天,这份深情,云初动容了。
她望着颜宁,把去断桥之事和盘托出。
颜宁没想到换掉信的是云初,不过她没有怪云初,一来这是周靖严所托,表哥是为了她好,这是表哥不在,要是在府里,还不知道把三皇子使唤去哪里凉快了。
表哥去梁州帮云初查案,他交代云初的事,云初哪敢不上心?
能和她坦白,就足以说明她们姐妹情深了。
更重要的是不经历这事,她又怎么能看清三皇子对她的感情?
周靖严听后是气的脑壳疼“我是让你做挡路石,你怎么给他们做了垫脚石?”
云初望着他,道“三皇子为人不错,你又何必棒打鸳鸯?”
云初不止给颜宁赔礼道歉了,碰到三皇子后,也和三皇子说清楚了。
颜宁不怪他,三皇子就更不怪了。
把皇上赏他的人参借花献佛送给颜宁。
三皇子说刺客杀他,皇上信了,如今正是夺嫡之际,谁最想要三皇子的命,皇上心里有数。
三皇子说刺客的时候,可没有含沙射影,反倒是皇后揪着不放,造谣生事。
皇上心底的天平稍微倾斜了两分。
三皇子再稍稍一用计,让皇后误以为她安排的眼线被他策反了,那忠心耿耿的眼线就被皇后亲手拔了。
三皇子在这事中获益匪浅,谢云初还来不及呢,哪会责怪,只要不是颜宁不想见他,他一颗心就安定了。
他早就想出宫问清楚了,只是实在不敢出来才等到现在。
三皇子对颜宁的感情,云初看的真切,极力的帮三皇子说好话,可是周靖严不为所动。
“他人是还不错,可京都比他好的不是没有了,”周靖严道。
“他贵为三皇子,将来身份可能会更高,哪个后宫王府只有一个嫡妻的?”
“宁儿她娘,我的姑母就是死于后宅争斗中,颜宁性子温和,那样的虎狼盘踞之地,她能活多久?”
“当年接回宁儿,父亲就说过,给宁儿挑夫婿头一条就是不许纳妾,三皇子能答应吗?”
就算三皇子答应,皇上也不会答应。
这样善妒的女人,进不了皇家大门。
三皇子要不顾一切,那他就得放弃帝位。
放弃容易,可六皇子和皇后未必会因此放过他。
走上夺嫡这条路,要么成功,要么成仁。
三皇子别无选择。
云初倒没想那么多,她道“那现在打断还来得及吗?”
周靖严看了她一眼“表妹要是同你这么心狠,轻而易举。”
云初“……。”
===第1229章 长兄===
云初心头一滞,一股淡淡的疼从心口弥漫至四肢百骸。
不是她狠心,是她必须要狠心。
文远伯府一案查到现在,矛头直指太后。
冀北侯府在京都权势是不小,可要想撼动太后的权势,难比登天。
她再和他走的近,以周靖严的性子,必定会和太后斗到底。
这是文远伯府和太后的仇,太后已经再敲打他了,再查下去,只怕会有性命之忧。
而且,她近来发现大哥和太后一党走的近,这是让云初最气恼的事。
太后一党为了父亲在梁州的兵权,不惜栽赃嫁祸,要他们安家满门!
父亲为了清白,为了给他们留一线生机,不惜撞墙自尽,可大哥为了权势去巴结仇人,叫她怎么能不生气?
大哥口口声声说是为了打入敌人内部,好查到证据替父亲报仇,可她分得出来那是真的还是在敷衍她。
自家亲大哥为了权势都不顾父仇了,她能让周靖严为了文远伯府肝脑涂地吗?
他们以前常住梁州,京都有好些年没回来了,原就陌生的很,如今父亲母亲都不在了,文远伯府,她找不到一点家的感觉。
待在府里的每一天都是在煎熬中度过。
云初沉默不语,周靖严手在她跟前晃“怎么不说话了?”
云初鼻子酸涩,轻摇头“我没事。”
既然是在聊颜宁和三皇子的事,云初把伤感抛诸脑后。
周靖严要的就是云初的回应,云初拿眼睛瞪他。
好好的说颜宁的事,为什么又转到她身上来?
她和颜宁根本不是一回事。
她们两性子也不一样。
颜宁和云初两人性子看上去都温婉,但又有不同。
颜宁的温婉,从脸上柔到骨子里,云初的温婉里更多的是坚韧刚柔。
遇到事,云初是果敢拒绝,颜宁可能会选择退让。
周靖严说的没错,颜宁的心要软一点儿。
冀北侯和冀北侯夫人,还有周靖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