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寒门天骄(科举) >

第172章

寒门天骄(科举)-第172章

小说: 寒门天骄(科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汤包想到自己在闵州吃到的好吃的就忍不住吸溜口水。再想到大齐总共有193个州,小汤包顿时觉得自己可以吃到的好吃简直太多了。就算一年吃遍一个州的美食,他能活到一百岁,都没办法把大齐所有州的美食都吃完。
  笨小孩还在做数学题,聪明的小孩儿已经算完题开始开动脑筋啦。要是提前打听好各地都有什么好吃的,等他长大后,照着这个各地名家菜谱小吃去逛一逛,肯定能节省许多许多的时间。爹爹说了办事要讲究效率!到时候他一年就吃遍十个州的美食,区区193个州,也就吃个二十年而已。根本不用担心,人死了,各州美食还没吃完的悲惨事情。
  小汤包肚子里的小算盘噼里啪啦的打着,算盘珠子几乎要崩到研究员们脸上。奈何研究员们是第一次同小汤包接触,只感受到了小汤包沉甸甸的分量,不知道这个实心崽崽满肚子算盘,已经在提前为他吃遍大齐的梦想做准备了。
  做计划要趁早,早早记录下来才能把这本各州特色美食给记好。正好记到他长大,能单独出门的时候,他就能按着这本书的记载到处跑啦!一点都没有耽误时间!
  小汤包更开心了,觉得自己绝对是世界上最懂办事效率的崽崽没错了!
  骄傲!
  小汤包窝在那年轻的研究员怀里,笑得跟只偷了油吃的小老鼠似的。
  萧景曜一见他那副模样就知道这小子心里肯定在憋什么奇奇怪怪的主意,笑着对有些紧张的研究员说道:“这小子抱着挺沉,你们可别太惯着他。”
  研究员们不听不听,谁能拒绝一个玉雪可爱白白嫩嫩的实心崽崽的卖萌呢?反正研究员们做不到,当下就一拥而上,将小汤包围得严严实实的,有机灵的,从自己带的包裹里掏出了糖块开始投喂小汤包。
  投喂孩子这事儿,只要有人开头,跟着投喂的立马就会有一大堆。再加上小汤包来者不拒,给什么吃什么,还吃得特别香,跟个小仓鼠似的,捧着点心果子和肉干啃得老香了,看得其他人也忍不住食欲大动,就着小汤包的吃相都多吃下了一块干粮。
  和大家的关系拉近之后,小汤包的狐狸尾巴就露出来了,睁着一双承袭自萧景曜的瑞凤眼,满眼期冀地看着研究员们,脆生生地对他们,“我听闻你们来自五湖四海,那你们那里有什么好吃的吗?京城的驴打滚,烤鸭都特别好吃,闵州的虾蟹鱼等海货更是鲜得让人恨不得把舌头一起吞掉。只可惜我爹说蟹寒,不许我多吃,一次就给我吃两条腿,他一个人就可以吃四五只,真是过分!”
  小汤包说着说着就气愤起来,“不仅这样,他还能忍心让我站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他吃。有这么当爹的吗?”
  研究员们看看小汤包,又看看萧景曜,想笑又不敢笑,只能压着嗓子安慰小汤包,“蟹确实大寒,吃多了容易肚痛,萧总督这是爱子心切。”
  小汤包挺了挺肚子,更加骄傲了,“那是当然,爹爹最爱我了!”
  众人:“……”
  还以为萧总督和小公子的父子情岌岌可危,合着是他们想多了!看看小家伙这骄傲神气的小模样,不知对萧总督有多崇拜呢。呜呜呜,这样的神仙儿子他们也想要!
  想偷!
  有消息灵通的研究员猛然想起来自己隐隐听到过一点点传闻,说是顾将军府的小公子总想把萧总督的儿子偷回将军府,为此和萧总督斗智斗勇,屡败屡战,屡战屡败。本以为这是别人传的谣言,如今一见小汤包这般机灵可爱的模样,这位研究员心中已经信了九分。哪怕是他这样现在无心成家只想做研究的,见了小汤包后都想把他偷偷抱回家,更别提经常被小汤包可爱到的顾希维了。
  一行人中还有成婚生子的,这会儿都目露憧憬之色,不知道他们日后能不能撞大运,能生出一个像小汤包这样讨喜的孩子来。
  小汤包还在认真地等着大家的回答呢,仗着记性好,还催他们,“你们说的,我到了驿站休息的时候,都会好好记下来,等我长大了,就一一寻过去吃遍这些好吃的。你们当大人的,可不许骗小孩子!”
  众人更是忍俊不禁,笑完后又羡慕了一下小汤包的记性,原来过目不忘的本事也能代代相传吗?老天爷你好偏的心!
  虽然小汤包年纪还小,但研究员们都已经能确定,他日小汤包定然也会在科举考试中一鸣惊人,未来的前程肯定差不了。这样讨喜的性子,干什么不会成功呢?
  研究员们倒也没骗小孩子,你一言我一语,笑着对小汤包说起自己家乡的美食来。好在他们都出自小有资产之家,不然也没办法支持他们脱产搞研究。这样的人家,日常吃穿用度肯定不会差的,当地美食基本都吃了个遍。现在同小汤包说起来,个个儿眉飞色舞,说得小汤包更是不停地咽口水,时不时往嘴里塞点零嘴止馋。
  可恶,他怎么就不能一下子长大,然后立马就吃遍大齐呢?
  小汤包看了看自己的小胳膊小腿,深深叹了口气。
  殊不知他这么个小不点,学着大人的模样皱眉叹气,又将人逗得不轻。
  萧景曜笑着摇头,和同样面带微笑的顾希夷对视一眼,悠悠道:“这么好的记性,不念书可惜了。正好小汤包也四岁了,可以开蒙,学一些蒙学书,背一背诗词文章也不错。”
  顾希夷觉得小汤包这性子确实有些跳脱,念念书磨一磨他的性子也不错,当即点头道:“都听夫君的,可否要给他请位西席先生?”
  萧景曜摇头,“才四岁的孩子,把他拘在家里念书倒是不美。我每天晚上教一教他便行,不求让他立马学成儒生,只要他能懂点道理就行。等他再大一些,便让他同闵州其他官员的子弟一起进官学念书。”
  萧景曜既然打算在闵州干满两个任期,自然不可能将小汤包藏起来不让他出门交际。那会让小孩子没朋友的!
  小汤包这么个外向开朗的性格,把他关在家里才是磨灭他的天性。
  萧景曜是亲爹,怎么可能对小汤包做出这么残忍的事情。
  去年也是考虑到小汤包年纪小,去别人家怕被人冲撞了。丁点大的孩子,玩起来都没个轻重。现在又大了一岁,自然也该让小汤包结交一些小伙伴。
  萧顾两家都没什么亲人,能扯上亲戚关系的也不在京城,以至于小汤包现在只和顾家的几个表兄妹熟络一点。还有胡阁老、李首辅、公孙瑾家的后辈,也算是有些往来,就是小汤包出门的次数并不多,碍于他们一只手就能数过来的年纪,以及小孩子忘性大的特点,小汤包这次回京,他们都不大记得小汤包了,好不容易熟络起来,小汤包又被萧景曜带去了闵州,怕是明年回京时,又得重新和小伙伴们联络感情。
  京城是京城,接下来五年,小汤包大多时间都要待在闵州,当然不能缺朋友。
  顾希夷算了算时间,又是一笑,“若是念书,日后回了京城,去国子监为好。那里授课的夫子,都是进士出身的翰林,学问肯定没得说。”
  顾希夷对小汤包没什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期盼。毕竟崽崽他爹太给力了,小汤包真要超过他爹,难度系数超级加倍,做什么这么为难自己?
  顾希夷就想小汤包像现在这样每天都开开心心的。日后不管官大官小,都能过得这般快活。这样过一辈子,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顾希夷太知道想要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需要付出多少努力,有多辛苦了。
  顾家成功吗?顾明晟都快功高盖主了,当然成功。顾家男儿拿命换的。
  萧景曜成功吗?大齐的传奇状元,没有感情的刷新官场最年轻大官记录的机器,当然成功。但嫁给萧景曜后,顾希夷才知道萧景曜万丈光芒之下的疲倦。
  朝中有什么事,永嘉帝定然会把萧景曜抓去干活。萧景曜看似举重若轻,什么事到了他手里就能被拆分成一个个的小任务,再分别派发下去,责任到个人,一起将这事儿给办成。但那一个个的小任务,也是萧景曜无数个挑灯沉思的夜晚换来的。
  顾萧两家已经足够富贵,顾希夷并没有什么鸡娃的意识,更注重小汤包是否快乐。只要孩子品行好,没什么大出息又怎么样呢?
  萧景曜点头赞成顾希夷的看法。他这么辛辛苦苦地念书考科举,在官场上和人斗智斗勇,爬上高位,不就是为了给孩子更多的选择吗?
  小汤包现在立志想要吃遍大齐,换做一般的父母早就斥责孩子志向不够远大,给他们丢人。萧景曜却觉得这样挺好,这么小的孩子能确定自己志向,已经很不容易了,做什么要求那么高?
  再说了,小汤包是个好奇心特别重的宝宝,什么新鲜事物都想尝试一下。对念书也有着澎湃的热情,现在都反过来催萧景曜了,“爹爹,要念书,认字!”
  这些研究员们说的一些美食,他还有些字不会写!
  研究员们当然是争着抢着教小汤包新的字,随手捡根树枝在地上一划拉就能进行教学。
  萧景曜看着这小家伙被大家众星拱月的样子,又忍不住失笑,只觉得一路上多出了无数乐趣。
  到闵州后,萧景曜让人在总督府附近置了一间大院子,用来给研究员们安置和做研究。
  一切事宜都安排妥当后,萧景曜想到当年他还在念书之时,尹县令将他带在身边教导,带着他去往田间地头,和老农闲谈,看孩童劳作,知晓稼穑之艰,懂得民生疾苦。
  这么富有教育意义的事情,必须给小汤包也安排上!
  小汤包是个闲不住的性子,知道要出门就开心得不行,乖乖地给萧景曜捏肩捶背,就等着萧景曜带他出去玩。
  萧景曜说干就干,现在已经过了春耕时节,农户们也没有春耕时那么忙,萧景曜正好带着小汤包去各个县下的村庄走一走。
  小汤包还是第一次见到村里的小朋友,穿着打扮和他往常见到的小朋友完全不一样。衣裳都是粗布麻衣,看着就不够柔软,也没有精致的绣花,脸色也没那么白嫩,见了萧景曜一行人,都面露敬畏之色,看到白嫩可爱的小汤包,不自觉地露出了羡慕之色。
  小汤包没有什么阶级意识,看到有孩子身边跟着一条大黄狗,眼睛就亮了起来,“这是你家的狗吗?好威风!”
  想摸!
  提到大黄狗,对方的胆子也大了起来,用力点头,“大黄还会帮我爹猎兔子,可厉害了!”
  小汤包“哇塞”一声,眼睛晶晶亮,噔噔噔就凑了过去同这帮孩子说起话来。
  萧景曜见已经有护卫跟了上去,放下心来,又问里正以及村里的耆老,“去年收成如何?今年种了多少亩地,能让一家老小吃饱吗?”
  里正最是能说会道,抢着答了,萧景曜一看周围人的脸色,也知道他们去年的收成确实不错,基本没有饿肚子。还有福安港口带来的促进经济的优势,去年应当是他们过的最肥的一个年。
  萧景曜便顺势笑道:“村里的社学办得如何?有了余钱,也该让孩子们去念书,不说科举当官,多识几个字也是好的。”
  大齐太祖是苦出身,打下江山后,有感于自己当年生活的艰难,念书无门的遗憾,太祖便让大齐各地建社学,各地纷纷响应,多的地方,一个县就能有几十处社学,差不多达到一村一个社学,多为村里祠堂屋子,或是族里富贵之家出银子修的新社学。像萧景曜考中进士后,回乡祭祖时,除了给族里捐了良田,还专款专用,拿了银子,指明说是给村里建个新社学的,修得更大些,多买些桌子,不论男女,都去听一听,识得几个字才好。给族里捐的良田的收益,就用来资助族中孩子念书,这样家族才会一代代兴旺下去。
  社学,就是大齐最基层的教育机构。里面的夫子并不像私塾先生那样,严格教四书五经,而是给孩子们启蒙,等他们大了,再给他们讲《大齐律》。
  不过等到太祖去世,各地对社学又没那么尽心。毕竟念书也花时间,既然用不着去考科举,都是在地里刨食的,还不如在家多干点活呢。
  另外,社学的维护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有的地方并不能凑出这笔银子,或者成了族老们的敛财方式,许多地方的社学便慢慢被废弃,只剩个名头。
  江南富庶之地还好,文风兴盛,重视教育,田间地头的小孩儿也能进社学识得几个字。至于其他地方的孩子,端看族中有没有出息人物,族老们是否看得长远,一心为族里打算。
  面前这位里正肯定是在社学上花了心思的。一听萧景曜这话就笑了,“大人英明,我们年后正好将社学修缮了一番,现在能容更多孩子进去上学。”
  只不过社学也有休沐,今天正好是休沐日。不然的话,小汤包只能去社学里头看小朋友了。
  萧景曜也来了兴致,示意里正带路,自己也去看看这个修缮了的社学。
  简单的土坯房,算不上多么气派,但占地足够大,里头的桌椅也摆得整整齐齐。萧景曜一看屋子上头摆的都是齐齐整整的瓦片,就知道这个村的村民确实注重社学。
  不然,那里会给社学用上瓦片?
  村里还有一堆茅草屋顶呢。
  小汤包不知道什么时候噔噔噔地跑了过来,那条有他半个身子高的大黄狗摇着尾巴欢快地跟在小汤包身边。小汤包时不时就能快快乐乐地撸一撸狗头,心里的小人已经开心到不断打滚。
  在听到萧景曜说这是社学,孩子们念书的地方,小汤包顿时仰着头,眨巴着亮晶晶的眼睛看着萧景曜,奶声奶气道:“爹爹,教书!爹爹是传奇状元,给小朋友们沾沾文气!”
  沾文气的说法,还是小汤包从研究员们那里听来的。那帮研究员都抢着抱他,说他肯定沾染了许多他爹的文气才会生得这么机灵。他们抱了小汤包,就等于自己也沾到了萧景曜的文气。
  里正一听小汤包这话,眼睛比小汤包还亮,心里都快敲锣打鼓庆祝起来了,果然是传奇状元家的孩子,这小孩儿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聪明劲儿!
  在大齐,谁还没听过萧景曜的光荣事迹啊?萧景曜连中六元的事儿,说书先生都不知道讲了多少回了,回回都听客云集,大家都百听不腻,有时候还会特地让说书先生说一说传奇状元的故事。
  有孩子的人家,谁不把萧景曜的故事当成做梦素材,盼天盼地盼着儿子也能像萧景曜一样,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拿下六元,平步青云,成为天子宠臣呢?
  这种爽文剧本,他们也很想要让自己的孩子拥有!
  现实里不行,他们做梦梦一梦总没人管吧?
  华夏人对学习是刻在骨子里的看重。里正先前见了萧景曜都激动不已,觉得指不定文曲星的文气就能让他们村蹭一蹭了。结果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意外之喜!
  要是萧总督愿意给孩子们上一课,别说村里的小孩子了,就是那些年轻人,也都赶紧给他滚来听课。尤其是那几个决心念书走科举路的,不蹭一蹭这份文气,能后悔一辈子!
  小汤包提了这个要求,萧景曜自然没有不应的。左右不过是给小屁孩儿们上一节课而已,萧景曜也是有任课经验的。
  里正简直恨不得抱着小汤包在宫中转几圈。这孩子可真贴心!
  赶紧把人召集过来,认认真真听课!
  小汤包拍着胸脯对几个孩子炫耀,“我爹讲课讲得可好了,还给太子殿下讲过课,太子殿下特别喜欢!”
  天啦,那可是太子殿下啊!对村民们来说,这都是天上的人物,更加增添了萧景曜身上的传奇色彩。只觉得要是没听到萧景曜这堂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