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 >

第103章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第103章

小说: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赵英子的侄子侄女,赵家原本想着把几个堂亲的也都叫过来,这样还能热闹一些,更能多讨些喜钱。
  可是被赵英子一口给回绝了。
  赵家现在也没人怕得罪她,只能是让自家的几个孩子得了喜钱。
  苏家人大方,每个小红包里头都包了一块钱,可把那几个崽子乐得直蹦高。
  只可惜没高兴多一会儿,等到接亲的人走了,自家爹娘就过来把喜钱都给收走了。
  赵大成和赵二成身为娘家哥哥,自然是要送嫁的,跟着一起走到了红星大队。
  这一路上,那喜庆的鞭炮声就没怎么停过,多少人都在感叹苏家的大手笔呀。
  赵大成兄弟也因为这趟送嫁,自然是吃了个满嘴流油,也就是这一会儿,才说了几句妹子的好。
  当天晚上,苏向东和赵英子是在家里住下的,按规矩,还有一个三朝回门儿呢。
  而且新媳妇一般进门,要么是啥也不干,等着婆家的姑嫂来照顾她,这也算是端一端新妇的范儿。
  要么就是大早上就起来做饭洗碗的,只是为了能讨好婆家人,好让自己在婆家站稳脚跟。
  而赵英子显然是没有这么多的顾虑的。
  毕竟是刚结婚,赵英子早上没能起得来。
  早饭也简单,就是把头天的一些剩菜热了热,再煮了一些稀饭就好。
  吃过饭,赵英子就开始张罗着洗碗了。
  苏小软还想着劝她,让她回屋歇着,却被赵英子给推了回去。
  “行了,这活你也不会干,回屋看书去吧。我只是回娘家住了几天,咋就真把我当成外人了?”
  苏小软扑哧一笑:“嫂子,我可不敢把你当外人,不然大哥非得揍我不成。”
  赵英子脸一红,嗔道:“就你话多,再敢取笑我,信不信下回不给你做好吃的了。”
  “不敢不敢了,嫂子最好了。”
  从英子姐改口到了嫂子,赵英子的适应能力良好,而苏小软很明显是早就想着这么叫了。
  这几天筹备婚事,大家也都累坏了。
  苏建业吃完饭就去蘑菇屋了,至于苏向北则是去下地了,他能留在这里的时间不多了,很快就要跟着部队走了,以后再回来,也不知道是两年后还是三年后呢。
  苏小软这阵子除了帮着赵红梅筹备婚事,就是帮着给三哥准备东西呢。
  都说当兵光荣,更多的乡下人却觉得当兵是件美差,能吃饱肚子,冬天也不会冻着,而且还有津贴拿。
  可是实际上,苏小软知道这也得分是什么兵种,而且会被分派到哪个军区。
  苏小软最担心的还是苏向北吃不好,而且苏向北的性子有些急燥,奶奶想要让向北去当兵,也是为了磨一磨他的性子。
  用奶奶的话说,担心苏向北年少气盛,再惹出祸事来。
  在红星大队,甚至是全公社,他们苏家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人家了。
  苏向北在这种环境下,身边不乏一些过来吹揍他的人,时间短,可能没有什么影响,可是日子长了呢?
  这也是苏奶奶担心的地方。
  以前是念书,所以他们兄弟都很少接触社会上的人,可是这几个月苏向北一直都在家里,接触的人也是鱼龙混杂,她是真怕苏向北再不学好呀!


第257章 回门礼
  苏向东和赵英子成婚,对于苏家人来说,这日常生活并没有什么变化。
  而赵英子先前住的那间屋子,如今就剩下江红英在住了,而且每天周末还会回到县里去。
  苏向东陪奶奶一起在屋子里缠毛线。
  这毛线还是苏小软从超市的二楼里找到的,二楼的毛线专柜不多,苏小软又不敢挑太艳太新的颜色,现在苏奶奶缠的就是墨绿色的那种。
  苏向东两手就充当了一个架子,不停地晃着,苏奶奶负责缠成线团。
  “奶奶,我给英子在县里报了一个夜校,我想让她再多学习学习财务方面的知识,她总不能一直做售货员,就像是软宝说的,如果英子手里有个技术,以后在单位能更吃香,福利方面也能更好。”
  “嗯,英子还年轻,你考虑得是对的。这两年英子一直跟着你学习,特别是术算这方面,我瞧着她也是真用心的。这样也好,你的工作前景不错,而且英子又是一个上进的,愿意吃苦的,你们将来这日子也能过得红火些。”
  “奶奶,英子调到县里的供销社的事情已经定下来了,之前县供销社也让她在那里帮忙干了两个月,对外宣称的是借调,其实也是上头的主任想试试她的能力。”
  苏奶奶点头,大孙子和孙媳妇的事情,她还是能理解的。
  其实当时把英子调到县里去,一方面就是因为苏向东给她找了一位更专业的,有工作经验的老师来教她一些财务方面专业的东西。
  苏向东如今跟在部长身边,这对于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来说,起点已经是非常高了。
  苏奶奶不懂官场上的这一套,但是之前苏建国在信中有跟她提过的,如果苏向东好好干,用不了三五年,苏向东就能担任一个公社书记的职位。
  所以现在让苏向东不要怕辛苦,也不要怕累,趁着年轻,就是要多学一些东西。
  赵英子不笨,再加上又好学,所以苏奶奶还是很看好他们这对小夫妻的。
  “明天回门,你记得护着英子,别让她受委屈了。”
  “放心吧,奶奶。就赵家那些人,如果他们识趣些,那我肯定也会给个面子情儿,至少不会明面儿上让他们丢脸。可他们要是不知足,还想着处处为难英子,再巴着英子来吸血,那我也不是好欺负的。”
  苏奶奶笑骂了一句:“又说些混话!你现在的身份可不一样了,你能跟赵大成那种无赖相提并论吗?俗话说得好,别拿瓷器碰瓦砾,不值得,太掉价!”
  苏向东乐了:“奶奶教训的是,我记下了。”
  回门的礼物,赵红梅也是一早就准备好了。
  十斤玉米面,十斤高粱米,外加二斤肉和两条鱼。
  这份礼,放眼全公社来说,这都算是数得着的了。
  赵红梅准备的这些回门礼,看上去实在又显得东西多,而且还花不了几个钱。
  这粮食是自家就有的,鱼是河里头捞上来的,也就是二斤肉花了点儿钱。
  小夫妻回门,带着这么多的东西,谁敢说苏家低看了赵英子?
  事实上,苏向东骑车带着赵英子去了为民大队,自然是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
  等他们到了家门口,已经有七八个妇女正在家门外等着了。
  都知道今天是英子回门的日子,那些没能跟着去送嫁的女人们自然也想看看英子嫁的到底是个多俊俏的后生。
  “哟,英子回来了,这就是你丈夫吧,长得真俊。”
  “谢谢婶子。”
  “英子,你们这是拿了多少东西呀?啧啧,回门拿这么多的粮食回来,你婆家还真是大方。”
  赵英子面上仍然带着笑:“是呀,我婆母是个善良又贤慧的,在我们红星大队是出了名的性子好心肠好,听说我娘家日子不太好过,就主动让我们带了些粮食回来。几位婶子也都知道,咱们乡下这点儿粮食就能让一家子人凑合着吃上小半个月了呢。”
  一个胖胖的妇人频频点头:“还真是。这袋子里是玉米面吧?挺沉的吧?要不我帮你?”
  那个妇人说着就主动过来伸手,赵英子故意慢了她一步,然后就让人家一眼瞧见了袋子里装的竟然是高梁米。
  “哟,我还以为都是玉米面儿呢,没想到竟然还有高梁米。”
  “是呀,家里头不是还有几个小侄子侄女嘛,总吃窝头也没啥营养,所以我婆婆就让带了些高梁米回来。”
  至于那两条鱼和二斤肉,那都是直接挂在了车把上的,人们打眼就能瞧见。
  等他们小夫妻进了院子,外头的几个妇人伸长了脖子才瞧呢。
  “啧啧,这赵家真是好福气呀,这随手卖掉的闺女,竟然能有这么大的造化。”
  “可不是嘛,当初人人都以为这英子一辈子都是吃苦受罪的命了,哪知道人家红梅竟然待她跟亲闺女似的,也就是红梅了,要是换了别的婆婆,哪能这么好心?”
  “还真是!咱们大队就数红梅嫁得最好了。当初她也是看英子差点儿没了命,这才把人带走了,谁能想到,红梅的儿子竟然出息了呢。”
  几个妇人越说,越觉得可惜。
  多少有点儿后悔,当初红梅咋没瞧上自家闺女呢。
  再说苏向东和赵英子被请进了屋,这东西自然也都被赵家人给帮忙拎了进去。
  赵父和赵母看到这些东西后,这脸上的笑就没能停下来过。
  毕竟,这带回来的都是实惠东西,先不说这鱼和肉了,就是这两袋子的粮食,就能让他们家缓解不少。
  “这一路上累了吧?快坐下歇歇,喝点儿水。”
  提到了喝水,苏向东才想起来自己身上的布书包。
  “瞧我这记性,差点儿就忘了。这是我娘让我给你们带的一斤白糖和半斤红糖。你们收起来吧。”
  有几个同族的妇人就在院子里站着呢,说是来帮忙的,实际上都竖起耳朵听着屋里头的声儿呢。
  “我滴个乖乖,还有白糖和红糖呢!这苏家真大方。”
  不到一个钟头,这苏家人给赵英子置办了丰厚的回门礼的事,就传遍了为民大队。


第258章 那个不是高莹莹
  可能是赵家惧于苏向东现在的身份,所以开席之后,赵家人也一直都是笑脸相对,跟赵英子说话时,也都是十分注意,不敢大呼小叫了。
  苏向东自然知道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只要他们愿意维持表面上的和气,那他自然也愿意给赵家这个脸面。
  就冲着苏家给备的这么丰厚的回门礼,赵家人也不好意思对人家阴阳怪气儿的。
  只是等到这酒喝得多了,赵大成又难免开始说醉话了。
  “妹夫,不是我说,咱们这十里八乡的,谁不知道你最有本事了!嗝,说句托大的话,你这么有本事,看看咋给我们赵家人也安排安排,就算是弄个临时工,那也比只窝在乡下种地强呀。”
  赵大成媳妇扯了他一下,可惜没能让赵大成清醒过来,反正继续胡说八道。
  “你说说,咱们一直窝在乡下种地,这种出来的粮食又不能都是咱的,又是交公粮,又是往公社里交的,你说咱们能有啥大出息?可是成了工人就不一样了,呃,也不是,就是临时工也行呀,那也是有了盼头了不是?”
  这意思说地挺明白了,就是想着让苏向东帮一帮赵家,最好是能帮他们安排一份正式工。
  对此,苏向东也只是笑笑。
  赵母看出来女婿的不高兴,连忙打着圆场道:“向东呀,别跟他一般见识,他这是灌了几杯马尿就不知道自己姓啥了!甭管他,咱们吃咱们的。”
  赵父也看出来了,闺女是不可能向着他们说话的。
  眼下有这么一点姻亲在,逢年过节的,还能得些好东西。
  若是再把女婿给惹恼了,那他们可就啥也别想要了。
  上回赵大成打了赵英子的事,他可没忘呢。
  就那回赵英子挨了打,赵红梅都回来给英子讨公道了。
  而且之后的节礼,也就只是意思一下,只是让人挑不出错处来,可是绝对没有现在这么丰厚的。
  赵父也想清楚了,帮带不了家里人,至少也得落些东西呀。
  “女婿,不理这个醉货,咱们吃。”
  苏向东也看出来了,这岳父岳母现在还算是明事理的,知道分寸在哪儿。
  既然如此,那以后给他们的孝敬,也不会太差了,反正他们家日子过得好,不差这么点儿粮食和肉。
  只要他们不来招惹英子,那就井水不犯河水。
  等回过门了,苏向东也该回去上班了。
  赵英子的工作已经彻底安排好,直接调到了县供销社,现在仍然是售货员,不过现在主要是负责日用品柜台。
  苏向南和苏小软每天下学了就一起回小院,有时候赶上他们两口子忙,还得是苏向南做晚饭。
  “二哥,这炉子好像不怎么行呀,这火候咱们的饭得什么时候才能吃上呀?”
  “我瞅瞅。”
  苏向南连忙过来看了一眼,这火的确是不太行。
  “你进屋去把菜给切了吧,这里我来弄。”
  “行。”
  苏向南先是把炉灶里的煤球转了转,让它们的孔都对齐,然后再用火钎子捅了一下,再把底下的灰又掏了掏,眼瞅着这火苗就旺了些。
  苏向南确定没有问题了,这才把锅又放了上去。
  另一边还有一个小的炉灶,跟老家的不能比,这个要小很多,上面只有一个炒锅,就是专门用来炒菜用的。
  赵英子嫌弃那炉子的火太弱,炒出来的菜不好吃,托人弄的这种小巧的炉灶,唯一的不好,就是得自己烧柴。
  但是这种大火炒出来的菜,就是好吃。
  苏小软把菜都切好了,分装到了盘子里,看到苏向南进来,她就乖乖地闪到一边去剥蒜了。
  “你说说你都十五了,也会做饭做炒菜的,怎么就总是弄不好炉子呢?”
  苏小软也是一脸不解:“我哪儿知道呀!我明明就是按照你教我的那样弄的呀。”
  “算了,以后这种活还是我来干吧,我算是看出来了,让你炒个菜还行,其它的事儿都指望不上。”
  苏向南倒是没有怪这个妹妹的意思,只是有些发愁。
  妹妹这么笨,以后真要是嫁人了,这日子可咋过呀?
  哪家的女人不是回家生火做饭的?
  可是偏偏软宝就是弄不明白炉灶的这点儿事。
  不行,以后给妹妹找对象的时候,一定得盯着点儿。
  脾气不好的那绝对不能要。
  手脚不勤快的就更不能要了。
  要是敢对着妹妹大呼小叫的,那就必须得远远地隔开了。
  苏小软可不知道就是因为生个火的事儿,能让她二哥想这么多。
  早饭一般都是赵英子做的,有时候苏向东会起来帮忙洗个菜或者是剥颗葱啥的,但是真要是让苏向东下厨,那只能算是糟蹋粮食了。
  他们家就是一天两顿,中午基本上都是在食堂解决。
  苏小软看着赵英子脸上的笑容比结婚前还要多,就知道她和大哥的感情肯定好。
  “软宝,这周末正好我也休息,咱们一起回家。”
  “好嘞!我大哥也回去吗?”
  “嗯。向东这周也能歇一天,耿部长说了,不能总是忙工作,也得照顾一下家里呢。”
  苏小软嘿嘿笑道:“耿部长果然是位通情达理的好官呀。”
  苏向东反手在她的头上敲了一下:“又胡说什么呢!耿部长也是你能随意调侃的?”
  苏小软耸了耸肩,乖乖地低头吃饭了。
  周五这天,苏小软和苏向南一起回家,看时间差不多,就想着一起去供销社接大嫂下班。
  “软宝,我刚刚没看错吧?刚刚那个是余占松?”
  苏小软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还真是余占松那个大渣男。
  “是他,没错。可是他身边的那个女生是谁呀?就是帮他安排了工作的莹莹?”
  莹莹这个名字,还是苏小软从爱显摆的余奶奶那里听来的。
  具体姓什么,多大了,长什么模样,她还真不知道。
  可是苏向南知道呀。
  毕竟是同一所学校里一起读过书的。
  “那个不是莹莹,莹莹同学没有她高,而且你看这位女同志穿着打扮很是洋气,好像不是咱们县城的姑娘,倒更像是从大城市里来的。就像是咱们那里的知青刚来时候的打扮似的。”


第259章 再遇渣男
  苏小软挑挑眉,敢情是这个余渣男又攀上新高枝了?
  不过,她记得大哥结婚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