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超市重返年代-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面的土坯砖的夹缝里可是都放好了削尖的竹子或者是玻璃碴子,里面再砌上一道青砖墙,这对于猛兽的抵御可是相当给力的。
当然,有几处的围墙,里面用的则是山上现成的石头,这比青砖还要更结实。
苏小软把关于料袋的配比毫无保留地交给了苏建业,但是一再提醒他,原料可以暴露,但是配比不能随便告诉别人。
谢文也没指望着让红星大队自己瞎折腾,虽然苏小软弄出来了黑木耳,可是不代表了她对于这方面的技术就是完全成熟的。
所以,谢文干脆就从省城弄来了一对师生,由他们在这里暂时担任技术指导。
当然,谢文的动作之所以这么快,主要还是因为这位老师目前在省城的状况不佳,如果不能尽早安排,只怕要出事。
换句话说,这也算是一举多得了。
既保住了这位老师,又能让他在红星大队发光发热,同时,还能让让谢家在省城的立场不至于太被动了。
多了两位技术指导,其实苏国安是不大乐意的。
总觉得这是又平白地过来分他们的钱粮了。
可是苏小软却觉得有更专业的人过来,那他们的木耳和蘑菇的种植,只会越来越好。
这一忙活,眼瞅着就进了腊月。
苏建国和丁心兰准备的年礼也都收到了,苏小软单独跟苏奶奶商量了一下,又拿出已经分装好的药材给她看。
“娘,我也没有什么好东西给大伯了,这灵芝是之前在山里得的,还有两朵是爷爷给的。我想把这些给大伯寄去。另外,这是几件毛衣,您看看我给他们寄去成不?”
苏小软要给大伯寄东西过去,还是要请奶奶掌掌眼的。
苏奶奶看她拿出来的几件毛衣都是一个颜色的,上面也没有什么花纹,有一件紫红色的,一瞧就知道是给丁心兰准备的。
另外三件,一件是藏青色,还有两件就是普通的军绿色,没有问题。
“这些毛衣都没有问题,等明儿让你爹带你一起去寄了。”
“娘,我还有一些天麻和石斛,之前卖给了达叔一些,我想把余下的这点儿给大伯也寄过去,牛爷爷已经把这两味药的具体功效都告诉我了。我也按牛爷爷说的,弄了几道药膳的方子,打算都给大伯母写清楚,大伯在军中多年,身上少不得有暗伤的,补一补总是好的。”
苏奶奶心里头熨帖极了。
要不说这个孙女贴心呢!
“好孩子,都听你的。”
苏小软之前特意请教过牛爷爷的。
虽然她没打算当医生,可是眼下想要为家人们调整身体,还是少不了要跟中医打交道的。
天麻的功效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用于小儿惊风,疯癫抽搐,破伤风,头痛眩晕,手足不遂,肢体麻木,风湿痹痛等等。
苏小软又特意卖乖弄巧的在老牛头跟前说了不少好话,最终还是拿道了几个食补的方子。
“奶,我这里有新鲜的天麻,牛爷爷说可以炖汤的。我去找娘试试看。”
赵红梅在堂屋后面的厨房里忙活呢。
屋里都烧了炕,也烧了火墙,暖和得很。
现在家里头的调料并不齐全,需要的其它药材也不全,所以苏小软就选了一道最简单的。
“娘,天麻切薄片待用,肉切片做汤,一会加入鲜天麻片一起煮就行了。”
赵红梅头一次做这个,多少是有点儿担心的。
肉是好东西,这天麻也是好东西呢,可不能毁在自己手里头。
最后出来的成品尚可,虽然不是多么美好,倒也不至于难以下咽。
而苏建业得知这里头竟然还有天麻,更是连喝了两大碗,生怕再糟蹋了好东西。
隔了两天,苏小软趁着家里头没人,干脆就自己动手了。
呃,这话说的也不全对,负责剥鸡、洗鸡、剁鸡的人是霍云雷。
负责烧火的是霍小燕。
苏小软基本上就只是负责切了几片姜,再加上了几勺水的事儿。
苏小软拿着一张单子还在念叨呢:“鸡宰杀处理干净;红枣,枸杞用清水冲洗下。天麻提前加入少许白糖泡软。咝,牛爷爷也没说这天麻要不要切一下呀?”
霍小燕回了一句:“姐,这么硬的东西能切得动不?”
苏小软瞅了一眼,撇撇嘴,摇头道:“不知道。”
“软宝,鸡已经洗干净了,接下来咋弄?”
苏小软再看了看单子,然后开始指挥了。
锅内加水烧开后,加入一些白酒去去腥,再把收拾干净的鸡放入锅内煮下。
等到煮出血沫和脏东西后关火,捞出,冲洗干净。
当然,冲洗这件事,又成了霍云雷的。
苏小软想自己动手来着,可是霍云雷没同意,实在是因为平时见多了苏小软的娇气行为,哪里还舍得让她去碰这油腻腻的鸡呀。
霍云雷去洗鸡了,苏小软就试着将泡好的天麻切薄片,还行,果然泡软了就比较好切了。
苏小软头一次做,也不敢放太多,因为牛爷爷说过,天麻是药,不能放太多,所以只切了薄薄的七八片,然后又切了几片姜出来。
苏小软把东西都备好了,霍云雷也把过了水的鸡给清洗干净了。
把所有的材料的都放入砂锅内,再加入一些料酒,清水盖上盖大火烧开后,让霍小燕把灶里的火都撤了撤,改成小火,慢炖一小时左右。
料酒还是苏小软从超市里面拿出来的,选的是玻璃瓶的那种,直接撕了标签,别人也看不出什么来,霍小燕还以为放的是他们家的独门秘料呢。
苏小软加水的时候特意多加了一瓢,她记得赵红梅说过,要是炖汤的话,水要多加,而且中途是不好再加水的。
三个人守着这灶子一边聊天,一边看着火。
“软宝,你是不是还没加盐?”
第265章 收到包裹
苏小软愣了一下,“对哦,好像是没有加盐。”
不过苏小软也没有立马就去加盐,而是拿出了那张单子,又从头到尾地看了一遍。
末了,苏小软才松掉一口气道:“没事,那个要等到临出锅才放的。”
约莫有半个小时的功夫,这香气就飘得满屋子都是了。
等到苏奶奶和赵红梅回来,就看到三个小的在这里忙活呢。
“这是做了什么好吃的?”
“奶奶,娘,你们回来了。我们做了天麻炖鸡,马上就要好了,您和娘去坐着,我给你们端过来。”
苏小软盛了两碗出来之后,又拿一个汤盆盛了大半盆的鸡汤,里面还有一些鸡肉。
“云雷,我就不留你们在这儿吃了,端回去让霍二叔也尝尝味道咋样。”
霍云雷不敢要,毕竟天麻这东西可贵了,而且这鸡也是苏小软从养殖场里买来的,他们只是帮着打了打下手,哪里敢要这么多的东西?
“不行,这是你花钱买的,你们吃就好。”
苏小软佯装生气道:“给你你就端着,赶紧拿回去吃,估摸着这会儿二叔也做好饭了,正好你们一起吃。记得把汤盆还回来就成。”
霍云雷见她坚持,也不好再推辞了,端上东西就和妹妹一起走了。
这天麻炖鸡,原本也就是被身子的药膳,不过这天麻的价格可不便宜,常吃自然是不可能的。
苏家人看来,最重要的就是苏小软的心意。
特别是苏奶奶,年纪大了,这会儿自然就容易悲春伤秋的,有一个小辈心里头天天记挂着她,她这心情自然就好,而心情好了,这精神也就好了。
京都,苏向上去邮局取了包裹回来,与他同行的,还有苏建国的勤务。
“我看着这字迹像是软宝的,也不知道里头都有些啥。”
苏建国一回来,就看到茶几上摆着一个大包裹,苏向上手里头拿着剪刀,正准备下手呢。
“你慢着些,你这样拆万一把里头的东西弄坏了怎么办?”
正好丁心兰也回来了,一把把儿子手上的剪刀给夺了过来,然后将人给赶到了一旁。
等包裹拆开了,一家三口都惊得合不上嘴巴了。
毛衣就不说了,他们一家四口,人家给寄了四件,而且光看颜色,就知道哪一件是送给丁心兰的。
“我的天哪,这毛衣可不便宜吧?而且我摸着这个手感,应该就是纯羊毛的,娘和四弟他们到底是从哪儿弄来的?”
苏建国隐约猜到这个应该是与苏小软有关,也只是打着哈哈道:“估计就是他们有了什么缘分认识到厉害的人物了。之前不是跟你说过谢家一个小辈被派到那边去了吗?而且他们相处得还不错。”
丁心兰点点头,这会儿显然是惊喜大过于疑惑了。
再往里找,一个小布包,里面是一个木盒子,打开一瞧,苏建国的眼神都变了。
竟然是几朵灵芝!
饶是见多了好东西的丁心兰此时也不淡定了。
“你这个四弟也太有本事了,这可是灵芝呀!而且一弄就是这么多,这是自己挖的,还是买的?”
苏建国仔细地看了看,这灵芝的个头可不小,一瞧就知道是有些年份的。
“估摸着是从山里挖出来的。我不是跟你提过嘛,软宝的运气特别好,每回上山都没有走空过。”
苏向上也连忙附和道:“就是就是,软宝的好运气简直就是逆天了!难怪奶奶总是管她叫福宝呢。”
除了灵芝,还有天麻和石斛,分别被放在了不同的盒子里。
“这些药材拿出去,少说也能卖上大几百块钱呢。啧啧,咱娘他们也是真舍得。”
苏建国心里不感动是假的。
想着自己这么多年一直惦记着老娘和几个弟弟姐妹,原以为他们条件差,也没有什么可以回报自己的。
没想到,这几年他们给自己的惊喜是一次比一次大呀!
“也是他们有心了。估计也是想着我身上的暗伤不少,再加上向前又是当兵的,所以才每回都想法子弄些药材给送来。”
丁心兰点点头,也觉得是这么个理由。
毕竟每回他们送来的药材,除了名贵之外,就是能很好的补身体的那种。
“妈,这里还有一些干蘑呢,应该跟上回寄的差不多。”
“嗯,蘑菇种植应该是已经成熟了,老四现在管着这一摊子呢,也是给苏家长脸了。”
苏向上笑着又刨了刨:“这是木耳?”
丁心兰打开一瞧,还真是。
“我瞧着这跟咱们之前收到的不太一样,这好像是更有分量一些。”
“妈,爸,这里有信呢,你们看信。我接着整理东西。”
苏建国接过信来,早已经迫不及待了。
得知这是黑木耳,而且有很好的补铁补血效果之后,苏建国的心里就暖烘烘的。
因为信是苏小软写的,她在信中特意提到了奶奶让丁心兰多吃黑木耳,另外又给他们寄了一些枣子,说是女人多吃这个好。
苏建国以前是跟老娘提过丁心兰生老二的时候大出血的,而且怀孕的时候还因为贫血晕倒过好几回。
没想到这事儿老娘一直都记着呢,还特意寄了这么好的东西过来,提醒他让丁心兰好好的补一补。
苏建国眼睛泛酸,当着儿子的面儿,到底是没让自己落下泪来。
丁心兰一看丈夫的神色不对,就接过信自己看了一遍。
不得不说,她们这对未曾谋面的婆媳,还真的是神交已久了。
看到婆婆还记挂着自己的身体,丁心兰心里也是暖融融的,有这样一个好婆婆,是她的福气。
苏向上又扒拉出来了一个被刻意裁小的编织袋子,里面装着两种腊肠。
一种一看颜色就很明显地发红,这是加了辣椒的,还有一种就是颜色稍暗一些,这是做的五香的。
丁心兰的心情是最复杂的。
当初苏建国月月往家里寄钱寄票的时候,她不是没有意见的。
可是又能怎么办呢?
苏建国是家里的大儿子,难道真能不管家里了?
真要是那样,这样的男人她还能看得上?
第266章 别让娘为难
腊月十六这天,苏建业收到了苏建民写的信,说是准备今年带着孩子回来过年。
苏建业对此只是微微撇嘴,觉得并没有什么好期待的。
以后这个三哥没回来的时候吧,偶尔还会想想他,再早些时候没有他消息的时候,那会儿是真担心他在外头过得不好。
后来知道他在外头有工作了,成了工人了,也是打心眼儿里为他高兴。
可问题是,后来苏建民只是偶尔写封信回来,只字不提孝敬老娘的事,也不提回来探亲,苏建业就对这个三哥有了意见了。
也就是后来得知大哥揍了他一顿,而且他也给家里寄了一百块钱,苏建业觉得这个三哥或许还能指望一下。
再就是这回苏小云过来惹的麻烦,苏建民在这里被教育了一顿之后,能想起来给老娘寄六百块钱,这就算是还有救,不是冥顽不灵的那一种。
不过,即便是对苏建民的印象好转了一些,也不代表了他就真心实意的欢迎他们一家子。
现在想起来给老太太拜年了,早干嘛去了?
大哥家就不说了,苏向前因为是当兵,身不由己,没办法回来,但是大哥每隔几年攒了假期就会回来看看娘和亲人们。
大嫂丁心兰是医生,早些年的时候还跟着大哥在边防上,不说平时忙不忙了,只说那个条件就是相当艰苦的。
再后来他们调到京都军区,听大哥说大嫂没有在家里过一个安生年的,能大年三十儿在家里睡个安稳觉,都得是烧高香的事儿了。
都是为人民服务,而且虽然大嫂这么多年没回来过,但是不管是东西,还是钱,样样不少的往家里寄,可见是用了心的。
而且向东和英子结婚,人家还给寄了那么好看的喜服回来,这大伯母当的已经是相当尽心了。
二哥二嫂算是离得近的,每个月的孝敬就不说了,苏向阳和苏向安也是时不时地就回来住几天,二嫂以前虽然是不太靠谱,可是现在也明显比以前强了。
偏就是三哥这一家子,一直没个动静。
跟大哥比,三哥两口子算是离得比较近的了,而且这工作也明显比大哥他们更轻松,时间上更充裕,可就是抽不出时间来探亲,咋比首长还忙呀?
苏建业收了信,也没当回事儿。
倒是赵红梅晚上念叨了他几句。
“三哥三嫂既然回来过年,那就是有心要在娘跟前尽尽孝的,你也别太端着,毕竟人家大老远的回来一趟不容易,大过年的,别让咱娘跟着心里不痛快。”
苏建业心里还是不舒坦,哼了哼:“你说他是咋想的?这么多年都不知道回来,这回想着回来过年,估计也是看咱家日子起来了,不像他想像中的那么穷了,才愿意搭理咱们?”
赵红梅没接话,说实话她也是这么想的。
可是她一个当弟妹的,这话不能说,要不然显得跟挑拨他们兄弟关系似的。
“行了,你也别多想,他们愿意回来就回来,咱们总得收拾两间屋子出来吧?”
“嗯,英子以前住的那间屋子,现在是软宝住着呢。向东和英子回来,就住向东那屋。大哥大嫂不回来,就让三哥他们住那屋就行。”
“那也得收拾呀。”
“有啥好收拾的?屋子打扫一下就成,至于被褥,没必要给他们整新的。我闺女弄点儿好东西出来容易还是咋的?再说了,就算是我闺女不看重这些东西,那我也不能便宜了那两口子。我现在一想起他们来我就心口疼。”
赵红梅叹了口气,翻了个身,给他在胸膛的位置上顺着气儿。
“三哥三嫂的确是做错了,可是不管咋说,都是一家人,咱主要不是看咱娘的面子嘛。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