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 >

第107章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第107章

小说: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哥三嫂的确是做错了,可是不管咋说,都是一家人,咱主要不是看咱娘的面子嘛。他们来了,要是好好说话,那咱们就好好处,要是不行,那就早点儿打发他们走就是了。总之别让咱娘为难。”
  “放心,我心里有数呢。”
  苏建业也就是跟她发发牢骚,也不可能真地不让苏建民一家子进门。
  家里头有六间新屋子呢,抛开了一间堂屋之外,还有五间屋子可以住人呢。
  赵红梅都盘算好了,现在也不知道苏建民带几个人回来,如果带的多,比如说出嫁的闺女也来的话,那就安排到苏小软的屋里,再让苏小软和奶奶一起睡去。
  想到了苏小软,赵红梅这心里头又不踏实了。
  “上回灌腊肠那猪肉,可千万不能说漏嘴了,也就咱们一家子知道,你二哥来了也不能说。”
  “放心,娘都嘱咐过我了。”
  上回苏小软自己上了一趟山,回来的时候,身上倒是不见有伤,衣裳也挺整齐,可是随手就给抛出来一头得有四百斤的大野猪,可差点儿没把赵红梅给吓死。
  好在他们家现在是高墙大院儿的,苏建业自己借了家伙什儿回来,关上大门折腾了一天,才算是把这猪肉给剥干净了。
  这么多的猪肉,他们一家子自然是吃不完的。
  苏小软给二爷爷和三奶奶家各送了五斤肉,又给对门的霍家提了五斤,余下的是苏建业给两个姐姐和苏建军给送去的。
  光是灌腊肠,就折腾了一百多斤肉,要不然也不可能给苏建国寄那么多腊肠过去。
  当然,这腊肠是分了三回灌的,一下子可弄不了那么多,太累人了。
  主要是要用棉线把那些腊肠分成一截一截的绑好,勒得手疼。
  “咱们软宝的本事也太大了,我到现在还有些恍惚呢。你说这孩子胆子也太大了,啥也不说,孤身一人就进了山。下回可不许了。”
  “嗯。”
  苏建业想到之前大哥跟他说的话,也觉得不能太惯着软宝了。
  这丫头胆子越发的大了,不能因为有那么一点‘小本事’,就目中无人了。
  “快睡吧,明天让向南去给大姐和二姐家各送点儿腊肠过去。至于二哥家就别给了,反正他们过年也在这儿吃。”
  苏建业没意见,“给岳母他们也送点儿过去吧。等明天把猪头给做了,再给他们送点儿猪头肉过去。”


第267章 赵家分家
  苏向南骑车子去给两位姑姑家送腊肠,而赵红梅则是带着苏小软回娘家了。
  赵红梅把腊肠都装进了背篓里,不是她不愿意炫耀自己的日子好,只是单纯地觉得没有必要。
  而且现在她的儿媳妇也是为民大队的,如果再被人拉出来比较,遭难的还是赵英子。
  这几年赵红梅也没少接济娘家,主要是婆婆大度,而且好几次也是婆婆主动提出来给赵家送些粮食或者是肉的。
  这回,赵红梅带了十斤的腊肠回来,另外赵红梅又用自己的钱让赵英子帮她买了二斤点心和一桶麦乳精。
  赵英子在供销社上班,买东西方便不说,而且如果买的多了,还有内部价。
  到了赵家,苏小软从后座上跳了下来,身上的背篓也跟着晃了晃。
  这会儿才十点多,大舅母招呼着她们娘儿俩进了屋。
  “哎哟,咋还带了这么多的东西呀?这腊肠我们留下两截尝尝味道就行,余下的你还是带回去吧。”
  赵红梅知道娘是担心婆婆会说她,解释道:“不用,家里还有,这是我婆婆特意让我带过来的。”
  赵家人的名字都简单,主要是小软的姥姥姥爷都不识字,取名字也就是为了有个记号而已。
  赵大舅叫赵来钱,媳妇也是本村的,现在也有了三个儿子两个闺女。
  赵二舅叫赵来旺,他家就只有两个闺女,没有儿子。
  赵三舅叫赵来喜,家里头一儿一女,倒是刚好凑了个好字。
  总之,就是赵家不缺人,这小一辈的人丁也挺兴旺的。
  现在因为为民大队也有了蘑菇屋,大队部也考虑到人家可能是看在了苏家姻亲的面子上先让他们大队弄的,所以把赵来旺的闺女和赵来钱的一个儿媳都安排进了蘑菇屋里做工。
  工作轻闲,而且工分也不少,赵家人当然是满心欢喜的。
  这会儿赵家人看到赵红梅回娘家了,自然是笑脸相迎。
  看到赵红梅给拿来这么多的腊肠,还有营养品,赵家几个妯娌的嘴都合不拢了。
  苏小软陪着赵红梅在里屋跟姥姥说话,坐了一会儿之后,闲不住,到了堂屋里。
  赵来喜的小闺女正好比苏小软还大一岁,两人凑到一起,还有不少的话题可聊。
  “软宝,听说你还弄出来了种木耳的法子?”
  苏小软也没瞒着,这事儿上头知道了,早晚也会传开的。
  赵小桃一脸羡慕道:“你可太厉害了,咋啥都会呢。”
  苏小软笑笑,没有多解释。
  赵小桃初中念完之后就没有再念书了,如果自己跟她说太多这方面的事,只会让她心里不平衡,没必要。
  “小桃姐,我听说你已经开始相看人家了?”
  赵小桃的脸色微红:“没呢,都是别人来打听,我爹娘没松口。”
  “嗯,就该这样,你才多大呀,现在说亲事还太早了。怎么着也得等你十八了再说呀。”
  赵小桃一脸惊诧:“可是十八都能领结婚证了呀。”
  “是能领结婚证了,又不是非得十八就嫁人。再说小桃姐你长的好看,又勤快,怕啥?”
  赵小桃愣了愣,是这样吗?
  可是好像身边的人都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苏小软这次跟着一起来赵家,其实还是有一件事情要跟姥姥姥爷商量的。
  现在有老人在,所以赵家没有分家,可是赵家人口也太多了,分家是早晚的事儿,毕竟大舅家就五个孩子呢。
  而且大舅也是当爷爷的人了,再继续住在一起,早晚得闹得鸡飞狗跳。
  而赵红梅这次过来,也是之前得到了爹娘想要分家的消息,正好过来听一耳朵,顺便再帮着出出主意。
  在乡下,老人分家,是没有闺女什么事儿的,而且一般的家里,也都是极其讨厌闺女站出来指手划脚的。
  毕竟乡下女人大多都没啥见识,为了一点儿东西都能争得头破血流的。
  可是苏奶奶不止一次的说过,如果日子好过了,哪个女人不想体体面面的活着?
  说到底,还是穷。
  午饭做的很丰盛,赵家的几位舅母也都十分高兴,毕竟小姑子带来了这么多的肉,至于点心和麦乳精虽然是给了老人,可是老人向来疼爱小辈们,早晚也得进了孩子们的嘴里。
  吃过饭后,赵来钱兄弟几个就把孩子们都打发出去了,只除了苏小软。
  留下苏小软,这是赵父的意思,赵来钱兄弟几个也觉得有些莫名其妙,毕竟是赵家分家,让一个姓苏的小丫头留下来算是怎么回事?
  “爹,我把大队长和四叔都请过来了。”
  乡下人分家,总是要找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辈来做个见证的。
  而且现在还是时兴写分家文书的,最后双方都签字画押的,免得以后兄弟们再起争执。
  大队长见到苏小软,还十分殷勤的上去聊了几句。
  现在他们大队的蘑菇屋起来了,可是红星大队的木耳种植基地又要开始折腾了,他还想着能让红星大队帮忙给安排几个人进去呢。
  关于木耳种植的事情,公社那边已经透出话来了,因为需要在山上,所以暂时定的是红星大队来主导,可是后续肯定是要扩大规模的,到时候不可能再分散到各个大队,毕竟这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甄选合适的地点的。
  目前选定的这片地方,虽然是在红星大队的后山上,可是实际上之后是可以再继续扩大的,那样的话,可能就会占到为民大队的地方。
  所以,这木耳种植的事情,最后极有可能是由红星大队来负责主要工作,其它大队,要么是协助,要么就是等着被选进去工作了。
  公社这么安排,也能让几个大队都心里更平衡一些。
  毕竟出资方面,这是红星大队自己解决的,没跟公社要一分钱,虽然公社也想办法请来了技术人员,可是不代表了公社就能随意插手木耳种植的事,顶多,就是能指导指导。
  大队长和族里的长辈来了,赵家人就开始一本正经的商量着分家的事了。
  赵父敲了敲他那个陈旧的烟锅子:“家里也没啥值钱的东西,所有的东西都分成四份儿,三个儿子一人一份儿,我们老两口一份儿,以后谁给我们养老,这东西就归谁。”


第268章 这份工作给谁?
  赵父话是这样说,但以后肯定还是要跟着老大一家的。
  乡下人的规矩,一般都是长子继承家业,长子给父母养老。
  而赵父也觉得老大一家的孩子多,负担重一些。
  分家的事宜,其实是早在之前就商量过的,大家伙也都没啥意见。
  而且秋天的时候,赵来旺和赵来喜也都跟大队里申请了宅基地,离着老宅也不远。
  这老房子没啥好分的,本来就不大,而且还是土坯房,所以老二和老三一商量,就把这老房子都归了老大了。
  如此一来,赵来钱自然也是感激着两个弟弟的,至少,他不用再出钱盖新房子了。
  虽然如此,但是赵来钱的负担也着实不轻,他也是当爷爷的人了,底下儿孙一大群,哪儿哪儿不要花钱?
  就前几天,还因为让哪个孙子上学哪个孙子不上学的事情吵了一通呢。
  赵红梅和苏小软也都知道赵来钱家的事,可是却没有办法妥善的解决。
  在赵红梅看来,如果她直接给大哥出钱的话,那二哥三哥那里又会不会有意见?
  就算是哥哥们没有意见,那还有两个嫂嫂呢,那能是她受得住的?
  而且,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样的道理,她还是懂的。
  再说几个孩子读书,那可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难道一直由她这个当姑姑的来帮扶着?
  别说她是不是能有这么大的权限,只说这个名声传出去了,对老赵家也不好呀。
  特别是赵来钱以及他的几个儿子,那不得让为民大队的人给看孬了呀!
  所以这个事儿吧,还得从长计议。
  等到家都分完了,大队长和族里的长辈也被送走了,赵家人又恢复了平静。
  虽然是分家,但是赵家几兄弟之间处地还可以,不至于跟霍家似的,闹得鸡飞狗跳,为了一个鸡蛋再打起来。
  “眼下你们的房子都还没有起,就暂时先在这里住着,等明年开了春儿,你们修了房子再搬。”
  “知道了,爹。”
  赵父吧嗒吧嗒地抽了几下烟,再看向赵红梅:“你刚说还有事儿?”
  赵红梅点点头,“爹,娘,你们也知道我在县服装厂工作,我们副厂长以也是镇上服装厂的副厂长。因为服装的事情,我跟镇上服装厂打交道的次数不少,之前因为帮了他们一个小忙,所以他们那里给了我一个工作的名额。
  我们家的情况,你们也都知道,眼下就只有英子一个儿媳妇,而且她还是正式工,软宝年纪又小,向南是个男生,服装厂给的那份工作也不适合他,所以我和家里人商量了一下,就打算把这个工作机会给咱们老赵家。
  你们看看这个机会给谁吧,哦,我忘记说了,就是普通的女工,目前不给解决户口问题,只有工资。”
  赵父赵母这都欢喜得不知道说啥好了。
  户口什么的,压根儿就不要紧!
  有工资就成呀!
  “红梅呀,这工资多少?”
  “头一个月工资低一点儿,因为手头不够熟练,或者是还得让人教,所以头一个月十五块钱的工资,一个月让休息四天,但是这四天不是固定的,得看厂里的安排。”
  赵母点点头,毫不在意道:“啊,歇不歇的不要紧。头一个月就能有十五块钱了?不少了!”
  赵来钱几兄弟也是纷纷表示,十几块钱的工资还能嫌弃了?
  “厂里要的是女工,而且主要就是踩缝纫机的。您看咱们家里头谁的手艺好些?”
  赵家可没有缝纫机,不过要说这手艺活好一些的,就赵来钱家的大儿媳了,不过那都是拿手缝的,也不知道人家能不能相中。
  这个工作机会给了赵来钱家的话,那可就能大大地减轻他家的压力了。
  至少,几个孙辈的孩子们上学就不用再这么斤斤计较了。
  可问题是,赵家三兄弟呢!
  而且家家都有女眷,能同意赵来钱家要走这份儿工作?
  现在这么一商量吧,果然了,赵来旺和赵来喜都没啥意见,可是他们的媳妇都不太乐意。
  毕竟这可是实打实的票子呢!
  一个月十几块钱呢,这可不能轻易地撒手了。
  果然,苏小软听到了三舅母最先发牢骚了。
  “爹,娘,你们可不能偏心呀。这之前去蘑菇屋里干活的机会,可是给了大房和二房,我们家孩子小,而且同样都是在大队里挣工分,所以我们也没说什么。眼下这去镇上工作的机会,我们家小桃也不赖呀。”
  赵红梅看过去,一脸平静道:“三嫂,你家小桃的确是不错,上过初中,人也勤快,可问题是她的年纪不符合要求,人家要求必须年满十六周岁才能做这份工作,要是年纪太小,上头会来查的。”
  来喜媳妇可不知道这雇佣童工不童工的事儿,乡下孩子哪个不是五六岁就开始干活了?
  “咋?这要求必须遵守?”
  赵红梅点点头:“人家那是国营厂子,是正规的,跟咱们自己大队里弄的这个蘑菇屋啥的不一样,等以后工作要是稳定了,或者是时间久了,兴许还要迁户口,到时候就能领粮票了。”
  赵红梅这可不是说瞎话,这都是有据可依的。
  虽然镇上的服装厂规模不大,可也是公家的。
  所以有些事情,还是得提前说明白了。
  来喜媳妇一听这个,立马不吭声了。
  苏小软微微挑眉,她知道二舅母肯定也是不愿意放过这么好的机会的。
  不过,她也知道二舅母一直因为没能生出个儿子来,所以一直有些自卑,家里头的事情,基本上也没有她出头的机会。
  可这回是直接关系到工作的事了,如果她家老二能拿到这个机会,那以后是不是可以找个镇上的对象?
  这么一想吧,就越觉得这份工作非她家闺女莫属。
  如果真能找个正式工做对象,那以后的好日子不知道得让多少人羡慕了。
  “娘,我们家老二的手艺也不错,而且她年纪上也够。”
  赵来旺微微皱眉,没吭声。
  赵母则是瞟了一眼过去道:“你家二妮的手艺的确是还行,可她已经在相看人家了。”


第269章 要了两个名额
  赵母的话没说完,可是在场的人该懂的也都懂了。
  一个即将出嫁的姑娘,那以后挣到的钱,自然也不会再属于赵家。
  很明显,赵母是不同意让自家的孙女进厂的。
  如此一来,这机会就只能是留给儿媳妇或者是孙媳妇们了。
  来旺媳妇还想要再争取一下,可是被赵来旺给拦住了,“这事儿就听爹娘安排的,不管是谁去了工厂,对于咱们老赵家来说都是好事。再说了,现在红梅和妹夫都有本事,将来还怕没有机会再照拂咱们老赵家的孩子们?”
  赵来旺这话说地很聪明,只要是赵家人就行,他不挑理。
  而且这番话也算是捧了捧赵红梅和苏家,也算是对家人的一种提醒。
  只要苏家继续风光,那以后工作的机会还能没有?
  所以,眼皮子别太浅了。
  不得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