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超市重返年代-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苏家继续风光,那以后工作的机会还能没有?
所以,眼皮子别太浅了。
不得不说,他这番话真地是起了不小的作用,而且也让苏小软对他刮目相看了。
别看这位二舅舅只有两个闺女,可是将来的福气,定然是不浅的。
毕竟,在利益的诱惑面前,脑子还能这么清楚的人,的确是不多。
最终,这个机会给了赵来钱家的大儿媳妇。
苏小软见大家都没有意见了,这才把自己的来意提了出来。
“谢书记从省城里请了两名专家过来,年前已经在我们红星大队待了一阵子了,对于木耳养植的环境等方方面面也都提出了不少的好的建议。等年后,他们还会继续留在红星大队,谢书记的意思是这两位专家的能力很强,不仅仅是对于木耳,还有蘑菇以及咱们其它的农业相关的都有涉猎。
我之前跟谢书记说好了,我跟他要两个名额,到时候可以跟在这两位专家身边学习一下,同时,也可以直接进入到木耳养植基地工作。也算是一举两得吧。这两个名额是我自己跟谢书记要来的,并不影响以后我们红星大队的人学习,所以,我这次过来也是想问问姥姥姥爷有什么想法没有。”
有想法!
可太有想法了!
这个惊喜来的可是太及时了!
“软宝呀,那这有啥要求不?”
苏小软想了想道:“最好是初中以上学历的,另外就是舅舅或者是哥哥们最好,因为这两位专家都是男人,如果是换了女人跟在身边,不大妥当。而且木耳基地也在半山上,那里基本上都是男人,女人去不合适。”
一听这个,赵家人可是都磨拳霍霍了。
虽然不是进工厂,可是能进木耳种植基地也是大好事一年呀!
更何况苏小软还一下子给他们要来了两个名额,这简直就是烧了高香了。
这个商量起来就容易多了。
赵来旺家里头没有儿子,所以大房三房各出一个。
正好,大房的老二是初中毕业,三房的表哥初中虽然没有念完,但好歹是拿了一个毕业证,凑和着也能用。
“行,我回去就把名字报给我堂伯去,另外,两位表哥也做一下准备,等过了正月十五,这山上可能就要忙了,虽然暂时不是种植木耳,可是也会有不少的辅助工作,到时候你们直接过去报到,估计十天八天的能回来一回。”
“没问题,谢谢软宝了。”
他们哥儿俩对苏小软是真心实意的感谢。
这么好的机会,如果真的能把握住了,那就等于是学到了技术呀!
就像是他们大队长说的,这木耳基地眼下应该是不会再在为民大队建了,可是他们大队还有蘑菇屋呢,只要是学到了东西,还怕以后挣不到工分?
“两位表哥也别客气,关于工分的问题,还得等过了年之后公社以及几个大队商量之后再决定。你们放心,工分不会少了,只是暂时还不知道这工分是记在红星大队还是为民大队。”
“成,我们不担心这个。”
苏小软见两位表哥的心态都挺好,也就放心了。
如此一来,大房得了一个去镇上工作的机会,这负担显然就轻多了。
而且再有了一个去山上学技术的机会,这个短时间内看不出什么来,可是日子长了,这好处自然就能显现出来的。
“软宝,那两个学习的名额,真是你跟谢书记要来的?”
回去的路上,赵红梅还是有些不放心。
虽然这事儿昨天晚上他们也商量过了,可是总觉得心里头不踏实。
就怕这宝贝闺女又使了什么手段。
“娘,放心吧。这是谢书记点头同意的,我怕他反悔,还特意让他给我写了条子呢。到时候就算是他不认帐也不行。”
赵红梅扑哧一笑:“你这丫头,咋说话呢?人家好歹是干部,是公社书记咋能说话不算话?我只是担心这么一来,会不会引起别人的不满?”
“娘就放心吧。有其它大队的人参与进来,咱们红星大队以后的麻烦才会少。要不然,咱们的蘑菇屋还有养殖场,早晚得让人惦记上。”
赵红梅一开始没想明白。
等到了家门口了,这才回过味来了。
软宝这分明就是自家吃肉,给别人家也留了点儿汤,要不然,人家天天闻着你的肉味儿,不得过来抢你的吃食呀?
大道理,赵红梅说不上来,可是往自己身上一套,就什么都懂了。
果然,还是念书多的孩子脑子好使呀。
这要是换了她和建业,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这样的法子来。
不管怎么说,总归是帮了娘家一把,赵红梅的心情还是很好的。
至于那个工作机会,也是他们一家人商量之后才决定把这个机会给赵家的。
一来是因为苏家现在没有适合这个工位的,既然如此,倒不如送出去让人承个情,也能顺带着帮自己的亲戚一把。
二来,苏家在红星大队的地位颇高,整个苏氏一族,现在也明显有起来的架势,而且苏国安家才刚刚有一个进了公社工作,如果再来一份工作的话,怕是会被其它大姓的人家嫉妒,这不利于苏国安工作的展开。
所以大家这么一合计,就把这个工作给赵家了。
原本大家心情都挺好,分家顺利,安排妥当,多好的事儿呀。
结果到了晚上,苏家人的心情都被突然闯入的苏文英给闹地跌入了谷底。
第270章 把我安排进去咋了?
谁能想到呢?
曾经因为出嫁而离开乡下的苏文英,竟然突然又跑回来了,而且还想要在红星大队落地生根?
这说出去都没人信!
当年苏文英因为嫁了一个有正式工作的人,可不知道让多少人羡慕呢。
而苏文英也因为结婚,而彻底地摆脱了土包子这个身份,自然是分外高兴,巴不得一辈子都不再回这个穷地方了。
当年她嫁的男人也算是有些本事,在结婚后没多久,就给她把户口也迁到了城里。
其实说实话,迁到城里有啥用?
还不如在村里呢。
现在虽然是城里户口,可是她没有工作,照样没有粮票没有工资。
可是生活在村子里的人们就不一样了,只要你户口在村子里,愿意干活,那就有吃有喝。
所以说,现在除非是在城里有工作的,要不然,没人会乐意迁户口。
而当初赵红梅因为工作的原因要迁户口的时候,她本人还不太乐意呢。
万一这工作保不住了,她以后没有工资,也不能在大队里干活挣工分了,那可咋整?
好在有家里人劝慰,这才把户口迁到了服装厂那边。
而苏文英这些年在城里也没有干过啥正经工作,早先许会阳没有接班的时候,苏文英就是做临时工,哪里需要人手了,就把她安排在哪里。
后来许会阳接班了工作,而上头考虑到要照顾的人还有很多,自然就把这个临时工的机会给了别人,毕竟,人家也不欠他们许家的。
要是搁在以前,苏文英是绝对不会想着回到村子里生活的,到处又脏又乱的,肯定没有城里好。
可问题是自打许会阳结婚之后,这收入也不再跟以往那样上交了,而且苏文英之前又拿出来五十给了于小伟,她自己手头上的存款可真没多少了。
当初他男人在时,苏文英攒下了不少钱,可是后来男人没了,她还要养活两个孩子,虽然是有临时工的工资,可让三口人都吃好喝好,根本就不可能。
苏文英本身也不是一个会委屈自己的人,这一来二去的,存款就被花用了不少。
等到了许会阳结婚的时候,又出了一笔彩礼,而且最后这些礼钱啥的,都被许会阳给要了去,苏文英心里能不憋屈?
她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听说了红星大队现在日子过得红火,找了熟人又悄摸地打听了一通之后,就干脆回来了。
苏文英先回的娘家。
苏有田一听她的想法,直接就摇头说不行。
苏文英急了:“咋不行了?爹,我可是听说了,不管是养殖场还是那个蘑菇屋啥的,不都是咱们大队弄的?这大队长还是咱们苏家人呢,就通融一下,把我安排进去咋了?”
苏文英都想好了,她回到村子里住,在大队里找个轻省的活干,一年到头应该也能分到不少的粮食和钱。
而她吃住在娘家,自然是不需要花钱的,毕竟乡下的粮食大多都是年中和年底分的,又不用花钱买。
苏文英完全没有意识到,乡下人的粮食的确是不用花钱买,可那是靠自己的双手一点一点挣出来的,人家凭啥就得让你白吃饭呀!
苏文英的娘也觉得这事情不靠谱。
不管是哪里的人手,那都是安排好的。
而且养殖场的人也都是村里头的好手们,还有几个是专门培训过的,你一个在外头待了十几二十年的外嫁女,咋好意思说回来挣工分的?
乡下人干活挣工分,那是到了最后汇总的时候,才能合算出一个工分能分多少粮食,或者是能给多少钱。
平时,那都是不知道的。
而且每年跟每年的换算值也是不一样的。
毕竟这地里产出的粮食,一万斤也是这些人分,两万斤也是这些人分,那工分值自然就不一样了。
如果这个时候凭空多出来一个人挣工分,那意识着什么?
这就意识着有人来跟他们抢粮食抢钱了!
那大家伙能答应?
全公社的人都知道他们红星大队今年的中秋分钱了,这可是个大消息,不知道让多少人眼红呢。
可是有啥办法?
你不是红星大队的人,你就只能干看着。
为这个,红星大队的人近来不管走到哪儿,这腰杆儿都是挺得直直的。
而且自打苏建业那里买了一个电推子之后,这乡下的汉子们也不再跟以前一样两三个月不理一次头了。
现在大家伙都精神着呢。
现在一说红星大队的小伙子要找对象,那媒婆都跟着能来好几茬呢。
这样的好日子,若是蹦一个人来要分他们的粮食和钱,估计能被全大队的社员给打出去。
苏有田也同样是这个想法,他不同意,一来是觉得拉不下脸去求苏国安,二来,也是觉得这样做不对,而且苏文英极有可能会被全大队的人针对,这可不行。
可惜了,苏文英不领情呀!
苏文英打听到这个蘑菇屋的技术这一块儿主要都是苏建业在负责,这主意立马就上来了。
也顾不上吃晚饭了,只说自己有事儿要出去一趟,踮儿踮儿地就到了苏建业家。
现在天还不算太晚,赵红梅正在院子里剥白菜呢,把外头剥下来的这些回头剁一剁喂鸡喂猪的,里头干净的一会儿就要炒了吃。
“哟,文英来了,有事儿呀?”赵红梅对她的态度一般,不冷不热的。
苏文英也不在意,估摸着也没注意到这位婶子的态度冷淡。
“婶子剥白菜呢,我叔在不?”
赵红梅回头瞅了一眼:“在屋里呢,你去吧。”
刚说完,苏建业就出来了。
苏文英眼睛一亮:“叔,我找你有点儿事。”
“等会儿,我先把这些东西收拾了。”
苏建业把地上的烂白菜叶子收了起来,然后拿到老院那边的灶房里。
那边有案板有刀,苏建业就是去剁这个的。
赵红梅瞅了一眼苏文英,咳嗽一声道:“要不一会儿我弄吧,你看看文英找你啥事儿。”
苏建业头也不抬:“那边屋里冷,又没烧火,你那手还得画图呢,快进屋吧。”
第271章 我做不了主
画图?
画啥图?
苏文英听这话有点儿懵,赵红梅不就是一个乡村妇女嘛,不种地就喂鸡,咋还画上图了?
不过苏文英转念一想,早就听说这位婶子的手艺不错,应该是做一些手工活,需要弄一些纸样子吧?
苏文英自以为窥探到了真相,表情就有几分不屑了。
弄个纸样子而已,竟然还敢说什么画图?
苏文英只当是他们故意在自抬身份。
苏文英原本还想着讽刺几句的,可是又想到了自己辈份比他们低了一辈,只好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其实苏文英和苏建业的岁数差不多,可是偏偏就差了一辈。
要是那种远亲,苏文英是根本不会真地愿意开口叫叔叫婶的。
可是自己的爷爷又是苏建业的亲大伯,所以,她还真不敢直呼他们的名字。
苏文英只能在堂屋里坐着干等,苏奶奶和苏小软都在里屋的炕上呢。
大冷天的,堂屋外头虽然挂了门帘,可到底是不如炕上暖和。
“奶,咱们真不出去吗?”
苏奶奶哼了哼:“她一个小辈上门了,不知道主动来给我这个长辈请安,还得我主动去找她说话?”
苏小软嘴角抽了抽,以前也没见您这么重规矩呀。
重不重规矩的不重要,老太太就是单纯得不喜欢苏文英。
这个女人给老苏家惹了多少麻烦了?
而且她两回被人抓了个现场,到最后还是老苏家帮忙善后,这丢的还不是老苏家的人?
唯一庆幸的是,苏文英还算是聪明,找的都是有点儿背景的男人,对方为了不搭上自己的前程,自然也不会把事情闹大。
总之,这个苏文英在苏奶奶的眼里就是个祸害。
之前还差点儿让自己家大兰难做呢。
苏小软也没想着出去,她对这位大堂姐那也是一点儿好感都没有。
前前后后给苏家惹了太多的麻烦了,偏这人还不知道念娘家人个好,真真是白眼儿狼没跑了。
苏文英坐了一会儿,也不好意思四处走动去看人家的新宅子,毕竟她跟苏建业这个叔叔可算不上是亲近。
等听到外面有苏建业喂鸡的声音了,苏文英才收敛了心神,等着他一会儿进来。
表面上不显,可是实际上心底里对这个叔叔是瞧不上眼的。
这种家务事,在乡下都是女人做的,苏建业一个大男人竟然还做这种事情,也不怕跌了自己的身份。
苏文英一边鄙视着苏建业,可是一边又不得不来求他办事,要说这人的精神没能分裂了,也当真是难得。
苏建业把鸡鸭都喂了,然后又把这个破盆子给冲洗了一下放到老宅那边,这才掀帘子进屋。
至于赵红梅则是早就进屋了,不过是抱着两颗大白菜进了堂屋后面的厨房,苏文英向来瞧不起这个婶子,自然是不屑于跟她搭话的。
到现在,苏文英都不知道她瞧不起的人,已经是服装厂的正式工了,更不知道人家挣的工资比许会阳还要高许多。
赵红梅也就是进堂屋的时候跟苏文英打了声招呼,进了厨房之后就再没出来。
对这个堂侄女,她自然是瞧不上眼的。
而且赵红梅也是真地有事情要做,把白菜放好之后,就开始和面了。
等苏建业进屋来,苏文英脸上立马露出了几分讨好的笑意。
“叔,你每天这么忙,咋还得亲手做这些家务活?这放假了,几个孩子没在家?咋不让他们帮衬着干呢?”
苏建业只是淡淡地看了她一眼道:“都忙着呢。向南跟着国安哥上山了,现在还没回来呢。至于小软就更忙了,这几天写字写得都手疼了。”
这话可不是在骗苏文英。
苏小软的确是在里屋的炕上写东西呢,小炕桌现在基本上都是她在用了。
关于种植蘑菇以及木耳的一些方法和忌讳等等,苏小软这几天都在梳理这个。
不仅仅有她自己的经验,还有前一段时间从两位专家那里得来的一些建议和意见,另外就是牛爷爷给她提供的一些新思路,她都得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