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超市重返年代-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凉拌豆腐丝,也是今天刚炸出来的豆腐片,再切成丝,加上葱丝和各种调料拌出来的。
苏小软特别喜欢吃这道菜,这也是赵英子进厨房后看到了新炸出来的豆腐,临时加的一道菜。
六道菜,一半是肉菜,特别是那个蘑菇炖鸡块,更是香得让人流口水。
王小梅原本还想着挑些刺儿,可是看到眼前这么丰盛的晚饭,啥也顾不上了,埋头就开吃。
就苏建民这一家三口,全程吃饭就没抬过头。
赵红梅看着苏胜利那个狼吞虎咽的样子,不由得有些可怜这孩子了。
这是多久没吃过肉了?
咋能把孩子给馋成这样!
“慢点儿吃,胜利,别急,这肉还多着呢,千万别再被这鸡骨头给卡住了。”
赵红梅这话可不是在笑话苏胜利,更不是在讽刺他。
而是去年为民大队就有一户人家的孩子因为看到肉后吃的太快太急,结果那一小截的骨头没来得及吐出来,直接跟肉一块儿往下咽,卡喉咙了。
要不是去卫生所及时,那孩子怕是就没了。
苏胜利也顾不上说话,边吃边点头,等吐出一块骨头来之后,才边嚼边道:“婶子,这菜做的也太好吃了,都赶上国营饭店里的菜了。”
苏奶奶看他们吃的欢实,心里头也高兴:“好吃就多吃些。不过晚上还是要注意着,如果吃太多了,就到院子里走动走动,别立马就上炕歇着。”
苏建民连忙表示知道了,嘴里的动作也没停。
苏胜利是真的吃撑了。
王小梅的肚子也是吃了个溜圆。
娘儿俩就在院子里溜达溜达,消消食。
“娘,我奶家这伙食是真好呀!”
王小梅不屑道:“能不好吗?你大伯二伯的养老钱可是不少呢。如今老太太跟着你小叔过,这些钱不还是都便宜了他一家子?”
苏胜利眼珠子一转:“这老太婆就是个活财神呀!”
第282章 别跟我一般见识
王小梅也被他这话给提醒到了。
“你说到时候咱们商量着把老婆子接到咱们家去,你这几个叔叔伯伯的,是不是也得给咱们出养老钱?”
苏胜利笑得有几分痞气:“妈,不能这么说,那养老钱是给我奶的,不过她跟谁住,这钱自然就是要花在谁身上了。”
母子俩心有灵犀一般相视一眼,笑得有几分猥琐。
第二天一大早,苏家院子里就热闹了起来。
今天是腊月二十九了,苏建军也会带着李丽回来。
王小梅不愿意起来,可是被苏建民踢了两脚,也不得不起来。
赵英子在厨房做饭,赵红梅和苏建业一起收拾月台和院子。
每天早上都要扫院子,这一直都是苏家男人们的活。
苏向东和和苏建业清扫院子,顺便又整理了一下东屋,而苏向南则是带着苏向阳和苏向安整理南墙根底下的那堆干柴。
乡下很多人都会把一些柴堆在院子里,或者是院墙外面。
南墙根底下那里弄了一个简易的棚子,这是防止下雪把柴都打湿了。
苏向南背了一筐柴进了厨房,之后又往火墙的灶口那里添了两根粗壮的柴火,可以让它烧地更久一些。
一家子人都在干活,只有苏小软还懒懒地躺在被窝里不起来。
苏奶奶早已经把自己的被褥收拾了,而且全程轻手轻脚的,怕再影响了宝贝孙女睡觉。
苏建民带着王小梅出来时,院子里已经整理了大半。
“老四,需要我干点儿啥?”
“不用,三哥去堂屋里坐会儿吧,早饭一会儿就好。”
话是这样说,可是苏建民也不好真的就到屋里去躲懒。
王小梅找了个轻省活,去帮着赵红梅摆碗筷了。
苏奶奶去厨房里转了一圈,看着差不多了,又往屋里提了一壶热水。
“软宝,起来了,要吃早饭了,一会儿你二伯他们也要回来了。”
“哦。”
苏小软其实已经醒了,就是不想动,被窝里多暖和呀,外面太冷了。
伸了个懒腰,还是起来了。
在屋里洗完脸,刷了牙,然后再端着搪瓷盆出去倒水。
他们院子里都是那种普通的泥土地,只有通往大门和通往厕所的路是用青砖铺出来的。
这水直接泼在院子里,用不了多一会儿就能渗下去。
不过因为是冬天,所以大家往外泼水的时候还是很小心的,尽量都是往旮旯的地方倒,免得结了冰再把人给滑倒了。
早饭比较简单,就是馒头稀饭,稀饭用的是高梁米和白米混合在一起煮的,至于馒头也是用的二合面馒头,不过王小梅一看这颜色,就知道白面起码放了七成,那玉米面就是个凑数的。
王小梅想到昨天晚上吃的那顿丰盛的晚饭,再看看今天早上的这些吃食,心里对苏家的条件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知。
早上凉拌了一个红萝卜丝,炒了一个大白菜,又加了一个蒜苗炒腊肉。
大早上就有肉吃,这可是王小梅和苏胜利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十点多的时候,苏建民和李丽回来了。
两人手里拎着东西,肉和营养品都不少。
吃过早饭后,苏向东和赵英子就把给二爷爷和三奶奶准备的东西给送过去了,这也算是孙子辈的一份孝敬了。
苏奶奶让赵红梅把东西拿出来。
“这些东西分成两份,给你们二伯和三伯娘送去,今天都二十九了,往年可是送的要早几天的。”
之所以晚了,主要还是因为等着他们人凑齐了呢。
苏奶奶也是想着让他们兄弟一起过去,也让人家知道他们家兄弟齐心,而且个个都孝顺。
王小梅看了一眼老太太让准备的东西,心里多少是有些嫌弃的,当然,更多的还是不舍得给出去。
因为苏奶奶准备的东西里头,大部分都是苏小软和苏建业在山上弄下来的猎物,所以不好在村里光明正大的显摆,都被放进了背篓里。
每家都是一只野兔、一只野鸡、再加上两瓶水果罐头和一罐麦乳精。
这可是着实丰厚的年礼了。
就算是县城,也很难找出送这么厚礼的人家的。
野兔和野鸡都是苏建业提前处理好的,送过去之后,他们就可以直接下锅炖了,倒是省了事了。
几个男人都先后出去了,王小梅就找了个机会坐到了老太太跟前。
“娘,您看我这初来乍到的,昨儿也是因为坐火车晕了头,所以态度不太好,您别跟我一般见识。”
苏奶奶瞅了她一眼,脸上看不出喜怒:“不碍事,知道你们一路上辛苦了。”
王小梅属于那种给点儿阳光就灿烂的主儿。
眼下苏奶奶给她递了梯子,直接就顺上爬了。
“就是呀,您不知道那火车上有多挤,要不是有建民和胜利护着我,怕是要被人挤掉鞋了。”
苏奶奶点点头,继续低头鼓捣她的鞋面儿。
王小梅也是会做针线活的,看着一旁的笸箩里放着一个没纳完的鞋底子,也没含糊,直接抄起来就开始做。
苏奶奶只是淡淡的瞥了一眼,没说话,正好也能瞧瞧这个儿媳妇手艺咋样。
王小梅是工人,这些年也没少干针线活,纳个鞋底子对她来说还是很简单的。
苏奶奶瞧着她做的熟练,心里对她的不满也总算是少了几分。
“娘,您看我和建民还有两个丫头呢,老大嫁出去了,小云从这里回去后,也结婚了。我家老大是个勤快的,而且手艺特别好,可惜因为在家带孩子,所以没能一起过来。”
苏奶奶叹了口气:“孩子们好好的就挺好的,也不用非得让他们来回跑。我这老婆子身子骨还行,不用让她们惦记。”
王小梅接话非常快:“话可不能这么说。您是咱们老苏家的定海神针呢,对了,今天都二十九了,大哥大嫂回来不?”
苏奶奶摇头:“他们今年回不来,工作都太忙了。”
王小梅的眼底闪过一抹失望,又道:“大哥大嫂不是我们这种寻常工人,工作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是当干部的,得多为国家做贡献呢。”
第283章 会越来越好的
苏奶奶没把她这话当回事,只是单纯地觉得自己的儿子太辛苦了。
“工作啥时候都是忙不完的,老大十四上就当兵走了,这么多年,又是打仗又是训练的,身上可没少受伤。”
苏奶奶想到了上回苏建国回来的时候,自己在他的身上看到的疤,那是枪伤造成的。
要不是这几年有软宝定期地给他们寄一些药材回去,还不知道老大这身体得承受多少疼痛呢。
一想到这个,老太太心里头就不好受。
到底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哪能不心疼呢。
“娘说的没错,工作的确是做不完的。可是大哥身为领导,也得做个表率不是?听说大嫂是医生,那就更忙了,听说还要时常加班,辛苦得很。”
这一点苏奶奶也是认同的。
“是呀,心兰也是个操劳的命,虽说也是做了一个什么主任,可是一个女人家这么辛苦,还有两个孩子要照顾,也不知道当初她是怎么熬过来的。”
王小梅一噎。
她的本意是想着提醒一下老太太这老大一家都是当官的,吃喝不愁,钱挣的多,只是人没有空而已。
怎么反倒是让婆婆心疼起老大两口子了。
“娘,现在孩子们不是都大了嘛,大嫂也熬出来了,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苏奶奶点点头:“你说的没错,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赵红梅手里拿了一个塑料的果盘出来。
这是赵英子从县里的供销社里买的,给家里头带回来了两个。
冬天这北方可没有什么果子,所以赵红梅就拿它装一些瓜子花生啥的。
“二嫂三嫂都尝尝,这瓜子是英子从县供销社里买回来的,听说是五香的口味,吃着跟以前的不太一样。”
女人们在家嘛,就是吃吃零食,聊聊家常。
这会儿地里头又没有什么活计,当然就是休息并且沟通感情的最佳时刻了。
除了瓜子花生,还有赵红梅放上去的几块水果糖。
大人们一般都很少吃这个,就算是想吃甜的,也是不好意思的,一般都是留给孩子们的。
苏小软和赵英子在屋里头做题,赵英子上夜校也是有作业的。
赵英子看了一眼手表:“时间也不早了,我去准备午饭,软宝想吃啥?”
苏小软认真地想了想,感觉最近几天除了吃就是睡,人都胖了不少。
“我那个暖棚里种的茄子长出来了不少,要不咱们中午就炖茄子吃?”
赵英子笑了:“行!”
现在家里头人多,要是一个接一个的炒菜,的确是有些麻烦,而且又是冬天,等你菜都炒完了,最先炒的菜也就凉透了。
“除了这个呢?”
“也不用太麻烦,娘昨天蒸了几根腊肠呢,切几根当凉菜就成了。”
“好,那咱们就吃馒头吧?”
“嗯,馒头就行。”
赵英子在家里做饭,一般最先考虑到的就是苏小软,只要是她提出来了想吃什么,那基本上就会做什么。
而且炖茄子也软乎,苏奶奶吃着也正好。
苏小软看她穿外套了,自己也就准备和她一起出去:“我去帮你摘茄子,你去厨房看看还缺啥不?”
“行。外头冷,记得把扣子都系严实了。”
苏小软点点头,要不是因为情况不允许,她一定要把自己的大羽绒服给拿出来穿上,拉链一拉,那绝对是保暖性棒棒的。
苏小软从堂屋里拿了一个篮子,赵红梅问她:“干啥去?”
“我去暖棚里摘几个茄子,大嫂说给我炖茄子菜吃。”
赵红梅没起身:“行,去吧。记得带上剪子。”
苏小软刚拿上东西,院子里小水和小木就来找她了。
“你们俩咋来了?”
两兄弟嘻嘻笑着:“我们来看看有啥需要帮忙的不?”
“家里头干活的人可不少,你们俩还是好好玩儿吧。”
苏小软说完,就往后院走,两兄弟直接就跟着她一起去了。
进了暖棚,明显比外头暖和多了。
苏小软剪了几个茄子,看着这长势极好的黄瓜,又有些犯难了。
黄瓜长起来特别快,别看只种了几棵,架不住这结出来的多呀。
“小水再去堂屋里拿个篮子过来,我摘些黄瓜。”
“好嘞!”
苏小软摘了二十多根黄瓜,拎在手里还挺沉的。
“给你们俩一个任务,给二爷爷家和三奶奶家一人送六根黄瓜,然后你们俩自己家拿回去六根吃,能做到不?”
小水满脸高兴:“小姑姑放心吧,保证圆满完成任务!”说着,还做了一个敬礼的姿势。
苏小软注意到他俩都戴着手套呢,也就不担心了。
“给你们自己家的黄瓜,可要藏好了,别被别人看见了。”
“知道了,小姑姑。那我们走了。”
“快去吧。”
打发走了两个小侄子,苏小软就把东西都提进屋了。
王小梅看得是满脸惊奇呀!
“这,这大冬天的,还能长黄瓜和茄子?”
赵红梅一脸轻松道:“这是软宝自己鼓捣出来的,要不是因为条件不允许,她能让咱们整个红星大队都弄上暖棚。”
现在塑料布都不好弄到,更别说其它的物资了。
王小梅则是啧啧称奇,暖棚这东西她也听说过的,只是早些年说那都是富贵人家才能弄得起的东西,想不到,他们家也能在冬天吃上这些新鲜的蔬菜。
苏小软摘了六个茄子,个个都是圆滚滚的。
赵英子都洗好之后,开始去蒂切刀。
“软宝,我看昨天娘炸的那个厚豆腐不错,加上几块?”
“成呀,我去泡些粉条。”
赵红梅每年炸豆腐都会分成两种,一种就是厚实一些的,可以改刀之后做炖菜,还有一种就是稍薄一些,专门凉拌着吃的。
苏小软泡了些粉条后,又泡了两把木耳。
“木耳没有味道,跟啥菜一块儿炖都成。”
苏小软说完,又转了一个圈,然后去灶前剥葱剥蒜了。
他们家人做饭之所以好吃,主要就是因为舍得下料。
不管是八角花椒辣椒,还是其它的葱姜蒜,他们都舍得放。
就是因为这样,这做出来的菜才好吃。
赵英子想起什么,突然问道:“不是说大堂哥要回来?今天都二十九了,能回来不?”
第284章 糖醋煎蛋
苏小软头也不抬道:“回不来呢,大堂哥信上说了,最早估计三十能赶回来,不过也别让我们去接他,说是他自己想办法过来,因为时间定不准,到时候他到了县城会找宋叔叔帮忙。”
赵英子知道她说的是公安局的那位宋局长,也就没有再多想。
“软宝,你早上吃的就太多,要不我中午给你蒸个蛋羹吧?”
“不用了,也不是很想吃。”
“那要不我给你弄个糖醋煎蛋?我记得奶奶也好这一口,给你们做两个,咋样?”
一提这个吧,苏小软还真有点儿想吃了。
“那行,嫂子吃不?”
“我不吃,再说中午有肉呢,你也不是那么爱吃猪肉,现在正长身体呢,营养得跟上了。”
姑嫂两人在厨房里忙活,因为和堂屋只有一墙之隔,而且中间那个门还只是吊了门帘,又没有装门,所以她们在厨房里说什么,外头几人也能听得清楚。
李丽没觉得这有什么,毕竟她都习惯了。
别人家的姑嫂,那就跟仇人似的,不说天天打,也得是三不五时地闹一闹。
可就是这老苏家的人不一样。
想想自己的两个大姑子,不就是这样嘛。
苏二兰可没少帮顾着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