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 >

第151章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第151章

小说: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会芝因为恶意举报被判劳改两年,原本是要判三年的,因为许会芝事件的恶劣影响太大了,如果苏建业一家只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那可能没有这么严重,可问题是苏建业还是红星蘑菇加工厂的厂长呀!
  这个后果,那就很严重了。
  特别是当红星大队的民兵又抓到了两个小贼之后,大家对于许会芝恶意举报的目的和动机也就更怀疑了。
  只是因为实在是审不出什么了,所以上面才不得不罢休。
  而张书记对此指示:一定要严惩任何企图破坏老百姓团结一致扩大生产的人。
  也因此,许会芝才会被重判,可是后来因为苏文英四处走动,又花了不少钱,最终,还是由原来的三年,改判为劳改两年了。
  对于这个结果,许会芝不满意,可是苏文英却已经是没有一丁点办法了。
  这几乎是耗尽了她自认为最多的本钱了。
  前前后后送出去将近两百块钱,然后又低声下气甚至是跪下来求人不止一次,这才勉强得到了这么一个结果。
  判决一下来的时候,苏文英就觉得自己浑身的力气被抽光了一样,整个人都只想瘫在床上一动不动了。
  许会芝被押到了北疆的林场劳改,倒是和苏向前驻扎的地方不远。
  苏小软听到结果一出来,就立马给苏向前写了信,让他派人盯着点儿,她总觉得从许会芝这里还能再掏出点儿什么东西来。
  苏向东却不这么认为,审问人员的本事,他是知道的,既然他们没办法了,估计苏向前这里也是白搭。
  不过既然是妹妹愿意试一试,苏向东也没有阻止的意思,顺其自然吧。
  关于陷害苏家的事情,就像是一阵疾风一般,迅速地刮了过去,看似是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可是实际上没过几天,也就没有人再多讨论了。
  苏向东的工作一如以往,忙碌而又繁琐。
  而苏向南也终于转正,工资由原来的十几块,已经涨到了三十五。
  能这么快就得到一个正式工的名额,说起来还得感谢背后算计苏家的人。
  因为苏向南莫名其妙的被人怀疑,又被人搜查,这件事情因为和苏向东苏建业都有关系,自然就被张书记注意到了。
  张书记哪怕只是一句轻飘飘的话,就能让底下的人迅速领会他的意思。
  张书记只说了一句:“不能让真心实意为老百姓服务的同志们寒了心。”
  这话到了运输队,自然就会有了另一番的解读。
  于是,苏向南就被转正了。
  反正早晚的事儿,只不过是提前了大半年而已。
  在运输队,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一般就是临时工或者是学徒工,至少要干满一年以上,才有可能被转正。
  当然,也有的人比较笨,来了运输队三年,仍然不敢自己出车,不会修车,那就没办法了,要么离开运输队,要么就一直当个临时工或者是装卸工了。
  苏向南原本就聪明,而且又是高中毕业,学什么都快,再加上他遇上了一位好师傅,有什么也都愿意真心实意的教他。
  这一来二去的,苏向南也就成长起来的比别人快得多了。
  其实,苏向南自己也知道,如果不是自己往师傅那里跑的勤快,又愿意帮他干活,还时常给他带些紧俏的东西,师傅也不会这么痛快的带徒弟的。
  运输队里,倒是没有带出徒弟饿死师傅这一套,毕竟身为司机嘛,只要是不瞎不聋,手脚齐全,那肯定是能平平稳稳干到退休的。
  而且,去年开始,县里因为有几家厂子起来,运输队的工作也跟着多了起来,所以,扩招司机也是早晚的事儿。
  苏向南的师傅姓于,全名于大贵,家里头两个儿子一个闺女,条件还可以。
  于大贵对苏向南好,其实也存了点儿私心,想着把自己闺女给他介绍介绍呢。
  只是两人师徒的名份虽然有了,但是日子有些浅,所以想着再多处处,然后再提介绍对象的事,免得让苏向南以为自己早就盯上他了。
  接下来,苏向南一直就跟着于师傅一组,两人关系处得好,再加上年龄原因,跟爷儿俩似的。
  苏向南转正之后,于师傅就愿意带着他一起做些暗中的倒腾生意了。
  比如说送去H省一趟东西,从当地再购买一些特产,然后回来一路上,到不了高县呢,这东西就都散完了。
  至于得的钱,他们两个自然是会往上头孝敬一份,余下的,两人再平分。
  苏向南想着少拿一些,可是于师傅却没同意。
  理由也很简单,他年纪大了,这些装车缷车的力气活基本上都是苏向南干的,所以两人平分,他不吃亏。
  而且苏向南这小子脑子活泛,但是处事却很稳重,又是个不怎么重利的,这就更让于师傅瞧着顺眼了。
  于大贵也早就让自己家人去打听清楚苏家了。
  知道苏向南家里条件好,而且个个都出息,特别是知道他有一个在政府部门当秘书的哥哥后,于师傅就对他更满意了。
  瞧瞧人家这一家子,个个有本事,就冲着好几个工人这一点上,闺女将来嫁进去了,就不会受委屈。
  这回出车,于大贵早早地提醒了他,他们这次的目的地是H省的省城。
  苏向南心头一动,这是第二回 往那边跑了。
  前头几回,虽然去的也是H省,但是往周边县跑的多,这一回既然是省城,要不要跟家里人说一声,去看看三伯?
  苏建业觉得可以去看看,天儿冷了,今年苏建民一家子还不知道回不回来过年呢,去一趟看看也好。
  赵红梅直接道:“三哥一家子在城里头也不容易,吃个粮食都得靠买的。给他带些玉米面儿和大米吧。”


第379章 好心塞
  苏建业没反对,又补充道:“再拿些菇子和木耳过去。反正都是自家种的,不值甚么钱,三哥在外头买,肯定不便宜的。”
  苏奶奶喝了口水,面上也看不出什么情绪来。
  苏向南觉得可以,反正东西不多,直接放在驾驶室里就成了。
  苏奶奶清了清嗓子:“向南,你能找着你三伯家不?”
  “应该能,那信封上有具体地址呢,我就按着这个找过去,奶还有啥话让我带的不?”
  苏奶奶摇头,一秒后又问道:“看他今年回来不?另外,我记得上回写信说胜利媳妇怀孕了,估计他们两口子是回不来的,你再给带些小米吧,让孕妇补补身子。”
  “行,知道了奶。”
  苏小软原本以为奶奶会让二哥带些鸡蛋过去呢,没想到压根儿没提这个。
  苏小软超市里的鸡蛋还有不少呢。
  这几年虽然她时常从空间里拿鸡蛋出来,但是架不住她的存货多呀!
  超市里每每有活动,这鸡蛋就是必须要加大储备的,特别是那些老爷爷老奶奶们,只要是看到鸡蛋降价,立马就得买,哪怕是降一毛,那都跟抢似的。
  当初原本就是因为要搞促销,所以苏小软超市里的鸡蛋可是储备了一小厢货车那么多呢。
  就这,还得是限量,要不然,估计再多来两车都不够卖的。
  现在超市里的鸡蛋消耗了连一半都不到呢,再加上这两年家里条件好了,肉吃得多了,这鸡蛋下去的反倒是慢了。
  苏奶奶不提,苏小软也不会主动提及要拿鸡蛋出来的。
  他们家虽然不稀罕鸡蛋了,可是对于别人家来说,这还是金贵东西呢。
  特别是城里头,住在筒子楼里,连个养鸡的地儿都没有,想吃还得掏钱买,那就更舍不得了。
  苏向南在家里歇了一晚,大早就被师傅给接走了。
  苏向南这回带了二十斤的玉米面儿,还有五斤小米,干菇和木耳也是不少。赵红梅又给他带了不少干粮,让他在路上吃,另外又特意给灌了一暖壶的开水,嘱咐他们一路小心。
  于大贵是头一回见到苏向南的母亲,见她不仅看着年轻,而且人收拾的也干净整洁,说话办事利索的很。
  就冲这一点,能看出来是个有本事的女人。
  于大贵心里头打鼓,觉得这婆婆本事太大了,将来会不会搓磨儿媳妇呀?
  路上,于大贵就不经意间问到了苏向南的大哥大嫂。
  苏向南也没什么好瞒的,而且师傅愿意给他那么多的分成,他也没把师傅当外人。
  “我大嫂是自小就长在我们家的,她是为民大队的,跟我娘是一个大队。当初我娘回娘家,结果就看到大嫂瘦瘦小小的,还被人欺负,快要冻死了,听说那家人还要把大嫂给卖了,我娘就看不下去了,直接带人去了大队。
  大队长到底还是要脸面的,在他管辖底下出了这种事,也不体面,再加上大嫂的娘家人一个劲儿的哭,非说养不起这个孩子了,我娘又注意到了大嫂身上的伤,干脆就带回家养了。”
  于大贵没想到竟然还有这么一出。
  “你娘倒是个心善的。”
  苏向南咧嘴笑了:“可不嘛!我们家别看人多,但是没打过架,都是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我爹兄弟四个,还有两个姐姐,我奶奶没有搓磨过任何一个儿媳妇,我娘也是受她的影响,对我大嫂特别好,总觉得嫁进我们苏家了,那就是苏家人了,自己人,那肯定得好好待。”
  于大贵心思一动,赵红梅对大儿媳这么好,将来肯定也不会对其它的儿媳妇差了。
  “听说你大嫂在供销社上班?”
  “啊,我大嫂没上过几年学,后来还是来我们家之后,勉强读了个小学毕业,再后来又时常被我大哥和妹妹带着一起读书写字,所以学的就越来越多。我大哥进了公社以后,我奶奶和我娘就张罗着给大嫂也找份工作,这才进的供销社。”
  于大贵心眼儿多,问道:“结婚以后?”
  “那不能!那会儿英子姐还不到年龄呢,我大哥也不愿意不领证就跟人在一起,不好,而且英子姐当时年纪小,哪能随便结婚呀。她是工作两年后才和我大哥结婚的。”
  不经意间,苏向南又叫回了姐。
  于大贵这回是真佩服苏建业两口子了。
  人还没嫁进来呢,就已经帮着给儿媳妇找工作了?
  这要是搁别人家,指定是干不出来的。
  这年头工作多紧俏呀,花好几百,都不一定能买到工作呢,哪就是能随便去找的?
  “你大嫂好福气呀!”
  苏向南笑了:“我大嫂也时常这样说呢,你不知道我大嫂有多好,心灵手巧就不说了,但凡是她在家,就没有让我妹妹干过一点儿活,就连我娘也是轻易不让上手的。我们一家人的喜好,她全都记在心里,谁喜欢吃什么,喜欢喝什么,她都记得一清二楚的,从来没错过。”
  于大贵听得都有几分羡慕了。
  他也想有个这么好的儿媳妇呀!
  可惜了,自己没行下那个春风,盼不来秋雨呀!
  “也是你家人待她好,所以她才会记得你们的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真心换真心吧。”
  苏向南大力点头:“对,我奶也是这么说的。我娘就经常说,因为家里头有奶奶这样的好婆婆,所以家里头才能安宁和睦,我大伯母多年来因为工作忙没回来过,可是这一年到头给我奶的孝敬只多不少,不是衣服就是各种补品,过年给我们买新衣服,这么多年,一直都有我大嫂一份儿呢。”
  于大贵听得都有点儿牙酸了,有一丢丢的小嫉妒是怎么回事?
  再想想自己家的那些糟心事,算了,还是别再问了,越问越心塞,这不是自己找虐嘛!
  只是于大贵安静了不到十分钟,看到后面座位上放的东西,又忍不住了。
  “这是给你三伯家带的?”
  “啊,我奶说我堂嫂怀孕了,今年过年应该不回来了,所以特意给带了点小米,说那个养人,我也不懂,让带就带呗!”
  于大贵一手捂着心口,更心塞了!


第380章 太羡慕了!
  一路到了H省的省城,苏向南打听了几个人之后,总算是找到了苏建民家。
  也是巧了,王小梅在家呢,苏建民则是去上班了,没在家。
  王小梅一看苏向南大包大小包的来了,自然是连忙表示欢迎。
  “哟,这么大老远的,你带这么些东西也不方便吧?”
  “没事,我是和师傅一起来这里送货的,奶奶听说堂嫂怀孕了,就让我多带些东西过来,给堂嫂补补身子。”
  王小梅瞧着又是粮食,又是干货的,自然高兴。
  “来,向南你坐着。我找人去厂里叫你三伯了,一会儿就回来。”
  “不用麻烦了,我坐一会儿就走了。我奶让我问问你们,今年还回去过年不。”
  王小梅的脸色僵了一下:“我看够戗,你堂嫂这里大着肚子,胜利又是个啥都不会的,我怕我们回去了,你堂嫂再吃不好。”
  “嗯,奶奶说了,不回去过年也没事儿,等来年让堂哥堂嫂抱着孩子回去也是一样的。”
  王小梅心里高兴了,只要是婆婆不挑理,那怎么着都成。
  自打去年王小梅回了一趟红星大队之后,就知道自己不能小看了老太太和苏建业一家子了。
  特别是前几个月收到信,说是苏向南进了运输队里当学徒,而且苏建业又成了蘑菇加工厂的厂长,这眼瞅着老四一家子越来越出息,他们虽然离得远,可是谁能保证将来就沾不了光了?
  王小梅完全就是出于私心,可是面儿上却是把话说地大方又漂亮。
  “向南,你一个人?”
  “我师傅在下面车里呢,我们还得回去呢,就不多待了。”
  “那可不行!好不容易来一趟,哪能就这么让你走了?怎么也得见你三伯一面儿呀。”
  苏向南无奈,只好坐着等。
  苏建民得着信儿,连忙就请了假回来。
  等他看见了屋里堆的那些东西,还有啥不明白的?
  苏建民这感动的眼眶子都红了。
  还得是他亲娘惦记他,还得是亲兄弟才靠谱呀!
  “咋还给带了两罐麦乳精呢?”
  麦乳精多金贵的东西呀,可不是人人都能买得起的。
  苏向南笑道:“我大嫂听说堂嫂怀孕了,就让我给堂嫂带两罐这个,其它的东西也不好带,这个也不怕放,好保存。三伯也知道我大嫂在供销社上班呢,弄两罐这个还是很容易的。”
  是容易,可也得掏钱买呀!
  王小梅拿着这麦乳精,脸上的笑就没停过。
  “还是英子有本事呀。听说他们内部人员拿这个价格要稍低一些。”
  苏向南点头:“内部人员买的确是有些福利,不过很多东西的价格是不变的,只是能提前买到。”
  苏向南没说的是,赵英子买这个,供销社可以送一些当天卖不完的小零食给她们。
  说了也没用,估计这位三伯娘反倒是得冒酸气了。
  “胜利知道他兄弟来了不?”
  “去叫了,一会儿就回来。”
  说话间,王小梅想起来苏向南的师傅还在外头呢,就执意让他把人请进来,都到了家门口了,如果不进来吃顿饭,实在是说不过去。
  苏建民也是这个意思,而且觉得媳妇算是长眼色了,还知道留留客了。
  “去,咱们也只是吃顿饭,知道你们开车,不让你们喝酒。”
  苏向南推辞不过,只能去车上叫师傅了。
  于大贵本来不想来的,可是苏建民跟着苏向南一起出来的,再让人家三催四请的,也不合适,所以就下来了。
  “听说向南是跟着于师傅学技术的,这孩子没少给您添麻烦吧。您是老师傅了,可得多照应着点儿,他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您尽管说,别客气。”
  苏建民倒是一副很亲热的长辈的样子,于师傅只连连说苏向南是个聪明好学的,将来前程不会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